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渦河

鎖定
渦河,是淮河中游左岸一條支流,淮河第二大支流,淮北平原區主要河道,呈西北東南走向。發源於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東南流經開封、通許、扶溝、太康、柘城、鹿邑和安徽亳州、渦陽、蒙城,於蚌埠市懷遠縣城附近注入淮河。長380公里,流域面積1.59萬平方公里。戰國時期開鑿的“鴻溝”與之相通。渦河歷來是豫、皖間水運要道。歷史上屢受黃河決口氾濫之害。支流惠濟河口以下的中下游河槽,原本寬深,排水能力較好,有“水不逾渦”之説。
20世紀50年代將鄰近排水困難的西淝河茨河北淝河等上游部分積水,改道排入渦河。
20世紀60年代後,為發展灌溉,干支流普遍建閘蓄水。 [1-2] 
中文名
渦河
外文名
Guo river
所屬水系
淮河流域
流經地區
商丘市、亳州市、蚌埠市、周口市
發源地
河南省尉氏縣
河    長
380 km
面    積
15900 km²
河    口
懷遠縣城東北

渦河名稱由來

渦河,是一條中原地區古老的河流。據《柘城縣誌 》,《爾雅》記載:"渦為洵"。晉郭景純注云:"大水溢出別為小水也,本作過,省文為渦,義取漩流也。"渦河之名即由此得之。但《蒙城縣志》由認為:渦河,古稱過水,《水經注》:“陰溝始,亂蕩蕩終,別於沙,而過水出焉。” [3] 
陰溝水古為渦河上源。《水經注》(卷九)載:“陰溝水出河南陽武縣蒗蕩渠,……陰溝始亂菠蕩渠終別於沙而水出焉,水受沙於扶溝縣。” [4] 

渦河幹流概況

渦河河道走向

渦河 渦河
渦河
淮河北岸支流,發源於河南省尉氏縣東南,向東南流經開封、通許、扶溝、中牟、太康、鹿邑等縣市,在戴橋入安徽省境,再經亳州、渦陽、蒙城至懷遠城東北注入淮河,全長423公里,其中安徽省境內長227公里,流域面積1.59萬平方公里,安徽省境內流域面積4340平方公里,是淮河第二大支流。渦河流域自西北向東南呈狹長形,安徽省境內河牀落差19米,平均比降0.082‰,從蒙城以下河牀比降為零。渦河歷史上為重要水道,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操曾引水軍經渦河入淮;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南侵亦自渦河入淮。從黃河在中牟、開封一帶決口之後,黃泛水都經渦河入淮,使渦河排水系統受嚴重破壞。尤其20世紀60年代以來,河南省農田採用虹吸管引黃河水灌溉,尾水中夾帶大量泥沙不斷淤積渦河河道,據河南省水利廳測算,河南省境內渦河淤積土方有3165萬立方米;安徽省境內渦河根據1981年實測河道斷面資料計算,共淤積土方達7500萬立方米;致使大寺集以上河牀淤高6米,大寺集至渦陽、蒙城段河牀淤高2~5米。渦陽站歷史上最大流量為2480立方米每秒(1963.8.7)相應最高水位是30.45米。1962年4月發生斷流、最低水位是18.99米。現下游兩岸築有防洪堤,但不能抗10年一遇以上的洪水。渦河渠化工程始於60年代,1960年蒙城節制閘建成,閘上最低控制水位23.0米,正常水位27.1米,回水可抵渦陽,河道寬200米,水深8米,1971年蒙城建成100噸級船閘;1971年建成渦陽節制閘,閘上最低控制水位24.5米,正常水位28.0米,回水達亳縣大寺集,河道寬200米,水深8米。1976年建成渦陽100噸級船閘;1978年大寺集建成節制閘,回水可達河南省鹿邑縣,閘上正常水位28.5米,河道寬200米,水深8米,但由於渦河的水量要優先考慮農業用水,因此渠化河段仍經常出現淤淺,僅蒙城至懷遠河段,枯水期就有20處淺灘,只能通航5~10噸木船,運力不能充分發揮。 [31] 
渦河是淮河第二大支流,位於淮河左岸,發源於河南省尉氏縣東南,地跨豫皖兩省,全長368公里。安徽段起自亳州市戴橋,經過渦陽、蒙城縣境,至懷遠縣境北注入淮河,長229公里。 [5] 
渦河主源為運糧河,發源於河南開封以西,黃河南堤腳下,東南向流,穿過中牟縣開封市之間隴海鐵路,至朱仙鎮南,右納一分支,以下始稱渦河。至邸閣左納孫城河,至芝麻窪渦河故道(又稱惠賈渠)由左岸匯入,至太康縣東,右納老渦河;太康至玄武間折東流,左納小新溝、鐵底河;玄武以下至豫、皖界,兩岸無支流匯入。玄武至鹿邑又東南向流;鹿邑至亳縣為向東流,在焦莊北進入皖境,至劉寨東,惠濟河自左岸來匯,匯口處稱兩河口,至亳縣城,左納小洪河、陳治溝;亳州以下河道東南流,經十九里,過大寺閘,在沙土集至百尺河村,左納新武家河?武家河上段?,右納趙王河;至義門集,漳河自右岸來匯;又經趙屯、大吳家,至渦陽縣城北,有渦陽節制閘,老武家河(武家河下段)於閘上游左岸匯入,五道溝自閘下左岸匯入;又穿過濉阜鐵路橋,經高爐集,至西陽集,左有青羊溝來匯,右有北鳳溝來匯,均為渦陽與蒙城兩縣的界溝。續東南流,至蒙城縣城北,有蒙城節制閘,孫溝灣(阜蒙河)於閘上游右岸匯入;蒙城以下,地域狹長,左岸有8條大溝、右岸有12條大溝直接入渦。流經雙澗、移村、龍亢、燕集、河溜、雙溝、沙溝,至紅廟西,左通符懷新河,符懷新河上有許營閘,距渦河約1公里許。折南流,至龜山頭穿過渦河大橋,又折東流,於懷遠縣城東北注入淮河。 [6] 
河道總長度423公里,直線距離360公里,彎曲度1.2,其中豫境196公里,皖境227公里。河源地面高程78米,河口19米,平均沿河地面坡降1/6500。河源至惠濟河口為上游,比降1/5000;亳州至蒙城為中游,比降1/10000~1/11000;蒙城至河口為下游,比降1/12000~1/15000。
渦河:源於開封縣西姜寨鄉郭廠村西,賈魯河東岸,向東南流經朱仙鎮、大李莊鄉,從四合莊出境人通許縣,境內流長20公里。河牀寬21~24米,深2.7米,最大流量25立方米/秒。重要支流有運糧河、惠賈渠、馬家河、孫城河、南、北鐵底河等。縣南部澇水主要由此河排泄,趙口淤灌區的全部退水也由它排泄。 [7] 
尉氏縣,渦河 其源有二:一在開封縣西姜寨鄉郭廠西;二在鄭汴公路南側開封林業總場西,至大律王合二而一,再東南穿過開尉公路流入尉氏境。經北賈寨,至崔崗東界入通許。渦河在本縣流長7公里。 [8] 
渦河源出開封縣,在通許縣北李左村南入境。東南流,經半截樓、裴莊、中牟王,至車崗東,有孫城河匯入;繼向東南,經婁莊、南樓、西時莊,至秦莊西,有惠賈渠來匯;再南流,至田王莊東,有百邸溝匯入;繼而東南,過劉閣、蘇莊、箍桶劉、稷子崗,向東南入太康境。
渦河(系常年河)境內長度51.625公里,流域面積1052平方公里。防洪流量562立方米/秒,除澇流量30.6立方米/秒。沿河建水閘1座(計劃灌溉16.4萬畝,現灌溉3萬畝)。公路橋3座,機灌站16座。1966年10月治理時,主槽流量只通過120立方米/秒,防洪流量為360立方米/秒。現底寬24米,深3.2米。 [9] 
一、渦河水系 渦河水系包括大沙河、清水河、陳兩河、古宋河等16條溝河。大沙河,流經縣境南部,是渦河一大支流,發源於民權縣斷堤頭村東北角坡窪地,經寧陵、商丘、鹿邑,至亳州北關匯入渦河,全長119公里,流域面積1246平方公里。該河流域範圍西臨惠濟河流域,北靠黃河故道,以黃河故道右堤為分水嶺,東與包河、楊大河接壤。大沙河從寧陵縣後賈樓村東南進入本縣,經臨河店鄉、郭村鄉、毛堌堆鄉、路河鄉、李口鄉、高辛鄉、包公廟鄉南入鹿邑縣境。本縣境內流長45.42公里,流域面積725.4平方公里。大沙河在境內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清水河、古宋河自左岸匯入;流域面積大於3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羅溝、北安民溝、南安民溝和近水溝從右岸匯入。
清水河,發源於民權縣車站東,農場溝以南,東南行經寧陵縣的羅崗、城關、喬樓、陳劉莊流人本縣境內,又東南經王花鋪、孔莊、郭村、前後黎樓、黨郭莊至小雙樓東入大沙河,全長50餘公里。寧陵縣於1957年對該河上游進行治理後,至喬大莊改道向南到張老莊東與黃榮排水溝相會,南流匯入大沙河,稱上清水河;下游自寧陵東前李集起至大沙河口,流長21.6公里為下清水河,境內河長18.1公里,流域面積82平方公里。
陳兩河,是一條古河流,原名稱陳梁沙河。《歸德府志》記:陳梁沙河在府城西自寧陵界入商丘境起迤東南入鹿邑大河止,計長120裏,是商丘縣境內主要幹河之一。陳兩河為清水河左岸的最大支流,位於古宋河與清水河之間,發源於民權小張莊南,東南行經寧陵縣東北部,自商丘縣西部後董樓南入境,流經觀堂、郭村鄉,在郭村西北入下清水河。全長42.5公里,流域面積122.9平方公里,境內流長12.33公里,流域面積29平方公里。
古宋河發源於民權縣睢州壩,東南流至皇甫三樓入寧陵縣境,自程樓西南穿過隴海鐵路,於趙村東南入商丘縣境,經王樓鄉至商丘縣城西繞環城路自西向東,自南關北劉莊橋折而南行,沿商、沈公路經趙口集、李口集,至河裏灣東南匯入大沙河。全長73.2公里,流域面積412平方公里,境內長40.2公里,流域面積291.6平方公里。沿河兩岸有田落溝、大坡河、忠民溝、鄭莊溝、下營溝、坡沙河、陳良河7條支流匯入。
楊大河、洪蘆河、蔡河、小白河、洮河等河道也屬渦河水系。 [25] 
一、渦河水系  (一)渦河,發源於開封賈魯河東側之徐口村,東南流經開封、通許、太康、柘城注入鹿邑。西自雙堂入境,東至蔣營出縣,長45公里。中經玄武、穆店、賈灘、城郊、老莊等鄉,在太清鄉東北部與惠濟河匯合於兩河口。河牀寬約100至150米,自王口以下深約10至15米。右納白溝河、急三道河,在安徽渦陽匯入。左有惠濟河、五里河於太清鄉匯入,大沙河、洮河至亳縣匯入。總流域面積734.2平方公里,佔全縣各水總流域面積的61%,年徑總流量7071萬立方米。 [26] 
渦河 渦河
亳州市境內流域面積為1881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84.5%。主要支流左岸有小洪河、亳宋河、武楊河、老武河、大觀新河等;右岸有油河、趙王河等。
渦河大地橋 渦河大地橋
今一上源為惠濟河,發源於河南省開封市西北部黃河南大堤下,東南流向,流經杞縣、睢縣、柘城、鹿邑,自安溜鄉入境。另一上源發源於河南中牟縣東,東南流向,流經河南省通許、太康、鹿邑,自代橋入境。兩源流至十八里集西之兩河口合一,東向流經十八里集、市區北關、十九里集、大寺集、東釣魚台、百尺河,至義門入渦陽縣境。境內河段長66公里。河道斷面:上寬約230~250米,底寬約50~100米,河深約13~15米,在高程37米以下的河槽,平均斷面為1553平方米,最大泄洪流量為2500秒立方米,達20年一遇排澇標準。據1950~1986年水文觀測,最高水位為36.67米,最低水位為24.79米;最大洪水流量為2140秒立方米,最小枯水流量為零。因河槽深闊,兩岸地勢高,近百年來未曾漫溢成災,故民間有“水不逾渦”之説。但自1968年以來,上游地區開展“引黃淤灌”,大量泥沙入渦,形勢越來越嚴重,最大含沙量由1983年的4.43公斤/立方米,增加到1985年的31.1公斤/立方米。年來沙量由1983年的6.32萬噸,增加到1985年的91.9萬噸。1981年渦河實測斷面與1953年實測斷面相比,大寺閘以上至兩河口東平均淤高6米;河槽平均斷面由1553平方米減少到957.5平方米;平槽泄洪流量由2510秒立方米減少到1110秒立方米,尚不足5年一遇排澇標準。是時縣水利局將渦河淤積情況逐級上報,引起了省、地和國家水利部門領導的重視。1982年,水電部向國務院提交了《渦河淤積和引黃淤灌問題處理意見》的報告,國務院很快下達了(82)國函字54號文件,批轉了水電部的報告,着重指出:“河南省引黃淤灌必須完善沉沙設施之後才能進行”。並立即下撥渦河防洪應急工程經費105萬元,要求及時做好渦河安全渡汛工程。1982年冬至次年春,亳縣修築渦河防洪堤40.7公里,城市防洪牆13554米。但因經費有限,防洪堤、牆工程標準偏低,且未封閉。兩岸溝口60餘處,均未建防洪配套工程。所以仍不能充分發揮防洪效益。尤其是上游引黃淤灌在沉沙設施不配套的情況下仍繼續進行,使渦河水含沙量有增無減,河牀淤積日趨嚴重,洪澇災害的威脅與日俱增,實力當地百萬人民的心腹大患。
渦河屬雨源型河道,其水位、流量、含沙量均受流域內降雨量的直接影響。年最高水位、最大流量和含沙量多出現於6~9月,枯水期和最小含沙量多出現於冬季和春季。
70年代後,隨着中上游工業廢水排放日多,污染逐漸加重。
建國前,渦河在當地境內無永久性橋樑,兩岸交通極不方便。建國初,為溝通亳——商公路,在城東北角建起一座木排架公路橋。1969年9月,建九孔井柱“T”型梁板式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公路橋,成為貫穿渦河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此後又在城西韓營修建區鄉公路橋一座,在城北二橋渡口修建浮橋1座,大大方便了南北交通。1978年,經中央水電部批准,在市境東南15公里之大寺集近處,修建了渦河亳縣樞紐工程淺孔閘1座,為當地第一座大型蓄水閘。 [4] 
渦陽縣段 渦陽縣段
渦陽縣境內,流經亳縣城父寨七里橋入縣境。渦河流至義門集東南,漳河(現稱“章河”)自西南注入。後曲折東流至大石橋,拖江溝自北注入。東南流至乾柴廟,龍鳳溝自南注入。東流至趙屯南,薛溝(姚子溝)水自南注入。東南流至彭渡口,湖溝水自南注入。東流至孫樓北,界洪河水自南注入。東流至縣城北,界溝水自南注入;雉河水(現稱武家河)自西北注入。東流過縣城北。五道溝水自北注入。從縣城東北角折轉南流,至官路口東去,葛溝水自南注入。東流至楊樓西,蔡溝水自北注入。東流至蒙關店北鐵牛嶺,白膏溝水自南注入:普溝水自北注入。東南流,張溝水自北注入。東流至解莊,解溝水自南注入。東流至橋口張南,馬溝水自北注入。南流至王辛莊,沈溝水自西注入。折轉東流至楊瓦房西,白羊溝水自北注入。東南流至劉溝西北,黑溝水從東北注入。東南流,銀溝水自南注入。東南流至小王園南,文溝水自東北注入。東南流至西陽集北,金溝水從東南注入。東流至渦陽與蒙城邊界前張莊,青羊溝水自北注入。自此,渦河人蒙城縣界。渦河經縣境55公里,流域平均寬度16.7公里,流域面積1268平方公里。總落差58.7米,河牀平均比降0.3‰,河上口寬190米至200米,底寬140米至160米。最高水位30.45米,出現於1963年8月7日。最低水位18.99米,出現於1960年3月4日。最大流量每秒2480立方米,出現於1963年8月6日。最小流量每秒40立方米,出現於1962年8月21日。建渦陽閘後,閘上最高水位為30.15米,出現於1976年;最低水位為22.73米,出現於1971年;閘下最高水位為28.66米,出現於1971年;最低水位22.27米,出現於1972年。 [10] 
源於河南省通許縣,流經杞縣、太康、鹿邑與北幹惠濟河匯流,經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由田橋入境,東南流經小澗鎮西、城關鎮北、全集西、雙澗鎮北、移村集南至界溝集出境,至懷遠縣城北入淮。境內長52公里,兩岸37條大溝注入,境內流域面積671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31.8%。境內河寬200—300米,深8—10米,平槽流量1500立方米/秒,可常年通航。沿岸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建國後,修築兩岸防洪堤、溝口涵閘、蒙城節制閘、分洪閘、船閘,多次疏浚河道,水利、航運條件大為改善。 [3] 
懷遠縣境內,渦河 源於河南省開封縣西,於蒙城縣界溝入境,至縣城東注入淮河,過境約55公里,縣內流域面積154.6平方公里。上游支流呈扇形分佈,客水面積15735平方公里,歷史上因受黃泛影響,河岸高於兩側平原1~2米,河牀狹窄,呈長槽形。汛期受淮水頂託、倒灌,兩岸平原排澇困難。渦河境內計有支流14條,左岸有湯家溝、新溝、黃家溝、帖家溝、王家溝、陳家溝、施家溝;右岸有鈕家溝、楊家溝、褚家溝、西毛溝、東毛溝、唐家溝、新莊溝。渦河正常情況下水深5~8米。 [11] 

