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温中散

鎖定
温中散,一劑中藥,主治脾虛不能飲食,時發虛腫胸脅脹滿,夜睡不穩及傷寒瘴瘧後發浮腫。
中文名
温中散
處方來源
《聖濟總錄》卷四十四
製備方法
上為散。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

温中散處方一

【藥物組成】陳曲(炒)1兩,草豆蔻(去皮)1兩,麥芽(炒)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甘草(炙)半兩,乾薑(炮)1分。
【處方來源】《聖濟總錄》卷四十四。
【方劑主治】脾虛不能飲食,時發虛腫,胸脅脹滿,夜睡不穩;及傷寒瘴瘧後發浮腫。
【製備方法】上為散。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空心鹽湯點服,如睡不穩,疲倦,臨卧再服。

温中散處方二

【藥物組成】白朮1兩,乾薑1兩,甘草6錢,人蔘7錢,茯苓8錢。
【處方來源】《活人心統》卷一。
【方劑主治】感寒腹痛,吐瀉。
【製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每服2錢,白湯調下。

温中散處方三

【藥物組成】人蔘1兩半,厚朴(制)1兩半,白朮(炒)1兩半,乾薑1兩半,白芍(酒炒)1兩半,木香1兩半,炙草6錢。
【處方來源】《醫略六書》卷三十。
【方劑主治】腹痛吐瀉,脈細緊澀者。
【製備方法】上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錢,米飲煎,去滓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