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新區

鎖定
清新區,隸屬廣東省清遠市,位於廣東省西北部,北江中下游,東鄰英德清城區,西連廣寧四會,北接陽山,南面緊靠清城區107國道、清連高速公路、清四一級公路、清佛公路等相通。總面積2353平方千米,下轄8個鎮,1個林場。 [1]  2022年,清新區户籍總人口73.1萬人,常住人口61.85萬人。 [10] 
1988年,撤銷清遠縣,設立清遠市,原清遠縣劃分為清城區、清郊區。1992年,撤銷清郊區,設立清新縣。2012年,撤銷清新縣,設立清新區。清新區人民政府駐太和鎮府前路3號。 [1]  北部是典型的石灰岩山區,中部是中低山區,南部以平原為主。最高峯是位於龍頸鎮和浸潭鎮之間的平坑頂,海拔1181米。區境靠近北迴歸線,屬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熱,氣候温和,年平均氣温為20℃—22℃,無霜期330天以上。降水豐富,是廣東省三大降雨量高值區之一,全區多年平均降雨量為2139毫米。集水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干支流共有12條,主要有北江、濱江及其支流秦皇河、威整河等,均屬珠江流域,北江水系。 [1] 
2022年,清新區地區生產總值307.0億元,增長0.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0.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24.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22.4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9.6:40.5:39.9。 [10] 
中文名
清新區
外文名
Qingxin District
別    名
清郊區
行政區劃代碼
441803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廣東省清遠市
地理位置
清遠市西南部,廣東省西北部
面    積
2353 km²
下轄地區
8個鎮
政府駐地
太和鎮
電話區號
0763
郵政編碼
5118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73.1 萬(2022年)
著名景點
清新温礦泉
太和古洞
玄真古洞
百步梯等
車牌代碼
粵R
地區生產總值
307 億元(2022年)

清新區歷史沿革

清新區風光
清新區風光(14張)
1988年1月,撤銷清遠縣,設立清遠市(地級),原清遠縣分為清城區、清郊區。
1992年,撤銷清遠市清郊區,設立清新縣。
2012年12月,撤銷清新縣,設立清遠市清新區,以原清新縣的行政區域為清新區的行政區域。

清新區行政區劃

清新區區劃沿革

1988年1月,原清遠縣除清城、附城、洲心3個鎮外,其餘25個鎮歸清郊區管轄。
1988年6月,原屬清郊區管轄的高田、回瀾、山塘、太平、秦皇、三坑、石角、龍塘、源潭、江口、昇平、高橋12個鎮和銀盞、華僑、天堂3個農林場,以及飛霞管理區劃給清城區管轄;清郊區設立太和鎮,管轄原屬清城區清城鎮的黃坑、樂園、周田3個村委會。調整後,清郊區管轄太和、珠坑、魚壩、禾雲、石馬、南衝、龍頸、石坎、沙河、新洲、浸潭、石潭、白灣、桃源等14個鎮和筆架林場。全區所轄面積1875平方千米,164個村民委員會,13個居民委員會,243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約35萬人。
1989年1月,市委、市政府決定,原由清城區管轄的回瀾、三坑、太平、山塘、秦皇、江口、高田、高橋、昇平、華僑農場共10個鎮場劃歸清郊區管轄,同年6月6日,市委、市政府決定,高橋鎮劃歸清城區管轄。同年11月,省民政廳批覆回瀾、三坑、太平、山塘、秦皇、江口、高田、昇平8個鎮和華僑農場、天堂山林場劃歸清郊區管轄(天堂山林場,為市林業局直管的國營林場。在今飛來峽鎮境內,面積約12平方千米,人口約300人,原清遠縣、原清郊區、今清新縣均不列入鎮、場序列)。
1995年7月,昇平鎮劃歸飛來峽區管轄。
2000年5月,華僑農場改設為清僑鎮(保留華僑農場牌子)。
2001年11月,昇平鎮重新劃歸清新縣管轄。
頗具現代氣息的清新縣城 頗具現代氣息的清新縣城
2002年5月,撤銷秦皇鎮,併入太平鎮;撤銷回瀾鎮,原回瀾鎮的回瀾居委會和飛水、井塘、白蓮、塔腳、滘星、新洲、萬羣、萬星、五星9個村併入太和鎮,回正、低地、大灣3個村併入山塘鎮。
2003年6月,撤銷珠坑鎮、清僑鎮、新洲鎮,分別併入龍頸鎮、江口鎮、沙河鎮。
2003年9月,白灣鎮正式併入石潭鎮。
清新區地圖 清新區地圖
2004年5月,縣撤銷江口鎮、昇平鎮、高田鎮,設立飛來峽鎮。撤銷石馬鎮、南衝鎮、石坎鎮、珠坑、南衝5鎮,併入龍頸鎮。撤銷魚壩鎮、沙河鎮,併入禾雲鎮。撤銷桃源鎮,併入浸潭鎮。
2009年,清新縣飛來峽鎮劃歸清城區管轄。