渦河河道特徵

渦河歷經黃泛侵襲,上中游河牀被沖刷淘深拓寬,下游受淮水頂託而受淤積,如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口的9年中,雙澗至河口70公里河段,平均淤深2米。到1950年河道泄水能力尚屬良好,亳州城北河寬250米,河底寬42米,河槽深13米;義門集河寬230米,底寬23米,深12.8米;渦陽河寬200米,底寬24米,深13.9米;蒙城河寬200米,底寬20米,深11.0米。亳州至渦陽閘,河道平槽泄量為2500立方米每秒;渦陽至蒙城間為2500~1500立方米每秒;蒙城至懷遠間僅為1500~1000立方米每秒。60年代,上游河南省引黃灌溉以來,渦河遭受嚴重淤積,據《渦河流域規劃報告》分析,1973年實測河道斷面比1953年實測斷面縮小很多,亳州至渦陽間縮小20%~25%,渦陽至蒙城間縮小10%~20%,總淤積量達3300萬立方米。1981年實測河道斷面比1953年實測斷面,顯示淤積更加嚴重,累計淤積總量達到7500萬立方米,大寺閘以上河牀淤高5.0~6.5米,大寺閘至陽閘淤高4.0~6.0米,渦陽閘至西陽集淤高2.0~5.0米,西陽集至蒙城閘淤高1.0~2.0米,蒙城閘以下至河口,基本沒有變化,僅河灘掛淤。亳州水文站渦河基本斷面的面積已減少70%亳州市境渦河的平槽泄量,已由原來的2500立方米每秒,降低到1100立方米每秒。渦河有記載以來發生的最大流量、最枯流量和最高、最低水位如表2-11。 [6] 

渦河河道變遷

渦河歷史上為重要水道,建安十四年(209 年),曹操曾引水軍經渦河入淮;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 年),金南侵亦自渦河入淮。從黃河在中牟、開封一帶決口之後,黃泛水都經渦河入淮,使渦河排水系統受嚴重破壞。尤其20 世紀60 年代以來,河南省農田採用虹吸管引黃河水灌溉,尾水中夾帶大量泥沙不斷淤積渦河河道,據河南省水利廳測算,河南省境內渦河淤積土方有3165 萬立方米;安徽省境內渦河根據1981 年實測河道斷面資料計算,共淤積土方達7500 萬立方米;致使大寺集以上河牀淤高6 米,大寺集至渦陽、蒙城段河牀淤高2~5 米。渦陽站歷史上最大流量為2480 立方米每秒(1963.8.7)相應最高水位是30.45 米。1962年4 月發生斷流、最低水位是18.99 米。現下游兩岸築有防洪堤,但不能抗10 年一遇以上的洪水。渦河渠化工程始於60 年代,1960 年蒙城節制閘建成,閘上最低控制水位23.0米,正常水位27.1 米,回水可抵渦陽,河道寬200 米,水深8 米,1971 年蒙城建成100噸級船閘;1971 年建成渦陽節制閘,閘上最低控制水位24.5 米,正常水位28.0 米,回水達亳州大寺集,河道寬200 米,水深8 米。1976 年建成渦陽100 噸級船閘;1978 年大寺集建成節制閘,回水可達河南省鹿邑縣,閘上正常水位28.5 米,河道寬200 米,水深8 米,但由於渦河的水量要優先考慮農業用水,因此渠化河段仍經常出現淤淺,僅蒙城至懷遠河段,枯水期就有20 處淺灘,只能通航5~10 噸木船,運力不能充分發揮。 [12] 

