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涼環翠圖

鎖定
《清涼環翠圖》是清代畫家龔賢所創作的紙本水墨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圖描繪龔賢所居的清涼山實景。畫面大江開闊,古城環繞,山巒起伏綿延,清涼台隱現於雲霧之間,構圖平中寓奇。設色以石綠為主,配以花青大片暈染,濃郁沉厚,水墨淋漓。 [1] 
中文名
清涼環翠圖
作    者
龔賢
創作年代
清代
畫作類型
水墨畫
文物原屬
民間收藏
現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
材    質
紙本
規    格
縱30.2釐米,橫144.2釐米
幅    式
長卷

清涼環翠圖畫作內容

清涼環翠圖
此圖以橫向展開清涼山全景。圖上畫有深厚渾圓的山巒,山岡亙綿,斷斷續續,山上山下,林木華茂,大江浩渺,天高水清。山間叢林間有房舍屋宇和清涼寺廟,間有溪水潺潺流動,山路迂迴,雲霧出沒其間。 [2] 
自題“清涼環翠:龔賢”鈐“半”“千”(朱長圓聯珠)印。前引首有清末吳昌碩篆書四大字:“言釆其薇”,及題跋:“按清涼山南唐時建,有翠薇亭、紫丈;此作殊得古意,因摘葩經句篆端,丙寅冬吳昌碩大聾年八十又三,”鈐“抱員天”(朱文)、“吳俊之印”(白文)、“吳昌石”(朱文)。 [3] 
後紙有清末民初曾熙跋:“虛齋同歲藏野遺設色山水二卷,一寫棲霞,此寫清涼山:同年以畫境筆墨定為中歲所作,髯當見野遺青綠大軸山水,其自題雲:平生不喜設色,至60後喜趙吳興設色幽秀,遂八應友人之請,據此則二卷,當定為六十後所作:野遺寓金陵最久,所寫皆金陵,二圖尤蒼蒼鬱鬱,瀆之如遊棲霞,清涼,擴我壯懷也:丁卯二月朔,農髯熙。” [2]  鈐“曾熙之印”(白文)。 [3] 
包首陸恢題簽:“明龔野遺清涼環翠圖。虛齋所得,吳江陸恢題簽。”
收藏印記:“虛齋審定”(朱文)、“萊臣心賞”(朱文)。 [3] 

清涼環翠圖創作背景

據吳昌碩和曾熙題跋,可知此畫是描繪金陵(南京)一帶的清涼山優美環境的情況,是作者應友之請,於60歲後所作。 [2] 

清涼環翠圖藝術鑑賞

清涼環翠圖畫風

此圖中山勢平緩,上有清涼台,大江開闊,古城環繞。設色以石綠為主,配花青大片暈染,水色淋漓給人以蒼翠清涼的感覺。兼施積墨法,層次豐富,且亮處留白暗處濃黑,黑白分明。墨色交融,使景緻富有光感,充分展現出江南山川的五光十色旖麗風光。 [3] 

清涼環翠圖技法

《清涼環翠圖》局部
《清涼環翠圖》局部(2張)
此畫着重刻畫近景、山石,在龔氏筆下的崇山峻嶺,不突出表現山岩的凹凸的線條,而是突出水墨烘暈所造成的總體結構與氣勢,呈現平遠幽淡“一片江南”的形體,骨體温潤的山嶺。用粗重的筆法勾出輪廓線,以墨色多層次反覆皴擦,渲染,顯不出山坳暗處,凡陽光照射的峯頂或山石又留出空白,使山川富有光感。山石用淡色墨青,由淡至濃,層層加黑,於濃墨渾然中顯出豐富的墨色層次,樹點用汁綠,在濃重水墨映襯下更顯明麗。 [2] 

清涼環翠圖名家點評

江蘇省美術教育學會會員夏萬傑:在他的作品《清涼環翠圖》中,全圖描繪的是層巒疊嶂,縱橫丘壑,畫面氣氛肅穆,步步高峻的山嶺以“積墨法”畫出,墨色濃重蒼潤,使得畫面氣象崢嶸,氣勢磅礴。他用幹筆作墨骨,再用層層皴染蒼潤,使得山林樹木呈現出鮮潤沉厚的墨韻,畫面呈現一種濕潤厚重之感,清幽深邃,也使畫面具有了一種深鬱靜穆的格調。 [4] 

清涼環翠圖歷史傳承

該圖曾經近代龐元濟收藏,《虛齋名畫錄》著錄,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1]  [3] 

清涼環翠圖作者簡介

龔賢(1618—1689年),一名豈賢,字半千,號野遺 、柴丈人等,江蘇崑山人,早年曾參加復社活動,明末戰亂時外出漂泊流離,入清隱居不出,居南京清涼山,買畫課徒,生活清苦。性孤僻,與人落落寡合。他是位既注重傳統筆墨又注重師法造化的山水畫家。他與同時活躍於金陵地區的畫家樊圻、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胡慥、謝蓀等並稱“金陵八家”。工詩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體。著有《香草堂集》。 [5] 
參考資料
  • 1.    【龔賢清涼環翠圖卷】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19-09-14]
  • 2.    蔣文光主編,中國曆代名畫鑑賞 (下冊),金盾出版社,2004年09月第1版,第1860頁
  • 3.    單國強主編,金陵諸家繪畫,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0.8,第138頁
  • 4.    《美術大觀》編輯部編.中國美術教育學術論叢 造型藝術卷 6=The Chinese fine arts education academic symposium Modeling art:遼寧美術出版社,2016.10:317
  • 5.    龔賢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18-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