清新區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清新區下轄8個鎮:太和鎮太平鎮山塘鎮三坑鎮龍頸鎮禾雲鎮浸潭鎮石潭鎮,設有筆架林場。清新區政府駐太和鎮。

清新區地理環境

清新區位置境域

清新區位於北緯23°32′46"—24°19′04",東經112°23′41"—113°20′55"之間。地處廣東省中部,北江中下游,是珠江三角洲粵北山區的過渡地帶。全區總面積2353平方千米, [1]  東鄰英德和清城區,西連廣寧縣四會市,北接陽山縣,南面緊靠清城區 [2] 

清新區地形地貌

清新區境內南北長約85千米,東西寬約55千米。北部是典型的石灰岩山區,中部是中低山區,南部以平原為主。最高峯是位於龍頸鎮和浸潭鎮之間的平坑頂,海拔1181米。 [2] 

清新區氣候

清新區景觀 清新區景觀
清新區靠近北迴歸線,屬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熱,氣候温和,年平均氣温為20℃—22℃,無霜期330天以上。降水豐富,是廣東省三大降雨量高值區之一,全區多年平均降雨量為2139毫米,降雨量時空變化不均勻,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每年4—9月的汛期,約佔全年降雨量的80%,暴雨頻繁。 [2] 

清新區水文

清新區境雨量充沛,河流眾多。集水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干支流共有12條,主要有北江、濱江及其支流秦皇河、威整河等,均屬珠江流域,北江水系。
北江,是流經區境的第一大河,也是廣東省主要河流之一。它發源於江西省信豐縣大庾嶺,流入本省南雄後稱湞水,至曲江與武水匯合後稱北江,南流至三水思賢窖與西江匯合並流入珠江。北江干流全長468千米,集水面積46686平方千米,流經區內太和鎮、山塘鎮。
濱江,為北江的一級支流,是區內的主要河流。全流域均在本區境內,發源於區內西北部石潭鎮的大霧山,上游稱大巖水,至石潭墟與白灣水匯合後始稱濱江。自西北向東南流經浸潭、禾雲、龍頸、太和等鎮後,由飛水口匯入北江。濱江干流全長97千米,集水面積1728平方千米,平均坡降1.1‰,多年平均徑流量25.7億立方米。
大巖水,為濱江干流上游段,自發源地大霧山至石潭墟。河長17千米,集水面積113平方千米,平均坡降12.8‰,多年平均徑流量1.34億立方米。
白灣水(又稱“青龍寨水”),為濱江一級支流,發源於原白灣鎮雪頂山,至石潭墟匯入濱江。河長21千米,集水面積107平方千米,平均坡降11.8‰,多年平均徑流量1.41億立方米。
黃洞水,為濱江一級支流,發源於原桃源鎮天堂山,至浸潭鎮留良洞匯入濱江。河長37千米,集水面積232平方千米,平均坡降12‰,多年平均徑流量3.02億立方米。黃洞水建有縣內最大的水庫——龍鬚帶水庫,總庫容9760立方米。
石坎水,為濱江一級支流,發源於原石坎鎮石磯頂,至龍頸圩匯入濱江。河長32千米,集水面積150平方千米,平均坡降10.3‰,多年平均徑流量2.18億立方米。
炳水,為濱江一級支流,發源於原南衝鎮寺洞西頂,至龍頸鎮匯入濱江。河長34千米,集水面積169平方千米,平均坡降6.2‰,多年平均徑流量2.45億立方米。
壩仔水,為濱江一級支流,發源於原魚壩鎮義合鄉獨樹腦,至原珠坑鎮新村圍匯入濱江。河長29千米,集水面積185平方千米,平均坡降4.4‰,多年平均徑流量3.05億立方米。
秦皇河,為北江一級支流,發源於秦皇花捍頂,至回瀾正江口匯入北江。河長32千米,集水面積136平方千米,平均坡降9.7‰,多年平均徑流量1.9億立方米。
威整河(又稱“漫水河”),是北江一級支流,發源於廣寧縣湴仔山,流經四會市後進入本區三坑鎮,至三水區埠街上社匯入北江。總河長75千米,集水面積791平方千米。流經本區境內河長22千米,集水面積103.2平方千米,平均坡降2.75‰,多年平均徑流量1.29億立方米。 [2] 

