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淶源縣

鎖定
淶源縣,河北省保定市轄縣,位於保定地區西北部、太行山北端,取淶水源頭之意,全縣總面積2448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7月,全縣下轄10個鎮、7個鄉。 [4]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縣常住人口248890人。 [18] 
春秋時期屬晉國,戰國時期先屬趙國,後屬燕國;西漢置廣昌縣,屬代郡;東漢初屬冀州中山國,後屬中山郡;晉屬代郡;隋朝改稱飛狐縣;明朝複名廣昌縣,屬大同府蔚州;清朝屬直隸省易州;民國3年(1914年)借淶水源頭之意,改名淶源縣。 [1] 
京原鐵路和108、112、207國道等交通幹線貫穿淶源縣全境。淶源縣已探明的有43種,主要有鐵、鉛、鋅、、銅以及石灰岩、花崗岩等,以“世界地質公園白石山、“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拒馬源、“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閣院寺等為代表的8大景區218個景點風光獨特。 [1-2]  2020年2月29日,淶源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正式脱貧“摘帽”。 [3] 
2023年,淶源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6.8億元,增速5.6%。 [24] 
中文名
淶源縣
外文名
Laiyuan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130630 [4]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省保定市
地理位置
太行山燕山恆山三山交匯處
面    積
2448 km²
下轄地區
10個鎮、7個鄉
政府駐地
淶源鎮
電話區號
0312
郵政編碼
0743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48890 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火車站
淶源火車站
車牌代碼
冀F
地區生產總值
86.8 億元(2023年) [24] 

淶源縣歷史沿革

白求恩在淶源縣臨時手術室裏為傷員做手術。 白求恩在淶源縣臨時手術室裏為傷員做手術。
據境內已出土的文物考證,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有人類在此定居,到商周時期已形成一定規模。
春秋,屬晉國。
戰國時,先屬趙,後入燕境。
秦,屬代郡。
西漢,置縣名廣昌。
新莽時,一度改稱廣屏。
東漢初,屬冀州中山國,後屬中山郡。
晉,屬幽州代郡。晉末,廢置併入靈丘縣。
北周,復置廣昌縣。
隋,改稱飛狐縣,隋末廢置。
唐武德六年(623年),復置飛狐縣,屬河東道蔚州,因故城戰亂暫寄治於遂城(今徐水縣遂城),貞觀五年(631年),徙今治,繼隸蔚州,屬河北道。
五代時,飛狐縣於後晉高祖天福元年(936年)隨蔚州陷入契丹。
宋代,飛狐縣先為遼境,仍屬蔚州。雍熙三年(986年),歸宋,但不久又入遼境。宣和五年(1123年),遼守將陳翊以蔚州降宋,飛狐縣入宋後屬雲中路蔚州。宣和六年(1124年),金又攻取蔚州,飛狐縣入金後屬西京路蔚州。
元,先後屬大同路、弘州、上都路、蔚州。
明洪武初,複名廣昌縣,屬大同府蔚州。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屬直隸省易州。
民國二年(1913年),屬范陽道。民國三年(1914年),改名淶源縣,以境內為淶水發源地得名,屬直隸省保定道。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1月,劃歸察哈爾省。
1949年8月,由察哈爾省劃歸河北省保定專區。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淶源縣繼屬河北省保定專區。
1960年5月3日,撤銷保定專區,淶源縣由保定市轄。
1961年5月23日,復設保定專區,淶源縣仍屬保定專區。
1970年,保定專區改稱保定地區,淶源縣亦屬保定專區。
1994年,復屬保定市。 [5] 

淶源縣行政區劃

淶源縣區劃沿革

2002年底,淶源縣轄6個鎮、11個鄉,6個社區居委會、285個村委會。縣政府駐淶源鎮開源路29號。
2021年10月14日,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淶源縣進行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具體調整情況為:撤銷楊家莊鎮和煙煤洞鄉,設立新的楊家莊鎮;設立泉坊鎮,將淶源鎮所轄的新城區社區、拒馬源社區、煙墩山社區3個居民委員會和聯合關、前泉坊、後泉坊、麻園、西神山、東神山、石李灣、馮村、曲村、甲村、王家灣、北屯、北台、二道河、三甲村、豐樂村、石門17個村民委員會劃歸泉坊鎮管轄,將南屯鎮所轄的杜村1個村民委員會劃歸泉坊鎮管轄;撤銷北石佛鄉,設立北石佛鎮。 [19-20] 

