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格爾泰

鎖定
清格爾泰先生 (1924 .06.12~2013.12.27),蒙古族,內蒙古赤峯市寧城人,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蒙古語言學大師,我國現代蒙古學奠基人之一。1939—1940年就讀於呼和浩特蒙古學院;1941年東渡日本,先後就讀於東京善鄰高等商業學校、東京工業大學和仙台東北帝國大學。1946年參加工作,曾任內蒙古軍政大學蒙古語文研究室主任、中央民族學院蒙古語言教研室主任、蒙古語族語言調查隊隊長暨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院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內蒙古大學蒙古語言文學系主任、內蒙古大學副校長兼蒙古語文研究所所長、中國民族語言學會副會長、中國蒙古語文學會副理事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委員、國際蒙古學協會副主席等職。 長期從事蒙古學的教學與研究,學識淵博,治學嚴謹,他在蒙古語族諸語言、滿語、契丹的語言和文字等領域均有着極高的學術造詣,對蒙古語語音學、語法學、方言學,以及蒙古語族親屬語言、文字改革、標準音、語言規範化、語言的發展道路、新詞術語的創制等問題都有深入研究, 並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受到學界的高度重視。 學術著作《蒙文文法》《現代蒙古語語法》《契丹小字研究》(合著)《土族語話語材料》《土族語和蒙古語》 等在學界均有重要影響。2013年12月27日逝世。 [1] 
(概述圖來源 [2] 
中文名
清格爾泰
國    籍
中國
民    族
蒙古族
出生地
內蒙古赤峯市寧城縣
出生日期
1924年6月12日
逝世日期
2013年12月27日 [2] 
畢業院校
仙台東北帝國大學
職    業
語言學家
代表作品
《蒙文文法》
《現代蒙古語》
《蒙漢詞典》
《契丹小字研究》
主要成就
創建了內蒙古大學蒙古語言文學系
中國第一個蒙古語言學碩士點
中國第一個蒙古語言文學培養基地
中國第一個蒙古語言學博士點
職    稱
教授

目錄

清格爾泰人物生平

1924年,清格爾泰出生在內蒙古卓索圖盟喀喇沁中旗(今赤峯市寧城縣)。幼年的他在家鄉的蒙文私塾受到良好的教育。 清格爾泰14歲考取了呼和浩特蒙古學師範班。17歲畢業後,懷揣着人生的夢想,懷揣着報效祖國的拳拳之心,他遠渡日本開始了留學生涯。初到日本入預科班學習,1943年考入東京工業大學理工部理工專業。由於當時政治的動盪和戰爭的原因,清格爾泰轉入日本東北帝國大學理學部繼續學理工科專業。在那個戰火紛飛的特殊年代,每一個熱愛民族的熱血青年都會義不容辭地選擇祖國的利益。抱着滿腔的愛國熱情,1945年,清格爾泰結束了4年的留學生活,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在抗戰勝利後不久,烏蘭夫領導的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在赤峯辦起了內蒙古自治學院,21歲的清格爾泰既懂蒙語又懂漢語,就被選派去講授蒙語文課。1947年,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自治學院的一半人奉命到齊齊哈爾辦內蒙古軍政大學,清格爾泰在此承擔了講授蒙文課、政治課等任務。在有關領導的支持下,清格爾泰在軍大建立了內蒙古歷史上第一個蒙古語文研究室,此間他着手編寫了蒙文教材《蒙文文法》,教材是以現代語言學理論為依據,比較通俗地論述了蒙古書面語語音、語法、正字法和正音法的蒙文語法。這是他的第一部學術著作,也是我國第一部簡明蒙古語語法教材,在當時,很受蒙古語文工作者歡迎。其英文版分別在香港、紐約出版。
1955年到1956年,全國進行了各個語族的大範圍調查,先後在內蒙古東部、甘肅、新疆、青海的蒙古語族語言區考察調研了兩年。清格爾泰擔任蒙古語族語言調查隊隊長。他所在的小分隊因為有受聘於我國的前蘇聯著名蒙古學家布·哈·託達葉娃,被稱為專家工作組。當時清格爾泰30歲出頭,就已經肩負起這樣的重任。他沉穩細緻的工作作風連蘇聯專家也非常佩服。遇到危險的事、尷尬的事他表現得沉穩、機智和聰敏。在對東鄉語及保安語進行調查時,由西寧去往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時險象環生,汽車一直行駛在高山峻嶺的盤山道上,時不時會看到翻掉在深谷中的汽車,這給司機和隊員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大家不由自主地轉頭去看清格爾泰,清格爾泰卻若無其事地與專家談論工作或討論某一語言現象,大家好像吃了定心丸,情緒安定多了。
1957年,清格爾泰在《蒙古語文》上連續撰寫了長篇論文《中國蒙古語族語言及其方言概述》,介紹了我國蒙古語言方言土語的劃分及蒙古族語言情況。這是中國學者對境內蒙古族語6種語言及蒙古語方言進行全面研究的第一個公開發表的成果,具有劃時代意義。可以説,以蒙古語調查為標誌,中國的蒙古語族語言研究在國際蒙古學界異軍突起,形成了以清格爾泰為學術帶頭人的實力雄厚的中國蒙古語言學派,開創了中國蒙古語語言研究的黃金時期。 也就從這個時期始,清格爾泰的人生軌跡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他對蒙古語言學產生了一種不可隔阻的情懷。從開始的“服從祖國需要”變成“抱有個人志趣”,成為他投入到蒙古語言學領域的一個里程碑。
