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原滿族自治縣

鎖定
清原滿族自治縣,隸屬於遼寧省撫順市,地處遼寧省東部山區,與吉林省梅河口市接壤,是遼寧省的東大門,屬於兩省四市七縣交界地帶,東與吉林東豐縣、梅河口市、柳河縣毗鄰,南與新賓滿族自治縣接壤,西與撫順縣鐵嶺縣交界,北與鐵嶺西豐縣開原市相連,地理座標為東經124°20′06″—125°28′58″,北緯41°47′52″—42°28′25″,全縣總面積為3932.96平方公里。
清原滿族自治縣現轄10個鎮、4個鄉,共188個行政村,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清原滿族自治縣常住人口為238890人。有滿族、漢族、朝鮮族、回族、蒙古族、錫伯族等29個民族。
2019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0億元,同比增長3%。 [17] 
中文名
清原滿族自治縣
外文名
Qingyuan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
別    名
煤都綠肺,生態新城
行政區劃代碼
210423
行政區類別
自治縣
所屬地區
遼寧省撫順市
地理位置
撫順市東北部
面    積
3932.96 km²
下轄地區
10個鎮、4個鄉
政府駐地
清原鎮
電話區號
024
郵政編碼
113300
氣候條件
中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紅河峽谷漂流
夏湖風景區
吊鈎生態旅遊區
猴石山風景區
火車站
草市站英額門站長山堡站清原站鬥虎屯站北三家站南口前站蒼石站
車牌代碼
遼D
地區生產總值
60 億元(2019年)

清原滿族自治縣建制沿革

清原戰國時屬燕國的遼東郡,秦及漢初襲舊。
清原縣城
清原縣城(11張)
西漢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為玄菟郡高顯縣地,後屬平州玄菟郡;三國西晉隸屬無變。東晉南北朝屬前燕前秦、後燕。
從北燕至隋為高句麗所據。
唐初屬新城地。唐高宗總章元年始屬安東都護府。後為渤海扶余府的轄境。
初屬優州,會同二年(938年)始為東京道鹹州東境地。
金初此地屬東京鹹平縣。天德二年(1150年)起屬鹹平路成平縣。
元初屬開元路開元府,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屬遼陽行省開元府,元貞二年(1296年)屬遼陽行省開元路。
明洪武始屬遼東都指揮使司開元三萬衞所轄。正統三年(1438年)清河以南屬建州衞地,其餘所屬不變。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後金政權建立後,此地為明、後金割據區。
清初,康熙起奉天府屬開原縣。清代為開原、興京兩縣相間之地。
民國初年(1912年)底開原縣境,後因此地位於柳河、興京、海龍三縣交界處,距縣城較遠,難以控制,便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析開原、海龍、柳河、興京以及鐵嶺五縣各一部分,置設治局,同年八月升為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七月正式定名為清原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清原縣直隸遼寧省為三等縣。偽滿大同元年(1932年)三月公佈省公署官制,復改遼寧省為奉天省,仍隸奉天省為丙類縣。
東北光復後,建立了共產黨領導下的縣人民政府。
1946年,國民黨佔領此地,為安東省所轄。
1948年,重新解放,劃歸遼東省管轄。
1954年,劃歸遼寧省所轄。

清原滿族自治縣行政區劃

清原滿族自治縣地圖 清原滿族自治縣地圖
截至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轄9個鎮(清原鎮、紅透山鎮、南口前滿族鎮、大孤家滿族鎮、夏家堡滿族鎮、草市鎮、南山城鎮、灣甸子鎮、英額門鎮)、5個鄉(土口子滿族鄉、北三家滿族鄉、敖家堡鄉、大蘇河鄉、枸乃甸鄉),共188個行政村。

