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混雜巖

鎖定
混雜巖是指由成分、時代、來源不同的巖塊混雜堆積在一起的地質體(Hsü et al.,1974;Raymond, 1984),它通常由基質、原地巖塊、外來巖塊三部分組成。 [1] 
中文名
混雜巖
外文名
hunzzayan
基    質
相對塑性的泥、砂質岩石
簡    介
是匯聚板塊邊界特殊地質體
形    成
俯衝碰撞兩種構造背景之下
混雜堆積
由沉積作用形成的混雜巖

混雜巖巖性特徵

基質一般是相對塑性的泥、砂質岩石。原地巖塊是指曾經與基質互層但後來受到變形破碎的岩層碎塊,巖性上以砂岩、粉砂岩為主。外來巖塊指混雜巖中異地來源的巖體,在巖性、時代、變形特徵等方面與基質和原地巖塊存在差異,其大小不等,形狀各異,與基質接觸關係明顯。

混雜巖構造背景

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混雜巖是匯聚板塊邊界特殊地質體,主要形成於俯衝碰撞兩種構造背景之下。如美國西海岸聖弗蘭西斯科混雜巖(Hsü et al., 1974)為俯衝階段形成的混雜巖;而台灣利吉混雜巖(Huang et al., 2000, 2008; Chang et al., 2001)、印度尼西亞班達混雜巖(Harris et al., 1998; 2009)為碰撞混雜巖。混雜巖研究對於理解大陸俯衝與碰撞過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Hsü et al., 1974; Raymond, 1984;汪新等,1988;潘桂棠等,1997;Collins and Robertson, 1997; 張克信等,2004;史仁燈等,2004)。

混雜巖成因機制分類

按照成因機制通常可將混雜巖分為兩類(張之孟和金蒙,1979)。由沉積作用形成的混雜巖叫混雜堆積(olistostrome,有人翻譯成泥礫混雜巖、沉積混雜巖),主要由巖崩、滑動、滑塌、碎屑流和重力流等沉積方式形成(張抗等,1994;張世濤和馮慶來,2001);而由構造作用形成的混雜巖稱為構造混雜巖(mélange),通常基質和巖塊經歷強烈的剪切變形作用(Raymond, 1984;汪新等,1988)。沉積或構造性質不明的混雜巖,通稱為混雜巖,屬於廣義的混雜巖。 [2] 

混雜巖總結

混雜巖是一種特殊的岩石(地層)體。它是受板塊構造作用而變形並能在地質圖上填繪出的特殊岩石體。又稱混雜堆積。由外來巖塊、原地巖塊、基質三部分組成。外來巖塊主要來自俯衝板塊上的放射蟲硅質岩、枕狀熔岩和歸屬於洋殼和地幔物質的基性、超基性岩碎塊,有時還有海溝內壁上的藍片岩;基質一般是相對塑性的泥、砂質岩石。所有上述各岩石碎塊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彼此以構造關係相接觸,且均經受了不同規模的剪切作用;它們與俯衝帶大致平行的帶狀分佈於特定的構造部位,帶寬數十至數百千米,延伸可達數千千米,帶內柔性褶皺和疊瓦狀推覆構造發育。由於外來巖塊以蛇綠岩套的各組分岩石為主,故也稱蛇綠混雜岩,是鑑別古海溝的重要標誌。板塊構造學認為混雜巖是構造活動與沉積作用的綜合產物。美國西海岸聖弗蘭西斯科混雜堆積是一套典型的混雜巖。中國喜馬拉雅山、天山、西秦嶺等地也相繼發現了蛇綠混雜岩。
參考資料
  • 1.    崔之久.混雜堆積與環境=Diamicton and environment: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 2.    潘桂堂,劉宇平,鄭來林.青藏高原碰撞構造與效應:廣東科技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