1957年成立內蒙古大學的時候,清格爾泰奉調到內大工作,主要任務是建立健全蒙古語言文學系。 籌建之初,清格爾泰傾注了自己的全部激情。師資力量數量尚少,學術水平尚待提高,健全和完善教學大綱,等等一系列的非常現實也非常嚴峻的一個接一個的困難擺在了清格爾泰的面前。 當時,內大的其他各系,得到北京大學等高校的支援,建系工作都已落實。而蒙語系在我國屬於首創,沒有哪個大學能在這方面支援內大。而且烏蘭夫提出:內大除了按照全國高校的培養目標培養人才,還要擔負起發展內蒙古民族科學文化的任務。這點對蒙語系的壓力特別大。當時師資力量薄弱是蒙語系的突出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清格爾泰等人想出了種種辦法。如:除從蒙古國請來兩名專家外,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人員的積極性;從當時的學員中物色後備力量,定向培養,邊學習邊作教學輔助工作等。經過一些年的艱苦工作,清格爾泰帶領的科研隊伍編寫出了《現代蒙古語》《蒙古文學史》,並編譯了《語言學概論》和《文學概論》等高水平的蒙古語言文學專業重點教材。 清格爾泰在教學領域辛勤工作,他把巨大的精力和熱情投入到教書育人、培養人才的工作之中。曾講授《現代蒙古語》《語言學概論》《語音學》《語言調查》等重點課程。他的學識淵博,講起課來幽默風趣,經常和學生一起討論、研究,從不“滿堂灌”,聽過他課的學生都説“那簡直是一種享受”。
他從1962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又開始招收博士學位研究生。先後指導碩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5名,為自治區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和少數民族幹部,有的已經成為這一領域的學科帶頭人或學術骨幹。 通過清格爾泰為首的蒙語系師生的不懈努力,內大蒙古語言文學學科逐漸成長壯大起來,發展成為“蒙古語言文學國家重點學科”和“蒙古語言文學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 成為我國高等院校蒙古語言學和科研工作奠基人,他説:“有影響的著作都是集體的成果,一個人再有能力也不如團隊的實力。” 為了促進蒙古語文研究,在清格爾泰的建議下,1962年建立了蒙古語文研究室,1982年擴建為蒙古語文研究所。他倡導建立蒙古文學研究所和蒙古文化研究所,並積極參加了蒙古學研究院的籌建工作。 清格爾泰非常重視資料建設工作和研究手段的更新。他認為資料中心的建設對一個學科的發展非常重要,從建校以來他一直建議圖書館購置國內外新出書刊資料,並要求收集社會上的民間古舊書籍並派人去抄錄重要的孤本;他強調與國內外高校科研單位建立圖書交換關係的重要性。
上世紀80年代初,電子計算機開始用於各項工作中。蒙古語文研究所當時還沒有這方面的經費,清格爾泰感到在蒙古語文研究工作中利用電子計算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於是他把在日本講學期間省吃儉用節省下的100萬日元,為語文研究所購買了第一台電子計算機。之後把《蒙古秘史》等中期蒙古語資料輸入這台計算機,為研究生撰寫論文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這台電子計算機現在雖然已經落後,但它是蒙古語文研究工作中利用計算機的開端,也為蒙古語文信息處理打下最初的設備基礎。 清格爾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蒙古語族語言的語音語法和契丹文字等領域。在進行蒙古語言學的研究時,他非常強調團隊精神,主張在學術領域人人平等,反對以勢壓人。他説:“要發揮團隊的實力,最好不要單打獨鬥,一個人再有能力也不如團隊的實力。”《現代蒙古語》和《蒙漢詞典》都是清格爾泰領頭集體完成的成果,他自己完成了《現代蒙古語語法》、《蒙古語語音系統》等成果。
清格爾泰先後主持完成了若干項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對蒙古語族語言研究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80-1985年承擔第六個五年計劃國家重點科研項目“阿爾泰語系語言比較研究”。 1998-2001年承擔教育部“九五”規劃項目“契丹文字研究”。1999-2005年,承擔國家社科基金“蒙古學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 2002年以後承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契丹小字再研究”。 