清原滿族自治縣地理環境

清原滿族自治縣位置境域

清原滿族自治縣地處遼寧省東部山區,與吉林省梅河口市接壤,是遼寧省的東大門,屬於兩省四市七縣交界地帶,東與吉林省東豐縣、梅河口市、柳河縣毗鄰,南與新賓滿族自治縣接壤,西與撫順縣鐵嶺縣交界,北與鐵嶺西豐縣開原市相連,地理座標為東經124°20′06″—125°28′58″,北緯41°47′52″—42°28′25″,縣城西距省會瀋陽120公里。全縣總面積為3932.96平方公里。

清原滿族自治縣地貌

清原滿族自治縣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低山丘陵與河谷交錯,中部沿渾河河谷平原向西逐步低緩。境內山脈屬長白山龍崗支脈。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山峯有30餘座。最高山峯有南部的龍崗,海拔1100.1米;次之為北部的莫日紅,海拔1013.4米。最高海拔為1100.1米,最低海拔136.2米,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 [3] 

清原滿族自治縣氣候

魅力清原
魅力清原(16張)
清原滿族自治縣屬中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夏熱。年平均氣温為5.3℃。7月份最熱,平均氣温22.9℃;1月份最冷,平均氣温-16℃。極端最高氣温37.2℃,極端最低氣温-37.6℃。無霜期130天左右。東部南部高寒山區無霜期110至120天。初霜一般在9月中旬出現,終霜在5月中旬。11月中旬土地封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化凍,4月下旬化通。最深凍土層169釐米左右。全年總日照時數為2419小時。春夏多西南風,秋冬多西北風。一般風力3至4級,最大風力7至8級。年平均降雨為806.5毫米,多集中於7、8、9月。這三個月降雨量佔全年總降雨量的60%以上。日最大降雨量為116.8毫米。年蒸發量為1275毫米。 [3] 

清原滿族自治縣土壤

清原滿族自治縣於1981年對全縣的土壤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普查。其結果是:全縣土壤分為6個土類(暗棕壤、棕壤、白漿土、草甸土、沼澤土、水稻土)11個亞類(暗棕壤、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白漿土、草甸白漿土、草甸土、草甸沼澤土、泥炭沼澤土、淹育型水稻土、沼澤型水稻土)35個土屬(酸性巖類暗棕壤、基性巖類暗棕壤、酸性巖類棕壤性土、耕型酸性巖類棕壤性土、基性巖類棕壤性土、石灰岩類棕壤性土、砂頁岩類棕壤性土、酸性巖類棕壤、耕型酸性巖類棕壤、耕型砂頁岩類棕壤、坡積棕壤、黃土狀棕壤、耕型黃土狀棕壤、坡洪積潮棕壤、耕型坡洪積潮棕壤、耕型黃土狀潮棕壤、坡積白漿土、耕型坡積白漿土、黃土狀白漿土、耕型黃土狀白漿土、黃土狀草甸白漿土、耕型黃土狀草甸白漿土、耕型砂質草甸土、耕型壤質草甸土、草甸土型菜園土、耕型草甸沼澤土、泥炭沼澤土、耕型泥炭土、埋藏泥炭土、耕型埋藏泥炭土、草甸土田、棕壤田、腐泥沼澤土、草甸沼澤田、泥炭沼澤田)76個土種,反映了全縣的土壤全貌。

清原滿族自治縣水文

清原滿族自治縣是渾、清、柴、柳四大河流的發源地。境內主、支流共有103條,總流長183公里。其中渾河,境內流長83公里,是大夥房水庫最上游。清河,境地內流長40公里,是清河水庫最上游。柴河,境內流長35公里,是柴河水庫最上游。柳河,境內流長25公里,是吉林磨盤山水庫最上游。

清原滿族自治縣自然資源

清原滿族自治縣植物資源

清原滿族自治縣植物有柞、楊、柳、楸、槐、椴、榆、樺、黃木皮欏等樹種,還有少量的珍貴樹種,如刺楸、曲柳、暴馬等。人工栽培的樹種多是落葉松、黑松、還有少量的紅松、果松、樟子松、雲衫等。
野生中藥材已發現560種,採集較多的有細辛、桔梗、蒼朮、白頭翁、五味子、車前子、龍膽草、柴胡、益母蒿、黃柏等。

