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

鎖定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隸屬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已發展成為中國自動化領域高水平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基地,引領着中國自動化教育和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的持續創新。 [1]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成立於1970年;1979年7月,清華大學統籌進行專業佈局調整,將原來在計算機系(即前自動控制系)從事自動控制理論研究與教學的部分教師併入自動化系,加強自動化學科的理論基礎,成立了控制理論教研組;1999年,自動化系配合學校進行的體制改革,將原有的8個教研組調整為6個研究所。 [2] 
據2020年8月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官網顯示,自動化系設置1個本科專業; [1]  下設1個一級學科,7個二級學科,均擁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 [3]  有教師89人,其中教授、研究員40人,副教授、副研究員40人,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員9人。 [1] 
中文名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
外文名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簡    稱
自動化系
創辦時間
1970年5月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專職院士數
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
本科專業
1個
碩士點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
博士點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1個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1號
主要獎項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3項(截至2020年8月)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截至2020年8月)
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截至2020年8月)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歷史沿革

  • 專業溯源
為適應國家工業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需要,清華大學於20世紀50年代即設置了與自動化學科有關的一批專業,包括工業企業電氣化與自動化專業(1955年設在電機系)、自動學與遠動學專業(1955年設在電機系,1958年6月併入自動控制系改名為自動控制專業)、熱能動力裝置專業中的熱力設備自動化專門化以及後來的熱工量測及自動控制專業(1956年設在動力機械系)等。 [2] 
  • 院系初設
1970年5月,清華大學將一批有關的專業聯合建立起中國國內第一個自動化系(初期名為工業自動化系),其人員主要來源於電機系和動力機械系兩大部分;參與組建的電機系單位包括工業企業電氣化與自動化教研組、電子學教研組(原名工業電子學教研組)、可控硅元件及裝置車間、電機系系機關以及少數由其他教研組抽調出來的教師;動力機械系的單位包括熱工量測及自動控制教研組的絕大部分教師。初建系時全系教職工共約20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講師34人,助教43人,還有1970屆畢業生87人,此外還包括一部分基礎課和政治科教師。建系當年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自1970年至1976年,先後招生6屆,共1264人。 [2] 
  • 專業調整
1979年7月,清華大學統籌進行專業佈局調整,將原來在計算機系(即前自動控制系)從事自動控制理論研究與教學的部分教師併入自動化系,加強自動化學科的理論基礎,成立了控制理論教研組。為適應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迎接新技術革命的挑戰,這一時期自動化系在學科建設和佈局上進行了重大的調整和發展。首先是完成了專業內容的更新,一方面繼續鞏固和提高在控制工程方面的優勢,加強現代控制理論基礎和其它新技術的研究;另一方面不失時機的開展信息技術和系統工程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信息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常迥教授支持下,建立了信息處理與模式識別教研組以及相應的博士點;鄭維敏教授領導建立了系統工程研究室。同時,積極開展學科建設,全繫於1981年成立了自動化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此外,發展研究生教育,全系四個研究生專業(學科),即自動控制理論及應用、模式識別與智能控制、系統工程以及自動化儀表與裝置,這些都是國家首批公佈的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或專業。隨後,全系又集中力量建立了系統模擬試驗室(後更名為系統仿真試驗室),配備了當時較為先進的模擬和數字計算機。 [2] 
  • 改革開放
20世紀80年代後,為適應國民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放寬專業口徑。
1988年,自動化系將原有本科三個專業(自動控制、生產過程自動化以及檢測技術與自動化儀表)合併為二個專業(自動控制以及過程自動化與自動檢測)。
20世紀90年代後,全系參與了多項國家級的建設項目,其中包括承擔了國家高技術自動化領域重點項目“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實驗工程建設和“集成化化管理與決策信息系統(I-MADIS)”開放實驗室的建設任務,並受國家科委的委託主管CIMS主題辦公室的工作。CIMS實驗工程於1992年底建成並通過國家驗收,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自動化科學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並於1995年獲美國製造工程師學會頒發的國際大獎“大學領先獎”。
1993年,又把兩個專業合併為一個自動化專業。
1999年,自動化系配合學校進行的體制改革,將原有的8個教研組調整為6個研究所,即控制理論及應用研究所、系統集成技術研究所、信息處理技術研究所、過程控制技術研究所、系統工程研究所和電子及檢測技術研究所。 [2] 
2015年,正式成立了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校友會。 [1]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辦學條件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專業設置