淶源縣區劃詳情

淶源站 淶源站
截至2023年7月,淶源縣下轄10個鎮、7個鄉:淶源鎮銀坊鎮走馬驛鎮水堡鎮王安鎮楊家莊鎮白石山鎮南屯鎮泉坊鎮北石佛鎮南馬莊鄉金家井鄉留家莊鄉上莊鄉東團堡鄉塔崖驛鄉烏龍溝鄉;共6個社區、285個行政村、789個自然村。 [4] 

淶源縣地理環境

淶源縣位置境域

地形圖 地形圖
淶源縣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太行山北端深山區,地理座標為東經114°20′—115°05′,北緯39°01′—39°40′,東北接淶水縣,途經東團堡、烏龍溝2個鄉,南北界長23.65千米;東接易縣,途經烏龍溝、塔崖驛、王安鎮、楊家莊、銀坊5個鄉鎮,南北界長81.24千米;東南接順平縣,途經銀坊1個鎮,東西界長4.31千米;南接唐縣,途經銀坊、走馬驛、南馬莊3個鄉鎮,東西界長50.8千米;西南接阜平縣,途經南馬莊,東西界長12.7千米。東北距北京160千米(直線距離,下同),東距天津210千米,西北距大同140千米,南距石家莊156千米,東南距保定89千米。 [1]  [6] 

淶源縣地形地貌

淶源縣屬全山區縣,境內羣山起伏,溝谷縱橫,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峯78座,1500米以上的山峯32座,2000米以上的山峯5座,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最高點為犁華尖,海拔2144米。整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淶源盆地面積120平方千米,地處淶源縣中心,海拔808米,最高處902米,整個盆地東南低,西北高。淶源縣城處於淶源盆地中心,平均海拔800—900米。 [6] 

淶源縣氣候

淶源縣屬温帶半乾旱半濕潤氣候區,季風氣候顯著。春季,平均氣温9.0℃,平均降水量64.6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12%;平均日照總時數783.5小時,佔全年日照總時數的28%。夏季,平均氣温21.7℃,平均降水量379.0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71%;平均日照總時數733.4小時,佔全年日照總時數的26%。秋季,平均氣温7.8℃,平均降水量85.0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16%;平均日照總時數628.5小時,佔全年日照總時數的24%。冬季,平均氣温-6.7℃,平均降水量8.7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1%;平均日照總時數595.2小時,佔全年日照總時數的21%。日照,年日照時數累年平均2780.6小時,日照率為62%。積温,日平均氣温≥0℃的平均間隔日數229天(3月9日—11月3日),積温3657.7℃;日平均氣温≥5℃的平均間隔日數217天(3月15日—10月26日),積温3634.9℃;日平均氣温≥10℃的平均間隔日數約180天(4月14日—10月8日),積温3548.6℃;日平均氣温≥20℃的平均間隔日數92天(5月31日—8月29日),積温2009.1℃。無霜期,平均年無霜期為160天左右,最長年份為178天,最短年份為136天。風,全年主導風向為西北西,佔全年的9%,年平均風速為6.8米/秒。 [6] 

淶源縣水文

淶源縣泉域總面積1062平方千米,已查明山泉102處,多年平均徑流138萬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千米產水量13.82萬立方米。河流,境內三條主要河流,全長123.45千米,徑流總量3.3849億立方米。拒馬河發源於縣城,全長45.65千米,流經6個鄉鎮,多年平均流量5.9立方米/秒,出境水量1.6億立方米。烏龍河屬拒馬河支流,發源於東團堡北李家莊,全長43.8千米,流經3個鄉鎮,多年平均流量0.64立方米/秒。唐河發源于山西省渾源縣,境內流長34千米,流經2個鄉鎮,多年平均流量5.93立方米/秒,平均入境水量1.54億立方米,出境水量1.86億立方米。 [6] 

淶源縣自然資源

淶源縣植物資源

淶源鎮 淶源鎮
淶源縣境內共有植物101科356屬696種,其中喬本植物28科56屬145種,灌木30科52屬39種,蕨類植物約16科21屬38種,草本植物551種。受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有13種,其中木本植物有核桃楸(山核桃)、刺五加、黃檗(bò)三種。喬木樹種主要有樺樹、遼東櫟、山楊、椴樹、柞(zuò)樹、槲(hú)樹等天然混交林,有刺槐、油松、落葉松等人工林,蘋果、梨、紅果、桃、杏、核桃等經濟林樹種。灌木和藤本植物主要有酸棗、荊條、胡枝子、榛子、六道木、刺五加、沙棘、獼猴桃、紫穗槐、接骨木、衞矛、榆葉梅等。伴生草本植物主要有唐松草、苔草、山丹丹、藎(jìn)草。 [6] 

淶源縣動物資源

淶源縣野生動物有60多種,其中獸類有狼、貂、狍子、狐狸、野山羊、獾、野豬及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鳥類有30多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珍禽褐馬雞1500多隻。 [6] 