清原滿族自治縣礦產資源

截至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已發現的礦種有金、銅、鐵、硫化鐵蛭石理石、硅石、英石、石灰石、煤炭、雲母、草炭土等20餘種。全縣已發現的礦點109個,其中金礦點33個,儲金量約20噸;鐵礦點5個,儲量約4700萬噸;石灰廠礦點3個,儲量約8200萬噸;硫化鐵礦點3個,儲量約1025萬噸;草炭土礦點8個,儲量約7000萬噸。

清原滿族自治縣人口民族

2014年,清原縣總人口33.3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49萬人,農業人口22.88萬人。出生人口2465人,出生率7.38‰,死亡人口2031人,死亡率6.08‰。 [4] 

清原滿族自治縣經濟

清原滿族自治縣綜述

2014年,清原縣地區生產總值(GDP)1391165萬元,可比價格比上年增長9.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6320萬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695296萬元,增長15.7%;第三產業增加值439549萬元,增長2.0%。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增長4.5%,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增長5.2%,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長2.7%,金融業增加值增長22.5%,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3.5%。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7.3:56.3:26.4調整為18.4:50.0:31.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1687元,比上年增加2632元。 [4] 
固定資產投資
2014年,清原縣固定資產投資1282558萬元,增長5.4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50884萬元,增長132.14%;第二產業投資740934萬元,下降7.09%;第三產業投資490740萬元,增長104.58%。 [4] 
財政
2014年,清原縣財政總收入299118萬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1189萬元,比上年下降5.61%。全口徑税收收入131622萬元。地方財政總支出293381萬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49431萬元,比上年下降14.24%。 [4] 
人民生活
2014年,清原縣在崗職工工資總額10.5億元,增長25.54 %,職工平均工資33691元,下降2.39%;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0元,增長9.23%。每百户居民家庭擁有汽車3輛,彩色電視機108台,洗衣機77台,摩托車50輛,電冰箱91台,固定電話72部,移動電話192部,微波爐22台,太陽能熱水器9台,計算機33台,照相機5台。 [4] 
2019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0億元,同比增長3%。 [17] 

清原滿族自治縣第一產業

2014年,清原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15262萬元,比上年增長0.23%。其中農業產值140893萬元,下降29.17%;林業產值91290萬元,增長7.97%;牧業產值191520萬元,增長33.81%;漁業產值68548萬元,下降9.6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3011萬元,增長98.73%。糧食產量17.1萬噸,比上年下降10.0%。
累計發展中藥材131萬畝、食用菌4500萬箱段、花卉1790畝、山野菜10.4萬畝、優質米10萬畝,建設省級有機農業示範基地3.4萬畝,農業“三品”有效使用標識達到73個。新發展2000萬元以上農事企業1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70家,紅河谷中藥材、寶生食用菌被評為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2
植樹造林4033公頃,荒山荒地造林面積2000公頃,低產低效林改造174公頃,四旁(零星)植樹 2007萬株,育苗面積594公頃。森林面積27.9萬公頃,林木蓄積量2742.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71.13%。連續32年無重大森林火災。
大牲畜存欄頭數3.17萬頭,豬存欄5.09萬頭,羊存欄2.86萬隻,黃牛飼養量5.45萬頭,豬飼養量15.94萬頭,羊飼養量6.38萬隻,家禽飼養量385.1萬隻。肉類總產量4.08萬噸,奶類總產量800噸,禽蛋產量3.2萬噸。
2014年,清原縣食用菌發展量4500萬箱段,生產量45000噸。水產品產量4590噸。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22萬千瓦,農用排灌機械2422台,農用拖拉機12250台。共有52座水庫,總供水量16186.77萬立方米,總灌溉面積15.37千公頃。 [4] 