清新區自然資源

清新區植物資源

清新區森林面積為16.4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69.63%,森林蓄積為818.91萬立方米,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面積5.89萬公頃,其中國家生態公益林2.09萬公頃,省級生態公益林3.8萬公頃。全區林業用地面積約16.7萬公頃,共有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廣東清新白灣)、市級自然保護區2個(筆架山、桃源燕子巖)、縣級自然保護區3個(太和洞、明霞古洞、三坑温礦泉)和省級森林公園1個(太和洞森林公園)、鎮級森林公園4個、市級森林公園1個、濕地公園1個。 [3] 

清新區礦藏資源

清新區境內已查明的礦產資源品種有20多種,主要以黃金稀土高嶺土温礦泉石灰石石英為主。石灰石儲量不僅大,現探明約有7億噸,而且適合用於生產水泥用石,平均品位氧化鈣≥48%;温礦泉貯量豐富,水質優良,開發利用價值高。據地質資料數據統計,本區各礦種探明的D級儲量有:砂岩510萬立方米,建築用花崗岩320萬立方米,斜長花崗岩140萬立方米,水泥用灰巖700萬立方米,制灰用灰巖1090萬立方米,石英礦245萬立方米,陶瓷土910萬立方米,磚瓦用黏土92萬立方米,鉛鋅礦3.5萬噸, 地熱水每年99萬立方米。 [3] 

清新區人口

2022年,清新區户籍總人口73.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0.1萬人,鄉村人口53.0萬人;男性人口38.1萬人,女性人口35.0萬人。常住人口61.85萬人,城鎮人口比重為45.8%。 [10] 
全區居民絕大部分為漢族,佔99%以上,2011年末,全區常住人口70.6萬人,户籍人口69.3萬人。全區有姓氏300多個,其中,萬人以上的姓氏約20個,5千人以上的姓氏約30個,以陳、黃、李、梁、劉、羅、朱、曾、潘、何等姓人數較多,其中陳姓人數約8萬人,為區內第一大姓。居民絕大部分是漢族。大多數居民以粵語清遠話為日常交際語言,另有小部分居民講客家話及鶴話,講客家話及鶴話的人絕大部分也能講流利的清遠話。

