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乾隆畫琺琅花卉渣鬥

鎖定
清乾隆畫琺琅花卉渣鬥是銅胎,侈口渣鬥,或稱為唾盂。器內施淺藍釉,器表黃地繪紅色芍藥和紫色番蓮花,然後施一層透明釉,最後用金彩於透明釉上無紋飾的部份畫弦紋為錦地,並以金彩鈎勒花瓣和葉片的輪廓及葉脈,試圖繪成有內填琺琅外觀的效果。底白地書紅色“乾隆年制”雙方框雙行楷書款。
中文名
清乾隆畫琺琅花卉渣鬥
製作年代
清代乾隆
文物現狀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器型規格
高8.2公分,口徑8.8公分

清乾隆畫琺琅花卉渣鬥基本資料

清乾隆畫琺琅花卉渣鬥(圖1) 清乾隆畫琺琅花卉渣鬥(圖1)
【器物名稱】清乾隆畫琺琅花卉渣鬥 [1] 
【材質類別】琺琅器
【製作年代】清代乾隆
【文物原屬】宮廷御用,中國故宮博物院舊藏
【文物現狀】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器型規格】高8.2公分,口徑8.8公分

清乾隆畫琺琅花卉渣鬥紋飾之美

清乾隆畫琺琅花卉渣鬥(底部放大圖) 清乾隆畫琺琅花卉渣鬥(底部放大圖)
金黃色地裝飾紅、紫色花朵,以金彩鈎勒花瓣和葉片的輪廓及葉脈,表面塗上一層透明釉,最後以金彩在透明釉上畫細弦紋為錦地,試圖呈現內填琺琅的效果。 [2] 

清乾隆畫琺琅花卉渣鬥器物功用

清乾隆畫琺琅花卉渣鬥(上部放大圖) 清乾隆畫琺琅花卉渣鬥(上部放大圖)
渣鬥口大,方便承接殘渣穢物或吐痰,因此又俗稱為唾盂或痰盂。 [3] 

清乾隆畫琺琅花卉渣鬥琺琅器注

中國人習慣於將塗飾在金屬器物表面的玻璃質稱為琺琅釉。琺琅釉的主要的成份是矽酸鹽類。需與不同材質的胎體結合,因此在製作技術上要兼顧釉與胎兩者的理化性質;也就是説,這些釉至少應調配到膨脹係數比胎質的小,同時熔點比胎質的低,才能完整的附着在器表以增添器皿的美觀。琺琅器即金屬胎琺琅器,是一種集金屬製作與琺琅釉料加工處理為一體的複合性工藝製品。它既具備金屬貴重、堅固的特點,又具備琺琅釉料晶瑩、光滑及適用於裝飾的特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