據2020年8月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官網顯示,自動化系設置自動化1個本科專業。 [1]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學科建設

  • 學科概況
據2020年8月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官網顯示,自動化系下設1個一級學科,7個二級學科,均擁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 [3]  國家首批一級重點學科1個。 [1]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控制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控制科學與工程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裝置”、“系統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導航、制導與控制”、“企業信息化系統與工程”和“生物信息學”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裝置”、“系統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導航、制導與控制”、“企業信息化系統與工程”和“生物信息學” [3] 
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 [1] 
  • 學科評估
在2001年全國重點學科評審中,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和“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兩個二級學科均排名第一。
在2006年、2012年兩次全國一級學科的評估中,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名列全國第一。
在2016年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被評為A+。 [1]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2017年,對本科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進行了重要調整,突出了主幹課程,加強了實踐教學環節,增設了自主發展課程,構建了具有自動化專業特點的核心課程體系。在培養模式上,進一步豐富了教學資源,拓展了包括網絡教學在內的多種授課形式,有力地促進了學生個性化培養。 [1] 
據2020年8月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官網顯示,近三年來清華大學自動化實驗教學中心教師承擔、參加國家、省部級和校級的教學改革項目10項;擁有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建設了國家級精品課3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門,北京市精品課1門 [4]  [5]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清華大學自動化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清華大學自動化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精品課:電子技術基礎、自動控制理論、模式識別基礎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線性系統理論 [4] 
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清華大學自動化實驗教學中心 [5] 
北京市精品課:電力拖動與運動控制 [4]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
  • 教學成果
據2020年8月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官網顯示,近三年來清華大學自動化實驗教學中心獲得中國自動化學會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2項、清華大學教學成果獎1項、清華大學實驗技術成果獎一等獎1項、清華大學學生實驗室建設貢獻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 [5] 
教學成果獎
年份
項目
級別
2014
自動化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本科實踐教學體系與平台建設
國家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12
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14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創新型博士培養的十年改革與實踐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成果獎二等獎
清華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12
創辦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促進高等工程教育實踐教學改革
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12
國際機器人競賽推動的研究型實踐教學
清華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12
培養工程實踐綜合力、倡導團隊協作人文精神—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的實踐
清華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10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研究型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清華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參考資料: [6]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師資力量

截止2020年,自動化繫有教師89人,其中教授、研究員40人,副教授、副研究員40人,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員9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教學名師獲得者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2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2人;此外自動化系聘請了國際控制科學家、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與工程院兩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學何毓琦教授和國際生物信息學和系統生物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南加州大學W.S.Waterman教授擔任講席教授;聘請了控制科學家、原中國工程院院長宋健院士,控制理論學家郭雷院士,模式識別學家馬頌德研究員,吳宏鑫院士,孫柏林將軍等擔任兼職教授,聘請了國際自動控制與機器人學家、美國華盛頓大學談自忠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加州伯克利大學ShankarSastry教授擔任客座教授。 [1] 
兩院院士
類別
名錄(備註)
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衍達(專職)
管曉宏(雙聘)
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澄(專職)
戴瓊海(專職)
參考資料: [7] 
清華日晷 清華日晷
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華成英(2007年)、師麗(2009年)
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季向陽(2015年)、李梢(2018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羣體負責人:張學工(2018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青獲得者:管曉宏(1997年)、周東華(2000年)、戴瓊海(2005年)、張學工(2006年)、周彤(2006年)、劉民(2010年)、周杰(2012年)、李梢(2012年)、鄭小平(2012年)、季向陽(2013年)、趙千川(2014年)、王凌(2015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青獲得者:賈慶山(2012年)、汪小我(2013年)、高飛飛(2014年)、何瀟(2015年)、劉燁斌(2015年)、馮建江(2016年)、張靖(2016年)、耿華(2017年)、遊科友(2017年)、索津莉(2017年)、魯繼文(2018年)、古槿(2019年)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周東華(2006年)、戴瓊海(2014年)
北京市教學名師:王紅(2015年)
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獲獎者:葉朝輝(2007年)、胡堅明(2009年)、李清(2011年)、王煥鋼(2015年)
清華大學突出貢獻獎獲得者:李衍達(2015年)
清華大學新百年教學成就獎獲得者:王紅(2016年)
清華大學學術新人獎獲得者:李春文(1997年)、周東華(1998年)、王書寧(1999年)、張學工(2005年)、趙千川(2008年)、王凌(2009年)、賈慶山(2011年)、季向陽(2012年)、劉燁斌(2013年)、索津莉(2017年)
清華大學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獲得者:周杰(2003年)、趙千川(2004年)、王紅(2005年)、李清(2009年)、卓晴(2010年)、王煥鋼(2011年)、胡堅明(2013年)、耿華(2020年) [8]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學術研究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科研機構

