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温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

鎖定
温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是温州大學最早成立院系之一,始建於1958年,其前身為温州師範學院化學系。
學院現有化學(師範)、應用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能源化學等4個本科專業;擁有化學學科以及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化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及應用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化學方向)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學科教學(化學)和環境工程(環境新材料方向)和材料與化工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現有全日制本科生895人,碩士研究生285人。 [1] 
中文名
温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
創辦時間
1958年
主管部門
温州大學
類    型
化學、材料
屬    性
本科院校
所屬地區
温州

温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學院規模

温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學院現有教職工114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39人、博士60人,在讀博士8人。近五年,入選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浙江省特級專家、浙江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151”人才、浙江省“錢江人才計劃”、浙江省青年骨幹教師、浙江省高校優秀教師、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等不同層次人才130餘人次。師資隊伍的學歷結構、稱職結構、學緣結構合理,凸顯了年輕化、後勁足的優勢。
學院擁有浙江省皮革行業科技創新服務平台、浙江省皮革工程重點實驗室、浙江省碳材料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温州市皮革行業技術研究中心,温州市新材料技術研究中心、温州市制筆行業技術研究中心等產學研相結合的科研平台;建成了有機化學與皮革化工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浙江省有機化學重點學科(A類)、浙江省材料學重點學科(B類)等不同層次的特色學科羣,並進入“十二·五”化學一級學科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温州大學化學重中之重學科、温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重點學科的建設;建成了化學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化學浙江省重點專業、應用化學浙江省重點專業及温州市重點專業,並進入“十二·五”化學浙江省優勢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温州大學特色專業的建設;近五年到位學科建設經費8000餘萬,實驗室面積36000平方米,實驗儀器設備總值1.4億元,建有浙江省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温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明確教學的中心地位,重視教學建設與教學改革。化學專業2004年建成校級品牌專業,2007年12月以優秀成績通過浙江省教育廳評估驗收,建成省級重點專業,2008年2月被批准為教育部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應用化學專業為浙江省、温州市重點建設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通過浙江省教育廳新專業驗收評估;基礎化學實驗室2004年建成校級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院依據厚基礎、強能力、會創新、能創業的人才培養方針,全面開展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近五年來,獲校級以上教科研立項20餘項,獲浙江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教科研規劃課題5項,出版學術著作、教材9部。獲浙江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教學成果二等獎、浙江省高師優秀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有機化學、結構化學為浙江省精品課程。 [1] 

温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學院榮譽

温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堅持以學科促專業、科研促教學,確保教學和人才培養的質量。近五年學院科研、教學和人才培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共獲國家級項目64項,其中國家傑出青年基金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9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聯合申報)3項、科技部863(聯合申報)項目1項;包括省市級科研項目計到位經費6000多萬。共發表SCI論文650餘篇,其中JACS4篇、Angew.Chem.Int.Ed.1篇;其中影響因子大於5.0的77篇;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65項;獲浙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5項、三等獎4項。
據美國ESI(基本科學指標庫)2013年11月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温州大學化學學科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前1%,總被引次數位居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第752位。
共獲省廳級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立項和校教學團隊、教科研、教改及教材建設立項30餘項;《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課程為浙江省精品課程,《化工原理》為温州市精品課程,出版教材6部;共獲浙江省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計劃(新苗人才計劃)61項,共獲省級及以上獎項145項,其中包括全國第十三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和累進創新銀獎、浙江省第十三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全國第十二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浙江省第十二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浙江省第七屆“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一等獎、浙江省第八屆“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三等獎、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二等獎、浙江省第七屆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二等獎、浙江省第五屆大學生化學學科競賽特等獎等;建有浙江省“温州大學-浙江禾本農藥化學有限公司綠色農藥化工研究生教育創新示範基地”,與華峯集團、温州橡膠商會聯合開辦“華峯班”、“橡膠班”等特色專業班,應歷屆考取研究生300餘人,博士生90餘人,國外留學50餘人,近五年畢業生就業率平均為95%以上。

温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科研成果

學院近五年共獲國家級科研項目63項,到位科研經費超過1.2億元。發表SCI論文1200餘篇, 其中包括10篇Nature子刊、1篇Science子刊、6篇J. Am. Chem. Soc.、27篇Angew. Chem. Int. Ed.、12篇Adv. Mater.等影響因子大於10的學術論文300餘篇;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500餘項;獲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獲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創新獎一等獎2項,獲中國商業聯合會服務業科技創新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一項。 [1] 
2007-2020年科研獲獎
成果名稱
獲獎名稱
獎勵等級
主持人
年度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海島/岸基微電網系統與模塊化成套設備
二等獎
曾國強
2019
中國專利獎
海島特種電源供電系統
金獎
阮秀凱
2019
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微生物活性成分高效生物合成關鍵技術及應用
二等獎
楊海龍
2017
食品和化妝品中多類有害物質檢測技術和風險評估研究
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沈燕
2017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海岸工程兆瓦級特種變流電源關鍵技術及應用
一等獎
曾國強
2016
無鉻鞣製技術及其關鍵材料的研究與產業化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蘭雲軍
2016
食品中化學污染物的質譜檢測技術研究及應用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三等獎
沈燕
2015
微納結構能源材料的可控合成、結構及性能研究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黃少銘
2015
氧化物閃爍材料製備與發光機理研究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向衞東
2013
功能超分子材料的設計、性質與應用基礎研究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李新華
2012
微納結構無機功能材料的可控合成、形成機理及性質研究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王 舜
2011
碳納米管控制生長和生長機理研究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黃少銘
2010
製革工業綠色化學品的研究開發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蘭雲軍
2010
有機分子的立體化學及手性的核磁共振分析新方法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
三等獎
雷新響
2014
高光澤度玻璃基珠光顏料的開發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三等獎
向衞東
2011
含氮雜環及β-羥基類化合物的綠色合成研究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三等獎
陳久喜
2010
豬皮服裝革酶助節水型低硫保毛脱毛工藝研究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三等獎
蘭雲軍
2009
綠色化學技術及金屬試劑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研究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三等獎
吳華悦
2009
有機鋯 有機膦等金屬和元素有機化合物的合成與應用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三等獎
鍾 平
2005
超長定向單壁碳納米管的生長和結構表徵
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
二等獎
黃少銘
2010
手性藥物酮洛芬的生物轉化和拆分技術研究
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
二等獎
陳 帆
2006
過渡金屬催化醇與胺有氧反應機理研究與應用
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
三等獎
徐 清
2013
結構誘導化合物與蛋白質模型分子相互作用的熱力學研究
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
三等獎
胡新根
2007
過渡金屬硅化物、氮化物等納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
三等獎
馬劍華
2007
1-芳基吡唑化合物的合成與應用研究
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
三等獎
鍾 平
2007
磷、砷葉立德及含氮雜環化合物的合成與應用研究
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
三等獎
餘小春
2007
參考資料: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