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明上河圖

(清代宮廷畫家創作的絹本設色畫)

鎖定
《清明上河圖》是清宮畫院的五位畫家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於1736年(乾隆元年)合作畫成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2] 
該畫作佈局疏密、近遠、簡繁相間。全圖對複雜的生活作了集中、生動的概括、以簡練的筆法動靜結合,再現了當時的汴京風貌,是藝術性與真實性的高度融合,為建築、交通、車船製造、商業、飲食、醫藥、服飾、民俗等學科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據。該畫作設色獨具風格,色彩在柔和中顯得主富而統用色較為簡明,用筆顏具特色,潤在天水,濃在林木,重在山石,紅在木柱,鮮在佳麗,明在人物,豔在春色,穩在建築,體現了清宮院體高頭大卷人物畫風的基本特性。 [2] 
中文名
清明上河圖
作    者
陳枚
孫祜
金昆
戴洪
程志道
創作年代
清代
幅    式
長卷
規    格
縱35.6釐米,橫1152.8釐米
材    質
絹本 [2] 
畫作類型
設色畫 [2] 
現收藏地
台北故宮博物院
作品別名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清畫院清明上河圖卷

清明上河圖畫作內容

清明上河圖
該畫作開卷是遠山、寬闊河面,柳林田畦、童手挑夫,比“明本”娶親隊伍,人數更多,色彩更鮮豔,場面也更熱鬧。該畫作的戲台上下也比“明本”規模大,用木柱基座搭建的蓆棚戲台上,演員表演認真,觀眾在濛濛細雨中翹首欣賞,觀眾身份不同,神態也各異,一片早春田園歡樂景象。離席台稍遠處,文人模樣男子站在高凳上,拈鬚而觀,僕人高舉雨傘為他遮雨;河畔船伕坐在船頭船頂觀看;女子足不出户卻攜子爬到屋頂遠看;樹上、戲台支架杆上及台後都有觀眾,凝神而視。河面拉船縴夫、趕豬牽牛放羊倌、騎驢抬轎推車趕車者,挑夫販夫、打鐵賣茶。
在去“虹橋”的河兩岸,人流不息。該畫作河北側的禁軍演武場,旌旗招展,騎兵飛奔,比“明本”更壯觀。該畫作的“虹橋”是一座石材拱橋,橋上和橋頭的地面有明顯的石料接縫。河面大船行駛,“虹橋”右側停泊着正裝卸的商船,左側有高懸龍旗的官船。橋上兩邊排列着四十多個前後帶沿邊的店鋪,比“明本”數量更多更整齊有序。橋頭,吃喝的、説書的、看相的、修腳的、議價的,臨近城門,還有女子在走索表演。
接下來是城樓,該畫作的城樓,和“明本”城樓格局相似,都繪有長長城牆,不似“宋本”只有城樓沒有城牆。該畫作的城樓為重檐歇山,加腰檐和擎檐柱,紅柱、綠沿、黑瓦,雕樑畫棟,城牆也比“明本”更寬。該畫作與“明本”的入城門比較相似,陸門和水門並列,均有甕城。
該畫作的城內,有成片房屋建築,路北首處房屋和“明本”相同,都是公所衙門。該畫作和“明本”畫面在城內“U”字形處,都有顯赫的府邸,“明本”是“學士”“世登兩府”,該畫作則是“聖書”“狀元及第”。該畫作的府邸,牌樓後是三進宅院,還有一座觀波樓和一座橋亭,長堤橫跨湖塘。庭院中樓台、亭橋、水榭環湖而建,園內假山、湖石藤蘿架、綠樹、桃花融合相配,比“明本”更顯富貴。
“明本”和該畫作與染坊相鄰處,都繪有一座富麗堂皇的院落建築,“明本”是高大粉牆、樓閣長廊、雕樑畫棟。該畫作是“虎皮”石牆、庭院深處有灰磚高樓、頂部塔形裝飾物,似乎帶有阿拉伯風格;湖水碧波盪漾、捲棚歇山頂樓閣、各色亭閣、遊廊環繞、假山聳立、嘉木成林、桃花盛開、仕女盪鞦韆;院牆東門外有馬伕、轎伕等待主顧。
城內街道上人聲鼎沸,多種車輛絡繹不絕。各行商販神態各異。另外,出現“宋本”和“明本”只有藥店診所,該畫作出現古醫科的分支的咒禁科診所,還增添了踏青、表演、戲劇、猴戲、特技、擂台等明清時代的特殊風俗,畫面較“宋本”和“明本”更加豐富。
該畫作至接近皇家御苑處是一碼頭,這是“宋本”“明本”所沒有的。 [1] 