渦河水文特徵

渦河是跨豫、皖兩省的河流,流域面積15905平方公里,河道全長423公里,系純平原。亳州以上來水面積佔66%,亳州至渦陽面積佔24.4%,渦陽以下至河口為一帶狀,區間面積不足10%。其流域範圍,在渦陽縣的義門集以上,西以潁河支流賈魯河、新運河流域為界;西南與黑茨河流域相鄰;東北與廢黃河南堤及包河流域接址。義門集以下,東北與北淝河流域相鄰;西南在蒙城以上與西淝河流域分界,蒙城以下與芡河流域接壤。
渦河歷史上受黃泛至深,相鄰河溝,相互串流,受淤阻塞,葦草叢生,致使本幹泄量增大,河牀衝深刷寬,漫灘後流速遞減,泥沙沉積,年復一年,兩岸逐漸淤積而形成約2公里寬的自然堤,河岸地形受自然堤控制,堤後地面有一段較長距離形成了倒比降,造成一種"水不逾渦"的假象。實際皖境沿岸低窪地區,倍受洪水自溝口倒灌之苦,內澇也難以迅速排出。 現渦河流域面積,包括1951年在氵名河南岸王河口及小十字河堵壩,將西淝河上源清水河來水面積1200平方公里,截引經油河、氵名河向東排水入渦河;1951年將北淝河上源大楊河300平方公里來水截經武家河入渦;1953年截引北淝河上游300平方公里來水,分別經五道溝、青羊溝入渦;1954年蒙城以上將芡河上游411平方公里來水,分別經石雁溝、白膏溝、北鳳溝及孫溝灣截引入渦。總面積15905平方公里,其中豫境11565平方公里,皖境4340平方公里。 [6] 

