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平樂·年年雪裏

鎖定
《清平樂·年年雪裏》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創作的一首賞梅詞,也是詞人對自己一生早、中、晚三期帶有總結性的追憶之作。此詞借不同時期的賞梅感受寫出了詞人個人的心路歷程。詞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個不同時期賞梅的典型畫面,深刻地表現了自己早年的歡樂、中年的悲慼、晚年的淪落,對自己一生的哀樂作了形象的概括與總結。全詞以賞梅寄寓自己的飄零之情和家國之恨,詞意含蓄藴藉,感情悲切哀婉。
作品名稱
清平樂·年年雪裏
作    者
李清照
創作年代
南宋
出    處
全宋詞
作品體裁
題    材
詠物詞

清平樂·年年雪裏作品原文

清平樂
年年雪裏,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1] 

清平樂·年年雪裏註釋譯文

清平樂·年年雪裏詞句註釋

⑴清平樂:詞牌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兩樂調命名。雙調八句四十六字,上片四仄韻,下片三平韻。
⑵挼(ruó):以手揉搓。無好意:心情不好。
⑶贏得:獲得,落得。
⑷海角天涯:猶天涯海角。本指僻遠之地,這裏當指臨安。
⑸“蕭蕭”句:形容鬢髮花白稀疏的樣子。生華,生長花發,指生白髮。
⑹“看取”二句:“看取”是看着、觀察的意思。觀察自然界的“風勢”。雖然出於對“梅花”的關切和愛惜,但此處“晚來風勢”的深層語義,當與《菩薩蠻·歸鴻聲斷殘雲碧》和《憶秦娥·臨高閣》的“西風”略同,均當喻指金兵對南宋的進逼。結拍的“梅花”除了上述作為頭飾和遣愁之物外,尚含有一定的象徵之意。故應,還應。 [1]  [2]  [3-4] 

清平樂·年年雪裏白話譯文

年年雪裏,常插梅花,賞花人心醉。幾何時,搓盡花瓣難有好心情,只落得滿衣清淚。
今年漂泊海角天涯,兩鬢稀疏又添白髮。測看今晚風勢如此大,實在難以再觀賞梅花。 [4] 

清平樂·年年雪裏創作背景

這首詞,大多研究者認為是李清照南渡後的作品。傳本《梅苑》收錄署名李清照五首詠梅詞。其中《滿庭芳》《玉樓春》《漁家傲》三首系早期所作,被收入《梅苑》無可懷疑。另兩首《清平樂》和《孤雁兒》顯系夫婿趙明誠卒後的悼亡之作。趙卒於宋建炎三年(1129)秋,那麼詠梅兼悼亡之作最早似應作於翌年初春梅開之時,而蜀人黃大輿所輯《梅苑》系成書於建炎三年冬。《清平樂》和《孤雁兒》恐非《梅苑》舊本所載,所以這兩首詞的寫作日期不受《梅苑》成書時間所限。這首《清平樂》便是寫於李清照晚年的,是詞人對自己一生早、中、晚三期帶有總結性的追憶之作。 [5-6] 

