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温頓·瑟夫

鎖定
温頓·瑟夫(Vinton G. Cerf),1943年6月23日温頓·瑟夫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紐黑文,2004年圖靈獎得主之一,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谷歌副總裁兼首席互聯網傳道者。 [1]  [3]  [9] 
温頓·瑟夫於1965年獲得斯坦福大學數學學士學位;1965年至1967年擔任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系統工程師;1970年獲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1972年獲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1972年至1976年擔任斯坦福大學助理教授;1976年至1982年擔任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信息處理技術辦公室項目總監;1982年至1986年擔任MCI(媒體控制接口)數字信息服務公司副總裁;1986年至1994年擔任美國國家研究倡議公司(CNRI)副總裁;1994年至2005年擔任擔任MCI(媒體控制接口)數字信息服務公司高級副總裁;1995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同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04年獲得圖靈獎;2005年被聘為谷歌副總裁兼首席互聯網傳道者;2020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  [8-10] 
温頓·瑟夫致力於互聯網通信的研究。 [2] 
中文名
温頓·瑟夫
外文名
Vinton G. Cerf
國    籍
美國
出生地
美國康涅狄格州紐黑文
出生日期
1943年6月23日
畢業院校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職    業
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5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1995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2004年獲得圖靈獎
2016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
2020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學位/學歷
博士

温頓·瑟夫人物經歷

1943年6月23日,温頓·瑟夫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紐黑文。
1965年,獲得斯坦福大學數學學士學位。
1965年—1967年,擔任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系統工程師。
1970年,獲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
1972年,獲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1972年—1976年,擔任斯坦福大學助理教授。 [1] 
1976年—1982年,擔任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信息處理技術辦公室項目總監。
1982年—1986年,擔任MCI(媒體控制接口)數字信息服務公司副總裁。
1986年—1994年,擔任美國國家研究倡議公司(CNRI)副總裁。
1994年—2005年,擔任擔任MCI(媒體控制接口)數字信息服務公司高級副總裁。
1995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同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8]  [10] 
2000年,擔任美國計算機歷史博物館研究員。
2004年,獲得圖靈獎。
2005年,被聘為谷歌副總裁兼首席互聯網傳道者。
2012年—2014年,擔任美國計算機協會主席。 [1]  [4] 
2020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9] 

温頓·瑟夫主要成就

温頓·瑟夫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温頓·瑟夫及其合作者領導了傳輸控制協議和互聯網協議(TCP/IP)的設計和實現。他們制定了網絡的基本設計原則,制定了TCP/IP來滿足這些需求,建立了TCP/IP原型,並協調了幾個早期的TCP/IP實現。温頓·瑟夫與羅伯特·卡恩開發一個網絡互聯繫統——這個系統最終被稱為“互聯網”。他們於1974年的一篇開創性論文“a Protocol for Packet Network Intercommunication”(分組網絡互聯協議)中概述了由此產生的互聯網架構。温頓·瑟夫在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對Quicktran進行研究,這是一個基於FORTRAN的分時系統。温頓·瑟夫深入參與了阿帕網主機軟件(NCP)的討論和開發,其非正式的、分散的操作模式成為互聯網協議開發和開放軟件的模型。 [1] 
  • 學術論文
據2023年8月AMiner平台數據,温頓·瑟夫已發表學術論文258篇,論文被引6514次,H-index:29。 [5] 
[1]Barry M. Leiner,Vinton G. Cerf,David D. Clark,Robert E. Kahn,Leonard Kleinrock,Daniel C. Lynch,Jon Postel,Lawrence G. Roberts,Stephen S. Wolff.The Past and Future History[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Barry M. Leiner,Vinton G. Cerf,David D. Clark,Robert E. Kahn,Leonard Kleinrock,Daniel C. Lynch,Jon Postel,Lawrence G. Roberts,Stephen S. Wolff.The past and future history of the Internet[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7. [6] 
[3]Peter H. Salus,Vinton G. Cerf.Casting the Net: From ARPANET to Internet and Beyond[J].Casting the Net: From ARPANET to Internet and Beyond,1995.
[4]Vinton Gray Cerf,Edward Cain.The DoD internet architecture model[J].Computer Networks,1983.
[5]C. Stephen Carr,Stephen D. Crocker,Vinton G. Cerf.HOST-HOST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n the ARPA network[J].AFIPS NCC - AFIPS National Computer Conferences,1970. [6] 