渦河主要支流

渦河徑流

尉氏縣境/通許縣境
百邸溝 ,原系1938年黃河決口沖刷之自然溝,汛期坡水多順其排泄,1951年沿自然串溝開挖成百(百里池)邸(邸閣)溝。源出本縣水坡鄉雙河府,南流經蘇橋、夾河、至水坡東南去,經霍寨和十八里鄉武家、石槽李,於東周莊向東入通許,到邸閣南匯入渦河,在尉氏境流長21公里,流域面積160平方公里。(百里池、邸閣屬於通許) [8] 
尉扶河 ,源於本縣張市鄉水牛張村,本為1938年黃河決口的串溝,建國後作排泄尉氏、扶溝之澇水加以疏浚,遂稱尉扶溝。水沿張市鄉大莊、王老,永興鄉段莊、劉符陳、孫留,至前杜柏出尉境入扶溝。到太康黃口匯入渦河。全長55公里,流域面306平方公里,其中本縣境內長23公里,流域面積170平方公里。 [8] 
開封縣境
運糧河:運糧河自杏花營農場的秫米店村西北入境,穿杏花營、仙人莊、西姜寨、朱仙鎮等鄉(鎮),最後於大李莊鄉的四合莊入渦河,在境內全長35.6公里,流域面積214平方公里,流量61立方米/秒,除澇標準為3年一遇。運糧河一帶是明清時期賈魯河遺址,當時是河南對外聯繫的主要水路,尤其江淮一帶的“幺幺茶米粟”須通過賈魯河運往朱仙鎮,再銷散於汴及華北各省,故又名運糧河。後經數次黃河氾濫,至1900年河道淤塞,遂無航行之利。
圈章河:發源於開封縣杜良鄉大康寨村附近,至羅王鄉溝村入杞縣境。該河屬淤泥河支流,境內長19.4公里(埽街村以上系小溝不計長度),除澇標準5年一遇。隴海鐵路以上除澇流量23.4立方米/秒。 [7] 
圈章河中支:發源於曲興鄉耿樓村附近,至羅王鄉馬樓村入圈章河。全長14.01公里,流域面積40平方公里,1978年按5年一遇的標準進行除澇治理。 [7] 
圈章河東支:發源於曲興鄉大丁寨村附近,至羅王鄉董樓村入圈章河,境內長11.4公里,流域面積31.7平方公里,1978年按5年一遇的標準進行除澇治理。 [7] 
9、運糧河西支:在朱仙鎮小店土村西由運糧河分出,經朱仙鎮中向南入渦河。境內河長6.7公里,1972年按3年一遇的標準進行除澇治理,除澇流量40立方米/秒。 [7] 
惠賈渠:發源於開封市郊區汪屯鄉伍村附近,經縣內範村、半坡店兩鄉,於通許縣小城村匯入渦河故道。境內長18.5公里,流域面積112.8平方公里。1975年按3年一遇的標準進行除澇治理,除澇流量28.4立方米/秒,防洪流量42.7立方米/秒。 [7] 
馬家河:發源於杏花營鄉西網村運糧河東岸,流向東南,在邢堂村過隴海鐵路,至榆園村北進入丌封市郊區,到後伍村東北入惠濟河,全長29.6公里,流域面積193.2平方公里,境內長10公里,流域而積38.5平方公里,最大流量96.2立方米/秒。 [7] 
馬家溝:發源於開封縣潘堂村北,至通許縣人渦河故道,境內長29.1公里,流域面積104.2平方公里,足趙口灌區骨幹退水河道。1978年按5年一遇除澇標準治理,20年一遇防洪標準治理,防洪流量139立方米/秒。 [7] 
上惠北泄水渠:發源於開封市郊區卜李寨村南,在電廠專用鐵路線以東進入縣境,從興隆鄉石牛村東過隴海鐵路流向東南。於陳留鎮石庵村折向正南,至陳留鎮北關匯入惠濟河,全長26.8公里,流域面積106平方公里,境內長14.49公里,流境面積29.2半方公里。1980年進行治理,除澇標準5年一遇,除澇流量40—49.3立方米/秒。境內有橋15座,閘1座,渡槽1座。 [7] 
下惠北泄水渠:發源於陳留鎮石庵村,經土山崗鄉的月林、魏寨、馮莊等村,在仇樓鄉閻家屯村北入惠濟河,全長11.2公里,流域面積57平方公罩。1978年按5年一遇的除澇標準治理,20年一遇防洪標準治理,除澇流量35立方米/秒,防洪流量56立方米/秒。 [7] 
柏慈溝:發源於開封縣八里灣鄉柏樹墳村附近,經土山崗鄉黃崗村出縣境,至杞縣慈母崗村入惠濟河。全長13.2公里,流域面積42.2平方公里,縣境內長10公里。1979年按5年一遇除澇和20年一遇防洪標準治理,除澇流量26立方米/秒,防洪流量41.7立方米/秒。 [7] 
孫城河:發源於開封縣朱仙鎮老飯店村北,經大李莊鄉、萬隆鄉入通許縣境。境內長17.3公里,流域而積78平方公里。1984年按3年一遇除澇和20年一遇防洪標準治理,除澇流量24立方米/秒,防洪流量84立方米/秒。 [7] 
香冉溝:發源於朱仙鎮廟崗村附近,到通許縣冉莊入孫城河。境內長10.2公里,流域面積51平方公里。1978年汛期局部按5年一遇標準清障,1984年按3年一遇標準除澇治理。 [7] 
大高廟溝:發源於範村鄉邊橋村東南,在萬隆鄉楊樓南入通許縣境。境內長20公里,流域面積47.5平方公里。1976年按3年一遇除澇治理,除澇流量23立方米/秒。 [7] 
北鐵底河:發源於陳留鎮五里廟村附近,經仇樓鄉小營村南入通許縣境。境內長12.7公里,流域面積32.13平方公里,1964年按3年一遇標準進行除澇治理。 [7] 
20、南鐵底河:發源於半坡店鄉吳樓村附近,經陳留鎮至仇樓鄉和寨村南入通許縣。境內長15.7公罩,流域面積54.5平方公里。1974年按3年一遇標準進行除澇治理,除澇流量11.27立方米/秒。 [7] 
韋政崗溝:發源於範村鄉許墩村西,到半坡店林場入惠賈渠。全長15.55公里,流域面積58公里。1971年按3年一遇除澇標準治理,除澇流量30.8立方米/秒。 [7] 
開蘭溝:發源於開封市東郊十里鋪村北,由後樓村入縣境,到曲必鄉蔡莊村東進入蘭考縣境。境內長20公里,流域而積49.6平方公里。1979年10月對中西河段按5年一遇標準進行除澇治理,除澇流量18.8立方米/秒。 [7] 
鐵路溝:發源於杜良鄉治台村北,至羅王鄉閻店東進入蘭考縣境。境內長19.3公里,流域面積55.3平方公里。1979年對西、中河段按5年一遇標準除澇治理。 [7] 
殷公渠:發源於八裏灣鄉川軍營村,經八里灣村北到小河村東入淤泥河,全長5.8公里,流域而積11.5平方公里。1979年按3年一遇標準進行除澇治理,除澇流量18.7立方米/秒。 [7] 
黃石溝:發源於城關鎮獨樂崗村北,經興隆鄉至陳留鎮朱莊村入上泄水渠。全長11.9公里,流域面積35平方公里。1979年按3年一遇標準進行除澇治理。 [7] 
興月溝:發源於興降鄉興降村東,到土山崗鄉月林村入下泄水渠。長10.4.公里。流域面積18平方公里。1979年按3年一遇標準進行除澇治理,除澇流量12.2立方米/秒。 [7] 
六支排:發源於八裏灣鄉,至土山崗村東北入淤泥河,全長5.8公里,流域面積12.5平方公里。1979年按3年一遇標準進行除澇治理。 [7] 
秦奉溝:發源於土山崗鄉月林村東,經張九莊村西北,過後黃崗至杞縣秦奉寨入柏慈溝。境內長5.6公里,流域面積12.5平方公里。1963年按3年一遇標準進行除澇治理。 [7] 
小青河:發源於半坡店鄉半坡店村附近,經半坡店鄉周莊村入通許縣境,境內長7.6公里,流域面積23平方公里。1988年按5年一遇標準進行除澇治理。 [7] 
金盔李溝:發源於杏花營鄉後棗林村南,經西姜寨鄉進入朱仙鎮,入運糧河西支。全長12.9公里,流域面積28.5平方公里。 [7] 
白芋溝:發源於杏花營農場八店村東,到西姜寨鄉大律王村入渦河。全長17.4公里,流域面積58.4平方公里。 [7] 
惠濟河 源於開封城西北黃汴河源。惠濟河原為古汴河。清乾隆六年(1741年),河南巡撫雅爾圖奉敕開挖疏浚古汴河故道,竣工之後賜名惠濟河。惠濟河屬淮河支流渦河的支流,全長181.8公里,流域面積4130平方公里。幹流自開封城東南角黃汴河口開始,穿過隴海鐵路橋,向東南經高樓、汪屯橋,到後伍村東北馬家河入惠濟河口北,全長10.74公里,流域面積177.9平方公里,平均流量3.22秒/立方米,河口寬度40-44米,河槽深度3.5-4米,已被工業和生活污水嚴重污染。 [13]  惠濟河為渦河的主要支流,源於開封市宋門南濟汴閘。東南流經開封、杞縣、睢縣、柘城及鹿邑,於亳縣大劉寨村入渦河。全長182公里,其中在柘境長45.5公里,集水面積838.4平方公里,歷受黃泛影響,形成上中游部分地區的縱橫坡窪,一般低於地面1米,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地面平均比降約1/6000,支流分佈,上下游集中,中游分散,一級支流少。惠濟河於清乾隆六年(1741年)開挖,皇上賜名"惠濟河"。
渦河水系發源和流經通許縣境的一級支流有6條:左岸有孫城河、下惠賈渠、渦河故道、小青河、標台溝;右岸有百邸溝。源於外縣匯入通許縣境的二級支流有香冉溝、大高廟溝、上惠賈渠、馬家溝等4條。流域面積大於30平方公里的二級支渠共6條:張百溝、渦河故道西支、申莊溝、棗林溝、於任溝、安嶺溝;流域面積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排水支溝有13條:裴崗溝、三王溝、老王莊溝、唐崗溝、崗李溝、姜清溝、袁灘溝、仲莊溝、大比支溝、東干渠、田王莊溝、謝李溝、孟連溝。 [9] 
 二、惠濟河水系 太平溝,位於縣境西南部,系惠濟河左岸重要支流之一,源於寧陵縣程樓鄉朱莊西北角,東南流經商丘、周口兩地區的寧陵、商丘、柘城、鹿邑四個縣,於鹿邑縣境內的高口集西匯入惠濟河,全長59.5公里,流域面積295平方公里。
太平支溝,位於商丘縣西南部,發源兩處,右支從寧陵縣楚莊鄉孟路口村南起,至鄧樓西南流入商丘縣;左支自本縣勒馬鄉王莊西北起,東南流經陳老家,二支匯流於柘城縣境入太平溝。全長11公里,流域面積35平方公里。 [25] 
(二)惠濟河(黃河故道),縣城北10公里。古時上游分二支:其一源朱仙鎮,經太康、睢州、柘城;其二源開封,經通許、太康、到柘城磚橋,二支匯合,流入鹿境。後由於黃河水數次泛入,河道數移。今該河發源於開封市,經開封、杞縣、睢縣、柘城,自鹿邑縣楊湖口鄉入境,東南流經賈灘、馬鋪、老莊,至兩合口匯入渦河。在境內長23.5公里,河牀寬約150至200米,深約10一15米,右於玄武北納小洪河,左納太平溝、明淨溝於馬鋪鄉南部。 [26] 
十一、洪 河  光緒《鹿邑縣誌》載:即下洪溝。起汲水集西北,東南流又東入清水河。乾隆十七年(1752年)、二十三年(1758年)曾兩次疏浚。光緒時,河寬二丈餘,深三四尺,冬春涸。 [30] 
今洪河源於鹿邑縣趙莊附近,東南流至東史路口北進入縣境,經吳台、虎頭崗、汲水、張完集4個鄉,於洪河頭注入清水河。全長32.5公里,流域面積106平方公里。縣境內長28.2公里,流域面積88平方公里。現洪河頭入口處河底寬15米,深3米,邊坡1:2米,比降1/9000,設計除澇流量47.8秒立方米。是本縣東北部主要排澇河道之一。但因河線彎曲,流勢不暢,有時出現澇災。主要支溝有羅家溝,馬蓮溝及老晉溝河等。 [30] 
十二、東洺河  《水經注》:"明水又東北流注於(陽都)陂,陂水東南流,謂之細水"。康熙《鹿邑縣誌》無細水,但記載:明河自陽都陂"又東流23裏逕白馬驛,又東南25裏至太和界入於淝河"。光緒《鹿邑縣誌》載為東明河。據稱,乾隆年間,明河分為東明河、西明河。西明河東南流入茨,東明河自茨河東張胖店東去入肥河。光緒時,河寬丈餘,深五尺,夏秋水漲,冬春不成流。 [30] 
今東洺河仍源於本縣白馬鄉張胖店村,東流經白馬驛、鄭橋,至王河口進入安徽省亳縣境內,於三岔口油河閘處注入油河(1957年治淮委員會設計在閘下入河)。全長41.7公里,流域面積255平方公里,縣境內長16.5公里,流域面積179.4平方公里。現王河口處河底寬15米,深3.5米,邊坡1:2米,灘距7米,比降1/10000,設計除澇流量65秒立方米。但因下游亳縣鐵佛寺建有節制閘,長期高位蓄水,對上游排澇十分不利,常常出現澇災。主要支溝有二郎溝、白馬溝、宣溝、戴溝、魏溝、範寨溝、火星溝、王河口溝、老牙溝。 [30] 
亳州市境
渦河支流 小洪河:清代稱清水河,上游在河南省境內為古宋河。發源於河南省民權縣東部,東南流向,經寧陵、商丘,於減店鄉苗樓入市境至城北鄭家店子入渦河,全長90公里,總流域面積為1553平方公里,境內河段長22.6公里,流域面積180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口寬150~200米,底寬60~120米,深5~8米。最大流量為800秒立方米,達20年一遇排澇標準。是當地排澇標準最高的河道。但因河底比降大,河口以上無控制工程,故枯水季節流量甚微,兩岸農田易旱。境內除澇面積18萬畝,橋樑配套兩座。較大支流有大鴻雁溝、小鴻雁溝、洮河、亳柘路溝、趙坡河、吳新溝等。 [4] 
亳宋河:上游河南省商丘縣段稱小白河,自三孔橋入市境始稱亳宋河。東南流向,沿亳商公路縱貫張集區,至五里鄉汪莊與陳澮溝匯流南下,至湯陵辦事處三聖廟居委會以東入渦河,全長57公里,總流域面積170平方公里。境內河段長23公里,流域面積80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寬35~36米,底寬10米,深4~6米,達5年一遇排澇標準,境內除澇面積9萬畝,橋樑配套12座。亳宋河是建國後新開挖河道,因陳治溝排澇標準偏低,兩岸多水災。故從柳行鄉劉樓處截引原陳治溝上游入新河,至汪莊復與陳治溝匯流,納陳治溝為支流,因新河南至亳州,北及宋集,故命名為亳宋河。 [4] 
武家河(武楊河):清代名雉河。自河南省商丘縣起,至蘆廟鄉雷莊入境,流經當地東北部,至渦陽縣入渦河。1964年前,武家河與大楊河均因工程標準過低,兩岸多受澇災。為解除兩河上游災情,1964年經阜陽地委與商丘地委協商決定,將大楊河上游自張店鄉焦窪處截引改道至高閣改入武家河。再將武家河自上李橋處截引改道南下奪九女澗下游河段,至觀堂區沙土鄉孟窩入渦河。此段河道,1965年冬按3年一遇標準治理,因納大楊河上游入武家河,故改名為武楊河。境內為42.8公里,流域面積238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寬42~55米,底寬29~40米,河深4~5米。排澇標準為3年一遇,除澇面積為28萬畝,橋樑配套13座。中型涵閘配套兩座,呈二級蓄水控制。主要支流有大楊河、蘆引溝和北狐狸澗。 [4] 
老武河:原武家河下段,源於劉集鄉上李橋,東南流向,斜穿觀堂區,自蔣集鄉大吳莊出境,至渦陽縣城北入渦河,境內河段長17公里,流域面積80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寬30~42米,底寬25~30米,河深3~3.5米。排澇標準為3年一遇,除澇面積8萬畝,橋樑配套2座。主要支流有老楊河(上段)、姜溝和老楊河(下段)。 [4] 
大觀新河:原名大觀河,建國後新開挖的排水河道。因其西起大寺鄉鳳凰寺,東至觀堂鄉徐樓入老楊河而得名。1978年按引輸水河道疏浚成引排兼用河道,故名“大觀新河”。全長17公里,流域面積40平方公里。 [4] 
趙王河:上游河南省境內稱白溝河,發源於鹿邑縣西北之玄武集,東南流向,自梅城鄉夏莊入市境,橫穿十河、大楊2區,至百尺河處入渦河,境內河段長38公里,流域面積580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寬45~55米,底寬22~80米,深4~6米。排澇標準達3年一遇,除澇面積為70萬畝。橋樑配套7座,在蔡橋和餘埠口建閘兩座,呈二級蓄水控制。主要支流有急三道河、清水河、北丁溝、麥秸溝和亳城河等。其中急三道河,源於河南省鹿邑縣東南部,東南流向,自侯橋鄉宋菜園入境,於十八里區十二里鄉河口穿宋塘河東南至趙橋鄉馬小閣入趙王河。境內河段為21.5公里,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寬28~32米,底寬12~16米,深3~4米,排澇標準達3年一遇,除澇面積10萬畝,橋樑配套7座,在大張莊和王蔡建閘兩座,呈二級蓄水控制。清水河,古稱百尺河,源於河南省鹿邑縣之王小廟,東南流向。自梅城鄉張樓北入境,於卞鋪穿宋塘河,再東流經核桃場至大楊鄉吳樓處入趙王河,境內河段長35公里,流域面積113.7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寬16~30米,底寬4~11米,河深3~4米,達3年一遇排澇標準,除澇面積為10萬畝。橋樑配套20座。於三官集處建蓄水閘1座,主要支流為張溝。 [4] 
油河:上游在河南省境稱清水河,源於太康縣馬廠寨,東南流向,經柘城、鹿邑、鄲城等縣,自雙溝區紀樓鄉之藺樓入市境,至大楊區城父鄉常小街材東入渦河。境內河段長49公里,總流域面積712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寬45~60米,底寬25—36米,深5~6米,排澇標準為3年一遇,除澇面積為70萬畝,橋樑配套8座。在賈集和三叉口建閘兩座,達二級蓄水標準。主要支流有洺河、亳城河、中心溝、老油河、丁溝、沙溝、小龍溝、立楞溝和張儀溝等。其中洺河,上游河南省境內稱東名河,源於鄲城縣張胖店,東流自雙溝區淝河鄉之樊橋入市境,至三岔口入油河。境內河段長25公里,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寬33~36米,河底寬15~16米,河深4~4.5米,排澇標準為3年一遇,除澇面積10萬畝。橋樑配套7座,有鐵佛閘和銘河閘兩座,呈二級蓄水控制。主要支流有宋塘河、油河一河和油河二河。 [4] 
十、油河(清水河)。康熙,光緒《鹿邑縣誌》均稱清水河。乾隆九年(1744年)、十七年(1752年)、二十三年(1758年)曾幾次疏浚。光緒時,自觀音堂集以下,河寬三四丈,深七八尺,夏秋漲,冬春涓涓不絕。1957年,治淮委員會統一規定。鹿邑縣九龍口以上稱清水河。以下稱油河。但河南省境內羣眾習慣仍稱清水河,也有的稱油河或肥河。今油河系渦河右岸一大支流,源於太康縣馬廠集西南嶽莊,流經太康、柘城、鹿邑3縣,至虎頭崗鄉郭店東北沿鹿、鄲邊界東南流,於張完集鄉石莊北進入縣境,在南豐鄉小十字河村東截西淝河流入安徽省亳縣,於義門集入渦河。主幹在河南省境內練溝河口以上全長88.4公里,控制流域面積444平方公里。縣境內長29公里,流域面積162平方公里。現練溝河口處河底寬24米,深4.2米,邊坡1:2米,灘距15米,比降1/9000,除澇流量138秒立方米。主要支流在縣境內有洪河、練溝河、慄林溝、老油河等。 [30] 
龍風新河:1976年新開挖的引水河道。北起城南七里之鳳尾溝,南至古城區龍德寺,故名“龍鳳新河”。全長38公里,原設計經由鳳尾溝引渦水南流灌溉,但因規劃不當,新河中趙王河南堤均未拆除,現全河分為三段,引渦灌溉未能實現,僅起到分段排水作用。其北段由權莊至趙橋集、趙王河,長12.5公里,流域面積38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寬30米,底寬8米,深5.5米,達5年一遇排澇標準,除澇面積4萬畝,橋樑配套5座,趙橋集西建節制閘一座。其中段由趙王河南岸起,至朱小莊入詫河,長10.5公里。河道斷面:上寬30米,底寬6~8米,深5~5.5米。此段排澇作用不明顯。其南段起於洺河南岸,至龍德寺入西淝河,長15公里,流域面積40.5平方公里。河道斷面:上寬30米,底寬6米,河深5米,達5年一遇排澇標準,除澇面積4萬畝,橋樑配套10座,龍德寺西建節制閘1座。 [4] 
阜蒙新河,西起阜陽潁河,東至懷遠縣李庵橋入渦。1958年秋全線開工,蒙城縣出工2萬人,重點開挖中疃集至望疃集,閆莊至黑莊兩段,後因連續三年嚴重經濟困難停工。1983—1984年,九里橋閘建成後,在原開挖的基礎上又疏浚閘下至渦河口4.5公里,1985年出工2.7萬人,疏浚閘上7.8公里,土方36萬立方米,全線開通,可供灌溉和航運。 [21] 
渦陽縣境
西淝河(上段),上游稱清水河,源於河南太康馬廠集。至安徽亳縣入縣境西南,始稱西淝河。1954年至1955年,該河於石雁溝、白膏溝、北風溝8處分段引入渦河。 [10] 
界洪河:1958年開挖,自高公向東北,至孫樓東北入渦河。再東北向,至青疃麻瘋病院西北而中斷。 [10] 
懷遠縣境
符懷新河,人工河道。上自渦河老河灣經許郢、楊郢在尹口穿過北淝河進入澥河,再經澮河、運糧河直達宿縣符離集,全長120公里,縣境長20.4公里。1958年11月開挖,1960年底竣工。新河河底寬30—50米,河底高程14.50米,現為蚌埠閘灌區的總乾渠。 [11] 