清原滿族自治縣第二產業

工業
2014年,清原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3家,產值3989800萬元,增長9.82%;工業增加值552391萬元,增長4.4%。從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產值5600萬元,下降29.11%;集體工業產值450300萬元,增長3.54%;其他經濟類型工業產值3533900萬元,增長10.77%;從輕重工業看:輕工業產值848200萬元,增長13.17%;重工業產值3141600萬元,增長8.95%。
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3834882萬元,比上年增長9.54%,利税總額229172萬元,增長133.19%。 [4] 
建築業
2014年,清原縣建築業產值351379萬元,增長14.19%。建築業增加值143851萬元,增長60.9%。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57.7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44.6萬平方米。 [4] 

清原滿族自治縣第三產業

郵電通訊業
2014年,清原縣電信業務總量5760萬元,比上年下降11.08%,郵政業務總量1799萬元,比上年增長4.47%,人均電信業務量172元,人均郵政業務量53元。城鄉電話用户已達71717户,函件完成3.5萬件,匯票 4.6萬張。
國內貿易
2014年,清原縣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60608萬元,比上年增長12.5%。縣城零售額265660萬元,增長13.8%,縣以下零售額94948萬元,增長9.0%。按行業分(限上):批發業58839萬元,增長10.8%,零售業103877萬元,增長24.9%,住宿業7372萬元,增長12.6%,餐飲業21439萬元,增長15.1%。
撫順地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1.4%,其中,食品類101.5%,煙酒及用品類99.4%,衣着類100.9%,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100.5%,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100.4%,交通和通訊類100.4%,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100.6%,居住類104.2%。 [4] 
對外貿易
2014年,清原縣實際利用外資額完成5062萬美元,比上年下降0.9%,外貿出口額3260萬美元,比上年下降8.19%。 [4] 
旅遊業
2014年,清原縣共接待遊客37萬人次,增長54.16%。旅遊總收入65億元,增長38.29%。金山石佛景區具備接待能力,筐子溝森林浴場、萬壽山生態園、東砬灣度假區等項目順利實施;積極推進筐子溝、王家堡、沙河子三條溝域農家遊項目建設。 [4] 
金融
2014年,清原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為812072萬元,比年初下降14.89%。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607064萬元,比年初下降10.64%,人均儲蓄存款18191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為363215萬元,比年初下降14.72 %。 [4] 

清原滿族自治縣交通運輸

202國道 [1]  、229國道 [2] 沈吉高速 [5] 沈吉鐵路 [6]  穿過清原滿族自治縣。
2014年,清原縣縣級以上公路17條599.693公里,其中,國道1條90.547公里,省道2條112.485公里,縣級公路14條396.661公里。共有營運車3851輛。其中:營運客車178輛,環城公汽33輛,通達公司24輛,紅河谷旅遊包車14輛。出租車426輛,營運貨車3247輛。 [4] 

清原滿族自治縣政治

縣委書記:張君昶
縣長:尚峯
截至2024年1月 [9-10] 

清原滿族自治縣社會事業

清原滿族自治縣教育事業

2014年,清原縣共有中小學61所,在校學生24688人。其中,高中2所,在校學生4037人,職高1所,在校學生707人,初中13所,在校學生6692人,小學43所,在校學生13172 人,特殊學校1所,在校學生80人,全縣考入專科以上823人。 [4] 

清原滿族自治縣科學技術

2014年,清原縣擁有各類科技機構18個,專業技術人員5485人。共承擔國家、省、市科技計劃項目28項,爭取資金670萬元。完成科研成果18項。其中省級2項,市級3項。市級科技獎勵3項。 [4] 

清原滿族自治縣文化事業

國家三級文化館:清原滿族自治縣文化館。 [7]  國家三級圖書館:清原滿族自治縣圖書館。 [8] 
2014年,清原縣共舉辦大型羣眾性文化活動25次,文化娛樂場所達210家。數字電視節目達98套。城區數字電視用户33270户,入户率達到100%,農村數字電視用户59128户,入户率達到99.5%,在全國縣級單位率先實現有線數字電視全覆蓋。 [4] 

