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深海淺説

鎖定
《深海淺説》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著科普讀物,2020年10月首次出版。
《深海淺説》一書定位是海洋科學的簡明介紹, [1]  從深海的基礎知識講起,一直講到深海的開發利用,説明海洋既不能當作聚寶盆,也不該用作垃圾桶。在學術方面,作者也力求深入淺出,爭取既能反映國際科研的最新進展,又能追溯歷史,揭示科學發現的過程。
2021年1月,該書入選《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20年度好書 [2]  ;2021年4月23日,入選中國圖書評論學會評選的2020年度“中國好書”名 [6]  ;同日,獲得“第十六屆文津圖書獎” [7]  ;2021年11月,獲得2021 深圳讀書月 " 年度十大童書 " [9]  ;2022年2月,入選2021年度十大科普作品 [8] 
作品名稱
深海淺説
作    者
汪品先
創作年代
當代
出版時間
2020年10月
類    別
科普讀物

深海淺説內容簡介

全書共有8章31節,書中附有150幅圖片。為了集中主題、提高效率,該書對中國國內深海進展不作介紹,只是通過實例剖析和歷史回顧,介紹海洋科學的認識過程和存在的爭論;也不包括人文科學,介紹的主要是自然科學及相關技術的發展。 [1] 
全書從早期海洋探索、海洋深度探測開始,到近年來的深海資源勘探開發與深海科技進展,對深海進行全面揭秘。它介紹了深海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展示了最新的深海探測技術,指出了深海前沿研究面臨的一系列科學挑戰。 [3] 

深海淺説作品目錄

引 言
第一章
初探深海大洋
第一節 海洋的早期探索
第一節海底測量“三部曲”
第二節深層海流
第二章
發現海底是漏的
第一節 海底並不靜寂
第二節 潛入深海
第三節 深海熱液
第四節 深海冷泉
第五節 海底是漏的
第三章
發現第二生物圈
第一節 “永久的黑暗”
第二節 熱液與冷泉生物
第三節 海底下的深部生物圈
第四節 深海由動物造林
第四章
海底在移動
第一節 海洋為什麼深?
第二節 大洋中脊
第三節 大洋深海溝
第四節 海底大地形
第五章
解讀深海檔案
第一節 大洋鑽探50 年
第二節 小行星撞擊地球
第三節 綠萍漂浮北冰洋
第四節 地中海乾枯之爭
第六章
禍從海底來
第一節 地震與海嘯
第二節 海底火山爆發
第三節 海底漏油和漏氣
第四節 海底滑坡
第七章
深海藏寶
第一節 多金屬礦
第二節 烴類資源
第三節 生物資源
第八章
無風也起浪
第一節 深海權益之爭
第二節 海底的保護
第三節 權益之爭與深海科技
第四節 人類與深海
參考書目
圖片來源 [4] 

深海淺説創作背景

據作者自述,撰寫這本《深海淺説》,就是想提供一份既能獲取深海知識,又能當作消閒讀物看的科普材料。該書是在十多年幹部培訓與科普報告的基礎上,收集新資料加工整理而成。 [1] 

深海淺説作品鑑賞

《深海淺説》的可讀性堪比小説。每章開頭,作者都用小段引語引入每一章話題。如在第四章《海底在移動》中,先提到“海誓山盟”“堅如磐石”等讀者熟知的成語,隨後話鋒一轉,展示深海大洋“移山倒海”的真相,勾起讀者好奇心,讓人禁不住再探究竟。又如,在第五章《解讀深海檔案》中,汪院士用類似推理小説的手法,將“小行星撞擊地球”“綠萍漂浮北冰洋”“地中海乾枯之爭”幾個科學問題的研究過程娓娓道來,科學嚴謹,妙筆生花。該書精選大量圖片作為正文補充,讓讀者可以輕鬆理解書中所述內容,書末還提供參考書目及圖片來源,方便有興趣者深入學習。此外,《深海淺説》不僅着眼於海洋科學本身,更深入透視海洋對文化的影響。 [3] 

深海淺説作品評價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深海淺説》名曰“淺説”,實則深入淺出,高屋建瓴,一覽深海科學全貌,堪稱目前國內最為全面且精準的海洋科普力作。全書不僅着眼於海洋科學本身,更是深入到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隨着海洋強國的建設,隨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我們將立足南海、放眼世界,讓中國海洋學研究勇立世界潮頭。 [2] 

深海淺説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作者
深海淺説
2020年6月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汪品先

深海淺説作者簡介

汪品先,男,漢族,1936年11月出生,羣眾,江蘇蘇州人,中科院院士、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海洋地質學家,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地球圈層相互作用中的深海過程和深海記錄”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學科“海洋地質學”學科帶頭人。積極推動中國深潛科學考察、南海大洋鑽探、海底科學觀測網建設等事業發展,為把我國建成“海洋強國”目標不懈奮鬥。以82歲高齡毅然參加“深海勇士”號西沙載人深潛航次,9天內連續三次下潛至南海1400米深海底,獲得多項重要新發現,被譽為“深海勇士”。曾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二等獎、中科院自然科學一等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歐洲地球科學聯合會獎等榮譽。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