渦河湖泊

清遊湖:據民國4年《安徽省亳縣水利詳細總分圖説》記載:“清遊湖寬六丈,深一丈,長三千三百丈。”其圖所示位置,即今油河自三岔口東至蔣板橋河段和梭溝口以東至觀橋之梭溝段。當時連為一體,因這些河段又寬又深,且每到汛期,諸流彙集,下游渲泄不暢,故兩岸低窪處盡成澤國,波及甚廣,經月不退,故以“湖”名之。建國後,經多次治理,排水漸暢,積水面積減縮,原清遊湖也漸消失。1951年治理後,三岔口以下皆稱漳河。1957年治理時,漳河併入油河。三岔口以下河段上口加寬至60米,河深加至6米(是原湖深的2倍),排水暢通,洪澇盡除,清遊湖完全絕跡。 [4] 

渦河治理開發

渦河發源於河南省開封縣境,河道總長423公里,其中安徽境內長227公里。渦河水系總流域面積15905平方公里,其中安徽境內流域面積4340平方公里。渦河歷史上多次受到黃河南泛的影響,且常為黃河南徙主流入淮通道。渦河本幹上中游河牀被刷深蝕寬,河水漫出河槽後,水淺流緩,泥沙沉積。年復一年,使臨河兩岸形成了2公里寬的高地,故有“水不逾渦”的説法;但實際上與渦河平行的河道左有北淝河,右有芡河、西淝河,且相隔不遠,平原地區又無明顯分水界線,河溝互通。渦河洪水時,也常有向芡河、北淝河串流分洪的情況。
渦河上中游河牀較深較寬,但下游受淮水頂託而淤積。民國27年(1938年)的黃泛後,雙澗至入淮河口段,渦河平均淤深達2米,致使河道平槽泄量上大下小。亳縣河深13米,平槽泄量2500立方米每秒,到蒙城河深11米,平槽泄量只有1500立方米每秒,到懷遠就更小了。由於下游受淮河洪水頂託倒灌,渦河在過雙溝集南,兩岸始有堤。民國時期在干支流上局部堤段進行過培修堤防的工作。
建國後,1950年大水,渦河流域災情嚴重。災後立即進行堤防重建工程,加高加固延伸堤防,面上挖溝除澇。治淮初期進行水系調整,將西淝河、北淝河和芡河的上游截引入渦河。1954年大水後,規劃渦河堤防納入確保淮北平原的渦西、渦東堤圈,按照總體防洪規劃進行了堤防的加固加高;1957年渦河大水,堤防又向上延伸。1969年以後,河南省進行引黃淤灌,導致渦河嚴重淤積,大大減少了排水能力。國務院於1982年撥款興建渦河防汛應急的堤防工程,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1958年以來,為發展灌溉和改善航運,渦河上陸續興建了蒙城、渦陽大寺等樞紐;為防止渦河洪水倒灌,兩岸修建了防洪涵閘及電力排灌站等工程,提高了抗災能力,初步改變了過去洪澇災害頻繁的狀況。 [32] 

渦河水系調整

1950年淮河大水,渦河懷遠以上一片汪洋,數十里不見邊際,災情很重。西淝河、芡河、北淝河等受災也十分嚴重。災後對西淝河上游實施截源工程。西淝河截源系將上游淝河口以上684平方公里來水經油河入渦河。截源工程於1951年3月9日開工,是年是年6月20日完工,完成土方552.3萬立方米。
為解決北淝河災害,1951年將北淝河上源大楊河350平方公里來水,分兩段截引入渦河支流武家河;1952年又遭澇災,是年又將北淝河在清宮集以上300平方公里來水先後由五道溝和青羊溝截入渦河,以減輕北淝河的洪澇災害。工程於1953年春至1954年2月全部竣工,完成土方228.3萬立方米。
芡河在1950年淮堤潰決後,又遇1952年澇災,受災面積達106萬畝。1954年芡河、泥黑河治理工程確定,芡河上游分別由石雁溝、白膏溝、北鳳溝和孫溝灣截入渦河,截引面積為411平方公里。1954年3月14日開工,是年5月20日竣工,實做土方358萬立方米。 [32] 

