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華大學中文系

鎖定
中文系創建於 1926年,先後在中文系執教的有陳寅恪、聞一多、朱自清、劉文典、俞平伯、浦江清、王力、楊樹達、陳夢家、張清常、沈從文、王瑤等著名學者。朱自清先生主持系務長達十六年之久,實行“古今貫通、中外融匯”的教學方針。在研究方面,強調兼取“京派”與“海派”之長,既重視微觀的謹嚴又具有宏觀上的開闊,具有全國性影響。 1952年院系調整,中文系中斷。1985年中文系復建,繼承並發展會通式教育傳統。
中文名
清華大學中文系
外文名
Chinese department of tsinghua university
創建於
1926年
事    件
1952年併入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中文系本科學科

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
本科教育方面先後開設了以下專業:1.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兼收外國留學生),實行“以文為主,文理結合”式教育;2.中外文化綜合班,以培養從事中外文化交流和比較文化研究人才為目標,實施中英雙語教學和中外文化綜合培養;3.編輯學第二學士學位班,培養文理結合的複合型人才,該專業曾獲北京市教改一等獎。從2005年起改為人文實驗班,由人文學院統一招生,從第四學期開始選擇專業,部分同學進入中文系學習。

清華大學中文系碩士學科

中文系現有碩士授予權的學科為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文藝學、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含計算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其中中國現當代文學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計算語言學方向實行文理結合,已有十餘屆學生獲碩士學位,系內設有計算語言學研究室。

清華大學中文系師資力量

中文系現有教授16人,副教授 7人,講師1人,工程師 1人。每學期開設各類課程70餘門。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6項,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 2項,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1項,海外研究基金1項。本系教師獲國家或教育部獎多項。近 5年來計算語言學教師在國外發表或錄用的SCI英文論文16篇,EI 論文30多篇。
中文系現任系主任劉石教授,副系主任張美蘭教授、劉穎副教授。

