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明粿

鎖定
清明粿,又名青團菠菠粿(福州)、清明粑(江西)、清明菜粑粑(四川),蒿子粑(安徽)、艾果 [1]  等,是中國南方各省漢族特色食品之一。 [2-4] 
中國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包括上巳節清明節等,由於農業社會物質匱乏的特性,傳統節日強調“吃”的文化,清明粿之於清明(後逐漸覆蓋了上巳、寒食兩個節日),具有飲食豐富性、禮儀儀式性、家庭參與性。 [5]  閩台民俗是中華文化一體,例如在閩台將清明節祭祀祖先、吃清明粿等民俗作為主要活動,亦很盛行於古代中原清明踏青之俗。 [6] 
清明粿外皮綠色,多用艾草鼠鞠草做成,較軟,久置後變硬。餡分鹹甜等種類,形狀有類“元寶形”和圓形之分。 [7] 
中文名
清明粿
外文名
Qingming Kueh
別    名
艾粿
鼠麴粿
田艾乙
主要原料
鼠鞠草/艾蒿,粳米、糯米
是否含防腐劑
主要營養成分
澱粉,維生素
主要食用功效
除濕
由    來
民間傳承
種    類
甜、鹹兩種
流行地區
中國南方多省區

清明粿起源發展

清明果 清明果
清明粿作為清明節的重要食俗與節日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清明粿最初是寒食節的食俗,後因清明節與寒食節的發展,被賦予了清明節。從文獻資料記載來看,最初的寒食節食俗只是最普通的麥粥,後來才慢慢多樣化,青團的歷史記載僅以現有材料來看,可以追溯南朝梁代。 [8] 
清明粿以鼠麴草和米粉作為原料的清明果,目的是“以壓時氣”,解決歷史上東晉後由北方遷徙而來至今江浙滬閩一帶沿海氣候濕熱地區移民們水土不服和痢疾的問題。 [9] 
清明粿到了明清開始流行於江蘇浙江上海,也是福建廣東江西安徽及其他南方部分地區的傳統小吃,一般在清明前後製作食用。現代更多的是應令嚐鮮,清明粿的祭祖功能逐漸的淡薄,而更多的被人們用來當春天的時令點心來食用,也可以饋贈或款待親友。 [10] 

清明粿傳説典故

清明果 清明果
傳説有一年清明節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得力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農民上前幫忙,將陳太平化裝成農民模樣,與自己一起耕地。沒有抓到陳太平,清兵並未善罷甘休,於是在村裏添兵設崗,每一個出村人都要接受檢查,防止他們給陳太平帶吃的東西。
回家後,那位農民在思索帶什麼東西給陳太平吃時,走出門,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顏色。他頓時計上心頭,連忙採了些艾草回家洗淨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一隻只米糰子。然後把青溜溜的糰子放在青草裏,混過村口的哨兵。陳太平吃了青團,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後,他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後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禦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 [11-13] 

清明粿代表分類

菜餡清明果 菜餡清明果 [14]
清明粿依餡料不同分為甜、鹹兩種。用清明草和適量糯米粉、大米粉加入白糖水和好捏成糕點或加工成皮子,包入芝麻、桂花糖、豆沙餡,壓成圓模蒸熟則為甜清明粿;包入臘肉丁、冬筍丁、香菇丁、紅椒丁、豆腐乾、醃菜、豆芽餡等,做成餃子形的為鹹清明粿。 [11]  [15] 

清明粿流行地區

清明果 清明果
清明粿流行於江浙滬一帶。 [12]  [16]  福建省和廣東省小部分地區,江西、湖南、安徽、四川部分地區均有製作食用清明粿的習俗。 [17] 

清明粿菜品特色

清明粿外形

清明果
清明果(4張)
清明粿形狀有些像餃子,大小比餃子稍大(重量、大小根據製作者習慣而有所差異),外皮流動性較弱,熟後能保持固有形狀。 [15] 

清明粿風味

清明粿在工藝上也有類似麻餈之處。這種點心質感滑糯、糯韌綿軟,看上去油綠如玉,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 [18]  清明粿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炸着吃,也可以熱着吃,清明粿的味道美不美,主要取決於蒸的時間和火候:蒸太久清明粿就會很硬;蒸的時間太短,清明粿又會太軟太黏。 [19] 

清明粿製作流程

清明粿是通過採集田間的鼠麴草或艾蒿清洗搗爛擠壓取汁,同晾乾的水磨糯米粉、大米粉拌勻揉和成皮,然後包餡製作的米粉類軟式點心。
製作清明果 製作清明果
鼠麴草或艾蒿清水洗淨,放入煮開的鍋中焯水(可選加一勺鹽),焯水後立刻撈出用冷水沖涼,通過杵和臼搗爛(原生態製法)、攪拌機絞碎(現代化製法)成為糊狀。
預先將適量糯米及粳米磨成濕潤細膩的米粉與糊狀草泥混合均勻揉成麪糰,蒸熟後分小塊搓圓壓扁製成外皮。(或用大米米漿與艾草在大鍋中混和,直到米漿成為固態,以此來製成外皮)
(1)鹹清明粿:將餡的原材料都切成丁或小塊,放進燒熱的鍋炒熟炒透並加適量鹽、辣椒調味;
(2)甜清明粿:芝麻、豆沙等餡料預混時一般有加入白砂糖,以制熟後的餡包入即可。
待出鍋的外皮涼後包入餡料,分別製成自己喜好的形狀,上鍋再以大火蒸一刻鐘左右即可。 [20] 

清明粿食材價值

清明粿多用艾草或鼠麴草做成: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腎。艾草特殊的氣味同時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温、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 [20-21] 
鼠麴草性平和,有化痰、止咳、降壓、去風功效。 [20]  [22-2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