渦河二、幹流堤防

唐代,渦河就築有堤防以防止水患。清光緒《亳州志》記載,清朝時曾四次修築渦河防黃堤及護城堤,但大都築在河南境內。安徽省境內亳州城以西築有部分堤防,至民國後期亳州城西渦河南岸僅有老堤殘段。《安徽通志》記載,渦陽縣和蒙城縣境內渦河兩岸無堤防,自雙溝以下兩岸有堤防。民國21年曾修復此段堤防及荊山以西舊堤。民國30年安徽省淮域工賑工程,培修、增築部分堤防。民國35~36年,在工賑工程中培築渦河右堤河溜至黽山頭段;左堤丁家溝至渦河口接淮堤,堤頂寬3~5米。
1950年大水後,根據治淮工程的安排,對渦右堤潘家灣至黽山頭和渦左堤燕小集至渦河口堤段進行培修加固。堤頂高程為23.23~22.97米,堤頂寬6米。1950年12月7日開工;1951年3月18日完成,實做土方158.4萬立方米。此後,根據淮河整體防洪規劃,渦河左堤是淮北大堤渦東堤圈的組成部分,故於1953年冬至1954年春培修加高了渦河左堤。堤線從原有的燕小集向上延伸至蒙城全集,堤頂高程26.8~24.3米;開挖沿渦河一號大溝,沿堤溝口封閉,堤內澇水從沿渦河各溝導向北淝河排水。
1954年大水,渦河蒙城水位達26.02米,流量達1680立方米每秒,右岸蒙城以下渦河堤防漫溢。汛後恢復工程,以1954年最大流量和渦河口水位23.2米推算沿渦各處洪水位。按堤頂超高1.5米、堤頂寬4米的標準,對蒙城境內龍王溝至渦河口的渦河右堤進行加高加固。工程於1955年春完成,但渦河左堤因經費不足,恢復工程未作安排。
1955年冬,根據淮河防洪規劃的要求,對西淝河以下淮河干流堤防進行加固加高,其中包括渦河左堤青羊溝至渦河口,右堤蒙城至渦河口及懷遠縣城圈堤等確保堤坊。渦河堤防按渦河下泄3000立方米每秒流量,渦河口設計水位23.7米推算得各處的水位。堤防超高自渦河口至蒙城由2米漸變至1.5米,蒙城以上超高1米,堤頂寬為10米~4米。懷遠縣城圈堤超高2.5米,堤頂寬10米。這項堤防加固加高工程由淮委北淝河指揮部和阜陽第四治淮總隊及懷遠縣組織民工實施,全部工程自1955年冬開始至1956年5月底,共實做土方1748.2萬立方米。
1957年汛期,渦河上游普降暴雨,亳縣、蒙城的最高水位達36.06和26.5米,超過歷史紀錄。渦可右岸蒙城以上因無堤防,臨時搶築不及,洪水漫岸,溝口倒灌。亳縣、渦陽、蒙城3縣洪災面積達140萬畝。災後,將渦河右堤自蒙城向上延伸至西陽集。1958年3月開工至4月完成,做土方56萬立方米。
1969年以後,渦河上游河南省進行引黃淤灌,大量泥沙未經沉澱,從惠濟河進入渦河,導致渦河嚴重淤積,排洪、排澇能力大大降低。經1973年實測渦河縱橫斷面與1953年實側斷面進行分析比較,亳縣至渦陽段河道斷面淤積了20~25%;渦陽至蒙城間河道淤積10~20%,總淤積量達3300萬立方米。1981年,安徽省境渦河本幹又進行全線縱橫斷面測量,經與1953年斷面比較,累計總淤積量達到7500萬立方米。其中省界至惠濟河口為708萬立方米;惠濟河口至大寺閘為2177萬立方米;大寺閘至渦陽閘為2791萬立方米;渦陽閘至蒙城閘為1415萬立方米;蒙城閘至河口為409萬立方米。大寺閘以上河牀淤高5.0~6.5米;大寺閘至渦陽閘淤高4.0~6.0米;渦陽閘至西陽集閘淤高2.0~5.0米;西陽集至蒙城閘間淤高1.0~2.0米;蒙城閘至渦河口河底高程基本沒有變化,但河灘地淤積。亳縣水文站斷面,1981年實測比1953年斷面面積減少了70%。亳縣境內河道的平槽泄量,由原來的2500立方米每秒減少為1100立方米每秒。鑑於上述情況,1982年國務院撥付渦河防汛應急工程經費200萬元,安排了亳縣境內城防、集鎮圈堤,亳縣至省界南堤,亳縣至大寺閘兩岸堤防和渦陽縣城防、集鎮圈堤等工程。從1982年7月開工到是年冬基本結束,共完成亳縣、渦陽縣城防石牆3386米,砌石8606立方米,土方104.1萬立方米。加高後的堤頂高程:兩河口為41.1米,大寺橋39.0米,大寺閘38.0米,義門集35.0米,渦陽閘32.0米。上述應急工程完成後,因渦河全線堤防尚不封閉,堤防高程不夠,一些溝口尚無防洪涵洞,有的引水河道河口淤塞,洪澇威脅仍然存在。安徽省幾乎每年都有專題報告,要求解決因上游引黃淤灌造成下游河道淤積而帶來的防洪安全和排澇問題,迄至1988年,仍未解決。 [32] 

渦河河道治理

渦河,1965年該河曾按除澇3年一遇、防洪20年一遇標準進行開挖治理,基本上改變了過去水系紊亂、河道淺窄的狀況。但由於治理標準低,除澇流量僅達設計標準的36%,防洪僅達設計標準的50%。1984年經再次治理,除澇標準達3年一遇。
百 邸 溝,1951年在黃水潰決而形成的串溝基礎上,開挖了一條從百里池至邸閣的排水溝叫百邸溝,之後,又上延至尉氏縣境內。該溝是本縣西南部的主要排水河道。1977年前,對該溝曾進行3次開挖治理。1978年又作第四次治理。1984年經再次治理,除澇標準5年一遇,防洪為20年一遇,可安全通過185立方米/秒之洪峯。1977年為適應引黃灌溉的需要,建前李欄河閘,1978年5月1日竣工。
孫城河。新中國建立後,對孫城河開挖治理5次,較大的兩次為1965年和1977年。1965年將其從盧傲西南改道至萬寨,讓提前匯入渦河。改道治理總長12.6公里,其中改道段長8.1公里。這次治理投工15.96萬個,國家投資17萬元,糧食16.6萬公斤,完成土方45.16萬立方米。經改道治理後,境內長16.6公里,流域面積142平方公里,保證防洪水位63.19米(姜清溝口)。1977年,又按小於3年除澇標準治理,投工11.8萬個,國家投資7.2萬元,完成土方35.42萬立方米。但歷次開挖治理,均未達到除澇3年一遇,防洪20年一遇的設計標準。1984經再次治理,除澇標準達3年一遇。
惠賈渠原是1927年人工開挖之渠道。1938年,國民黨政府為溝通惠賈渠和賈魯河之航運,予以重新開挖。但是,因截斷了水的自然流向,且河道斷面狹窄,致使河道泄水不暢,下游經常發生水災,直接威脅縣城的安全。1953年,雖然進行了治理,但因治理標準低,水災仍不斷髮生。為進一步解決惠賈渠下游之水災,保障通許縣城的安全,經省、地批准,1965年冬至1966年春,將小城以上段(現名上惠賈渠)和馬家溝,改遭入渦河故道;將下段(現名下惠家渠)主要支流孫城河,改道匯入渦河,流域面積由原來的471.2平方公里縮小到136.8平方公里。情況雖有好轉,但排澇能力仍然很差。1977年,再次進行疏浚治理,除澇標準達3年一遇。
渦河故道,1941年徐口堵復後,為區別新開渦河而得名。境內長41.8公里。小城以下河段於1954年和1958年進行兩次疏浚治理,除澇標準達3年一遇。1965年冬至1966年春又進行開挖治理,並將惠賈渠上段和馬家溝共217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改歸該河,增加了水量,加之渦河本幹回水的影響,使河道除澇標準僅為3年一遇的47——65%,防洪能力僅為20年一遇的44——58%。1971年6月,暴雨驟至,流域內受害面積達7萬畝。1975年,對該河小城橋至入渦河口41.48公里進行開挖治理。工程按除澇5年一遇,防洪20年一遇標準設計,按小於5年一遇,大於3年一遇標準施工,1975年12月30日動工,1976年1月25日結束,歷時27天,投工190萬個,完成土方182萬立方米。建橋19座、函洞1座,砌磚110萬立方米,總投資104萬元,基本上解除了水災對該河流域的威脅。
小青河是本縣東部骨幹排水河道。新中國建立後,於1958、1963、1964、1966年進行4次規模較大的治理。但由於治理標準低,河道仍然淺窄。1975年又進行統籌治理,治理河段由油坊寨溝口至渦河故道口,全長28.72公里,總投資51.38萬元。1984年經再次治理,除澇標準達3年一遇。
標台溝是上大堰溝(渦河故道沿渦河堤段原名大堰溝)的主要支流,源於邸閣村南,向東流經標台、牌路、後柳行、申店、茶葉崗至杞縣宗寨,匯入上大堰溝,流域面積106.12平方公里,長17.76公里。此溝兩岸地勢低窪,流域面積內澇災頻繁。1965年按除澇3年一遇標準治理,投工10.5萬個,完成土方20.99萬立方米。但由於工程安排較晚,投資少,未達標準,仍不能解除澇災危害。1970年又按除澇5年一遇、防洪20年一遇標準設計治理,但除澇標準僅達3年一遇。 [17] 
亳州市渦河疏浚。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經知州徐廷琳詳請,疏浚楊家屯與兩河口之間的渦河河道,長38.5丈,用銀277兩。
光緒十五年(1889),因渦河水淺,舟楫不通,知州陳晉向上稟明,動員民眾捐資,對鄭家店起至十九里溝止,長20餘里河段進行疏浚。1976年冬,配合興建渦河閘水利工程,開挖了渦河引河,全長1.2公里。上口寬180米,下口寬113米,深11米。至1978年4月竣工,總投資55萬元,開挖土方140.5萬立方米。
惠濟河、小洪河疏浚。乾隆二十三年(1758),疏浚惠濟河境內河段,長計299丈,寬5丈。光緒十五年(1889),知州陳晉率邑人馬景太、洪士連,求社會捐助,招募民工疏浚小洪河。工程南自鄭家店,北至周堂子,長10裏,寬2丈,深5尺。 [18] 
歷史上,渦陽是黃河決口的分洪道之一。為有效的運用縣境溝河排泄洪水的作用,1953年採用了“引淝入渦,引芡入渦”的措施,興建引淝入渦工程,將北淝河從五道溝、青羊溝分段截人渦河。1954年、1955年興辦引芡入渦工程,把芡河從石雁溝、白膏溝和北風凰溝三處分段引入渦河。該工程包括石雁溝12.6公里,白膏溝13.084公里,北風溝14.319公里的改道,計土方1637300立方米。由於幹河排泄能力低,大雨後受水頂託,窪地排水條件差;已治理的大溝設計標準偏低,橋頭堵水,中溝未能系統治理,排水不暢,1956年6月至8月,縣境耕地面積的72.3%,仍受澇災。 [19] 
元朝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黃河破堤奪渦63年。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黃河水再次奪渦22年,史稱“大黃河”。民國27年(1938年),國民黨當局扒開花園口、黃水泛渦9年。1953年西淝河、芡河、北淝河分八處截流入渦,渦河流域面積增1760平方公里。1957年夏為改種水稻在城東馬拐灣和雙澗東兩處攔河打壩蓄水,每處填土20萬立方米。沿岸各大溝口亦打壩蓄水,後壩破,土方衝入主航道,造成淤積。1967年水利、交通兩局清淤91.7萬立方米。1983—1984年交通局用機械清淤,以保持通航。 [21] 
白洋溝和華洋溝為渦河北岸主要支流,民國元年春(1912年)美籍傳教士羅炳生用華洋義賑款以工代賑開挖。 [21] 
渦南公路溝引水工程。1950年後多次疏浚,由城郊漁場涵經老城河向南,轉入冷澗溝,又折入阜蚌公路溝至縣界。並建三處配套閘,建電灌站102處,實現了高水高灌高排,低水低灌低排,旱澇保收的面積達萬畝,沿岸水稻種植面積逐年擴大。 [21] 
渦南李長溝引水工程。1959年由渦南二里吳進水涵南下,經李長溝、羊皮溝、二十里橫溝直達樂土區和楚村區陳橋鄉境,建節制閘3處。 [21] 
渦北蒙王河引水工程 西起長流溝東至王集,橫穿白洋、孫溝、行水等大溝。1955年至1959年建配套閘4座。1985年外資治理區再次疏浚,引水暢通,沿溝岸建站發展灌溉,改種水稻。 [21] 
馬家溝 1956年由北淝河治淮工程指揮所統一規劃施工。行水溝以下諸溝建閘,以防渦水倒灌。 [20] 
南水北排 淝、渦河之間水系無明顯分界,渦左原有排水大溝,1953~1956年,築渦左堤時,原排水溝口被封閉,新挖沿渦一、二、三、四號大溝,將排渦之水北排入淝。工程總長102.5公里,集水面積202平方公里,實完成土方160萬立方米。 [21] 

