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唱

(戲曲的一種演唱形式)

鎖定
指戲曲的一種演唱形式。樂器簡單,一般只唱某齣戲中的一段或數段。
中文名
清唱
特    點
不化裝,可動作,無道白,只唱曲
常用樂器
絃索、笙笛、鼓板

清唱歷史發展

清唱出現於市民文化發達的朝鮮時代(1392-1910)中期, 而相關作品的確切創作年代和創作者現今已不可考。因為清唱是經由演唱者以口授的方式發展並流傳下來的。當時,專門從事清唱的人社會地位很低,清唱也只是一種底層的市民文化形式。而到朝鮮末期,清唱受到官僚階層歡迎,流傳的範圍也得到擴大。 清唱原有12首,流傳至今只剩下了春香歌、沈清歌、興夫歌、赤壁歌和水宮歌。一般,一場清唱表演歷時4-5個小時。2003年, 清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清唱演唱形式

清唱是一種傳統音樂,是圍繞某一特定的主題,一人清唱、一人擊鼓的音樂劇。清唱者保持站立,以歌曲、言詞和肢體動作來表現故事的內容;鼓手則坐着用鼓擊出長短不同的節奏併發出“jota”、“eolssigu”等感嘆,為清唱者的表演增添興致。清唱特有的長短節拍、旋律和唱法是韓國傳統藝術文化的代表。

清唱清唱劇

簡介
將歌劇和清唱劇(包括獨唱、合唱和樂隊的一種混合而成的體裁,與歌劇不同之處是靜態的表演方式——演員沒有戲劇性的動作,並且以宗教題材為主要內容。是近代俄國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對自己作品《俄狄普斯王》的稱謂。
形成
清唱劇在1630年以前,可算是試驗時期,它有許多不同的名稱、不同的形式與不同的風格及演出。聖菲利普神父的宗教劇,可以為清唱劇的始祖。在其羅馬的小教堂中,每天講道或祈禱後歌唱聖詩,以吸引青年人心向聖堂。這些聖詩當時在小教堂又稱Oratory,神劇一字即由此而來。聖菲利普讓意大利詩人作詞,又邀請音樂家來譜曲,後來宗教劇漸被宗教故事為題材的音樂所取代。
在卡奇尼和佩裏早期的作品中,都是用反覆式的詠歎調曲體譜成,每段詩節用相同的低音,只是旋律有異。直到1650年 佩裏的《如果你起程》一劇影響了此後清唱劇的方向,因為它的三段詩節同屬低音,卻含有對比樂段小抒情調宣敍調,並使用樂器演奏,使每組分隔,這種跡象已隱示了清唱劇混合歌樂的形式。16世紀末,意大利作曲家卡瓦列裏他的《靈魂與肉體》,可謂第一部相當於近代形式的清唱劇。
起源
13世紀時,因受聖方濟各( St. Francesco d'Assisi)運動的影響 ,在意大利產生並流行一種讚歌,被稱為神靈贊( Landi Spirituali)。這是一種用流行的曲調和通俗化的歌詞寫的生活性的宗教歌曲。這些歌曲不在教堂演唱,而是在人們聚集一起作祈禱的羅馬市民的家裏演唱。稍後這種讚歌插入了對話形式,於是對話式的神靈贊就產生了。這種神靈贊以簡單的和聲,大眾化的格調,由不同的歌隊以對唱曲的形式唱出。
清唱劇就是把神靈贊戲劇化而產生的。有人認為 1600年在羅馬上演的一部作品《靈魂與肉體的表現》是現存的最早清唱劇。也有人認為 1619年由阿奈利奧( G. Francesco Anerio)創作的《神韻劇》才是第一部真正的清唱劇。
結構
清唱劇的結構與歌劇的組成,大致相同:有抒情調、獨唱二 重唱、朗誦調、合唱、序曲和其它器樂曲,也有故事情節和角色的分配。不同之處在於:清唱劇中演員不化裝、不表演、只歌唱,無舞台佈景、燈光、道具,演唱者一直在台上,沒有出入場和其它戲劇化的動作,整場演出自始至終不分幕,而只有章節 之分,專有一名敍誦者,敍説情節 。此外,清唱劇中的合唱比歌劇多。
類型
早期的清唱劇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使用拉丁文的清唱劇,專以聖經為題材,屬於真正的教會音樂,這種清唱劇到 17世紀後半期就消失了。另一種清唱劇使用的是意大利文,取材較自由,主要在音樂會上演唱 ,被稱為通俗清唱劇。流傳至今的清唱劇,就是後者。通俗清唱劇雖然不是教會禮儀音樂,然而幾個世紀以來,大部分的清唱劇作品都是以基督教為主要內容。

清唱韓國清唱

(板索裏)
清唱是一種傳統音樂,是圍繞某一特定的主題,一人清唱、一人擊鼓的音樂劇。清唱者保持站立,以歌曲、言詞和肢體動作來表現故事的內容;鼓手則坐着用鼓擊出長短不同的節奏併發出“jota”、“eolssigu”等感嘆,為清唱者的表演增添興致。清唱特有的長短節拍、旋律和唱法是韓國傳統藝術文化的代表。清唱出現於市民文化發達的朝鮮時代(1392-1910)中期, 而相關作品的確切創作年代和創作者現今已不可考。
因為清唱是經由演唱者以口授的方式發展並流傳下來的。當時,專門從事清唱的人社會地位很低,清唱也只是一種底層的市民文化形式。而到朝鮮末期,清唱受到官僚階層歡迎,流傳的範圍也得到擴大。 清唱原有12首,流傳至今只剩下了春香歌、沈清歌、興夫歌、赤壁歌和水宮歌。一般,一場清唱表演歷時4-5個小時。2003年, 清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清唱經典作品

春香歌
改編自高麗時期的古代小説“春香傳”,講述了妓女的女兒成春香和官宦子弟李夢龍之間的愛情故事,被評為清唱五大經典作品中文學藝術價值最高的作品。著名歌曲有“戀歌(Sarangga)”、“離別歌”、“獄中歌”等。
沈清歌
改編自高麗小説“沈清傳”。貧窮的沈清沒有錢買米以向菩薩祈求恢復父親眼睛光明,不得不拿自己的生命作為貢獻給龍王的祭品來交換錢財。龍王被沈清的孝心所感動,不僅救了沈清,還讓他們父女倆再度重逢。故事強調要孝敬父母。
興夫歌
改編自高麗小説“興夫傳”,講述了有錢卻黑心的哥哥和貧窮但善良的弟弟兄弟之間的故事。善良的興夫為腿受傷的燕子包紮傷口,作為報答燕子幫助興夫成為一個有錢人;黑心的哥哥為成為更富有的人,故意將燕子腿折斷再進行包紮,最終得到了應得的報應。故事強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理。
赤壁歌
改編自中國著名小説“三國演義”,著名的歌曲有“三顧草廬”和“赤壁大戰”等。
水宮歌
取材於高麗時代的小説“兔子傳”,講述了為取兔子肝解龍王之病而來到陸地的海鱉的故事。戲中人物間常有嘴角之爭,內容生動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