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

鎖定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簡稱TBSI)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清華大學與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於2014年聯合成立,致力於培養全球科技領袖和未來企業家。
創立初期,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將面向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深圳發展需要,圍繞環境科學與新能源技術、數據科學與信息技術、精準醫學與公共健康等前沿方向建立3大跨學科研究中心、下設16個實驗室,整合兩校優質科研和教育資源,構建國際化、創新型的人才教育與研究體系,積極應對和解決區域乃至全球面臨的重大科技問題和社會發展問題。 [1]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主體設在深圳市南山智園和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在深圳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兩個校區開展研究與教學工作。
中文名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
外文名
Tsinghua-Berkeley Shenzhen Institute
簡    稱
TBSI
創辦時間
2014年09月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校    訓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所屬地區
深圳市
類    型
理工
屬    性
學院、研究機構
主要院系
環境科學與新能源技術研究中心 數據科學與信息技術研究中心 精準醫學與公共健康研究中心
現任校長
張林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辦學歷史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 [2]  於2014年正式啓動,面向全球招生。2015年首批博士研究生入學,2016年開始舉辦碩士研究生項目,並逐步達到培養規模。
TBSI的師資團隊,三分之一來自清華大學,三分之一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另外三分之一將在全球範圍選聘最優質的師資。同時,TBSI還邀請工業界導師加入,特別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科學研究和產學研合作,建立協同創新國際體系。TBSI產業顧問委員會(IAB)已經創立,騰訊、大疆、比亞迪、中興通訊、思科等知名高新技術企業加入其中。
TBSI面向全球遴選優秀生源,鼓勵學生在跨學科研究和國際化的氛圍中培養創新性思維和創造力。研究生們將在兩校教授和工業界導師的共同指導下,收穫在清華大學和加州伯克利大學兩校中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寶貴經歷,在“社會-學校”多元協同、不同學科門類“大交叉平台”上培養創意創新創業能力。
未來,TBSI將面向工程技術、貫通文理工商、跨越中西文化,努力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推動國際教育合作、助力解決全球性社會與技術問題發揮示範作用。 [3]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培養方式

學院為學生提供優越的科研環境,鼓勵學生在跨學科研究和國際化的氛圍中培養創新思維和創造力。
對於學院的碩士生,學院擁有清華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雙碩士項目,學生通過在國內學習2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1年,3年後分別獲得清華大學碩士學位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碩士學位。
對於學院的博士生,學院為所有博士生提供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至少一年的學習機會,並提供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學習證明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校園環境

自2016年起,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主校區將設在深圳南山區南山智園,南山智園毗鄰深圳大學城,園區以互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及新材料為重點引進方向。 [3] 
另外,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在深圳大學城清華校區也設有教學地點。深圳大學城坐落在深圳南山區西麗湖旁,總體規劃建設面積為10平方公里。大學城羣山環繞,大沙河穿流而過。2013年末,大學城建有教學與研究大樓(478,300平方米)、學生公寓(106,000平方米)、圖書館(46,000平方米)和佔地面積為17,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38,000平方米的體育中心,包括體育館、體育場和游泳池三部分。作為高等教育中心,大學城內有四所研究生院: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大學城向東五分鐘車程有三所高校: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學和深圳大學西麗校區。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師資力量

環境科學與新能源技術研究中心
1a. Nano Energy Materials Laboratory (NEM)Professors:Feiyu Kang(康飛宇) ,Junqiao Wu, Quanhong YANG(楊全紅)
1b.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boratory (ES&T)Professors:Slav W. Hermanowicz,Hongying Hu(胡洪營) , Xihui Zhang(張錫輝)
1c. Smart Grid and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L-SGRE)Professors:Scott Moura, Shmuel Oren,Kameshwar Poolla,Hongbin Sun(孫宏斌),Liming Wang(王黎明)
1d.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Systems Laboratory (ITLS)Professors:Lixin Miao(繆立新),Max Shen,Yi Zhang(張毅)
1e. Integrated Policy Modeling and Low Carbon Economics LaboratoryProfessors: Xin Guo,Ying Kong(孔英)
數據科學與信息技術研究中心
2a. Sensors and Microsystems LaboratoryProfessors:Liwei Lin,Xiaohao Wang(王曉浩) , Zheng You(尤政)
2b. Nano-devices LaboratoryProfessors:Connie Chang-Hasnian,Yidong Huang(黃翊東) ,Cunzheng Ning(甯存正)
2c. Internet of Things and Societal Cyber Physical System LaboratoryProfessors:Costas Spanos,Lin Zhang(張林)
2d. Future Internet LaboratoryProfessors:Yong Jiang(江勇) , Dawn Song, Doug Tygar,Jianping Wu(吳建平)
2e. Big Data Research LaboratoryProfessors:Kaiping Peng(彭凱平) ,Jean Walrand,Wenwu Zhu(朱文武)
2f. 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and Display LaboratoryProfessors: Brian Barsky,Qionghai Dai(戴瓊海)
精準醫學與公共健康研究中心
3a. Macromolecular Platforms for Translational Medicine and Bio-Manufacturing LaboratoryProfessors:Seung-Wuk Lee,Wei Sun(孫偉), Tao Xu(徐弢), Ting Xu
3b. Cancer Biomarkers, Therapeutics and Theranostics LaboratoryProfessors:Laiqiang Huang(黃來強),Yongzhang Luo(羅永章) , Lan Ma(馬嵐),Gerard Marriott
3c. Biomedical detection and imaging laboratoryProfessors:Xiaohua Gong,Hui Ma(馬輝)
3d. Stem Cell Therapy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LaboratoryProfessors:Xiaohua Gong, Song Li, Gerard Marriott, Wei Sun(孫偉) ,Yaojiong Wu(吳耀炯), Tao Xu(徐弢)
3e. Integrated Molecular Diagnostic System (Imdx) Laboratory
Professors: Jing Cheng(程京), Luke Lee, Luming Li(李路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