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河道署

鎖定
清河道署,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興華西路3號,是河北省保存較完整的一座清代道台衙署。清河道為分巡道,始設於清雍正四年(1726年),全稱為“分巡道直隸清河道”。清道光年間,清河道署由裕華路天主教堂地遷至興華路。 [3] 
清河道署共有六套院落,建築面積1840平方米。 [3]  清河道署建築羣分東、中、西三路,建築形式為硬山布瓦頂,佈局嚴謹,南北方向的主軸線全長160餘米,自臨興華沿線縱向串通一座大門。共有大門、垂花儀門院、大堂院、二堂院、三堂院,及東路東跨院、西路西花廳院、西花廳後院等古建築18棟,中軸線上四套院落佈局規整,均為一正房兩廂房,正廂之間有廡廊相連,正房(北房)均為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兩側東西廂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廊步山牆施花卉圖案。各院落兩側均開便門,以便進出。在中路二進院以東,存有清河道署東跨院;在中路四套院以西,有由左旁門出,有清河道署西花廳、西花廳後院。 [1]  [4] 
2013年5月3日,清河道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清河道署
地理位置
保定市興華路3號
所處時代
清道光年間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面積
1840 m²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文物編號
7-0764-3-062

清河道署歷史沿革

清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再派其弟怡親王允祥和大學士朱軾“查勘直隸水利”。次年二月,遂進行水利整修。怡親王為加強華北地區治水管理,建議“將大名道改名清河道,移駐保定府”,保定府清河道由此誕生。
清道光年間,清河道署由裕華路天主教堂地遷至興華路。 [3] 
民國時期,清河道署曾作為軍閥王佔元的公館。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變”后王佔元公館由偽保定市政府佔用。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為國民黨暫編第28軍軍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河北省供銷社、河北省檔案館入駐清河道署。 [1]  [3-4] 
20世紀70年代,清河道署成為民居。
2015年1月,保定市水利局按照設計方案,積極籌措資金;同年9月開始對清河道署進行修繕。
2019年10月,保定水利博物館施工布展開始。
2021年12月16日,保定水利博物館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 [5] 
清河道署 清河道署

清河道署建築格局

清河道署結構

清河道署
清河道署(3張)
清河道署共有六套院落,建築面積1840平方米。 [3]  清河道署建築羣分東、中、西三路,建築形式為硬山布瓦頂,佈局嚴謹,南北方向的主軸線全長160餘米,自臨興華沿線縱向串通一座大門。共有大門、垂花儀門院、大堂院、二堂院、三堂院,及東路東跨院、西路西花廳院、西花廳後院等古建築18棟,中軸線上四套院落佈局規整,均為一正房兩廂房,正廂之間有廡廊相連,正房(北房)均為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兩側東西廂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廊步山牆施花卉圖案。各院落兩側均開便門,以便進出。在中路二進院以東,存有清河道署東跨院;在中路四套院以西,有由左旁門出,有清河道署西花廳、西花廳後院。 [1]  [4] 
清河道署 清河道署

清河道署特點

清河道署前、後門樓高大宏偉,門旁曾經各有一對造型雄渾的青石立獅護衞。各院門窗全部是木雕藝術作品,雖吸取但又不拘泥於中國傳統的“冰菱紋”、“步步錦”的做法,各院門窗雕飾所採用的圖案各有各的基調,如後院是以“方”,中院是以“圓”,前院是以“方圓相配”的圖案為基調。門楣、柱礎、脊頂、前檐等關鍵部位多是雕刻花飾。其中二門是一座捲棚頂式的垂花門,門楣上部近2平方米的空間,全部是紫檀透雕花鳥。清河道署木裝修構圖巧妙,均為花草式類,併為各種式樣施以不同顏色。
清河道署全部工程的施工工藝和材質要求也比較高,各房皆歇山頂式,磨磚對縫,磚木結構,房屋內部不僅木條吊頂,木地板,進深寬,淨空高,還有比較厚的火牆。 [1]  [4] 

清河道署主要建築

清河道署綜述

清河道署主要包括大門、垂花儀門院、大堂院、二堂院、三堂院,及東路東跨院、西路西花廳院、西花廳後院等古建築18棟建築。清河道署大堂院、二堂院、三堂院,各有北上房5至7間,各院均有東、西廂房3間,組成了院落大小不等,房屋高低有致的3座四合院。 [1]  [4] 

清河道署大門

大門為五開間,座北朝南,北出廊,總面積95.63平方米;東西各兩間為倒座,中間的一間為大門,將大門的南牆加寬加高,立面處理成大門式樣,保存基本完整。大門與二進院院門間為一長條形院,是清河道署的第一進院,此院與大門並列,一排倒座的南房,是傭人和警衞房間,在迎門照壁前的東、西圍中心位置,分別是八角形洞門。 [1]  [4] 

