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遠樓

鎖定
清遠樓,又名鐘樓,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的宣化古城內偏東一側。始建於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建成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和1983年經歷兩次大修。
清遠樓全樓高25米,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頂的高大建築。樓建在高8米的十字券洞上,南與昌平,北與廣靈,東與安定,西與大新四門通衢。樓內有明代古鐘,重約萬斤,用四根通天柱架於樓體上層中央。鎮城鍾鐘聲悠揚洪亮,可遠傳40餘里,故清遠樓又俗稱鐘樓。 [1]  清遠樓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有着重要的作用。 [2] 
1988年1月13日,清遠樓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3] 
中文名
清遠樓 [4] 
外文名
Qingyuan Pavilion
地理位置
河北省宣化區清遠路與鐘樓大街交叉口西南50米
所處時代
明代 [3] 
保護級別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別    名
鐘樓
批准單位
國務院
編    號
3-0064-3-012

清遠樓歷史沿革

清遠樓始建於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建成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
清乾隆九年(1744年)重修。
“文革”期間,清遠樓遭受嚴重破壞。
1983年,國家文物局撥專款進行維修,1985年完工。 [1] 
1986年,文化部主持對清遠樓進了全面修復。 [6] 

清遠樓建築特色

清遠樓 清遠樓
清遠樓採用抬梁式結構搭建,遠觀樓體似三層,但實為二層。建築整體由砌階條石鋪砌,室內地面由方磚鋪砌而成,頂檐下有四幅清代時期書寫的匾額東面是“聳峙巖疆”,西面是“震靖邊氛”,南面是“清遠樓”,北面是“聲通天籟”。清遠樓多脊多角,共有24個角,73條脊、234個吻獸、228組斗栱 [5]  。從清遠樓的平面佈局來看,其面闊5間,進深3間,整個平面呈“十字型”,首層內柱八根,包砌於牆身之中。 [2] 
清遠樓樓頂採用歇山式屋檐構造,整樓皆用青瓦、木材建成。樓上有開間房五間,三間進深房,四周設一環形走廊。樓檐是由堪稱工藝品的梁、柱以“升”字形支撐,所以檐角那中國傳統建築式樣的反翅。由於其木構技法之美,後人稱清遠樓為“第二個黃鶴樓”。 [6] 

清遠樓文物遺存

宣府鎮城鍾
宣府鎮城鍾 宣府鎮城鍾
清遠樓內懸有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鑄造的“宣府鎮城鍾”一口,高2.5米,口徑1.7米,用四根通天柱架於樓體上層中央。 [6] 
匾額
清遠樓室內頂檐下有四幅清代時期書寫的匾額,東面是“聳峙巖疆”,西面是“震靖邊氛”,南面有氣勢恢宏的“清遠樓”立於頂檐之下,北面則是“聲通天籟”與鐘相呼應。 [2] 

清遠樓歷史文化

歷史人文
清遠樓 清遠樓
清遠樓始建於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建成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歷時4年最終完成。此樓除了造型別致,在不同時代發揮着不同的歷史作用。在古代發揮着司報昏曉、兼預火警的作用,而近代則在民間用作敲鐘祈福。樓內還懸掛着嘉靖年間所鑄銅鐘,因此當地百姓又稱其為鐘樓。 [2] 
明朝朱元璋第十九子曾在清遠樓西側建上谷王府,屯兵以御外夷。清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北巡路過宣化府,投白銀10萬兩重修清遠樓。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宣化,義和團首領大阿吾曾在清遠樓鳴鐘聚義,率眾設伏於城北煙筒山處,痛擊聯軍,殺死德軍指揮官約克上校。 [6] 

清遠樓文物價值

清遠樓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清遠樓保護措施

清遠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遠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張)
1988年1月13日,清遠樓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3] 

清遠樓旅遊信息

清遠樓地理位置

清遠樓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的宣化古城內偏東一側,清遠路與鐘樓大街交叉口西南50米。 [2] 

清遠樓交通信息

去宣化乘火車比較方便,可乘北京北站乘坐高鐵、動車;或從北京西站、豐台站乘坐普通列車在宣化站下。
自駕車可走G6京藏高速或G7京新高速,在宣化口下,約1.5小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