清原滿族自治縣體育事業

2014年,清原縣共組織各種體育賽事8次,向上級輸送運動員5名。 [4] 

清原滿族自治縣醫療衞生

2014年,清原縣擁有衞生機構28個,擁有牀位1610張,從業人數達1724人。包括遍佈城鄉的診所、衞生所、醫務室174人,87張牀,村衞生室282個,202張牀。 [4] 

清原滿族自治縣社會保障

2014年,清原縣養老、醫療等保險擴麪人數達到1.08萬人,實名制就業7500人;完成標準化學校建設28所;實施公立醫院改革,藥品全面實行零差價銷售;完成民族文化中心整體改造,成功舉辦首屆“全民健身·文化藝術節”;投資3000萬元完成農村陣地建設96個;城鄉低保救助標準提高10%,農房保險參保率達到93.4%;投資3181萬元實施移民工程41項,發放扶貧信貸資金7231萬元,實施移民式扶貧318户。 [4] 

清原滿族自治縣名勝古蹟

全縣已發現古城堡9座,古文化遺址4處,石棚址2處,石棺墓70餘座,還有柳條邊遺址等。
雙砬子山城
雙砬子山城位於英額門鎮長春屯村雙砬子山東端山頂上,山高67米,山城周長600米。這裏曾出土石器和鐵钁以及鐵鏃等器物,定為戰國至漢代的山城。
高力城
高力城位於英額門鎮大林子村北1.5華里處的高山頂上。城址長100米,寬70米。暴露遺物有:夾沙紅褐灰陶片、器底、橋狀耳、三角環耳、豆柱、石斧、石刀等,定為戰國至漢代的山城。
下煙溝山城
下煙溝山城位於北三家滿族鄉下煙溝村西300米處的山峯上。周長200米。由於沒發現遺物,未能斷代。
陰城子
陰城子位於南口前滿族鎮白草甸村南1華里處的山頂上。面積為2000平方米,城牆高2米。出露的器物有罐、壺、盆等夾沙灰陶殘片。定為漢代的遺址。
小山城
山城位於縣城東南古城子村東1華里處的山頂上,周長160米,暫未斷代。
南山城
南山城位於南山城鎮南山城村東100米處的山上。城址面積3000平方米。根據暴露的陶片和殘石刀等遺物,斷為戰國至漢代的城址。
西大山山城
西大山山城位於灣甸子鎮尖山子村西約500處的西山上,根據採集的文物斷為戰國至漢代的城址。
楊木林山城
楊木林山城位於夏家堡滿族鎮楊木林村南500米處的山峯上。城址周長625米,壕底寬4米,壕深3米。南北各一城門。根據採集到的夾沙紅、褐、灰陶器片和石斧等遺物,斷為戰國至漢代的城址。
張家溝山城
張家溝山城位於土口子滿族鄉土口子村西北約500米處的高山上。內城周長120米,外城周長250米,現保存完整。因無實物考證,未能斷代。
楊木林文化遺址
楊木林文化遺址位於夏家堡滿族鎮楊木林村南200米處的坡台地上。在地表散見大量紅、褐、灰陶片、石器和殘缺器物等。斷為戰國至漢代的文化遺址。
邱家窩棚文化遺址
邱家窩棚文化遺址位於紅土廟滿族鄉邱家窩棚村北200米處的山坡上。散見有罐、壺、鼎等器物殘缺陶片。還有完整石斧兩件。因證據不充分,未能斷代。
一面山文化遺址
一面山文化遺址位於大孤家滿族鎮一面山村東100米處的山坡上。面積1萬平方米。發現有陶片、陶鼎足、豆柱等。斷為春秋至戰國的文化遺址。
老田家大地文化遺址
老田家大地文化遺址位於甘井子鄉下堡村南約400米處的狹長台地上。根據遺物考證,斷為戰國至漢代的文化遺址。
榔頭溝石棚
榔頭溝石棚位於蒼石滿族鄉榔頭溝村北500米處的高力廟山的山頭上。現狀為四塊條石板。在山下500米處東山頭上還有一處與此同樣大小的石棚,已倒塌,只剩一條側石,兩處遙相對峙。斷為青銅器時代的石棚遺址。
大邊溝石棚
大邊溝石棚位於灣甸子鎮大邊溝村東山頂上。石棚上蓋已坍塌。根據遺物,這為青銅器時代的石棚遺址。
石棺墓
到1981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已發現70餘座石棺墓。多數在渾河、清河、柴河流域北岸的山坡或山腳下,極少數在山頂上。石棺構造多是用6塊石板砌築而成,規格不等,大棺長2.5米到3米,寬1.5米。小棺長1.6米至1.8米,寬60至80釐米。隨葬品有陶器和其它器物。石棺造型,有的精工細作,素面平整;有的稍有加工,石板薄厚不等。根據石棺中出土的器物,定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
松山仙洞風景區
松山仙洞原名為“山岩井”,坐落在卧龍崗的飛來峯山腰,系長白山餘脈,是遼寧省繼本溪水洞後發現的又一處天然洞,其奇特的地理地貌構成了別緻的旅遊資源。總面積500餘畝。松山仙洞風景區位於清原滿族自治縣北三家鄉下寨子村境內,在202國道邊緣,距縣城11公里。山中因一自上而下的“天然井”而得名“山岩井”。洞內有通天直洞,有入地怪洞;洞內有大面積鐘乳石幔、石斧、陶片、人工木製品、獸骨等遺存。石壁結構酷似天娃降生,石漫溪水,冰山石瀑,神牛望月,母子象,神龜拜觀音等等。
夏湖風景區
清原滿族自治縣景點
清原滿族自治縣景點(18張)
夏湖風景區位於清原鎮鬥虎屯村北國營第七二五庫,距縣城10公里,距沈吉鐵路和202線公路15公里。總面積700公頃,其中山林面積400公頃。整個景區由山巒、河流、谷地構成。山峯最高海拔513.6米,最低海拔246米,山勢身姿秀美、千變萬化。河流呈S形貫穿全境,流長8000米,河谷平均寬80米,最寬處150米,最窄處30米。主要自然景觀有:聖人讀書、蒼松迎客、鵝池、釣魚台、龍鬚瀑布、棧道虹橋、水上樂園、跑馬場、圍獵場、射箭場、打靶場、游泳池、東山別墅等。