淶源縣礦產資源

淶源縣是河北省9個礦產資源大縣之一,全縣已發現礦種43種,礦產地207處,主要礦種有:鐵、銅、鉛鋅、鉬、金、銀、煤、石灰石等。其中鐵礦石探明儲量14.5億噸,鉛鋅金屬量120萬噸,銅金屬量110萬噸(華北地區最大),鉬金屬量36萬噸(全國第三位),已探明的資源儲量市場價約5000億元,是唯一未整裝開發的縣份。 [7] 

淶源縣光電資源

淶源縣太陽能資源達300兆瓦;年風能資源達60萬千瓦,是河北省光能和風能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 [8] 

淶源縣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淶源縣常住人口248890人。 [18] 
淶源縣共有11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共177人,回族93人,滿族59人,蒙古、藏、維吾爾、苗、彝、壯、布依、朝鮮、土家、哈尼、黎族均在10人以下。 [6] 

淶源縣經濟

淶源縣綜述

2021年,淶源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1.16億元,增速7.9%,全市第5,比去年提高3個位次;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8.69億元,可比增長10.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6.26億元,增速16.3%,全市第5,比去年提高9個位次;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1.56億元,增速10%,全市第10,比去年提高4個位次;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5.5億元,增速9.8%,全市第10,比去年提高2個位次;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完成32296元、11516元,同比增長10.2%、13.9%。各類市場主體達到17236家。全年爭取上級支持資金18.3億元、新增債券資金5億元。 [23] 

淶源縣第一產業

2021年,淶源縣玖興養雞年出欄4067萬隻,屠宰加工銷售收入9.28億元,寶迪養豬年出欄10萬頭,銷售收入1.65億元,黑木耳年產幹耳689噸,銷售收入3833萬元。 [23] 

淶源縣第二產業

淶源工業 淶源工業
2021年,淶源縣某10萬片碳化硅單晶襯底項目一期投產運營,同光創新中心暨院士工作站投入使用,實現了全縣高新技術產業零的突破。 [23] 

淶源縣第三產業

2021年,淶源縣引進洽談項目105個,與11家大企業簽訂總投資105.85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落地35個,超額完成市定“雙千工程”任務10個。列入省、市重點項目16個,完成投資20.98億元。 [23] 

淶源縣社會事業

淶源縣醫療衞生

2021年,淶源縣所有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全部實現標準化建設,組建了298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上門服務、及時問診。縣醫院、婦幼保健院救治能力提升項目建成投用,帶量集中採購藥品平均降價52%。嚴格落實“十個常態化”30項防控措施,建成2個核酸檢測基地,購置紅外線測温儀773台,大數據排查1.2萬人次,核酸檢測重點人羣70萬人次,持續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始終保持全縣零感染、零疑似、零確診。 [23] 

淶源縣教育事業

2021年,淶源縣普通高考本科文化上線1224人,強基上線410人,再創歷史新高;與蘇州十中聯合建立振興教育實驗基地,新招錄特崗教師209名、一中教師19名;連續9年獲評全市教育工作先進縣,順利通過履行教育職責省級考評。 [23] 
淶源縣第四中學
淶源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博愛學校
晶華中學
淶源縣北石佛中學
東團堡鄉中心小學
南屯鄉中學
淶源縣菜村崗中學
淶源縣金家井鄉金家井鄉中
淶源縣南馬莊鄉馬莊中學
淶源縣上莊中學
淶源縣王安鎮中學
銀坊鎮中學

淶源縣社會保障

2021年,淶源縣整合財政涉農資金5.94億元,共安排產業類發展項目323個,全縣手工業加工車間達到116個,光伏扶貧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207.67兆瓦,帶動脱貧羣眾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完成14所學校維修改造,“雨露計劃”救助1917人次,為各級學生髮放資助補貼29361人次1817.58萬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48户,抗震改造17户,農村低收入羣體住房安全保障率100%。農村集中供水保障率95%,水質達標率100%。脱貧人口全額享受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資助政策,參保率、資助率均為100%。農村低保擴面到8.5%,標準提高到4800元/年/人,特困人員實現應保盡保。 [23] 

淶源縣交通運輸

淶源縣境內有七條國家級、省級公路,五條主要公路幹線。108國道、112國道及207國道相交於淶源縣城東側,保淶公路橫穿淶源縣境西南。榮烏高速、淶淶高速公路、張石高速太行山高速在淶源縣城南側相交。
京原鐵路橫貫淶源縣境東西,並在淶源境內設置7座中間站。

淶源縣公路

經過淶源縣境的公路有張石高速、淶淶高速、太行山高速、榮烏高速、112國道、108國道、207國道、保淶公路等。 [9] 

