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水花椒

鎖定
清水花椒,甘肅省天水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中文名
清水花椒
產地名稱
甘肅省天水市
品質特點
外在感官品質:果粒大,鮮果呈鮮紅色,乾果呈紅褐色,粒大飽滿,果面疣狀腺點突起明顯,內瓤為淺黃色,成熟時果實不易開裂,幹後開裂呈梅花狀或兩口四瓣;麻味醇厚、香味濃郁,無異味
登記年份
2020年

清水花椒產品介紹

清水花椒為伏天採摘,俗稱“伏椒”。樹體較高大(3〜7米),樹型緊湊,皮刺大而稀,枝梢少刺,基部寬厚,常退化,羽狀複葉,有小葉7〜11 片,葉片橢圓形、深綠色、較厚、有光澤;葉面蠟質層厚、質脆、有椒香味;葉柄及葉脈無小刺;果穗大而緊湊,果柄較長,果粒大,鮮果呈鮮紅色,乾果呈紅褐色,粒大飽滿,果面疣狀腺點突起明顯,內瓤為淺黃色,成熟時果實不易開裂,幹後開裂呈梅花狀或兩口四瓣;麻味醇厚、香味濃郁,無異味。

清水花椒自然生態環境

2.1地形地貌 清水縣地處鄂爾多斯地台西南和北祁連地槽褶皺帶東端,清水縣境東部為隴山餘脈南北向盤龍山,南部有盤龍山南段東西向筆架峯,西部是弓型高峯科山樑,北部為南北向化嶺山與封山;在山樑內外,形成以牛頭河為中心的湯浴河、樊河、後川河四大水系。在羣山環抱中,形成牛頭河中部的山間盆地。 2.2土壤情況 清水花椒生產地域土壤主要為黑壚土、黃綿土和潮土,有機質含量1.37%~1.9%,pH值7.1~8.1,土壤表層疏鬆多孔,滲水性、適耕性和保肥性較好,特別適宜清水花椒種植。 2.3氣候條件 清水縣氣候温和,屬隴中南部温帶半濕潤區,年平均氣温9.8℃,地面平均氣温12.7℃,夏季各月平均氣温20.7℃~21.5℃,是花椒果實生長的最適宜温度。平均最高氣温27.7℃~28.8℃,極端最高氣温37.8℃,影響花椒光合作用的有害高温日明顯少於其他地區。年降水量561.9毫米,全年無霜期204天,清水花椒開花或幼果期平均氣温6.1℃~12.1℃,適宜授粉和坐果。全年日照時數2011.7小時,七、八月份是清水花椒果實快速生長和營養成分積累期,月平均日照時數249.6小時,十分適宜清水花椒的生長,是形成清水花椒品質特徵的主要因素。清水花椒果實成熟期晝夜温差大,有利於着色和營養成分積累。 2.4水文狀況 清水花椒主產區位於牛頭河流域,牛頭河流域是清水縣主要的飲用水源保護地,水質十分良好,非常適宜農田灌溉。牛頭河流域所轄的白沙、永清、紅堡三鎮沒有工礦企業,不存在排污現象,水文情況良好,因此,能夠在保證清水花椒品質的基礎上滿足其水分需求。

清水花椒地域範圍

清水縣地處東經105°45′~106°30′,北緯34°32′~34°56′,東西長66公里,南北寬47公里,面積2012平方公里。清水花椒產地分佈在清水縣金集鎮、郭川鎮、賈川鄉、土門鄉、遠門鄉、白駝鎮、紅堡鎮、永清鎮、白沙鎮、秦亭鎮、山門鎮、黃門鄉、新城鄉、王河鎮、松樹鄉、豐望鄉、草川鄉、隴東鄉18鄉鎮240個行政村,清水花椒種植面積為20000公頃,年產花椒3.6萬噸。

清水花椒品質特性特徵

4.1 外在感官特徵 清水花椒為伏天採摘,俗稱“伏椒”。樹體較高大(3〜7米),樹型緊湊,皮刺大而稀,枝梢少刺,基部寬厚,常退化,羽狀複葉,有小葉7〜11 片,葉片橢圓形、深綠色、較厚、有光澤;葉面蠟質層厚、質脆、有椒香味;葉柄及葉脈無小刺;果穗大而緊湊,果柄較長,果粒大,鮮果呈鮮紅色,乾果呈紅褐色,粒大飽滿,果面疣狀腺點突起明顯,內瓤為淺黃色,成熟時果實不易開裂,幹後開裂呈梅花狀或兩口四瓣;麻味醇厚、香味濃郁,無異味。 4.2 內在品質指標 清水花椒精油含量≥7.5mL/100g,不揮發性乙醚萃取物≥10.4%,不飽和脂肪酸≤0.97g/100g,油酸C18:ln9c≥0.2g/100g,亞油酸/α-亞麻酸≥0.7g/100g,α-亞麻酸C18:3n3c≥0.17g/100g,γ-亞麻酸C18:3n6c≥0.012g/100g,揮發油含量(以幹基計)≥3.3mL/100g。 4.3 安全要求 清水花椒產品按照國家相關質量標準要求執行,根據國家無公害、綠色農產品生產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制定清水花椒的生產操作技術規程。

