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温鐵軍

(三農問題專家、教學科研工作者)

鎖定
温鐵軍,漢族,祖籍河北昌黎,1951年5月出生於北京市,三農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二級崗位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原院長,鄉村建設中心、可持續發展高等研究院、農村金融研究所等校屬科研機構負責人,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執行院長;福建農林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海峽鄉村建設學院執行院長;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鄉村振興中心主任;浙江財經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名譽院長;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獨立非執行董事。 [1-8] 
1968年插隊;1983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99年在中國農業大學獲管理學博士學位;2004年開始擔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兼鄉村建設中心主任,2013年辭去院長職務;2019年卸任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獨立非執行董事職務。兼任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3]  [9-11] 
主要研究領域為發展中國家比較研究、鄉村治理與鄉村建設以及農村金融等。 [3] 
中文名
温鐵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51年5月
畢業院校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職    業
教學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全球化與國家競爭 [25] 
主要成就
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99年)
CCTV年度經濟人物獎(2003年)
中國環境大使(2006年)
2013年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獎(2013年)
高等學校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5年)
祖    籍
河北昌黎

温鐵軍人物經歷

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執行院長温鐵軍 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執行院長温鐵軍
1951年,温鐵軍生於北京市
1968年,赴山西插隊,在基層的工農兵中間生活了整整11年。
1978年,以工人身份“對調”回到北京。
1979至1983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本科學習,獲法學學士學位。
1985年,調入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聯絡室從事農村調查研究工作。
1987年,調入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後從事了11年農村基層實驗區工作;同年,赴美國密歇根大學社會調查研究所(ISR)進修,獲抽樣調查專業結業證書、並在世界銀行總部後續培訓後回國負責世界銀行對華政策性貸款的監測評估。
1988年,任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監測處副處長。
1990年,獲聯合國譯員培訓高級班結業證書。
1991年,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並參加密歇根大學量化分析培訓班,獲統計分析專業結業證書。
温鐵軍
温鐵軍(5張)
1993年,任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調研處長。
1995年,任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主持工作的副主任。
1995至1999年,到中國農業大學在職攻讀碩士、博士課程,獲管理學博士學位。
1998年,温鐵軍離開了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任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科研處長,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0年,到美國杜克大學進修。
2004年,中國人民大學成立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温鐵軍作為引進人才入職被聘為院長(2013年辭職),先後擔任鄉村建設中心主任、可持續發展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農村經濟與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連任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2012年,以執行院長的身份在西南大學恢復了晏陽初1936年成立的“中國鄉村建設學院”;兼任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執行院長。
2013年,列入福建省百人計劃兼任福建農林大學海峽鄉建學院執行院長、教授、研究員。 [12-15] 

温鐵軍思想主張

温鐵軍三農問題

温鐵軍強調了中國鄉土文明涵養中國社會經濟的重要作用,三農之所以是問題,在於中國的工業化進程是靠從三農提取剩餘來完成原始積累的。首先,任何工業化都繞不開資本原始積累,至於是國家來完成還是資本家來完成、是派生的問題 [32] 
無論何朝何代,何黨何派。只要進入工業化,就繞不開原始積累,中國原始積累不能對外,就只能對三農。三農之所以是問題,在於它向國家的工業化作了巨大的貢獻。中國幾千年來都是鄉土文明,是農業社會。幾千年養人的能力,包括涵養自然資源,維護環境生態的能力,都遠大於工業文明,所以才維護了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五千年文明史。中國從來都是三農問題,而不能單純講農業政策,單講農業政策要在西方才講得通。 [29] 

