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混雜堆積

鎖定
混雜沉積主要由碎屑顆粒、基質和膠結物三部分物質組成,碎屑物質絕大部分來源於陸源區,是母巖遭受機械破壞的產物,故稱陸源碎屑,所有組成沉積岩、變質岩和火山岩甚至星際物體的礦物以及岩石碎屑都可以在混雜沉積中出現。由於各種礦物和岩石的穩定程度不同,易於風化分解的成分,在風化、搬運過程中逐漸受到破壞,因而難以到達沉積地區,故大部分保存在混雜堆積物中;而比較穩定的、不易破壞的成分則得以保存在相對的終端——盆地沉積物中。在混雜沉積中,礫石顆粒多以岩石碎屑為主,而礦物碎屑則大量分佈於基質裏。 [1] 
中文名
混雜堆積
外文名
melange

目錄

混雜堆積定義

外來巖塊主要來自俯衝板塊上的放射蟲硅質岩、枕狀熔岩以及基性超基性的輝綠岩、蛇紋岩、橄欖岩、榴輝巖等洋殼和地幔巖的碎塊。原地巖塊系海溝原地形成的濁積硬砂岩、粉砂岩、礫岩,有時還有海溝內壁上的藍閃石片岩。基質一般是相對塑性的泥質岩石。外來巖塊與原地巖塊的各個碎塊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從幾釐米到幾公里、幾十公里,它們與基質均普遍遭受不同規模的剪切作用,彼此均以構造關係相接觸,且無接觸變質現象。基質中常見破裂、扭曲甚至塑性流動,發育石香腸、菱形體和楔形體。整個混雜巖呈帶狀分佈於特定的構造部位,產出在俯衝板塊前端並與俯衝帶平行,寬可達數十公里至上百公里,其中疊瓦狀推覆構造發育。由於外來巖塊以蛇綠岩套的各組分岩石為主,故也稱蛇綠混雜岩,它們是鑑別古海溝重要標誌。

混雜堆積作用

混雜巖的成因有不同的解釋,一種是強調沉積作用,主張沉積成因,即混雜堆積是海底泥流和重力滑坡等作用所造成;另一種則強調構造作用,主張構造成因,即混雜堆積是因褶皺、破碎、逆衝等作用而形成。板塊構造學認為混雜巖是沉積作用和構造活動綜合產物,在板塊聚斂邊界,板塊發生俯衝過程中,部分不能隨板塊俯衝下去而被刮下來的沉積物和蛇綠岩套等堆積在接觸帶上,與此同時,仰衝板塊被普遍剪切導致外來巖塊的滑落,從而使不同性質、不同時代的岩石混合堆積在泥質成分的基質中,形成混雜堆積。顯然,沖斷與消減刮落是構造作用造成的,而各個巖塊的混雜、堆積則是發生在地殼表面的表生作用,應屬沉積作用範疇。

混雜堆積代表地區

美國西海岸聖弗蘭西斯科混雜堆積是一套典型的混雜巖,它由砂礫岩、頁岩、有孔蟲碳酸鹽巖、放射蟲硅質岩、基性-超基性岩、蛇綠岩及其他變質岩組成,該巖帶延伸數千公里,寬約100~200公里,是侏羅紀至第三紀期間太平洋板塊向北美西岸俯衝消減的產物。中國 喜馬拉雅山、天山、西秦嶺等地也相繼發現了蛇綠混雜岩。
參考資料
  • 1.    崔之久等著.混雜堆積與環境=Diamicton and environment: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