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渭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鎖定
渭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是渭南市政府負責推動全市工業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的行業主管部門。
中文名
渭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地    點
渭南市

渭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要職責

(一)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市委關於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二)提出全市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和政策,協調解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工業、信息化的發展規劃及行業規劃,提出優化產業佈局和結構調整的政策建議,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推進全市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提升信息化水平。
(三)貫徹落實國家、省上有關工業和信息化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工業行業產業政策。推動淘汰落後產能、化解過剩產能,推動企業兼併重組、工業設計。組織實施相關行業准入公告管理。
(四)監測分析全市工業運行態勢,統計併發布相關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組織應對有關重大突發性事件,加強工業應急管理、產業安全和國防動員有關工作。研究工業運行中重大問題並提出政策建議。指導服務轄區內工業企業招商引資工作;負責企業維權投訴工作,協調企業減負工作。協調無線電管理相關事宜。
(五)負責提出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市級財政性建設資金安排的意見,按照市政府規定權限審批、核准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和政府投資的信息化項目。組織實施國家和省上有關工業行業技術規範和標準,指導全市工業行業質量管理工作。
(六)負責研究提出全市支持工業和信息化建設發展專項資金和有關扶持資金的年度計劃,並負責監督、管理和使用。擬訂扶持中省屬企業發展的有關政策並組織實施,協調解決中省駐渭企業改革發展和生產經營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負責中省企業與地方企業的聯合與協作。
(七)貫徹國家、省上高技術產業中涉及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的規劃、政策和標準並組織實施。承擔行業管理工作,指導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以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組織實施有關中、省、市科技重大項目,推進相關科研成果產業化,推動全市軟件業、信息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發展。組織實施企業技術中心創建工作。
(八)承擔全市振興裝備製造業組織協調責任,貫徹執行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的規劃、政策,依託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協調有關重大專項的實施,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裝備製造業、電子信息和航空產業等發展規劃和有關政策。
(九)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工業和信息產業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政策,參與擬訂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規劃,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
(十)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安全產業規劃,促進安全產業健康發展。履行相關工業企業、室內裝飾業、通信業、食鹽等所管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指揮協調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通信,參與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工作。負責全市民爆行業管理和安全生產工作。
(十一)協助在渭公用通信網、互聯網、專用通信網運行、通信鐵塔建設及電信與信息服務市場運行監督與服務,協調市內電信資源分配管理,推進電信普遍服務,保障重要通信。
(十二)貫徹國家有關招投標工作法律法規,擬訂全市工業、信息產業招投標工作的政策規定,研究擬訂全市工業和信息產業投資項目招投標工作實施細則並監督實施;負責全市工業和信息產業招投標活動管理和監督執法。
(十三)擬訂和組織實施全市城鎮集體工業及手工業聯社行業發展規劃。負責全市室內裝飾行業的管理、監督、室內裝飾工程招標活動的監督和行業執法工作。
(十四)貫徹落實並擬定實施支持全市中小企業各項政策和規劃。提出全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年度計劃,並負責監督、管理和使用;指導中小企業融資工作;推動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
(十五)貫徹落實並擬定支持全市非公有制經濟的各項政策和規劃。承擔全市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聯繫會議日常工作。
(十六)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縣域工業化開發區工業園區發展規劃。協調推進全市開發區工業園區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協調搞好開發區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支柱產業培育、招商引資、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等工作。承擔全市加快開發區工業園區建設工作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
(十七)負責全市食鹽專營管理,制定鹽業產業政策,組織落實食鹽供應應急管理,承擔全市鹽業行業管理有關職責。
(十八)負責全市室內裝飾業、散裝水泥與預拌砂漿管理行政職責;擬訂本地區散裝水泥和商品混凝土的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預拌砂漿行業管理工作和預拌砂漿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監管工作。
(十九)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規劃,協調推進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負責網絡強國建設相關工作,推動全市寬帶網絡建設,指導推進工業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製造和應用。促進全市工業領域電子商務和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推進全市信息服務業創新發展。指導工業控制系統網絡和信息安全,協調信息安全技術開發。
(二十)擬訂全市大數據規劃和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全市大數據標準規範和技術規範。根據授權管理政府數據資產。
(二十一)依據市政府公佈的部門“權力清單”,依法行使行政職權,承擔行政職責。
(二十二)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渭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內設機構

