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鎖定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寫獨宿博山王氏庵的感受。上片以所見所聞渲染寂寞荒涼的環境和氣氛;下片寫白髮蒼顏、壯志難酬的憤慨心情,最後表現雖處境悲涼但雄心不減的可貴精神。這首詞感情濃烈,語言平淡,對抒情主人公的心理描寫和形象刻畫都十分成功。
作品名稱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作    者
辛棄疾
創作年代
南宋
作品出處
全宋詞
文學體裁
詞    牌
清平樂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作品原文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繞牀飢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髮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1]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註釋譯文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詞句註釋

清平樂(yuè):詞牌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兩個樂調命名。雙調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韻,後片三平韻。
⑵博山,在江西永豐境內(今江西省廣豐縣),古名通元峯,由於其形狀像廬山香爐峯,所以改稱博山。王氏庵:王氏人家的草屋。庵,圓形草屋。
⑶翻燈舞:繞着燈來回飛。
⑷“破紙”句:窗間破紙瑟瑟作響,好像自言自語。
⑸塞北:泛指中原地區。作者於南歸前,曾兩隨記吏北抵燕山。歸來:指罷官歸隱。
⑹華髮蒼顏:頭髮蒼白,面容蒼老。 [2]  [3-4]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白話譯文

飢餓的老鼠繞着牀躥來躥去,蝙蝠圍着燈上下翻舞。屋上松風裹挾着大雨洶湧而來,糊窗紙被風撕裂,發出呼啦啦的聲音,彷彿在自言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輾轉不定,如今歸來已是滿頭白髮,容顏蒼老。布被單薄,疾風驟雨的秋夜,從夢裏醒來,眼前依稀還是夢中的萬里江山。 [5]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於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辛棄疾在淳熙八年(1181)前後十一月,約四十五歲時,被貶官為民,於是閒居於帶湖。期間,他常到信州(今江西上饒)附近的名勝之處鵝湖、博山等地遊覽。一個清秋的夜晚,作者來到博山腳下一户姓王的人家投宿。這兒只有幾間破舊的小草菴,屋後是一片竹林、環境十分荒涼冷落。詞人即景生情,百感交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寫成了這首寄寓很深的小令。 [6-7]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作品鑑賞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文學賞析

不少專家都曾指出過辛詞的多樣性特點,肯定各種風格的作品往往又都達到了很高的文學成就,一旦細讀了辛詞,便會有極深的感受。就拿這闋《清平樂》來説,可以講是代表了辛詞的一種藝術風格,全詞僅有八句話四十六個字,但是卻描繪了一幅蕭瑟破敗的風情畫。夜出覓食的飢鼠繞牀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內圍燈翻飛,而屋外卻正逢風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紙也在鳴響。“自語”二字,自然而又風趣地將風吹紙響擬人化、性格化了。獨宿的這個“王氏庵”,是久已無人居住的破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作者一個平生為了國事奔馳於塞北江南,失意歸來後則已頭髮花白、容顏蒼老的老人出現了。心境如此,環境如此,“秋宵夢覺”分明指出了時令,同時也暗示了主人公難以入睡。半夜醒來,眼前不是飢鼠蝙蝠,殘燈破窗,而是祖國的“萬里江山”。很顯然,他“夢中行遍,江南江北”(《滿江紅》),醒後猶自留連夢境,故云“眼前萬里江山”。這一句與“平生塞北江南”相呼應,而把上闋四句推到背後。平生經歷使他心懷祖國河山,形諸夢寐;眼前現實使他逆境益思奮勉,不墜壯志。全詞因有這一句,思想境界頓然提高。
這首詞用文字構築的畫面和表達的感情,若改用線條和色彩是完全能夠表達出來的,可見作者用抽象的文字符號所捕捉、表現的景物的具象化程度了。而且,每一句話都是一件事物、一個景點,把它們拼接起來,居然連連接詞都可以省略掉,因此自然就形成了這幅難得的風情畫。通過畫面,幾乎可以觸摸到作者那顆激烈跳動着的悽苦的心,那顆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執着的心,儘管作者有意要把它掩藏起來。
從詞的格調看,近似田園派,或者歸隱派,同作者的那些豪放之作相去太遠了,而且還算不上是代表作。不過,這首詞別具一格同樣帶給了人們美好的藝術享受。從創作來説,作品總反映着作家的所歷、所見、所聞,所感,總反映着作家的一生及其一生的各個方面,即反映作家的全人。從創作的角度講,任何作家也總是從題材內容出發,去努力尋求不同的形式和風格,他們之間的區別權在於成就的高低而已。象作者這樣,能夠在斷承、發展蘇軾詞風的基礎上,成為豪放派大家,同時還能在閒淡、細膩、婉約等格調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在文學史上倒是不多見的。正如劉克莊在序《辛稼軒集》時所説:“公所作,大聲鏜鎝,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其穠纖綿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2]  [7]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名家評價

清·許昂霄《詞綜偶評》:後段有老驥伏櫪之概。
清·陳廷焯《雲韶集》:數語寫景逼真,不減昌黎《山石》詩。語奇情至。
清·陳廷焯《詞則·放歌集》:短調中筆勢飛舞,辟易千人。結尾更悲壯精警,讀稼軒詞勝讀魏武詩也。
近代·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此詞有“烈士暮年,壯心未已”之概。前半闋從眼前景物,寫出悽寂難堪之境,因而引起心情中之矛盾,蓋抱有熱烈之志之人不能堪此種境界也。後半闋即寫因此種境界而引起之感慨。辛本先在北後歸南,故曰“平生塞北江南”。此詞作於辛年近五十歲時,故曰“白髮蒼顏”。言外有年歲已老,志業未成之意。“布被”二句,為一夢初醒時之感覺,即此“眼前萬里江山”六字,已大足表現辛棄疾無時忘卻祖國江山。而此“萬里江山”,乃在悽寂之境中倏現“眼前”,其情之悲憤如何,讀者不難想象。 [1]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一1207),字幼安,號稼軒居士。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歷任江陰籤判,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其間一度起為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使。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江知府,不久罷歸。一生力主抗金北伐,並提出有關方略,均未被採納。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感情。有《稼軒長短句》以及今人輯本《辛稼軒詩文鈔存》。詞存六百二十九首。 [8] 
參考資料
  • 1.    吳熊和.唐宋詞彙評(兩宋卷)三: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407
  • 2.    葉嘉瑩.辛棄疾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6:392-394
  • 3.    榮斌.辛棄疾詞集:濟南出版社,2014:20-21
  • 4.    馬瑋.中國古典詩詞名家菁華賞析 辛棄疾: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4:122-123
  • 5.    王思熠.宋詞三百首全解: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335
  • 6.    楊義.古典詩詞散曲精粹:上海三聯書店,2007:271
  • 7.    唐圭璋.唐宋詞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517-1518
  • 8.    唐圭璋.唐宋詞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