清新區經濟

清新區綜述

2022年,清新區地區生產總值307.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0.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0.1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124.5億元,下降1.5%;第三產業增加值122.4億元,增長0.2%。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9.6:40.5:39.9。 [10] 
人民生活
2022年,清新區城鄉(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65元,增長4.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02元,增長2.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67元,增長4.7%。 [10]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清新區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1.3%。從三次產業投資結構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23.1%;第二產業投資增長48.2%,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28.2%;第三產業投資增長4.6%。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8.9%。商品房屋竣工面積12.1萬平方米,下降74.4%,其中住宅面積5.4萬平方米,下降85.3%;商品房屋銷售面積46.5萬平方米,下降45.0%。 [10] 
財政
2022年,清新區財政總收入30.5億元,下降29.0%。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0億元,增長6.5%,其中税收收入10.8億元,下降12.1%。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2.8億元,增長14.2%,其中教育支出12.8億元,增長4.4%;科學技術支出0.2億元,下降18.1%;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支出0.4億元,增長16.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7億元,增長4.2%;衞生健康支出6.9億元,增長4.2%;節能環保支出0.2億元,增長49.4%;城鄉社區支出0.9億元,增長42.2%;農林水支出6.5億元,增長0.8%;交通運輸支出1.4億元,增長12.7%;住房保障支出3.7億元,增長59.5%。 [10] 

清新區第一產業

2022年,清新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7.3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其中農業產值50.3億元,增長2.0%;林業產值7.8億元,增長42.7%;牧業產值26.0億元,增長1.1%;漁業產值8.8億元,增長2.4%;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4.4億元,增長33.3%。
農作物總播種面積93.6萬畝,增長4.7%。其中,穀物播種面積36.2萬畝,增長0.2%;經濟作物種植面積55.0萬畝,增長8.1%;經濟作物中甘蔗種植面積0.3萬畝,增長46.7%;油料作物種植面積9.2萬畝,下降2.1%;木薯種植面積2.1萬畝,增長2.1%;中草藥材種植面積0.3萬畝,下降0.1%;蔬菜種植面積38.9萬畝,增長7.5%。
穀物產量12.6萬噸,增長0.5%;甘蔗產量1.4萬噸,增長48.3%;油料作物產量1.8萬噸,下降1.7%;木薯產量3.0萬噸,增長2.5%;蔬菜及食用菌產量70.9萬噸,增長1.5%;水果產量28.7萬噸,增長2.7%;茶葉產量1362噸,增長27.2%。
肉類總產量7.3萬噸,下降0.6%。其中,豬肉產量2.9萬噸,增長1.6%;牛肉產量313噸,下降26.5%;羊肉產量441噸,下降31.2%;家禽肉產量4.3萬噸,下降1.5%。水產品產量3.8萬噸,增長2.4%。 [10] 

清新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清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5家,工業總產值391.0億元,下降4.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7.4億元,下降4.5%。其中輕工業增加值50.5億元;重工業增加值56.8億元。按經濟類型分,股份制企業增加值64.4億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加值42.0億元,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增加值1.0億元。
在規模以上工業現代產業中,先進製造業增加值31.4億元,增長5.6%;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0.4億元,下降16.5%;優勢傳統產業增加值48.0億元,下降14.7%。先進製造業中,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業下降16.6%,先進裝備製造業增長8.0%,石油化工產業下降1.9%,先進輕紡製造業增長6.0%,新材料製造業增長6.9%。高技術製造業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下降16.5%。優勢傳統產業中,紡織服裝業下降6.2%,食品飲料業下降2.3%,傢俱製造業增長42.4%,建築材料業下降23.2%,金屬製品業下降16.4%。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530.6億元,增長17.0%,利潤總額44.2億元,增長71.1%。 [10] 
建築業
2022年,清新區具有資質等級以上建築企業17家,總產值12.7億元,增長 17.1 %;房屋建築竣工面積25.7萬平方米,增長2.1%。 [10] 