清河道署垂花儀門院

垂花儀門院是清河道署內保存較好的一座建築,為懸山捲棚布瓦頂,總面積11.11平方米。該門的花罩,即“倒掛眉子”雕刻精美。整塊花罩均為透雕,為左右兩棵樹,枝蔓相交,上面落有兩隻小鳥。枝蔓施紅色,綠葉,白花,兩隻鳥施黃身綠翅。整個雕刻佈局緊湊,繁複細膩,該建築物保存完好。 [1]  [4] 

清河道署二進大堂院

二進大堂院總面積294.44平方米。正房大堂是清河道迎來送往之所,為五開間硬山建築,合瓦屋面捲棚頂,正房與廂房間連廊相通。木構架、牆體、屋面及木裝修均完好保存,油飾彩畫清晰。二進院東、西配房各三間,合瓦屋面捲棚頂,前出廊。建築物保存完好。 [1]  [4] 

清河道署三進二堂院

三進二堂院建築數量3棟,總面積289.69平方米。三進院二堂正房是清河道辦公治事之所,五開間,跨草盤子清水脊,合瓦屋面,前後出廊。正房與廂房間連廊相通。木構架、牆體、屋面及木裝修均完好保存,油飾彩畫清晰。三進院東、西配房均為三開間,跨萆盤子清水脊,合瓦屋面,前出廊。建築物保存完好。 [1]  [4] 

清河道署四進三堂院

四進三堂院建築數量3棟,總面積289.14平方米。四進院三堂正房是清河道員及家眷居住之所,五開間,跨草盤子清水脊,合瓦屋面,前出廊。正房與廂房間連廊相通。木構架、牆體、屋面及木裝修均完好保存,曲飾彩畫清晰。四進院東、西配房均為三開間硬山建築,清水脊,合瓦屋面,前出廊。建築物保存完好。 [1]  [4] 

清河道署東路東跨院

東路東跨院位於清河道署中路二進院以東,建築數量3棟,總面積205.504平方米。東跨院正房三間帶西耳房兩間,東耳房已毀,東、西配房各兩間。三間正房為硬山建築,合瓦屋面,木構架、牆體、屋面均完好保存,裝修由金柱推至檐柱東西配房均為兩開間,硬山建築,合瓦屋面,前出廊,建築物保存完好。 [1]  [4] 

清河道署西花廳

西花廳由中路二進院左旁門出,在中路二進院的西側,有清河道署西花廳、西花廳後院。西花廳建築總面積147.18平方米。西花廳是清河道員及下屬聚宴之所,正房是三開間周圍廊歇山結構建築,前帶抱廈三間,東西兩側帶回廊,大木構架,屋面保存完好,裝修及油飾彩畫部分完好,結構較為特殊,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1]  [4] 

清河道署西跨院

西跨院又叫花廳後院,建築數量3棟,總面積235.83平方米。花廳後院位於花廳的北側,為三合院,正房、東西廂房均為三開間前出廊硬山建築,建築主體保存完好,裝修及油飾彩畫部分完好。 [1]  [4] 

清河道署歷史文化

清河道署歷史人物

王佔元
王佔元,晚清投奔保定府淮軍行伍,清末北洋第二鎮統制,曾一度鎮守保定,民初為湖北總督兼省長。當時他在保定開辦了乾義麪粉公司和電燈公司,成為保定府的首富,號稱“長江三督”之一。王佔元公館是在清河道署基址上增建而成,佔地1.4公頃,總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佈局嚴謹,由50餘間平房組成七套院落,與一座小花園毗鄰,建築形式均為硬山布瓦頂。這座建築羣雖曾冠以“王佔元公館”,但從整體定位上仍是一座中國典型的道台署衙建築。 [1]  [4] 

清河道署清河道

清河道署雕花門楣
清河道署雕花門楣(2張)
保定有拒馬河、大清河、唐河、一畝泉河、府河等9條河流,是歷史上有名的九河匯聚之地。清王朝初建,保定府連年遭遇連年大雨,“九河氾濫”、“大水決堤”。作為京南重鎮、畿輔要地,保定的水利建設直接影響到皇城的安寧,對皇權統治也易構成威脅。
清河道全稱為“分巡道直隸清河道”,為分巡道,始設於清雍正四年(1726年),管理保定、正定二府及易州、趙州、深州、冀州、定州五直隸州。併兼管直隸境內苑家口(今霸州城東南十八里)以西、北京以南諸河。 [3] 
清河道署是清河道台的辦公之所,清代清河道員在歷史上多為政清廉,有所作為。據記載,整個清代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各朝,共有111位清河道員在此任職,其中有方觀承、周元理、劉峨、周馥、楊士驤等9人直接升任為直隸總督。 [1]  [4] 

清河道署文物保護

1984年6月1日,保定市政府公佈清河道署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4] 
1993年7月15日,清河道署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4] 
2013年5月3日,清河道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清河道署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清河道署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興華西路3號。 [3] 
清河道署 清河道署
開放時間
暫未開放。
門票價格
無。
交通信息
乘坐保定公交7路、32路、102路、27路、12路、k1路、1路、4路保百大樓站下車,沿裕華西路走60米,左轉進入唐家衚衕沿唐家衚衕走310米,左轉進入興華路即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