清格爾泰等人在蒙古語文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二十世紀少數民族語言研究》一書評介清格爾泰教授等編寫的《現代蒙古語》時説:“這是我國第一部全面描寫現代蒙古語的科學著作……突破了過去研究蒙古語僅僅取材於書面語的侷限性,大大豐富了對現代蒙古語語音系統的認識” “……總之,以清格爾泰為首的內蒙古大學的蒙古語言學家們在現代蒙古語的描寫研究上付出了艱苦努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現代蒙古語》一書以其全面性、系統性和創造性受到學術界的重視。這部著作的問世標誌着中國蒙古語研究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關於《蒙漢詞典》,《二十世紀少數民族語言研究》評價説:“內蒙古大學蒙古語文研究室編撰的《蒙漢詞典》,收詞5萬條,同音同形異義的詞分別列出。這部詞典主要收錄現代蒙古語詞,同時也選收了一部分閲讀經典著作、古代文獻時會遇到的古舊詞。在收錄書面上已經定型的詞語的同時,也選收了一些具有一定不變形、富於生命力、有利於蒙古語豐富發展的方言口語詞。此外,還收錄了一部分常用成語。這部詞典的一個優點是為了幫助讀者掌握詞的意義和用法,除羅列漢語相當的詞語和加註解釋型的詞語外,必要時還舉出例句,對翻譯工作和教學工作大有好處;另一個優點是在正文之後附錄了《蒙語簡要語法》、《難讀詞口語讀法表》、《蒙文標點符號表》、《蒙文基本筆劃表》、《回紇蒙文字母表》、《八思巴字字母表》、《託忒文字母表》,為掌握蒙古語言文字的系統知識提供了簡便的工具。”
遼代使用的契丹文字失傳幾百年後,20世紀20年代在赤峯巴林右旗開始被發現。30-40年代一些學者認識了其中一些字的意義,但是其讀音無法知道。50-60年代一些外國學者重點研究其讀音,但都沒有成功。70年代中期,內大蒙古語文研究所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的學者,共同組織了一個“契丹文字研究小組”,聯合攻關,取得突破性進展。清格爾泰、劉鳳翥、陳乃雄、於寶林、邢復禮等人的集體著作《契丹小字研究》等陸續發表後,得到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這項研究成果獲得了內蒙古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清格爾泰為蒙古族語言學傾注了畢生的精力和心血,為蒙古語族語言研究奠定了嚴謹、科學、縝密的基礎,主持編寫了10多部專著,100多篇學術論文,當之無愧地被學界譽為蒙古語言學泰斗,我國高等院校蒙古語言學和科研工作奠基人。但清格爾泰深感“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他常説:“實際上我作為一名教師、博導,也常感到先天不足,後天也不充裕。” 一生節儉,卻為蒙古語基金會捐款60萬元,他説:“這是我的事業。”
清格爾泰的節儉是出了名的。 清格爾泰的學生、內蒙古大學蒙古學學院研究員吳英喆講述了1998年陪清格爾泰去北京看病的經歷。“到了北京,清先生住的基本是最便宜的旅店,120元的標間,按清先生的住房標準能住五六百元的,他説得給單位節省。他在旅店用自來水開得細細的,用衞生紙也不會拉長長一條,而是夠用就行;出門坐地鐵或公交車,不是急事從不打車;訂飯吃水果這頓剩下了,下頓再吃,他告訴我,這些都來之不易,不能浪費。” 在家裏,清格爾泰也是簡樸持家,不該花的錢絕對不花,單位為他換了新房子,他把能用的傢俱和物品全搬到了新家繼續使用。 就是這樣一位節儉與惜金的人,卻捐出60萬元給了內蒙古清格爾泰蒙古語言文化基金會,支援家鄉的文化建設。清格爾泰説:“這是我的事業。” 2008年10月,在清格爾泰的家鄉寧城縣,成立了用他的名字命名的蒙古語言文化基金會——內蒙古清格爾泰蒙古語言文化基金會。基金會成立之初,清格爾泰即為基金會捐了20萬元。
2012年12月13日,在中國第三屆蒙古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中國蒙古學研究的最高獎“中國蒙古學獎”首次頒獎,清格爾泰成為獲得這一獎項的中外第一位學者,榮獲“中國蒙古學獎”10萬元。2013年2月5日,在自治區民委、烏蘭夫基金會共同舉辦的“第三屆烏蘭夫蒙古語言文學獎”表彰大會上,清格爾泰又榮獲20萬元突出貢獻獎。2013年7月19日,清格爾泰將以上獲獎的30萬元及自己積攢的10萬元,共計40萬元再次捐贈給內蒙古清格爾泰蒙古語言文化基金會。 清格爾泰還將自己的2500冊珍稀藏書捐給了基金會。如清格爾泰所願,基金會成立5年多,完成了寧城縣蒙文地名的普查補正工作,開辦了清格爾泰蒙古語言文化網,編印了《蒙古語會話手冊》,獎勵了近百名學習、使用蒙古語的優秀學生和先進人物……基金會的社會活動範圍日益擴大,影響力也逐步得到提升,正在“起於寧城,但不止於寧城,起於內蒙古,但不止於內蒙古。”
2013 年12 月 27 日,清格爾泰逝世。 [1-2] 
參考資料
  • 1.    孫國軍、陳俊達,清格爾泰先生學術生平述略,赤峯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第39卷,第4期,第1-6頁
  • 2.    清格爾泰,內蒙古日報,2014.02.11,第13版: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