清華大學中文系發展歷史

早期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1925年,清華學校開辦大學,採用普通科加專門科的學制。普通科設有國文系列課程,朱自清等教授任教。清華學校同時增設研究院國學門(通稱“國學研究院”),“培養以著述為畢生事業”的國學研究人才,學科範圍包括中國歷史、哲學、文學、語言、文字學等,以及西方漢學。國學研究院的教職員有:主任吳宓,教授王國維、梁啓超、趙元任、陳寅恪,講師李濟,助教梁廷燦、章明煌、陸維釗、趙萬里、浦江清等。1927年,梁啓超因病及其他原因離開清華,王國維在頤和圓魚藻軒自溺於昆明湖,國學研究院失去兩大“台柱”。1929年,國學研究院正式宣佈結束。國學研究院雖開辦僅四年,但在培養國學人才方面卓有成績,有4屆畢業生,共74人,培養出了王力、劉盼燧、劉節、高亨、謝國禎、吳其昌、姚名達、朱芳圃、徐中舒、姜亮夫等一批人才,其“以西方學理研究中國固有文化,使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相溝通”的學術範式影響深遠。國學研究院撤消後,教師轉入中國文學系和歷史系等系。
1926年,清華學校大學部分系,設國文系。1928年清華學校改為國立清華大學後,國文系改稱中國文學系。系主任最早為吳宓兼任,1928年以後是楊振聲兼任(楊任文學院院長)。1930年楊振聲離校,朱自清接任中國文學系系主任,1931年度朱自清出國休假期間由劉文典代理。此後數年,系務均由朱自清主持。長期任教的教師有教授朱自清、楊樹達、聞一多、劉文典、俞平伯、陳寅恪(與歷史系合聘)、王力,專任講師浦江清,教員許維遇、餘冠英等,斷續任教的有教授沈兼士、錢玄同、張煦、黃節、傅增湘、趙元任、許地山、趙萬里、唐蘭、劉盼燧、容庚、郭紹虞、羅常培、徐耀辰、羅根譯、商承祚、朱光潛等人,以及教員鄒樹椿、助教安文倬、李嘉言等。中文系於1930年有首屆本科畢業生(2人)。此期間培養本科畢業生共8屆59人。
國立清華大學研究院文科研究所中國文學部於1931年成立,就中國文學系的原有課程,增設若干門研究課程,由本系教授任導師指導研究生。1937年,在讀研究生6人,已畢業3屆共4人。
1928年,中文系新聘數位富有近代學識的教授講師後,師資得到充實,確定了“養成學生以近代外國研究學問的方法來治國學的能力,加意注重外國文學,俾能獨立創造中國未來的文學”的辦學目標和方向。為此,系主任楊振聲提出了“注重新舊文學的貫通與中外文學的結合”的教學方針,計劃向新文學方向發展,試圖使學生將來成為新文學的“作家”和研究者。開出了數門新文學方面的課程,並規定學生必修24學分的外國語言與文學課程。1932年秋,朱自清出國歸來正式領導系務,聞一多、王力等人也同年到校,師資更加充實完備。經過對教學目標和課程計劃的討論,1932年底,本系教授會通過了《中國文學系改定必修選修科目案》,於1933年度施行。此方案繼續了新文學及外文方面的課程,但開始側重於古典文學的研究,增開了《國學要籍》系列課程,並根據學科建設自身的規律將全部課程分為中國文學與中國語言文字兩類(1936年度起正式分為二組),以培養古典文學研究人才和語言文字學研究人才。
在教學上,除早期強調新文學,後來強調打好“國學基礎”外,一貫特點是對待外國語言文學特別重視,強調“學(廣泛的基礎知識)與術(一般寫作與文藝創作的訓練)並重”。這一時期,全系師生成立了“中國文學會”(1928年12月),出版《清華中國文學會月刊》(1934年創刊),學術性刊物《語言與文學》(1936年)。
抗戰期間1936~1945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
1937年9月清華大學南遷,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在長沙組成臨時大學。朱自清被推為臨時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會主席。1938年4月,臨時大學遷至昆明,校名改稱西南聯合大學。朱自清任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主任。1940年,朱自清因胃病時發,辭去聯大中文系主任,由北京大學教授羅常培繼任。1942年,朱自清辭去清華中文系主任,由聞一多繼任(自1940年秋朱自清因病休假起,聞一多代理清華中文系主任)。1941年8月清華文科研究所在昆明郊外龍泉鎮司家營成立,聞一多任中國文學部主任。西南聯大時期中文系教師中有清華教授聞一多、朱自清、陳寅恪(與歷史系合聘)、王力、浦江清,副教授許維遇、陳夢家、餘冠英等,北大教授有羅常培、羅庸、楊振聲、魏建功、唐蘭等,還聘有教師李嘉言、吳家鈴、李廣田等多人,屬聯大師院編制的教師有沈從文、蕭滌非、張清常等。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培養畢業生共9屆104人,其中原清華學籍11人、聯大入學者57人,另有應徵畢業生7人。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聯大中文系課程仍分為文學與語言文字學兩組,古典文學與古文字學的課程有所加強,較突出的進展是中國文學史的課程設置。外國文學課程不規定必修使學生外文水平較戰前清華大大下降。王力開出了《語言學概要》,為當時國內之先。中文系為全校開出的大一國文課仍承襲清華傳統。抗戰時期生活條件極其艱苦,清華中文系教師的學術研究卻進入了一個輝煌的階段。清華文科研究所的所在地司家營村,環境寧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和北京圖書館也遷在附近),聯大中文系的清華教授多居所內,大家互相研討,埋頭研究,學術空氣空前濃厚。教師在各自的學術思想上開始建立或形成自己的體系,完成了或開始着手編著一些系統的著作。1941年,朱自清與浦江清等創辦了《國文月刊》。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1946年春,文科研究所結束,聞一多辭主任,朱自清健康未復,復任為清華中國文學系主任,計劃復員。1946年夏,西南聯大結束,師生分批離滇,7月15日,聞一多遇刺於昆明。
1946年10月,清華大學在北平復校開學。復員後的清華中文系教師有教授朱自清、陳寅恪、王力、浦江清、許維遇、陳夢家、餘冠英,講師張清常,教員何善周、王瑤,助教馮鍾芸、季鎮淮朱德熙等。
1948年8月,朱自清病逝。李廣田繼任系主任(李於1947年秋受朱自清邀請由南開轉至清華中文系任教)。1947年至1952年,中文系畢業生有6屆共34人,中國文學研究所畢業研究生2屆共4人。
這一時期,中文系的課程內容是“新舊並重”,並又開始重新注意新文學,恢復了戰前“中西並重”的原則。對培養目標(學術工作者還是作家)在《國文月刊》上有些討論。為了適應畢業生就業的需要,增開了《新聞學概論》、《圖書館學》、《語文教學研究》、《翻譯》等課程。朱自清出於對造就新文學、新文化建設性人才的培養環境和教學方案的長期思慮,在李廣田、王力等人思想的影響下,將聞一多遺稿《調整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外國語文二系機構芻議》一文經整理在《國文月刊》上發表。聞一多的主張是中文外文二系合併,改為文學系與語言學系。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個理想”,討論無結果。
1948年12月,清華園解放。
院系調整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清華大學中文系併入北京大學。清華、北大、燕京三校中文系教師40餘人,約一半外調,其餘留任,組成新的北京大學中文系 [1] 
恢復
1985年9月,清華大學恢復建立中文系 [1]  ,稱中國語言文學系。復建初期的目的是為本校學生開設文學、寫作課程和培養科技編輯和新聞人才。1994年建立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1985年至1991年由常務副系主任張正權主持系務(系主任暫缺)。1992年起,徐葆耕任系主任。1992年成立漢學研究所,1994年改稱國際漢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李學勤兼任所長,本系教授葛兆光任副所長。1993年成立科技傳播研究中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