淶源縣火車站

京原鐵路在淶源縣境內設站7座,自東向西分別為塔崖驛站王安鎮站浮圖峪站北屯站淶源站小西莊站艾河站,分別位於塔崖驛鄉王安鎮楊家莊鎮淶源鎮和北石佛鎮。除淶源站辦理快速列車和普客列車的始發終到及乘降作業之外,其它各站均保留1對2次普客列車的停靠,供沿途乘客乘降。

淶源縣歷史文化

淶源縣概述

早在晚清時期,淶源縣就已將反清滅洋大旗插上了白石山巔;淶源是革命老區,是八路軍開闢晉察冀邊區根據地解放的第一座縣城,先後兩次被邊區政府命名為“對敵鬥爭模範縣”。抗日戰爭的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淶源人民為保家衞國,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黃土嶺戰役,日軍中將阿部規秀就在這裏被擊斃,成為中國抗日史中輝煌的戰役之一;淶源縣有全殲日軍士官教導大隊的淶靈戰役東團堡大戰舊址、打響平型關大捷第一槍的驛馬嶺阻擊戰舊址;淶源縣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獻身故事已廣為流傳;加拿大國際友人白求恩大夫,為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並以身殉職,1939年10月在淶源縣孫家莊為傷員施行手術的小廟依然保存完好。淶源縣先後投資372萬元修建了王二小紀念館、東團堡烈士陵園、白求恩戰地手術紀念館。 [10] 

淶源縣方言俚語

淶源方言屬北方方言河北次方言以及晉語。由於地形複雜其語言差異較大,可大致分為四個區片:縣城語片、王安鎮主片、銀坊語片、東團堡語片,各語片內部也有差異。

淶源縣民間藝術

淶源梆子 淶源梆子
淶源梆子

淶源縣文化遺址

淶源是文物大縣,有國家級文保單位3處,遼代閣院寺(建於遼應歷十六年,公元966年,1996年國家文物局公佈為國保單位)、唐代興文塔(建於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2006年國家文物局公佈為國保單位)、明代烏龍溝長城(2001年國家文物局公佈為國保單位)。省級文保單位4處,明代長城、南屯仰韶文化遺址、甲村商代遺址、黃土嶺戰役舊址。縣級文保單位20處。淶源境內長城由東北至西南,全長122.5千米,是全國境內長城最長的縣之一。
淶源是革命老區,是八路軍開闢晉察冀邊區根據地解放的第一座縣城,先後兩次被邊區政府命名為“對敵鬥爭模範縣”。有擊斃日本“名將之花”阿布規秀中將的黃土嶺戰役舊址、全殲日軍士官教導大隊的淶靈戰役東團堡大戰舊址、打響平型關大捷第一槍的驛馬嶺阻擊戰舊址、白求恩做手術的孫家莊小廟,是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的出生地和犧牲地,近年先後投資372萬元修建了王二小紀念館、東團堡烈士陵園、白求恩戰地手術紀念館。 [10] 

淶源縣名優特產

炒柴雞蛋
莜麥卷
核桃
榛子
杏扁
山蘑
小雜糧 [11] 

淶源縣風景名勝

淶源風光
淶源風光(2張)
淶源縣內以“世界地質公園”白石山、“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拒馬源、“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閣院寺等為代表的8大景區218個景點風光獨特。特別是暑期平均氣温僅21.7℃,比承德避暑山莊低2.6℃,比秦皇島北戴河低3.8℃,被譽為“涼城”, 是河北省環京津休閒旅遊產業帶19個重點縣之一。 [12] 
構造峯林
白石山景觀齊全,集峯林、怪石、絕壁、峽谷、瀑布、 森林、雲海、佛光、長城、廟觀等景觀於一體,地貌奇特,結構複雜,極具觀賞遊覽價值。是中國古代"三十六洞天福地"之一,被認為是神仙的居所。因為夏季出現雲霧機會較多,經常有"佛光"出現。2001年,被國土資源部列入第二批"國家地質公園"之中。 [13] 

淶源縣榮譽稱號

2020年4月,入選河北省2019年度體育工作最佳縣(市、區)。 [14] 
2020年5月13日,河北省體育局《河北省體育局關於2019—2020雪季冰雪運動示範縣(市、區)評審結果的公示》公示為“河北省2019—2020雪季冰雪運動示範縣(市、區)”。 [15]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16] 
2020年8月3日,入選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第二批河北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17] 
2021年12月2日,入選擬命名的第13屆河北省雙擁模範城(縣)名單。 [21] 
2022年1月26日,入選首批國家級滑雪旅遊度假地名單。 [2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