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混合編碼

鎖定
變換編碼和預測編碼是兩類不同的壓縮編碼方法,如果將這兩種方法組合在一起,就構成新的一類所謂混合編碼,通常使用DCT等變換進行空間冗餘度的壓縮,用幀間預測或運動補償預測進行時間冗餘度的壓縮,以達到對活動圖像的更高的壓縮效率。
中文名
混合編碼
外文名
hybridencoding
應用學科
通信
多媒體
編碼方式
MPLPC、KPELPC、CELP等

混合編碼概念

是音頻信號壓縮方法的一類,與之並列的還有波形編碼和參量編碼。
所謂混合編碼,即同時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編碼方法進行編碼的過程。試想如果同時結合波形編碼方法和參量編碼方法,則可得到集合了兩者優勢的的編碼。
將變化編碼和預測編碼這兩類壓縮編碼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新一類的混合編碼。

混合編碼特點

這種方法克服了原有波形編碼與參數編碼的弱點, 並且結合了波形編碼的高質量和參數編碼的低數據率, 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混合編碼混合編碼器結構

混合編碼器有兩類不同的結構,如圖1所示,分別表示空/時壓縮和時/空壓縮兩種不同的方案。圖2是這兩種方案的結構框圖,其中,T、IT代表正、反變換,Q、IQ代表正、反量化。方案I由於把變換部分T放在預測環內,因此預測環本身工作在圖像域內,便於使用性能優良、帶有運動補償的幀間預測,因而被廣泛地研究和使用。而方案II由於把變換部分T放在預測環外,需要在變換域(頻率域)進行預測,處理上不方便。方案I經過若干年的研究總結後,發展為帶有運動補償的幀間預測與DCT結合的方案。這一方案具有壓縮性能高、編碼技術成熟,以及編碼延遲較短等特點,目前已成為活動圖像壓縮的主流方案。在ITU的會議電視和電視電話圖像壓縮編碼標準建議H.261以及ISO/IEC的MPEG-1、MPEG-2、MPEG-4等視頻壓縮編碼標準中都採用了這一混合編碼方案。 [1] 
圖1混合編碼器的結構圖
圖2混合編碼器的結構框圖

混合編碼應用

無論是在音頻信號的數據壓縮中, 還是圖像信號的數據壓縮中, 混合編碼均被廣泛採用。見下表
算法
名稱
碼率(kb/s)
標準
制定組織
制定時間
應用領域
質量
CELPC
碼激勵LPC
4.8

NSA
1989
保密語音
3.2
VSELPC
矢量和激勵LPC
8
GIA
1989
移動通信
3.8
RPE-LTP
長時預測規則 碼激勵
13.2
GSM
1983
3.8
LD-CELP
低延時碼激勵 LPC
16
1992
4.1
MPEG
多子帶感知編碼
128
1992
5.0
參考資料
  • 1.    何守才主編,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編.電信技術實用大典.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