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渭水橋及石門樓

鎖定
渭水石橋與門樓位於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道北亭村橋門大街與渭水大街,始建年代不詳,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重修 [1] 
2008年12月,公佈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渭水橋及石門樓
地理位置
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道北亭村橋門大街與渭水大街
所處時代
清代
保護級別
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渭水橋及石門樓整體佈局

橋體東西走向,跨越渭水湧,連接渭水大街與喬門大街。橋長9.98米,橋面寬1.8米,厚1.8米,佔地面積17.96平方米。該橋為三塊花崗岩長石架設成的梁式橋,兩端橋墩由紅砂岩砌築而成,橋兩端台階由花崗岩與紅砂岩組成,緊貼橋墩兩側設有台階,形成碼頭。 橋頭兩岸各建築門樓一座:東門樓為“喬門”,西門樓為“渭水”。 “喬門”門樓為凹斗門,青磚牆,紅砂岩石門夾與石腳,硬山頂,碌灰筒瓦。門樓西內牆嵌一塊 “渭水修橋碑記”,落款“乾隆十五年重修”,碑中記載“北溪公發跡亭山設斯橋於宅右亦以渭名”。“渭水”門樓西內牆嵌“辦理平糶碑記”,落款“光緒三十三年立” [1] 

渭水橋及石門樓文物保護

2008年12月,公佈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1] 
保護範圍:從橋、門樓邊緣外延5米,局部至相鄰建築邊線。
建設控制地帶:東至北亭大街現狀路西邊線,北從保護範圍外緣外延約20米,南至渭水大街二巷,局部至橋門大街3號、5號建築北牆線,西至渭水大街8號3層建築東牆線一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