温鐵軍鄉村振興問題

温鐵軍認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應對各種挑戰的“壓艙石”。在全球化危機之下,不光是中國,全球都出現經濟下滑,中國能夠穩得住,是國家直接增發國債,向鄉村領域做基本建設和社會建設投資。鄉村是一個能源資源消耗都相對比較低的、和自然結合得比較密切的一種人類生存方式,所以我們在這個階段就強調鄉村振興是應對全球化挑戰的壓艙石。一是立體開發鄉村資源。在“兩山論”指導下的鄉村振興,應該走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道路,這其中重要的政策導向就是要重構新型集體經濟,利用村集體盤活鄉村沉澱資產,把鄉村平面資源作立體開發。二是鼓勵市民下鄉,帶動農民一起創業。温鐵軍提醒,當前需要的不再是過去產業化時代的資本下鄉,而是要把資源開發權交給農民,鼓勵市民下鄉,實現與農民一起聯合創業,一起增收。 [30] 

温鐵軍主要成就

温鐵軍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温鐵軍教授1985-90年主要從事國家農村政策調研。1990年國務院農研中心撤銷,試驗區辦公室劃歸農業部以後主要開展課題研究和國際合作項目。2000年調動工作到中國體改研究會以後主要分管刊物並從事當期政策調研和社會活動。 [16] 
另根據2020年5月中國人民大學官網顯示,温鐵軍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為發展中國家比較研究、鄉村治理與鄉村建設以及農村金融等。
  • 承擔項目
温鐵軍教授1992-93年擔任農村金融、企業股份合作制、小城鎮建設等試驗區項目總結評估課題組長;擔任福特基金會資助的“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經濟社會變遷”國際合作課題組長。當年還與中國科協合作建立亞太社會調查研究所並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根據2020年5月中國人民大學官網顯示,温鐵軍先後主持了國家985“中國農村發展試驗創新基地”,國家社科基金重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和教育部“國際金融危機應對研究”應急課題以及20餘項國家、部委課題;先後擔任了8個首席專家。
部分橫縱向課題一覽表
項目來源
項目名稱
項目編號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作為國家綜合安全基礎的鄉村治理結構與機制研究”
14ZDA064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完善社會管理與維護社會穩定機制研究——農村對抗性衝突及其化解機制研究”
07&ZD048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我國農村金融體系建設與機制創新研究”
07JZD0009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重點和政策研究”
06AJY003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
“城鄉二元結構下改善社會治理研究”
15FXA00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任基金項目
“中國農村城鎮化進程與對策研究”
7994101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任基金項目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與管理問題研究——制度創新·組織創新與農民本位”
70641020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
“糧食金融化與我國糧食安全戰略研究”
14BGJ048
教育部人文社科應急項目
“通過新農村建設促進國際金融危機條件下中國經濟社會的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2009JYJR023
教育部人文社科普及讀物項目
“中國工業化歷程簡明讀本”
12JPJ013
國家985計劃
“中國農村發展試驗創新基地(I類)”
-
北京市橫向課題
“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及“農村發展管理交叉學科建設”
-
參考資料: [17] 
  • 發表論文
截至2019年1月,温鐵軍先後在Position、Monthly Review等中國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百餘篇。 [18] 
  • 著作文章
根據2020年5月中國人民大學官網顯示,温鐵軍先後在中國國內刊物上發表文章百餘篇,中國國外翻譯發表十餘篇;出版了《解讀蘇南》《中國農村基本經濟制度研究》《三農問題與制度變遷》《八次危機:中國的真實經驗1949-2009》《去依附》等十幾部專著,並在海外出版文集;在《新華文摘》《管理世界》《中國軟科學》《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讀書》《中國改革》等刊物上發表文章百餘篇。
温鐵軍 温鐵軍
  • 講座報告
根據2020年5月中國人民大學官網顯示,温鐵軍先後先後應邀到美國英國日本德國荷蘭等大學講學,參加百多次國際會議併到40多個國家和地區考察。
1992年8月,赴美國夏威夷大學出席“中國文化研討會”;9月,參加農業部主辦的“中德合作經濟比較研修班”。
1993年11月,帶領課題組赴泰國專題考察並在清邁大學舉辦講座。
1996年,受歐盟聘任為中國農業政策專家,主要進行第二期對華無償技術援助中新增的“農業政策論壇”項目的設計和經濟分析。
1999年5月,受國際合作司委派赴美國參加亞太經合組織/太平洋經合理事會糧農論壇“區域整合可持續經濟發展計劃”的研究和討論。
1999年10月,受廣東省江門市政府聘請為項目顧問赴菲律賓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太平洋經合理事會糧農論壇“區域增長中心計劃”報告會。
2000年2月,受世界銀行邀請赴越南出席“2000-01年世界發展報告”諮詢論證會,並考察下湄公河流域。
2000年3月,應邀赴香港參加“WTO與亞洲經濟”研討會,2000年11月,出席漢城“朝鮮半島統一與韓國農協”國際研討會並做農村考察。
2001年1月,赴印度考察科拉拉邦人民科學運動。
2002年3月,應法國“百富勤”證券公司之邀赴歐洲4國和新加坡、香港做中國加入WTO問題巡迴演講,同年8月,應邀參加泰國“亞洲名人論壇”,11月,考察墨西哥恰帕斯州農村制度,12月,應邀參加亞太經合組織/太平洋經合理事會香港年會。
2003年8月,考察墨西哥恰帕斯農民問題;9月,應邀參加太平洋經合理事會文萊年會;10月,應邀參加德國NGO組織的全球化問題研討會並在德國考察;11月,出席美國哈佛和MIT舉辦的“中國政策文化國際研討會”發表“三大過剩與三大差別”演講,併到哥倫比亞、密執安、麻薩諸塞等大學演講。
2004年1月,參加印度浦納“草根民主與參與式經濟”國際研討會發表“中國研究的基本常識問題”演講,並考察印度北方農村;5月,韓國漢城“環太平洋律師協會第14屆年會”特邀做中國經濟形勢演講,並與韓國NGO座談;青島“中國投資國際論壇”做“中國轉軌的制度成本問題”演講。
温鐵軍在印度農村調研(左一) 温鐵軍在印度農村調研(左一)
  • 科研獲獎
根據2020年5月中國人民大學官網顯示,温鐵軍曾於1999年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05年獲杜潤生基金會農村發展研究優秀論文一等獎;2012年和2014年連續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5年獲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温鐵軍人才培養