清原滿族自治縣名優特產

清原龍膽
清原龍膽,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2008年12月1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清原龍膽”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1] 
清原馬鹿茸
清原馬鹿茸,遼寧省撫順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清原馬鹿是撫順地區歷經30年選育出來的馬鹿新品種,也是世界上首次人工系統培育出來的高產鹿茸品種,鹿茸羣體單產居世界之首、世界公認為最好馬鹿茸,具有鹿茸枝頭大、肥嫩、跟細、上嘴頭粗等優點。
2007年1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清原馬鹿茸”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2] 
撫順林下參
撫順林下參,遼寧省撫順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2010年09月3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撫順林下參”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3] 

清原滿族自治縣著名人物

趙鵬大
趙鵬大滿族,籍貫遼寧清原,1931年5月生於瀋陽。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地質大學校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名譽校長,湖北省學位委員會副主任。 [19] 
艾宏韜
艾宏韜,1935年1月出生,遼寧清原人,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就職於鄭州工程學院化學化工系,政協河南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
姜乃夫
姜乃夫,1958年生,88年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會員、學術委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遼寧美術家協會會員、撫順農民書畫研究會常務理事、清原文聯常委、國畫學會會長。

清原滿族自治縣榮譽稱號

2019年9月,清原縣入選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14] 
2020年6月,清原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15] 
2021年7月,清原縣入選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