清平樂·年年雪裏作品鑑賞

清平樂·年年雪裏整體賞析

這首詞處處跳動着詞人生活的脈搏。她早年的歡樂,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淪落,在詞中都約略可見。飽經滄桑之後,內中許多難言之苦,通過抒寫賞梅的不同感受傾訴了出來。詞意含蓄藴藉,感情悲切哀婉。
上片憶舊。分為兩層。開頭兩句回憶早年與趙明誠共賞梅花的生活情景:踏雪尋梅折梅插鬢多麼快樂!多麼幸福!這“醉”字,不僅是酒醉,更表明女詞人為梅花、為愛情、為生活所陶醉。她早年寫下的詠梅詞《漁家傲》中有句雲:“雪裏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羣花比。”可作為“年年雪裏,常插梅花醉”的註腳。三四句當寫喪偶之後。李清照在抒情時善於將無形的內心感情通過有形的外部動作表現出來,如“倚樓無語理瑤琴”(《浣溪沙》),“更挼殘芯,更捻餘香,更得些時”(《訴衷情》),“夜闌猶剪燭花弄”(《蝶戀花》)。花還是昔日的花,然而花相似,人不同,物是人非,怎不使人傷心落淚呢?李清照婚後,夫妻志同道合、伉倆相得,生活美滿幸福。但是,時常發生的短暫離別使她識盡離愁別苦。在婚後六、七年的時間裏,李趙兩家相繼罹禍,緊接着就開始了長期的“屏居鄉里”的生活。生活的坎坷使她屢處憂患,飽嘗人世的艱辛。當年那種賞梅的雅興大減。這兩句寫的就是詞人婚後的這段生活,表現的是一種百無聊賴、憂傷怨恨的情緒。本詞中“挼盡”二句,説把梅花揉碎,心情很不好,眼淚把衣襟都濕透了。插梅與挼梅,醉賞梅花與淚灑梅花,前後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階段與不同的心情。
下片傷今。“生華”意為生長白髮。詞人漂泊天涯,遠離故土,年華飛逝,兩鬢斑白,與上片第二句所描寫的梅花簪發的女性形象遙相對照。三四句又扣住賞梅,以擔憂的口吻説出:“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看取意為看着。晚來風急,恐怕落梅已盡,想賞梅也看不成了。早年青春佳偶,人與梅花相映。中年迭經喪亂,心與梅花共碎。晚年漂泊天涯,不想再看梅花委地飄零。詞人南渡後,特別是丈夫去世後更是顛沛流離,淪落漂零。生活的折磨使詞人很快變得憔悴蒼老,頭髮稀疏,兩鬢花白。詞人説:如今雖然賞梅季節又到,可是哪裏還有心思去插梅呢?而且看來晚上要颳大風,將難以晴夜賞梅了。而且一夜風霜,明朝梅花就要凋零敗落,即使想看也看不成了。
最後的“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可能還寄託着詞人對國事的憂懷。古人常用比興,以自然現象的風雨、風雲,比政治形勢。這裏的“風勢”既是自然的“風勢”,也是政治的“風勢”,即“國勢”。稍後於清照的辛棄疾的《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與此寓意相似,都寄寓着為國勢衰頹而擔憂的情緒。李清照所説“風勢”,似乎是暗喻當時極不利的民族鬥爭形勢;“梅花”象徵美好事物,“難看梅花”,則是指國家的遭難,而且頗有經受不住之勢。在這種情況下,她根本沒有賞梅的閒情逸致。身世之苦、國家之難糅合在一起,使詞的思想境界為之昇華。
這首詞篇幅雖小,卻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從依次描寫賞梅的不同感受看,運用的是對比手法。賞梅而醉、對梅落淚和無心賞梅,三個生活階段,三種不同感受,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對比中表現詞人生活的巨大變化。從上下兩闋的安排看,運用的是襯托的手法,上闋寫過去,下闋寫現在,但又不是今昔並重,而是以昔襯今,表現出當時作者飄零淪落、哀老孤苦的處境和飽經磨難的憂鬱心情。以賞梅寄寓自己的今昔之感和國家之憂,但不是如詠物詞之以描寫物態雙關人事,詞語平實而感慨自深,較之《永遇樂·元宵》一首雖有所不及,亦足動人。
這一首小詞,把個人身世與梅花緊緊聯繫在一起,在梅花上寄託了遭際與情思,構思甚巧而寄託甚深。 [1]  [2] 

清平樂·年年雪裏名家點評

山東大學教授王延梯《讀〈清平樂〉》:這首詞在藝術上頗具特色。從章法上看,詞人攝取了三個不同時期的賞梅片段,從早年,經中年,至暮年。次序井然不紊。但三層寫來又非平敍。早年是“常插梅花醉”,中年是“挼盡梅花無好意”,晚年是“難看梅花”。這一“醉”,一“挼”,一“難”,使詞意一轉再轉,跌宕生姿。另外,詞的對比襯托手法也很突出。上片以往年梅花開放時節兩次賞梅的不同心情作對比,而上片的兩次賞梅又有力地襯托了下片的難以賞梅,從而深化了主題。(《李清照詞鑑賞》)
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委員平慧善《李清照詩文詞選譯》:詞為晚年所做,借賞梅自嘆身世。上片憶舊,“年年雪裏”二句,回憶早年與趙明誠共同賞梅的歡快情景。一個“醉”字將詞人熱愛梅花,為梅花陶醉的心情充分表達出來。三四句當寫喪後,“挼”的動作、將女主人觸景傷神的狀態,形容得惟妙惟肖。“滿衣清淚”與“醉”對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處境、不同心境。下片敍今。詞人飄泊天涯,遠離故土,年華飛逝,兩鬢斑白,與上片首二句所描女性形象遙相對照。三四句又扣住賞梅,以擔憂的口吻説出:“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表面寫自然現象:看風勢晚上賞不成花,實指南宋形勢甚惡,極不安定,縱有梅花,難以賞玩。將賞梅與家國之憂聯繫起來,提高了詞的境界。 [7] 

清平樂·年年雪裏作者簡介

李清照像 李清照像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早期生活優裕,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説,反對以詩文之法作詞。並能作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8] 
參考資料
  • 1.    周汝昌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176-1177
  • 2.    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355
  • 3.    陳祖美.李清照作品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2:116-117
  • 4.    平慧善.李清照詩文詞選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7:70-71
  • 5.    陳祖美.李清照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7:219-226
  • 6.    桂文哲.詞解李清照.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3:180-181
  • 7.    柯寶成.李清照全集匯校匯注匯評.武漢:崇文書局,2015:92-93
  • 8.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