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議

(東漢歷史事件)

鎖定
清議是東漢後期官僚士大夫中出現的一種品評人物的風氣。 [1]  這些官僚士大夫以太學為中心,希望通過“清議”,表達自己對現實統治的不滿,希望引起統治者的重視,來挽救外戚宦官專權下走向覆滅的東漢王朝。
清議運動的總體評價並未有太系統的論述。侯外廬認為,清議是由於江河日下的外戚與囂張跋扈的宦官及其分別相連的豪強地主之間內訌,從而導致清議的爆發。而陳寅恪則認為士大夫與宦官之間利益以及價值觀的差異是導致清議爆發的原因。余英時則認為是士大夫的自覺,導致清議的爆發。並沒有明確的結論表明清議爆發的主要原因。 [2] 
“清議”雖然沒有得到統治者的支持,也未能挽救東漢走向覆滅。但是“清議”依然給魏晉的士大夫進行品評帶來深遠的影響。
中文名
清議
外文名
Late Eastern Han Dynasty's Principled Criticism
朝    代
東漢
目    的
打破宦官外戚,挽救東漢衰落局面
領導者
三君、八及、八顧、八廚、八俊

目錄

清議代表人物

李膺像 李膺像
李膺(110年-168年),字元禮,潁川襄城(今河南襄城)人。舉孝廉,歷任青州等地太守,轉烏桓校尉,徵度遼將軍。後為河南尹,與太學生郭泰等交遊,反對宦官專擅,糾劾奸佞。在太學生的心目中,他是“天下楷模”,凡受到他的賞識,皆被譽之為“登龍門”。延熹九年(166年),他捕殺交通宦官的張成,史稱“張成事件”,為引起黨錮之禍的直接導火線,他也因此被捕入獄。次年雖獲釋,然仍終身禁錮,不準為官,而聲譽更高,士子稱他為“八俊”之首。俊者,言人中之英俊。靈帝即位,竇武輔政,引他為長樂少府。不數月,武為宦官所害,黨禍再起,他被下獄拷問致死,妻子徙邊,父兄及其門生故吏並遭禁錮。

清議典故

東漢後期,宦官專政不僅使政治黑暗,而且也壟斷了仕途。這時的選舉、徵辟(bì閉),都要按照他們的愛憎行事,這就嚴重地侵奪了士人的上進之路。這一時期,太學生已發展到三萬餘人,各郡縣的儒生也很多,他們上進無門,就與官僚士大夫結合,在朝野形成一個龐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宦官專權的社會政治力量。他們“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核(hē核)公卿,裁量執政。”這就是所謂的“清議”。
所謂“激揚名聲,互相題拂”,主要是比較廉正的官吏、士人、太學生等互相標榜。如説:“天下模楷李元禮李膺),不畏強禦陳仲舉(陳蕃),天下俊秀王叔茂(王暢)。”所謂“品核公卿,裁量執政”,主要是批評宦官專權亂政。如説:“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這樣的議論自社會流入太學,太學生以郭泰為首,奉司隸校尉李膺、太尉陳蕃為領袖,公開與宦官集團相對抗。
清議在當時的社會起到了激濁揚清的作用。
清議與黨錮之禍
清議最早出現 在東漢後期。當時士大夫階層出現了一種品評人物的風氣,善於品評人物之人,被視為“天下名士”他們對人物的評論可左右鄉閭輿論,因而影響士大夫的仕途。當時政治腐敗,這種品評人物之風被稱為“清議”。具有一定激濁揚清的作用,但是士大夫因此而沽名釣譽,“飾偽以邀譽,釣奇以驚俗”。 [3] 
東漢時代最著名的清議運動為太學生清議。安帝以來,農民暴動四起。太學生認為宦官外戚的統治是引起民怨,招致王朝衰敗的主要原因,因此力圖以清議的手段打擊宦官外戚勢力,挽救東漢政權。
太學生最推崇的是李膺陳蕃王暢等士大夫。因而清議他們説“天下模楷李元禮,不畏強禦陳仲舉,天下俊秀王叔茂。”甚至,將與李膺郊遊稱為“登龍門”。太學生此舉引發了著名的黨錮事件。而黨錮事件發生後,太學生與正直士大夫並未被嚇到,清議運動更為高漲。一些士大夫甚至主動提出要與黨人連坐,一同接受禁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