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華園隧道

鎖定
清華園隧道(Qinghuayuan Tunnel)是中國北京市境內連接北京北站與北五環,是京張高速鐵路的控制性工程,同時也是京張高速鐵路全線唯一一條採用盾構法施工的隧道。 [1] 
清華園隧道於2017年11月6日動工興建 [1]  ;於2018年11月20日隧道全線貫通 [2] 
清華園隧道從學院南路南側入地,下穿北京市海淀區,從北五環內清華大學東門附近出地面 [1]  ,隧道長6020米;清華園隧道為單洞雙線盾構隧道,設計速度為120千米/小時 [3] 
中文名
清華園隧道
外文名
Qinghuayuan Tunnel
長    度
6020 m
開工時間
2017年11月6日
貫通時間
2018年11月20日
所屬地區
中國北京市
途經線路
京張高速鐵路
起止位置
學院南路至清華大學東門附近
設計速度
120 km/h
寬    度
12.64 m
建設單位
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

清華園隧道建設歷程

清華園隧道貫通 清華園隧道貫通
2016年8月11日,清華園盾構隧道3號始發井進場施工 [4] 
2017年3月,清華園隧道確定南延方案 [5]  。5月,工程建設涉及城市綠地、樹木審批公示 [6]  。11月6日,清華園隧道動工建設,並進行挖掘工程 [1] 
2018年11月20日,清華園隧道全線貫通 [2] 
2019年12月30日,清華園隧道與京張高速鐵路同步開通運營 [7] 

清華園隧道隧道位置

清華園隧道施工現場 清華園隧道施工現場
清華園隧道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從北京北站引出後,將從地面迅速轉入地下,從學院南路南側入地,變身“地鐵”,依次穿越北三環、知春路、北四環、成府路、雙清路、清華東路,其中與北京地鐵13號線並行,穿越北京10號線、北京地鐵12號線、北京地鐵15號線等4處地鐵、7處重要城市道路、88條重要市政管線,從北五環內清華大學東門附近出地面,整體地下穿行6020米,再從地面繼續向北 [1]  [8] 

清華園隧道隧道設計

清華園隧道隧道結構

清華園隧道鋪軌 清華園隧道鋪軌
清華園隧道採用了盾構法施工方案的盾構隧道,深度44至49米。清華園隧道內為雙線無砟軌道,清華園隧道開挖直徑12.64米,全長6.02千米,除與北京地鐵10號、北京地鐵12號線、北京地鐵15號線交叉穿越,長距離並行下穿地鐵北京地鐵13號線之外,還穿越了北三環、北四環等7條主要城市道路、88條重要市政管線 [2] 

清華園隧道隧道參數

清華園隧道全長6020米,中間設3座豎井,2台直徑12.2米的泥水平衡盾構機分別從3號、2號豎井始發向南掘進,到達2號、1號豎井。豎井均為明挖結構,如2號豎井整體呈啞鈴狀,長141.5米,寬22米(中間段13.6米),開挖最深達37米,用於組裝盾構機。設計速度為120千米/小時。

清華園隧道建設成果

清華園隧道技術難題

  • 建設難點
盾構機 盾構機
清華園隧道是國內位於城市核心區域的隧道施工中(截至2017年11月),穿越地層最複雜、涉及重要建築物最多的國鐵單洞雙線大直徑盾構工程,穿越特級風險源3處,一級風險源80處。
盾構機始發啓動的地點位於地下20米,但整個工程中最深處是在下穿知春路時,隧道將深達40米。穿越幾條地鐵時,距離地鐵15號線最小淨距1.93米;距離在建地鐵12號線最小淨距僅1.73米,施工難度大。再加上建築物部分較為老舊,地面風險源及管線極多,施工難度更大 [1] 
  • 施工技術
清華園隧道在盾構工程中,採用中國全國首次試用的全預製拼裝技術。
隧道內結構採用的全預製拼裝技術,可實現前面掘進後面直接鋪設軌下結構。全預製軌下結構,實現了工廠化生產、機械化拼裝、流程化組織的綠色施工工藝,能縮短工期達3-5個月 [1] 
清華園隧道盾構段首次實現了軌下結構及附屬溝槽全預製拼裝,將盾構掘進與軌下結構及附屬溝槽同步施工,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改善了作業環境、減少了施工污染。
施工中採用全過程可視化監控平台,實現了盾構掘進過程中的數字化模擬、盾構施工引起的地層及鄰近建(構)築物實時預測預報技術、盾構隧道施工全過程的可視化動態管理技術。

清華園隧道科研成果

清華園隧道,在建設過程中,發表了著作《新建北京至張家口鐵路工程清華園隧道盾構區間下穿學院南路等既有道路設施施工影響模擬分析》,產生了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高速鐵路隧道入口段橫通道減壓方式 [9] 

清華園隧道價值意義

清華園隧道建成後,進入北京北站的列車將實現全部入地運行,極大緩解學院南路、成府路、清華東路這3條市政道路的擁堵問題,同時還達到減少佔地、降低環境影響、消除城市分割的目的,並有利於城市區域規劃。(《新京報》 評)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