清明上河圖創作背景

明代後期,仿製的《清明上河圖》散落民間,幾種摹本先後又進入清內府,魚龍難辨。清宮不得不組織畫工,另起爐灶,重畫《清明上河圖》,該畫作即五位畫家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於1736年(乾隆元年)合作畫成的。 [1] 

清明上河圖藝術鑑賞

技法
局部圖冊
局部圖冊(2張)
該畫作使用了除花鳥畫以外的許多畫科的技法,如人物馬用工筆設色、山水樹石系用青綠曲法、建築舟船用界田法、浮雲流水用白描曲法,總的來看,該圖屬於工筆畫。畫家們用局部近似焦點透視、整體屬於散點透視的取景方法展現了18世紀的以蘇州城為主要特色的城市風貌該圖的總體佈局系陳枚的思路,十分緊湊,全無拖沓之嫌,畫中高潮送起,將動態的高潮與靜態的高潮巧妙地結合起來,一浪高過一浪,即充滿節奏感、又戒除單調重複,富有戲劇性的藝術變化。如最早的動態小高潮是前段的娶親活動,之後的靜態小高湖是看戲活動。畫中最熱鬧的大高潮是中段虹橋上下的人物與車船的活動,最清幽的靜態大高潮是最後一段的皇家御苑。各高潮之間的過渡段均起到了視覺銜接、防止審美疲勞的作用。 [2] 
在藝術手法上,該畫作畫面以俯視角度攝取景物,場面宏偉,而眾多人物、建築等的安排有條不紊,結構嚴謹,人物形象生動傳神,該畫作作為界畫工整準確,又體現了半工半寫人物畫生動活潑的特點。該畫作用筆熟練,界畫橋樑屋宇以及人物,無不精妙,設色用赭筆微加勻梁,自創新法而有雅澹之韻。 [3] 

清明上河圖歷史傳承

乾隆十年,該畫作被著錄於《石渠寶岌初編》,存於養心殿,名為“清畫院清明上河圖卷”。 [1]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為防日寇佔領華北後劫掠故宮文物,國民政府於1933年實施故宮可攜帶的重要文物南遷,該畫作輾轉遷至西南,抗戰勝利後,尚未來得及運回北平,北平已和平解放。遂運往中國台灣,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2] 

清明上河圖重要展覽

2016年4月,台北故宮博物院推出“清明上河圖特展”,該畫作被展出。 [4] 

清明上河圖作者簡介

陳枚(約1694—1745年),字載東,號殿掄、枝窩頭陀,婁縣(今上海松江)人。雍正四年(1726年)入宮為專職畫家,其作品在承襲中國傳統繪畫的基礎上又深受郎世寧等西洋畫家的影響。
孫祜(公元18世紀),江蘇人,生卒年不詳。工人物、山水,宗法王原祁。乾隆時期供奉內廷,為宮廷畫家。
金昆,清朝畫家,康熙(1662—1722)時供奉內廷,有慶豐圖、虎邱待月圖均邀御題。
程志道(生卒年不詳),字遵路,號景川,京江(今江蘇丹徒)人,善畫花卉。
丁觀鵬,北京人,雍正四年(1726)進入宮廷為畫院,工道釋、人物,尤擅仙佛、神像,造詣深湛,得乾隆帝賞識。代表作有《太族始和圖》《弘曆洗象圖》《無量壽佛圖》《宮妃話寵圖》等。 [5-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