  • 培養理念
温鐵軍一直堅持走自己的路,這種堅持在別人眼裏看來是一種信念,但是他自己卻一直認為自己做了最平常的事情:“我們這代人,是和國家一起成長的,有對國家的責任感。對待人和事也難免多強調應該盡責任。這可能是一種情結,希望國家能穩定發展,不希望她出事,就是這麼個想法。我沒有什麼豪言壯語,所以我能做的,現在的大學生都能做。”他鼓勵大學生冷靜思考,不要盲從一些所謂的理論。他説有很多同學腦子裏事先接受的都是老師在學校灌輸的一些概念,比如要建立現代什麼制度,因此下到農村的時候就會發現,現實與理論的差距很大。
他還希望在校的大學生們按照學校和老師規定的課程,老老實實學習,把學分修滿,把畢業文憑拿到手。他真不希望大家以為有了這麼一個突然打開的眼界,就以為學業不重要了,“哪怕是你將來要批判的東西,你也得先將它搞懂,千萬別因此荒廢學業!還得對得起家長,對得起親友啊。”
同時,温老師也希望學校的老師們更多地從事一點調查研究,更多地參與到這些活動中來,因為青年們的熱情和行動更需要他們的理解與支持。 [19] 
温鐵軍(中)在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與農民學員一起勞動 温鐵軍(中)在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與農民學員一起勞動
第一屆全國大學生支農調研培訓班(三排右九:温鐵軍) 第一屆全國大學生支農調研培訓班(三排右九:温鐵軍)
大學生青年志願者下鄉支農興起於2001年,因為當時中央已經接受了三農問題的概念,農民問題、農村問題和農業問題開始引起社會的重視。温鐵軍當時在農村政策部門工作,他所在的聯絡組的一個重要工作任務,就是要發動成千上萬的知識分子,特別是青年學生,組織他們到農村去跟農民結合。一方面開展農村調查,瞭解情況;另外一方面,把青年人的熱心和能力,用於幫助農民,多多少少地也能促進農村的發展。温鐵軍從一開始就有非常明確的羣體意識,幾十年來之所以動員這麼多青年學生下鄉做三農工作,他背後有一個很重要的思考,就是這不是哪個人的事情,是大眾的事情。 [31] 
  • 培養成果
截至2019年11月,温鐵軍擔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博士生導師,福建農林大學經濟學院(海峽鄉村建設學院)的博士生導師,温鐵軍和其團隊資助、培養了十幾名博士生、幾十名碩士生;2009年和2013年分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 [20-22] 