清水花椒特定生產方式

3.1 建園技術 3.1.1園地選擇 園地要選在遠離城市和交通主幹道的空氣清新、無“三廢”污染、無城市醫療垃圾和磚瓦窯的空曠地帶,土層厚度1m以上,壤土或沙壤土,地下水位1.5m以下,統一規劃,集中連片建園。 3.1.2苗木選擇 選擇良種壯苗,主根≥20cm,側根≥2條,地徑≥0.5cm,苗高≥50cm,芽體完整、飽滿。苗木必須具備“三證”(許可證、質量檢驗證、檢疫證),確保苗木純度和質量。 3.1.3苗木定植 3.1.3.1定植時間 秋季栽植、春季栽植和雨季栽植。秋植為11月,春植為3月中、下旬,雨季栽植為陰雨天。秋植必須埋土過冬,雨季栽植必須摘葉。 3.1.3.2定植密度與方式 定植的株行距為5m×5m或5m×6m。採用直徑×高為0.6m×0.8m大穴栽植,栽植前將1000~1500kg/666.7m²秸稈(鍘碎)、1000kg~3000kg農家肥、50kg~80kg複合肥或磷肥與表層土混勻填入,將底土放在表層或行間,並澆足水等待定植。 3.1.3.3 定植苗木 3.2土肥水管理 3.2.1土壤管理 3.2.1.1深翻擴穴 深翻厚度不低於30cm。 3.2.1.2中耕除草 在生長季節降雨或灌水後,及時進行中耕除草。 3.2.1.3覆草 覆草應在春季施肥、灌水後進行,利用麥秸、玉米秸等覆蓋於樹冠下,覆草厚度為15~20cm,上面壓少量土,麥收後可加壓一次補充草量。 3.2.2施肥 3.2.2.1施肥原則 注重有機肥、輔助無機肥的原則。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3.2.2.2基肥 基肥以腐熟的農家肥、廄肥、漚肥、有機複合肥等為主,於9月下旬~10月底全園或開溝施入,施肥量依樹齡、樹勢而定,一般盛果期椒園施有機肥75t/hm²,磷酸二銨450kg/hm²。 3.2.2.3追肥 追肥前期以氮肥為主,後期增施磷、鉀肥,盛果期樹在花後、果實膨大期、花芽分化期分別穴施尿素、磷酸二銨、硫酸鉀複合肥每次各300kg/ hm²;於4月~5月份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氨基酸液肥、多元微肥等2次~3次。 3.2.3水分管理 花椒樹萌芽前、開花後、果實膨大期及土壤封凍前各灌一次水,採用畦灌、溝灌、穴灌等方法。乾旱區花椒園可採用穴貯肥水,有條件的可採用滴灌、滲灌、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同時可全園種植黑麥草、三葉草或覆蓋地膜以減少水份蒸發,改善土壤結構。 3.3樹體管理 3.3.1整形修剪 3.3.1.1整形 樹形採用自然開心形,主幹高40cm~60cm,主幹上均勻着生水平夾角為120°的3個主枝,每個主枝着生2個~3個側枝,側枝和主枝上着生結果枝和結果枝組,其分佈在主枝兩側,呈平斜生狀。 3.3.1.2修剪 依據樹齡採用不同的修剪方法。幼齡樹採取定乾和短截兩項措施,促進樹冠迅速擴大,培養好樹體骨架,促其早結果、早豐產;結果樹以疏為主,除去病蟲枝、交叉枝、重疊枝、徒生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老樹以更新為主,疏枝和短截相結合,保留健壯枝條並對其加強培養,逐年疏除老枝,恢復樹勢。 3.3.2花果管理 在花序分離期及時進行疏花,一般5cm以上的結果枝佔 50%以上,間隔摘去1/5~1/4的花序。若5cm以上的結果枝佔50%以下,應間隔摘去1/4~1/3的花序。通常是強旺的主枝、側枝和枝組不疏或少疏,弱的主枝、側枝和枝組應多疏。 3.4病蟲害防治 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方法。認真清園,深翻改土,刮除老翹皮、剪除蟲梢並集中燒燬,消滅越冬病蟲源;生長季在樹幹上綁草把、麻袋片等誘殺幼蟲。化學防治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執行。 3.5果實採收 3.5.1適時採收 果實具有該品種特有的紅色時,且油腺飽滿,輕按滲油,應及時採收。一般集中在入伏3天后進行。 3.5.2採收技術 採收時注意不可損傷結果枝,採收後應涼於陰影處,厚度必須小於12cm,並於次日用陽光曝曬法或暖炕烘乾法制幹。 3.6生產記錄 認真記錄清水花椒生產情況、病蟲害發生狀況、技術措施、農藥化肥的使用説明,建立清水花椒生產過程的記錄檔案,完整記載投入品的名稱、使用時間、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量。各銷售點要有銷售台賬,建立清水花椒銷售檔案,記載銷售的去向、數量、等級、時間等。

清水花椒包裝標識規定

5.1標誌 在包裝方式上採用箱式包裝和袋式包裝兩種,包裝箱或包裝袋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和已獲證的無公害農產品標誌,其無公害農產品標誌的使用具體標註按有關規定執行。 5.2 標識 明確表述地域範圍內的地理標誌“清水花椒”的生產經營者, 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清水花椒”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清水花椒”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使用標識, 在其產品包裝上統一使用“清水花椒”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5.3 標籤 在標籤上標註“清水花椒”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及無公害農產品標誌、產品名稱、數量、品種、產地、包裝日期、保存期、生產單位等內容。 5.4運輸 清水花椒運輸時嚴防機械損傷。運輸工具必符合清潔、衞生、無污染的要求。運輸過程中,嚴禁使用含殘毒污染的倉庫和車廂,不允許和有毒物品混放、混裝、混運。長途運輸、短暫停車時,要保持環境通風、乾燥,嚴防日曬雨淋,注意通風散熱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