(一)黨政辦公室。負責機關黨務、政務、文秘、機要、保密、檔案、會務、財務等日常工作。負責後勤服務、應急管理、安全保衞、工作督查、綜合協調、制度建設、信息公開、信訪維穩、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負責局機關及局屬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及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負責機關及局屬單位機構編制、人事勞資、技術職稱、教育培訓、精神文明、目標責任考核、幹部考核等工作。牽頭負責全市工信系統人才引進工作。負責工會、共青團、婦聯、統戰、人口與計劃生育、文體活動等工作。負責起草全局工作安排和總結。
(二)運行與監測協調科。監測分析全市工業經濟運行。協調解決工業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負責工業經濟相關信息發佈,建立和完善工業經濟運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參與投資項目審核。協調督促市級重點工業項目建設。負責中省駐渭企業發展協調工作。負責全市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創建工作。負責全市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運行情況的統計分析、監測、評價、考核以及信息化工作。指導全市中小企業統計隊伍、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承擔應急管理、產業安全和國防動員相關工作。負責企業減負工作。承擔省考核市工業增加值、非公有制經濟佔比等目標任務。
(三)規劃與政策法規科。擬訂和組織實施工業和信息化、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戰略。負責機關依法行政建設、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等工作。負責法律賦予部門實施的行政審批、審核事項管理工作。負責法律法規以及政策規定相關行政審批服務工作,牽頭處置相關行政複議、行政應訴等工作。組織開展法制教育、對外宣傳和新聞發佈工作。組織實施國家工業產業政策,推動工業文化、服務型製造和工業設計等工作。組織實施相關行業准入公告管理等。承擔重要綜合性文件起草工作。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工業發展規劃和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規劃以及年度目標計劃,協調解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重要問題,促進企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四)技術創新科。組織實施中省高新技術產業規劃、政策和標準。組織實施國家和省上工業行業技術規範和標準,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組織開展國家、省、市三級技術中心創建工作。管理和監督企業新產品、新技術的鑑定和推廣應用工作。組織實施行業技術基礎工作。負責全市工業企業技改項目備案及初審工作。組織實施有關國家、省、市政府確定的重大產業化示範項目,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學研相結合。監督實施全市工業、信息產業投資項目招投標工作。提出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國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建議。承擔固定資產投資審核相關工作。指導全市工業行業質量管理工作。
(五)裝備工業科。組織實施全市裝備製造產業振興規劃實施方案和年度計劃,參與制定相關支持政策,提出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規劃、政策建議並組織實施。負責裝備產業分析彙總工作。做好裝備產業發展的基礎工作。貫徹汽車產業和道路機動車輛發展戰略、產業政策,組織制定全市汽車行業規劃和協調管理,統籌全市汽車產業發展。擬訂全市航空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組織指導和協調整合在渭航空資源,推進飛機制造、通用航空及相關產業發展。
(六)節能與原材料科。貫徹落實國家工業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綠色製造促進方針政策。組織實施綠色製造工程建設。參與擬訂能源節約、能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規劃。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負責工業節能降耗、循環經濟及工業環保工作。負責節能項目的備案和初審工作。負責除能源外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工作。承擔鋼鐵、有色、黃金、石化、化工、建材等的行業規劃和管理工作。負責原材料項目備案及初審工作。組織實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中涉及新材料規劃、政策和標準。負責全市散裝水泥與預拌砂漿行業管理職責。擬定本地區散裝水泥和商品混凝土的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預拌砂漿行業管理工作和預拌砂漿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監管工作。
(七)中小企業與非公經濟科。協調擬訂中小微企業、非公有制經濟(民營經濟)發展規劃及政策措施。負責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安排。培育中小企業成長髮展。負責全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推進實施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品牌培育、技術改造、技術服務、科研成果轉化。負責企業發展環境的優化和監督檢查。指導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建設。負責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人才隊伍建設以及經營管理人員培訓。負責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維權投訴工作。承擔市促進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負責全市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體系建設。指導企業融資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建立金融、擔保機構和企業信貸合作機制。推動引導民間資本和風險投資機構與企業合作。指導企業進行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推進企業信用及擔保體系建設。
(八)園區建設科。負責擬訂全市開發區工業園區產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各工業園區科學規劃。負責全市開發區工業園區建設有關規範性文件的制定和落實。指導產業集羣發展、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主導產業培育。負責全市中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和重點開發區工業園區統計和考核工作。負責全市開發區工業園區考核觀摩活動方案制定並做好實施工作。負責全市開發區工業園區標準廠房建設管理工作。牽頭推介招商引資項目,做好招商引資工作。指導中小企業開展經濟交流合作和協作配套。承擔全市加快開發區工業園區建設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
(九)安全生產科。負責全市民爆行業安全生產管理及相關工作。負責辦理國家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在渭事務。指導工業企業安全生產工作,負責指導本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負責擬訂全市安全生產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研究制定推動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十)信息產業科。承擔全市電子信息產品製造行業管理工作;協調有關重大工程項目所需配套裝備、元器件、儀器和材料國產化。促進電子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協調信息安全技術開發。協調無線電管理相關事宜。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規劃。推動全市寬帶網絡建設,指導推進工業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製造和應用。推動全市工業領域電子商務和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和信息服務業創新發展。組織推進全市信息技術服務工具、平台研發和產業化。指導全市軟件業發展。貫徹執行有關軟件、系統集成及服務技術規範和標準。擬訂全市大數據發展戰略、發展規劃、年度計劃、政策措施、評價體系、規章制度、標準規範並組織實施。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全市大數據標準規範和技術規範。根據授權管理政府數據資產
(十一)新興產業促進科。負責擬訂全市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負責光伏產業、新能源動力、氫能等新興產業的培育。承擔全市新興產業重大項目的包裝、策劃,促進新興產業做大做強。指導全市新興產業的規範發展。負責起草促進全市新興產業發展的規範性文件。承擔省太陽能光伏產業聯盟安排的各項任務,加快推進全市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
(十二)消費品工業科。承擔全市輕工、紡織、食品、醫藥、家電等行業管理工作。組織落實國家有關捲煙和糖精生產計劃。承擔中藥材生產扶持項目管理、國家藥品儲備管理工作。負責相關產業分析彙總工作,做好相關產業發展基礎工作。負責全市輕紡、食品、醫藥等產業項目的備案及初審工作。負責全市城鎮集體工業和手工業聯社工作。負責管理全市食鹽專營工作;制定食鹽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保障食鹽市場供應安全;協調建立邊遠地區食鹽配給體系,保障邊遠地區合格碘鹽供應;負責處理原市鹽務管理局所屬企業市鹽業總公司的遺留問題。

渭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領導信息

王德強 局長 [1-2] 
連 琦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孟憲宗 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三級調研員
張 武 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宏 健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蘇 鑫 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進民 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張 喆 局黨組成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