温鐵軍榮譽表彰

獲獎年份
獎項名稱
授予單位
1998年
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03年
CCTV年度經濟人物獎
中國中央電視台
2005年
國家環保總局
2013年
江蘇省首屆政府出版獎
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新聞出版局、江蘇省財政廳、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13年
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提名獎
中國出版協會
2013年
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獎
國家新聞出版署
2014年
2013年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獎(創新團隊代表名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2020年
《2020中國品牌人物500強》第166位
品牌聯盟
“2020年度糧食英雄”
聯合國糧農組織
參考資料: [17]  [23]  [27-28] 

温鐵軍社會職務

根據2020年5月福建農林大學官網顯示,温鐵軍先後被聘為國家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商務部、國家林業局等部委及北京市、福建省和北京市等政府顧問或諮詢專家;2007年當選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2008年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聘任為第六屆學科評議組農林經濟管理組成員;2012年兼任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執行院長,2013年兼任福建農林大學海峽鄉建學院執行副院長;還受聘為兩個大型涉農企業獨立非執行董事。
温鐵軍 温鐵軍
參考資料 [26] 

温鐵軍個人生活

  • “最野”的兩次出遊
温鐵軍左右兩個膝蓋上都有勞損,走路超過半個小時就走不動了。好在他年輕時“腳比較野”,走過很多人一輩子都走不完的路,讓他最難忘的還是走得“最野”的兩次。
第一次是1985年,温鐵軍34歲,從青藏高原出發,沿着黃河,由黃土高原下到華北大平原,再到山東入海口,4個月跑了8個省。“當然不是用腳跑,而是騎着摩托車跑。我把能住的地方都住過了,老農家、廢窯洞,在空教室裏拼桌子就算是好條件。我永遠記得那天高雲淡,也永遠記得那一片蠻荒。”那一趟,温鐵軍體味了“人被大自然壓抑得彷彿只剩下一顆渺小沙粒的感覺”,也讓他“對農村的複雜性有所認知”。
第二次是1991年,蘇聯解體,正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的温鐵軍不相信美國人“Next must be China(下一個是中國)”的論斷,自費前去摸索蘇東解體的教訓。他去了東德、克羅地亞等7個東歐國家,歷時40天,花了不到2000美元。“那裏中國人很少。我就找了個當地的小咖啡館,買一杯咖啡,然後轉身對盯着我看的人羣問:‘誰懂英文,我跟你們聊聊?’肯定就會有人搭話。我與戰爭難民同居過一室,也穿行過全是沙袋、軍人的街道,親眼看到了激進變革給老百姓帶來的影響。這讓我知道什麼是社會成本、轉型代價,那是老百姓的苦難。”回國後,温鐵軍寫了一份調查報告,記錄了他的觀察與思考,題目叫《蘇東七國私有化經驗教訓的分析》。
  • 基層的生活教育懂得了農民
温鐵軍是“非典型”的大院子弟。他從小生活的大院,不是軍隊或者機關大院,而是學校大院——他的父母是中國人民大學1950年建校時的第一批教授。“我小時候完全不瞭解社情民情,別説農村了,連北京老百姓怎麼過日子都不知道。”等他上了初中,由學校組織去京郊勞動,幫農民拔麥子,才算第一次“腳踏實地”。
他真正深入農村是在“文革”開始後,國家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15歲的温鐵軍揹着揹包去“長征”,先是跑到了河北遵化縣大老峪幫農民挑水抗旱,接着被安排去了山西汾陽插隊,從此在工農兵的基層崗位上工作了11年,一直到了1978年才以工人身份“對調”回京。次年,他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