渦河涵閘設施

魏灣節制閘工程。位於渦河干流,周口市太康縣城東南約2.5KM,設計樁號0+000,控制流域面積 2126KM2五年一遇標準除澇,除澇洪水位50.17m; 防洪設計標準為二十年一遇,水位 51.52m,流量 800.0m3/s: 校核標準為五十年一遇,水位52.32m,流量 980.0m3/s,。最大攔水量 220 萬 m3,設計灌溉面積12萬畝。 [28] 
2.渦河傅橋攔河閘 位於縣城北1.5公里,距上游玄武閘28公里,距下游亳縣大寺集閘42公里。山武漢水電學院設計,鹿邑縣渦河樞紐建閘指揮部施工,設計20年1遇,過洪流量1350秒立方米,陳澇標準5年1遇,流量為729秒立方米。50年1遇校核過洪流量為1710秒立方米,設計型式為深淺孔結合無翼牆灌柱樁基礎,兩岸過水護坡式深孔 8孔,淺孔 4孔,共12孔。每孔淨寬8米,墩厚1.5米,鋼筋混凝土板梁,平板閘門,以2×63噸雙吊點捲揚啓閉機啓閉。消力池底高程28.5米。右岸淺孔Ⅱ設有電站,為2×200幹瓦水輪發電機組(未安裝)。左岸淺孔為固定閘門,無啓閉設備。
該閘丁1978年4月1日開工,1981年6月關閘攔水。動用技工132人,民工5100人,挖土方62萬立方米,用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20200立方米,石方6500立方米,水泥6600噸,木材2000立方米,鋼材700噸,黃砂1600噸,磚120萬塊,瀝青40.5噸,油氈926卷,竹竿700根,總投工日100萬個,總投資712萬元,補助糧1900噸。
該閘攔水深10米,1次可蓄水800萬立方米。閘前回水長15公里左右,河庫區的地下水位上升5米左右。全縣有9個鄉受益,設計灌溉面積30萬畝,徹底解決了沿河人畜吃水和工業用水問題。施工中,實行定額包工,記件工資。施工利用機井抽水降低地下水位,經核算比井點排水節約10餘萬元。
3、渦河玄武攔河閘 座落在玄武集孟莊西北300米處,攔河閘以上控制面積4020平方公里。第一期工程於1959年10月開工,1960年底,因經濟困難而停建。第二期工程於1970年6月復建,1972年5月全部竣工。
該閘是河南省水利勘探設計院設計。其結構形式為磚石混凝土結構,共12孔,每孔淨跨5米,有縫墩5個,縫墩寬2米,無縫墩6個,墩寬1.4米。底板為混凝土平板,厚1.5米。消力池為砂礓混凝土,厚70釐米,池深2米,上下游為重式擋土牆。閘底高程為39.5米,門頂高程為45.5米。閘門為板梁式直升鋼筋混凝土閘門。啓閉方式:以手電兩用2×25捲揚啓閉機啓閉。最高蓄水6米,設計流量為20年1遇校核量為942秒立方米,50年1遇校核量為1067秒立方米。最大蓄水量66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25萬畝。通過近年的運用和測定,不僅補充了地下水,而且灌溉了6個鄉的大部分土地,為發展農業生產起到了一定作用。
第一期施工單位,中共鹿邑縣委渦河玄武建閘指揮部,第二期施工單位,鹿邑縣革命委員會渦河玄武大閘會戰指揮部,施工技術人員8名,技工200人,民工1000人。共挖土方55萬立方米,用石6000立方米,砂石墊層濾料1394立方米,水泥2000噸,木材600立方米,鋼材200噸,磚15.1萬塊,黃砂8500噸,瀝青28.45噸,油氈1043卷,鐵件8.5噸,總用工日196.39萬個,補助糧食1473噸。總計投資507.53萬元,其中國家投資260萬元,羣眾投資247.53萬元。 [27] 
渦河大寺閘樞紐。位於亳州市城東南大寺集近旁,1958年省、地水利部門批准興建,1959年2月破土動工,1961年12月停建。當時處於三年經濟困難時期,人力、物力、財力均受客觀條件限制,故三年連續施工,僅完成閘基開挖、閘底板混凝土澆築和下游引河等少量土方工程,計完成土方871406立方米,混凝土7236立方米,砌石方2297立方米。1967年4月,續建工程再次上馬。但由於“文化大革命”的衝擊,開工僅20余天,又被迫停工,工程基本上沒有什麼進展。1975年9月,縣水利部門再次向上級提出續建渦河大寺閘的要求,得到省、地水利部門的支持並上報中央水電部。1976年6月,中央水電部下達文件,正式批准於當年開工續建。該閘工作總體規劃包括淺孔閘、深孔閘和船庫3部分。1978年6月,建成淺孔閘。淺孔閘共20孔,每孔寬4.7米,孔高10米,全閘總寬度為113米,底板高程29米。閘門分上下兩層,上層為鋼筋混凝土雙曲扁殼式閘門,下層為鋼筋混凝土平板式閘門。正常蓄水位為35~35.5米,最高蓄水位為37.06米,設計流量為每秒1510立方米。境內蓄水庫容為5000萬立方米。閘門啓閉形式為手搖、電動兩用捲揚式。上閘門裝配2×15噸啓閉機10台,下閘門裝配2×25噸啓閉機10台。啓閉機分別安裝於鋼筋混凝土排架式啓閉台上。啓閉台高6.2米,寬5.4米。台下排架兩邊,分別鋪設2.4米的人行橋和7米寬的汽15級公路橋。橋身長115米,兩端建10米高橋頭堡各1座。 [22] 
渦河 渦河
渦河渦陽閘根據“以蓄為主”方針設計的渦河渦陽閘樞紐工程,1958年11月動工,1986年9月完成閘身主體建築工程。使用時發現閘底偏高,孔徑偏小,標準偏低。加之上下游引河只按小斷面施工,閘未發揮作用。1969年冬,經水利會議確定,續建渦陽閘工程,增建渦陽船閘。同年11月至次年5月,調動民工2萬人開挖引河。1970年9月5日,組織15個公社民工16000人(包括長期民工4700人),實施引河尾工及底部砌築工程。另有5個公社民工採運石料。至1971年5月,節制閘擴建工程竣工,蓄水發揮作用。1976年,對節制閘進行防震加固,將疊加的啓閉台用角鋼和槽鋼連成整體,在平板門頂上又改裝加上網插板門。渦河渦陽節制閘,為拱形涵洞式,22孔,每孔淨寬4米。原由省水利廳設計,擴建工程由地區水利局配合縣水利局設計。閘墩條石結構,底板高程22.5米,厚1.7米至1.9米,素混凝土。岸牆為拱形空箱式暗牆。北岸滔原計劃建水力發電站,裝機150瓩。1969年擴建時,將進出水孔堵塞,但今後仍可繼續建機發電。翼牆為重力式,上游翼牆半圓形,下游翼牆八字形,以1比2的坡度擴散。橋面高程33.5米。閘門為鋼筋混凝土平板門,用串聯平衡舵,每孔安裝手搖電動兩用啓閉機1台。引河斷面上游為單式梯形斷面,下游為複式梯形斷面,底寬140米,上、下游引河河底高程分別為20米與19.5米。上游邊坡1比4,下游在26.5米高程處留平台11米,邊坡為1比3。上下游引河閘上100米,閘下200米為漸變段,延伸切灘西至上肘東頭,東至五道溝,河底高程分別為23米、22米。 [19] 
渦河渦陽船閘,1971年冬,在拆老河壩和引河壩同時,開始船閘施工。工程由阜陽地區水利支隊一、工區承建,省建築支隊承擔安裝。土方工程1973年冬完工。因透水底板冒水孔堵塞,底板受揚壓力影響斷裂,在閘室兩側增做排水明溝後,1975年正式通航。船閘由阜陽地區水利局設計室設計,閘室長100米,寬7.5米,備用分洪考慮衝淤。上閘欄高程22.5米,平於節制閘底高程,下閘高程20米,平於閘室底板。側牆為支墩壩型式,下部結合佈署輸水廊道,側向為多孔分散的輸水孔。廊道進口底高21.5米,公路橋面高程34.5米。閘門為薄殼“人”字門,安裝5噸拉桿啓閉機。輸水伐門為鋼筋混凝土平板門,安裝10噸螺桿啓閉機。船閘建築工程量計9520立方米,共計經費759.83萬元。渦陽節制閘樞紐工程,以上流域面積14300平方公里。蓄水位在29.5米時,總庫容量為4700萬立方米;按正常蓄水位27米時,興利有效庫容量為2060萬立方米。1983年末,有效灌溉面積超過20萬畝。節制閘引河灘土、灘地栽樹3萬餘棵。節制閘泄洪3000立方米/秒,閘上下落差0.4米。擴建通用後,尚未經大水考驗。渦陽船閘,自1976年以來,至1981年已收過閘費36000元。 [19] 
渦河蒙城閘樞紐(2021新建) 渦河蒙城閘樞紐(2021新建)
蒙城渦河節制閘(渦河蒙城閘樞紐)。1959年1月於原節制閘上游100米處再次施工建閘。設計20孔,孔寬5.2米,20年一遇,1600立方米/秒,百年一遇,2500立方米/秒,校核。閘底高程21米,1960年5月竣工。設立渦河閘管理所管理。1968年經安徽省批准在節制閘右側建船閘與分洪閘。船閘按五級航道設計,閘室長108米,淨寬10米,閘室底板寬14米。上游鋼孤形門寬11.52米,高8.05米,下游推拉式兩扇鋼板“人”字門,每扇寬6米,高14米。通航能力300噸/只。流量200立方米/秒。分洪閘軸線與船閘平行相距104米,閘身東西長15米,南北寬78米,12孔每孔淨寬5.2米,雙曲扁殼形閘門,每孔配15噸啓閉機1台。流量800—1000立方米/秒。閘上水位26.5米(閘下相應水位17.5米),庫容8800立立米。閘上水位控制在24.5—22.5米/時,庫容為2600萬立方米。1969年3月1日開始施工,1970年2月4日回填基礎。1972年竣工,1972年7月3日,通過洪水總流量1760立方米/秒的考驗,其中節制閘1380立方米/秒,船閘85立方米/秒,分洪閘295立方米/秒,安全渡汛,船閘8月1日臨時蓄水通航,10月1日公路橋通車。 [23] 
許郢閘,位於符懷新河與渦河交匯處。1959年3月動工,6月竣工。全閘8孔,孔寬4米,中孔高7.5米,邊孔高5.5米,閘底高程14.50米,閘頂高程25.80米,石拱結構。設計閘上水位18.50米,閘下水位23.80米,最高蓄水位19.00米,流量320秒立方米。安裝鋼筋混凝土疊梁閘門,手搖鋼絲繩啓閉。原計劃由此閘引水320秒立方米通過符懷新河灌溉懷遠、五河、靈璧、宿縣、濉溪、泗縣等404萬畝耕地。後因符懷新河未按計劃完工,且許郢閘設計標準低,施工質量差,1968、1981、1982年三次加固,將閘身加長10.6米,更換成鋼閘門,築鋼筋混凝“反拱”加固底板,現可引澥水供河南岸、符懷新河沿岸和淝河下游灌溉農田。 [24] 