清新區第三產業

國內消費
2022年,清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0億元,下降0.8%。 [10] 
對外貿易
2022年,清新區外貿進出口總額為88.1億元,增長17.3%,其中:進口總額為24.2億元,增長0.7%;出口總額為63.9億元,增長25.1%。新籤外商投資合同10宗,增長25%;實際利用外資1.3億元,下降52.0%。 [10] 
旅遊業
2022年,清新區旅遊總收入15.3億元,下降11.1%。共接待旅遊人數為182.4萬人次,下降20.4%,其中一日遊113.9萬人次,過夜遊68.5萬人次。 [10] 
金融業
2022年,清新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18.7億元,增長7.8%。其中,住户存款餘額252.3億元,增長11.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330.1億元,增長8.2%。財產保險收入1.0億元,增長15.3%,支付各類賠款0.5億元,增長32.4%,人壽保險收入1.1億元,增長7.8%,支付各類賠款0.2億元,增長34.3%。 [10] 

清新區交通運輸

2022年,清新區公路里程數2697.9公里,公共交通車輛為139.5標台,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為100%。 [10] 

清新區政治

清新區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區委書記
區長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歐建寬
區政協主席
唐慶衞
副區長
曹輝
參考資料
[11-15] 

清新區社會事業

清新區教育事業

2022年,清新區擁有普通中學26所,其中:初中19所,高中7所,普通中學在校學生共計39562人;小學59所,小學在校學生64872人;學前教育124所,學前教育學生共計26228人。 [10] 

清新區文化事業

清新縣 清新縣
2022年,清新區擁有文化站8個,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體育館1個,公共圖書館藏量380.5千冊,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09個。 [10] 

清新區醫療衞生

2022年,清新區擁有醫療衞生機構數(含村衞生站)409個,醫療衞生機構單位牀位數(含村衞生站)2466張。醫療衞生機構技術人員(含村衞生站)2493人,其中:醫生1121人,護士(護師、主管護士、副主任護師)1372人。 [10] 

清新區社會保障

2022年,清新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143057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293610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658854人,其中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505782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為86685人。 [10] 

清新區風景名勝

清新縣是中國旅遊強縣和廣東旅遊強縣,並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名縣、中國縣域旅遊品牌百強縣、中國最佳生態旅遊縣、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遊目的地、廣東省國民旅遊休閒示範縣等稱號。全縣各類旅遊資源有60多處,温泉、漂流、體育、生態等旅遊項目較為著名。清新温礦泉旅遊度假區、玄真古洞生態旅遊度假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太和古洞旅遊風景區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其它旅遊景區有:清新名將體育俱樂部、薰衣草世界、筆架山度假村、金龍洞、明霞古洞、清遠桃源生態旅遊區、碧沙洲旅遊風景區、新華鴯鶓文化園、西沙野趣島、五星漂流旅遊度假區、古龍峽漂流旅遊度假區、田園牧歌旅遊度假區、清泉灣生態旅遊度假區等。
清新區旅遊資源有聞名省、港、澳,日湧水量8000~10000立方米,水温為28~60℃,含多種人體所需用微量元素,具有較高醫療保健價值,已成為度假、觀光、休閒、體育、娛樂、購物的旅遊勝地清新温礦泉(國家AAAA級温泉旅遊度假區)。有始建於清末咸豐年間,歷史悠久,山清水秀,古蹟繁多的太和古洞;還有風光明媚,景色怡人的筆架山度假村和筆架峽谷漂流;有奇花異木、千姿百態的明霞古洞、世外桃源桃花湖、燕子巖等一批正在開發的遊覽景點。區內還有一批具開發價值的旅遊資源,如玄真洞自然生態區、英吉利珍禽生態園、北伐名將陳可鈺將軍故居、新洲金礦遺址和清新峯林(喀斯特地形)以及大量適宜於開發生態觀光農業的土地資源等。

清新區榮譽稱號

2019年,清新區入選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4] 
2020年6月,清新區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5] 
2020年12月,清新區入選廣東省雙擁模範城(縣)。 [6] 
2021年6月,清新區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7] 
2021年7月,清新區入選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8] 
2021年9月,清新區入選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縣。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