温頓·瑟夫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榮譽表彰
1995年
國際電信聯盟銀質獎章
1995年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1995年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1997年
美國國家技術獎章
1997年
IEEE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獎
1998年
馬可尼獎
2001年
查爾斯·斯塔克·德雷珀獎
2004年
圖靈獎
2005年
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2008年
日本獎
2010年
哈羅德·彭德獎
2013年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工程獎
2014年
法國榮譽勳章
2016年
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
2020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
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
/
英國計算機學會會士
/
ACM fellow
/
IEEE fellow
/
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榮譽博士
/
瑞典呂勒奧理工大學榮譽博士
/
帕爾馬巴利阿里羣島大學榮譽博士
/
馬里蘭州國會學院榮譽博士
/
賓夕法尼亞州葛底斯堡學院榮譽博士
/
喬治梅森大學榮譽博士
/
弗吉尼亞州立大學榮譽博士
/
西班牙塔拉戈納羅維拉維吉爾大學榮譽博士
/
紐約特洛伊倫斯勒理工學院榮譽博士
/
荷蘭恩斯赫德特温特大學榮譽博士
/
紐約布魯克林理工大學榮譽博士
/
比薩大學榮譽博士榮譽博士
/
北京郵電大學榮譽博士
/
清華大學榮譽博士
/
北京大學榮譽博士
/
西班牙薩拉戈薩大學榮譽博士
/
西班牙卡塔赫納工業大學榮譽博士
/
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榮譽博士
/
堪薩斯州貝瑟尼學院榮譽博士
/
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大學榮譽博士
/
布宜諾斯艾利斯理工學院榮譽博士
/
日本東京慶應義塾大學榮譽博士
/
耶魯大學榮譽博士
/
華盛頓特區加勞德特大學榮譽博士
/
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榮譽博士
/
匹茲堡皮特大學榮譽博士
/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榮譽博士
/
西班牙巴塞羅那拉蒙·尤勒大學榮譽博士
/
英國雷丁大學榮譽博士
參考資料: [1]  [4]  [7-10] 

温頓·瑟夫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擔任職務
1992年—1995年
ISOC(國際互聯網協會)主席
2000年—2007年
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公司(ICANN)董事會主席
2012年5月—2018年
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委員
/
“吉恩·羅登貝瑞的地球:最後的衝突”製作的技術顧問
參考資料: [1]  [4] 

温頓·瑟夫個人生活

  • 自幼患疾
温頓·瑟夫從小就患有聽力障礙,後來他將自己對計算機網絡的興趣部分歸因於它有望為聽力受損的人提供另一種交流渠道。 [1] 
  • 興趣愛好
温頓·瑟夫個人興趣包括美酒、美食烹飪和科幻小説。 [4] 
  • 家庭成員
瑟夫和他的妻子西格麗德(Sigrid)於1966年結婚,育有兩個兒子大衞(David)和貝內特(Bennett)。 [4] 

温頓·瑟夫人物評價

(温頓·瑟夫)在互聯網方面做出了開創性工作,包括互聯網基本通信協議TCP/IP的設計和實現,以及在網絡方面發揮了鼓舞人心的領導作用(for pioneering work on internetworking, including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net's basic communications protocols, TCP/IP, and for inspired leadership in networking)。(圖靈獎得主羅伯特·卡恩評) [1] 
他(温頓·瑟夫)為全球政策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持續標準化和傳播作出了貢獻(he contributes to global policy development and continued standardization and spread of the Internet)。(美國商務部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評)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