據2020年8月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官網顯示,自動化系擁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校級研究機構2個,校企聯合研究中心2個,7個研究所。 [9]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節能增效智能化技術與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0]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多維多尺度計算攝像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10] 
校級研究機構:清華大學智能無人系統研究中心、清華大學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 [11] 
校企聯合研究中心:清華大學(自動化系)—蘋果研發 (北京)有限公司智能移動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清華大學(自動化系)—醫渡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 智慧自主醫療系統聯合研究中心 [12] 
研究所:控制與決策研究所、信息處理研究所、系統工程研究所、檢測與電子技術研究所、導航與控制研究所、工業智能與系統研究所、腦與認知科學研究所 [13]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科研成果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在2000-2018年被SCI收錄的論文共有2177篇,其中在國際一流期刊Nature上發表論文4篇;2000-2019年獲得中國國內專利授權730多項;2009-2019年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209項,撰寫專著70餘篇。 [1] 
據2020年8月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官網顯示,自動化系自建系以來,自動化系先後承擔了數百項國家級科研項目,達國際先進水平的62項,屬中國國內首創的41項,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共32項,獲省部級獎53項;近20年來,自動化系主持或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60多項,其中創新研究羣體2項、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8項、傑出青年基金11項、重大項目3項、重點項目30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12項;獲批科技部項目164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63項、國家863項目46項、國家973項目10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32項;合同經費1000萬以上,重大橫向項目15項;2019年全年到校科研經費已經達2.48億元。 [1] 
科研成果
時間
項目
獎項
級別
2019年
編碼攝像關鍵技術及應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
二等獎
2019年
動態系統運行安全性評估理論與方法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2018年
危險化學品事故遙測預警與羣體疏散應急技術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
二等獎
2018年
大人羣指掌紋高精度識別技術及應用
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獎
2016年
新一代立體視覺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
二等獎
2012年
控制系統實時故障檢測、分離與估計理論和方法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2012年
立體視頻重建與顯示技術及裝置
國家技術發明獎
一等獎
參考資料: [14]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合作交流

據2020年8月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官網顯示,自動化系重視與中國國外大學和研究機構的交流與合作,邀請中國國外學者來校講學與合作研究,派出骨幹教師到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大學進修訪問,鼓勵並支持師生參加各種國際學術會議;不少學生在本科期間就有機會赴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牛津大學等中國國外高校訪問學習;很多教師在國際學術機構擔任重要職務。 [1]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文化傳統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精神風貌

  • 系風
“自覺、自律、自強” [1] 
  • 精神
“戰鬥、奉獻、自信” [1] 
  • 理念
“厚、寬、實、創” [1]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形象標識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主體圖案以單詞“Automation”(自動化)的首寫A變體而成,系中英文名稱環繞主體圖案周圍,數字“1970”代表系始建於1970年;系徽外圓沿用了清華大學校徽的圓面。 [1] 
系徽 系徽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單位領導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系主任
張濤
系黨委書記
張佐
系黨委副書記
古槿、耿華
副系主任
陳峯、何瀟、李清
參考資料: [15]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歷任領導

系主任
任期
系黨委書記
任期
周杰
2015.6-2018.10
張濤
2015.7-2018.11
周東華
2008.7-2015.6
周杰
2011.4-2015.7
管曉宏
2003.7-2008.7
張佐
2006.12-2011.4
王桂增
1997-2003.7
張毅
2003.7-2006.12
胡東成
1994-1997
劉文煌
1997-2003.7
李衍達
1992-1993
孫崇正
1993-1997
王森
1983-1992
劉松盛
1987-1992
陶森
1977-1982
賀美英
1984-1986
張思敬
1971-1976
餘興坤
1980-1983
-
-
張慕葏
1979-1980
-
-
龐文弟
1977-1978
-
-
鄺守仁
1975-1976
-
-
張思敬
1971-1975
參考資料: [16-17]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優秀校友

陳通文
童朗
閻勇
盧增祥
參考資料: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