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渙,漢語一級字 [3]  ,讀作渙(huàn),部首是氵,五筆是IQMD,其本義為流散,離散。 [1-2] 
中文名
拼    音
huàn
部    首
五    筆
IQMD
倉    頡
XENBK
部外筆畫
7
總筆畫
10
筆順編號
441352513
四角號碼
37184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6DA3
注    音
ㄏㄨㄢˋ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huàn
動詞
形聲。從水,奐( huàn)聲。本義:流散,離散
disperse;disappear
渙,流散也。——《説文》
方渙渙兮。——《詩·鄭風·溱洧》
渙者離也。——《易·序卦傳》
則渙然離矣。——《漢書·刑法志》
渙兮。——《老子》。注:“渙者解散。”
渙乎成功。——《劉熊碑》
功德渙彰。——《戚伯著碑》
渙然冰釋(如冰之溶解消散。多用以指誤會、疑難的消散);渙馳(渙散。分散,不集中);渙泮(消釋,融化);渙衍(蔓延,擴散)
帝王發佈號令
issue imperial edict
-
渙汗(流汗。比喻帝王的聖旨、號令,有如汗出於膚,無法收回);渙命(帝王的詔命);渙詔(帝王的恩詔);渙發(特指帝王發佈號令);渙號(指帝王的旨令,恩旨)
形容詞
水很大的
overflowing
清音應空谷,潛波渙寒塘。——呂同老《丹泉》
-
泛指盛貌
-
纂辭奮筆,渙若不思。——韓愈文
-
鮮明的。同“煥”
bright
渙爛兮其溢目也。——《後漢書·延篤傳》
渙爛(光明燦爛的樣子)
(參考資料: [1] 

古籍釋義

【巳集上】【水部】 渙
唐韻》呼貫切《集韻》《韻會》《正韻》呼玩切,音喚。水名。《水經注》渠水東南流逕開封縣,睢渙二水出焉。
又卦名。《易·正義》渙者,散釋之名。大德之人,建功立業。散難釋險,故謂之渙。《詩·周頌》繼猶判渙。
又渙渙,水盛貌。《詩·鄭風》溱與洧方渙渙兮。
又渙爛,文章貌。《後漢·延篤傳》渙爛兮其溢目。
又《廣韻》呼會切《集韻》呼外切,音翽。義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