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代民國縣制和財政論集

鎖定
《清代民國縣制和財政論集》是2013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魏光奇。
中文名
清代民國縣制和財政論集
作    者
魏光奇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3年11月1日
頁    數
371 頁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509750261
外文名
Treatises on County Institution and Finance in the Qing and Republican Period
語    種
簡體中文

清代民國縣制和財政論集內容簡介

包括史學在內的學術著述有一個文字表達問題,孟子稱為“文”,劉知己、章學誠稱為“史才”,姚鼐稱為“詞章”。在這方面,學者們只能追求“更好”而不可能達到“最好”,不存在“最高境界”,而且這裏還存在天賦問題。不過根據我的體會,“底線”還是存在的,這就是孔子所主張的“辭達而已矣”。或許是因為自己在文字方面缺乏天賦,我在史學論著的文字表述方面,第一追求是“實”,爭取做到每句話都含有對於主題來説屬於必需的信息,不發空洞無謂之論。我理解范文瀾先生所主張的“文章不寫一字空”,就是這種意思。其實我們也可以認為,樸實、平易、直白同樣是一種值得追求的境界。 [1] 
《清代民國縣制和財政論集》作者長期從事清代、民國時期的縣制和財政問題研究,書中收集的25篇學術論文,是作者在相關學術領域的代表作,除《小説在社會史研究中的史料價值》一篇外,全部具有考據性,資料翔實,文筆平易,視角新穎,見解獨到。

清代民國縣制和財政論集圖書目錄

清代州縣治理結構述要
清代州縣的“主奴集團”統治——透視“秦制”的根本特徵
清代督撫監司監察制度的異化
清代州縣官任職制度探析 ——附論中國傳統政治中的地方行政首腦權力制約
晚清州縣官任職制度的紊亂——透視中國傳統政治的深層矛盾
晚清的州縣行政改革思潮與實踐
地方自治與直隸“四局”
走出傳統:北洋政府時期的縣公署制度
北洋政府時期的縣知事任用制度
清代直隸的里社與鄉地
清代“鄉地”制度考略
清代鄉地職役人員問題考辨
清代雍乾後的賦役催徵機制
清末至北洋政府時期區鄉行政制度考略
直隸地方自治中的新官紳階層
清末民初地方自治下的“紳權”膨脹
國民政府時期新地方精英階層的形成
清代州縣財政探析
清代直隸的差徭
清代後期中央集權財政體制的瓦解
試析洋務派的理財思想
直隸地方自治中的縣財政
國民政府時期縣國家財政與自治財政的整合
《清末民國財政史料彙編》序言
附:小説在社會史研究中的史料價值

清代民國縣制和財政論集作者簡介

魏光奇,1950年6月生於北京。1981年山西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畢業,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學術研究領域為清代、民國時期縣制研究和中外文化觀念研究。主要論著有:《官治與自治:20世紀上半期的中國縣制》、《有法與無法:清代的州縣制度及其運作》、《大智心魂——哲人的旅程》、《天人之際:中西文化觀念比較》、《中西文化觀念比較》、《今天與昨天——中國社會歷史問題散論》、《選擇與重構:近代中國精英的歷史文化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