渦河四、防洪涵閘

渦河兩岸建防洪涵閘,史書記載很少。據《安徽通志·水工稿》記載,民國20年大水後,渦河兩岸於民國21年建閘12座,渦右6座,渦左6座,均為0.91米直徑鋼筋混凝土涵管。這些涵閘在日本侵佔期間大都被破壞。民國36年工賑復堤時,興建3處2米磚拱石閘。1955年淮北大堤加固設計中,計劃渦河左岸需要拆除的舊有涵閘11座,並於加高加固時均已拆除。1956年以後,陸續修建了防洪、排澇和灌溉需要的蓄水、引水涵閘。至1988年,兩岸涵閘共計68座。其中左岸26座,右岸42座。由於渦河不斷淤積,渦河排洪能力降低,河道洪水位抬高,一些蓄水閘原設計不需考慮防洪水位,如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防洪安全問題。 [32] 

渦河航道航運

渦河航道

渦陽縣段航道內航行的貨船 渦陽縣段航道內航行的貨船
渦河戴橋至大寺集航段長43公里,寬10~40米,彎曲半徑200米,水深0.3~1.5米,上段8公里季節通航,下段35公里常年通航5~10噸小船;大寺集至渦陽航段長49公里,寬20~40米,彎曲半徑150米,水深0.4~1.5米,水深0.4~1.5米,上段24公里,常年通航50噸以下船舶,渦陽至蒙城航段50公里,寬20~40米彎曲半徑150米,水深1~1.5米,常年通航100噸級以下船舶;蒙城至懷遠入淮口航段長87公里,寬30米,彎曲半徑400米,此段受蚌埠閘回水影響,常年通航50~200噸級船舶。
渦河為坡水區河流,複式河牀,河面較寬,黃河在中牟、開封一帶決口,水流多經渦河入淮。由於受黃泛影響,使渦河排水系統受到嚴重破壞。建國初期,地方政府和航運部門,每年都要組織清航人員,在渦河航道上清除航障和疏通淺灘,先後拆除20多處礙航的浮橋和便橋,拔除了危害航行安全的木樁800餘根,使亳縣至懷遠205公里航道上的人為航障基本清除。1956年,渦河上下游航道基本全線暢通。
1960年以後,先後在渦河上修建了河南省境內的魏灣、玄武、鹿邑、安徽境內的大寺集、蒙城、渦陽六座節制閘。1961年,淮河蚌埠樞紐建成(包括1000噸級船閘),閘上最低控制水位15.5米,回水可抵蒙城。1971年,蒙城建成100噸級船閘。1971年5月,渦陽建了節制閘,閘上最代控制水位24.5米,回水可達亳縣大寺集。1976年渦陽建100噸級船閘,至此,渦河以下大寺集至懷遠河口的186公里河道,實現了渠化通航。1978年5月,大寺集建節制閘,一直未建船閘。1980年渦河年運量41.22萬噸,1985年年運量為32萬噸。水運物資主要有煤炭、化肥、糧食。 [5] 
渦河橫貫毫州市全境,是聯接黃、淮兩大河流的紐帶,在境內長度76公里。水勢平緩,木帆船可常年通航,是天然優良航道,亳州歷史上的繁榮,多賴其便。在境南部有淝河水道,每年春夏季節通行木帆船。但由於黃河多次氾濫,黃河泥沙大量流入渦河,河牀漸次增高,航槽也逐漸狹窄。民國27年,河南省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被炸開後,黃水多次南泛,大量泥沙淤積下沉,渦河河槽形成多處淺灘。加之河上橋樑屢建屢廢,河底遺有大量塊石和暗樁,故每至枯水季節,船隻即不能正常航行。至民國37年,亳縣解放時,境內76公里航道中,共有淺樁8處,沉石7處,浮橋22座,通航頗為艱難。
渦河為歷代漕運之要道,也是中原地區航運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明清時期,在渦河之上,毫州市配有專門的灌運船隻。清康熙十八年(1679),共有僧運丁船46只。嘉慶十二年(1807),又裁去10只丁船,剩餘36只丁船主要往返於壽州(今壽縣)、鳳台、懷遠、定遠、六安、霍山、英山、潁州、潁上、霍邱、太和、蒙城等州縣。漕糧分兑於懷遠、臨淮關、壽州、正陽關4處。清末民初,南北貨物在此聚散。在西起韓營,東至車埠口的5公里河段上,常年停靠着5000多艘船隻等待進港裝卸。其中多是幾個噸位的木船,只有少數三蓬三桅20噸位大船和對連划子,運出的貨物大部分是農副產品和棉花、藥材等,運進貨物主要是京廣雜貨、竹、木、茶、麻、煤油、食鹽、山窯等。民國27年,亳縣淪陷後,日軍封鎖了渦河航道,河上船隻一部分被燒燬,一部分被押往蚌埠,渦河水運中斷。 [14] 
渦河 建國後6次疏浚,8次清航,正常水位可通300噸級,汛期500噸級貨船。航道技術標準6級,營運標準2級,境內長52公里,是蒙城境內主要水上運輸航道。 [15] 
懷遠縣,渦河:西從龍亢區炮台溝入境,至縣城東北入淮,境內長55公里。近百年來,因黃河多次氾濫改道,至使河道淤塞嚴重。建國後,經清障、疏浚、裁彎、取直,正常水深已達5~8米,上游可達蒙城、渦陽,常年通航百噸級船舶。
符懷新河:1958年開挖,自渦河老河灣起,向北於固鎮縣境內入澮河。縣境段長20.4公里,河寬50米,水深5~10米,季節通航。 [16] 
渦河航運開發工程(河南段)航道工程將按IV級航道標準疏浚整治太康馬廠至豫皖省界蔣營66.3公里航道;船閘工程主要新建500噸級玄武船閘,整修100噸級鹿邑船閘;港口工程將建設周口港馬廠、鹿邑玄武港區和商丘港柘城港區300噸級泊位15個。工程2008年年初開工建設,預計工期3年。
渦河腹地是蘇、浙、滬等東部發達地區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基地。為使工程儘快立項,市交通局借鑑沙潁河復航工程成功的運作方式,成立了周口市渦河港航建設有限公司,具體負責該工程的建設管理。經過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2006年9月3日,工程沿線地質勘探工作完成;2006年12月,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順利通過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組織的專家評審。
據介紹,渦河是淮河第二大支流,渦河航運開發工程被交通部列入國家“一縱三橫”水運主通道,受到國家發改委、交通部等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交通部把河南省作為“十一五”期間支持中部崛起的重點,大力支持渦河等河流的航道建設,並協調安徽省在相關航道建設上同步進行,儘快形成渦河直接通達長江三角洲經濟發達地區的水上通道。2007年,河南省發改委日前對周口市渦河航運開發工程(河南段)可行性研究報告作出批覆,2008年年初開工建設,預計工期3年。 [29] 

渦河港口

懷遠港位於縣城渦淮三角地帶,東距蚌埠市14公里。客運碼頭原在外河口(渦河入淮處),1959年遷至水門口,新建碼頭岸壁70米,配24米混凝土躉船一艘,鐵質跳板一塊。1974年建旅客候船室,面積240平方米,備有木條椅,可供近600名旅客休息。
龍亢港,位於縣城西46公里的渦河北岸,屬自然坡岸碼頭,可停靠100噸級船隻,抗日戰爭時期,為皖北鹽、糧、百貨中轉集散地。1985年吞吐量約5萬噸。
上橋閘跨茨淮新河,距縣城10公里,船閘兩側設立式碼頭,可停靠200~300噸級駁船,年吞吐量約7萬噸。 [16] 

渦河渡口

渦河交通渡——文昌閣渡口。此渡口右岸在小街、左岸在縣城文昌閣,是溝通城鄉的主要渡口。始用於宋寶祐五年(1257年),初為私營渡口。民國年間由保公所經營,有木船多隻。抗日戰爭期間,由日偽水上稽查隊管理。抗戰結束後,由城關區建國鎮經營。建國後,由城關區引鳳鄉接管。1959年蚌埠淮河大橋通車後,蚌阜公路客貨車輛由此渡運,增加渡運設備,改為輪渡,由縣交通局直接管理。日渡客貨汽車與大中型拖拉機300餘輛,年客運量200萬人次。1964年渦河大橋建成通車,輪渡停運,改為農渡,管理權轉交城關鎮引風辦事處。此渡口現有鋼駁3艘、木船9只,日客運量仍近萬人次。
渦河農渡——龍亢渡口。此渡口位於龍亢鎮口,清末時有浮橋兩座,後被水毀。民國初年改用船渡。抗日、解放戰爭時期,龍亢鎮為豫皖蘇區主要抗日根據地,龍亢渡口位處國統區、解放區、淪陷區交界處,川、陝、鄂、豫等省商販為牟取厚利,多冒險到此交易,時龍亢鎮有“小上海”之稱,日客流量在萬人以上,抗戰勝利後冷落。建國後,隨水陸交通運輸量的增加,龍亢渡於1981年由縣撥款4.2萬元,地方籌款3千元,購置小火輪1艘,建築新碼頭1座。此渡口現有水泥駁船一艘、機動鋼駁一艘、木船12只。日渡機動車輛50餘輛,日客運量近5000人次。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