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温序

鎖定
温序(?30年),字次房,東漢太原祁縣(今山西祁縣)人,出身太原温氏,曾任州從事。
概述圖片來源:《古聖賢像傳略》。 [1] 
中文名
温序
別    名
次房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太原祁縣(今山西祁縣)
逝世日期
30年
出生地
太原祁縣
家    世
太原温氏

温序人物生平

東漢建武二年(公元26年),温序受平定北州的騎都尉弓裏戍賞識推薦,被漢光武帝越級提拔為御史,後因病免官。
建武五年(公元29年),病癒後任護羌校尉。當巡視至襄武(今甘肅漳縣)時,被涼州割據者隗囂部下將領苟宇劫持,並勸其投降,共圖天下。温序堅定地説:“我受國家用重任,萬死不辭,怎能貪生背德?”苟宇仍不死心,反覆勸説。温序頓生怒火,以所持銅節擊殺數人。隗囂見奈何不得,乃給以劍,令其自裁。温序接劍後,對左右的人厲聲説:“既然為賊所副殺,不能讓我的鬍鬚被賊土玷污。”便“口銜鬍鬚”,自刎而死。
光武帝聞聽後很感動,命令温序的部下送葬洛陽,賜城邊地葬之,並給家屬厚恤,任命温序的三個兒子為郎中等官。長子温壽後為鄒平候相,夜夢其父言:“久客思鄉里。”温壽立即要求退休,將温序屍骨運回故里,葬於祁縣祖墳。

温序人物故事

在東漢初年的戰爭中,太原祁縣人温序義薄雲天,氣壯山河,在歷史的浩浩長卷上就寫下了光照後人的濃墨一筆。
王莽篡漢,致使天下大亂。建武元年(公元25年)年6月,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劉秀雖然在 縣(今河北柏鄉縣)千秋亭五城陌稱帝建立東漢政權,可張步、董憲、隗囂、公孫述等諸多豪強依然擁兵自重,稱霸一方。故而,在隨後的一段漫長歲月裏,劉秀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建武二年(公元26年),漢騎都尉弓裏戍率兵平定北州叛亂。到了太原,他遍訪賢良俊彥,得以結識温序。
當弓裏戍第一眼看到温序的時候,不禁暗暗為這個地方小吏的相貌暗暗稱奇:温序身材魁梧,英俊挺拔,兩道劍眉斜插額角,一雙大眼英氣逼人,尤其胸前那烏黑濃密的飄飄長髯,又給他平添幾分威武氣概;不過,更讓弓裏戍驚奇的是,温序見識超羣,韜略不凡。回朝以後,弓裏戍將温序舉薦給朝廷,光武帝任命温序為侍御史,不久又升他做了武陵都尉。就在温序雄心勃勃準備一展抱負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令他卧牀不起,他只好辭官回家養病去了。
建武六年,温序病癒,出任護羌校尉,駐守邊防重地。其時,漢軍正與稱霸西北的隗囂戰得難解難分,如火如荼。一天,温序出巡襄武(今甘肅漳縣),被隗囂部將苟宇拘劫落入叛軍之手。温序的才德,苟宇早有耳聞,所以他便想將這個英氣勃發的漢將拉入自己的陣營當中。苟宇誘勸温序:“將軍若能與我們同心協力,則天下可圖。”温序則正氣凜然,義正詞嚴:“我擔當國家重任,理應盡忠效命,豈能貪生怕死,揹負皇恩!”苟宇心想,假以時日,施以恩惠,温序也許就會回心轉意。於是,金銀珠寶,慷慨贈送;美酒佳餚,殷勤伺侯……
過了些時日,苟宇似乎覺得火候已到,便同他的手下再次勸降温序。不料,温序雙眉倒豎,眼噴怒火,指着苟宇破口大罵:“胡虜焉敢脅迫堂堂大漢將軍。”話音未落,已揮動節擊殺了幾個敵人。苟宇的手下一看情勢不妙,便拔出刀劍撲上前來。苟宇擺擺手,示意手下收起兵刃,然後無奈地發出一聲嘆息:“這是真正的有節義士啊!給他一把劍讓他自盡吧。”半天,才有一個侍衞戰戰兢兢遞給温序一把寶劍。
這時,一陣輕風吹過,温序美髯飄動。他從容地捋捋被風吹亂的長髯,緩緩地抬眼看看圍在自己四周的叛軍,説:“今日雖然喪命賊兵之手,卻也不能讓我的鬚髯沾染污垢。”説罷將自己秀美的長髯含在口中,然後揮劍刺入腹中,旋即又拔劍拄地。一股鮮血噴湧而出,可温序依然昂然屹立,怒目圓睜,好似天神金剛一般,唬得叛軍將士魂飛膽裂。
苟宇的算盤沒有打對。一個連自己鬚髯都不許陷入塵埃的義士,怎麼會讓自己的心靈蒙受污垢?温序的忠義贏得了敵手的尊敬,苟宇讓漢軍收拾他的屍體回朝安葬。漢光武帝也為這種忠貞許國的壯舉感動至深,下令厚葬温序於洛陽城下,並讓他的三個兒子全都做了郎中。
時光荏苒,年復一年。在一個清秋之夜,已然封侯的温壽夢見父親温序來到他的面前,深情地告訴他:“為父客居異鄉已經多年,思歸之情日盛一日。”温壽從夢中驚醒,一個激靈從牀上坐起,只見星月在天,微風拂窗,恰才夢境,歷歷在目,慈父之語,依稀在耳。
第二天,温壽上表辭官,請求將父親骸骨移歸家鄉。皇上體恤他一片孝心,準其所奏。一代義士,最終魂歸故里。
原文:
温序,字公次,太原祈人也,任護軍校尉,行部至隴西,為隗囂將所劫,欲生降之。序大怒,以節撾殺人,賊趨,欲殺序。荀宇止之曰:“義士欲死節。”賜劍,令自裁。序受劍,銜須着口中,嘆曰:“則令須污土。”遂伏劍死。更始憐之,送葬到洛陽城旁,為築冢。長子壽,為印平侯,夢序告之曰“久客思鄉。”壽即棄官,上書乞骸骨,歸葬。帝許之。《搜神記》

温序後世引用

班超生而望返,温序死而思歸。
——南朝梁·庾信《哀江南賦》

温序史書記載

《後漢書卷八十一 獨行列傳第七十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