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温鐵軍,實踐了毛澤東説的“滾出了一身泥巴”。他壓根兒沒用“傷痛”“耽誤”這樣的詞來評價知青歲月,而是感慨“基層的生活教育讓我懂得了農民”。
“剛開始進入他們的環境,我沒有太明顯的感覺,只是疑惑農民怎麼一天到晚都罵罵咧咧?後來我跟着大隊幹部趕着大車往公社送糧,聽他們聊,才理解了情緒何在。那時候農民往城裏送的都是好糧食,那些癟的壞的,就自己留着吃。如果遇到年成好,小麥豐收了,農民多分兩斤麥子也不行,超收的部分得交給國家。他們付出那麼多,得到的卻那麼少,所以才有怨氣。”
  • 雲遊四方傳播思想
“遊方僧”是温鐵軍的微信名,意思是“雲遊四方的僧人”。其實按照他原來的想法,60不做、70不述、80不説——“60歲體力差了,事情交給年輕人做;70歲調查研究能力差了,就不寫東西了;80歲思想更新能力不行了,就不要瞎説些老話干擾別人了”。但如今68歲了,他仍在路上。
有時是去福建。温鐵軍2013年在福建農林大學創辦了“海峽鄉村建設學院”;2017年兼任了“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的執行院長。去年北京大學成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温鐵軍又被聘為鄉村振興中心主任。
有時是去重慶。2012年,温鐵軍以執行院長的身份在西南大學恢復了晏陽初1936年成立的“中國鄉村建設學院”。他還把西南大學發的全部工資捐給了學院。
2018年11月,温鐵軍受邀出席了潘家恩在重慶組織的“鄉村振興的歷史先聲——中國鄉村建設百年探索展”。
有時是回北京。温鐵軍在這裏指導研究生,推進多個與鄉村建設相關的單位,同時還兼任着幾個大型涉農企業的獨董。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杜潤生曾對温鐵軍説:你們這個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要是能夠動員成千上萬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志願者下鄉,我們的事業就成了。在採訪的最後,温鐵軍想了想説:“早幾年種子撒下去了,或許還會有些放不下,現在投身鄉建事業者何止成千上萬,我可以死而無憾了。”

温鐵軍人物評價

温鐵軍教授是中國農村經濟基礎方面的“三農問題”和鄉土中國治理結構的“三治問題”等重大政策和理論問題的提出人,前者已成為國家戰略的“重中之重”和國際社會接受的中國話語;後者2004年獲批為國家985“中國農村發展試驗創新基地”(I類)項目及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主要依據;據此提出的農村發展管理作為新的管理科學的交叉學科,被北京市列為重點學科。在實踐方面,温鐵軍教授不斷推進“三農”問題的本土化和草根試驗研究,2001年起在全國推進以生態農業和環保農村為主要內容的“新鄉村建設”運動;是中國新鄉村建設運動的主要發起者和相關思想領域學術研究的主要帶頭人。(中國人民大學評)
温鐵軍一再謙虛自己不懂理論,只是一個做調查的。對於“三農問題”,他沒有喊故作姿態的口號,沒有提“休克療法”一類的方案,始終扮演着一個“在路上”的思考者的角色。温鐵軍有N種身份。但在任何地方演講時,他都不忘提到,他曾經在下鄉時當過生產隊長,這意味着他對農村、農民的觀察從一開始就與眾不同。(人民網-《市場報》評)
温鐵軍是著名三農問題專家,人稱“温三農”。用自己的腳去走、用自己的眼去看、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温鐵軍的研究自始至終堅持“不依附”。而對中國三農的未來,他更加堅持“不依附”的觀點:“鄉村振興,要走自己的路。” [22]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評)
温鐵軍教授是著名“三農”問題專家,為國家三農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24]  (郫都區人民政府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