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深圳市水庫小學

鎖定
學校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原名黎圍小學,創建於1920年,後改名通福小學,1958年因深圳水庫的建設搬遷至現校址,改名水庫小學,1986年由政府投資改建成現代化學校。1994年評為羅湖區一級學校,1995年評為深圳市一級學校,1997年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1] 
中文名
深圳市水庫小學
創辦時間
1920年
辦學性質
公立小學
校    訓
自強不息 精益求精
主要獎項
全國雛鷹大隊、全國小公民道德建設先進單位
所屬地區
廣東 深圳
現任校長
邱兆平
曾用名
黎圍小學

深圳市水庫小學基本情況

學校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700多平方米。現有34個教學班,學生1900多人,教職工90多名。 [1] 

深圳市水庫小學設施建設

學校佈局合理,環境優美。校園裏規劃有生物園、小花園、後花園,綠樹成蔭,鮮花盛開;壁畫、雕塑、櫥窗等文化氣息濃郁;籃球場、足球場、快樂體育園地、200米環形塑膠跑道和1000平方米的室內運動館等活動健身場室齊全;2000年建立了校園網絡系統以及綠色學校、心理健康、藝術教育等專題教育網站,教室和功能室都配齊多媒體電教平台。

深圳市水庫小學師資隊伍

學校重視抓好校本培訓和名師工程的建設,以“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為目標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現有80多名教職工中,有中學高級教師2人、小學高級教師60多人,市、區學科帶頭人3人,市、區中青年骨幹教師7人;教師學歷達標,本科26人,大專46人,在讀研究生 2人,在讀本科10多人,45歲以下的教輔人員全部參加了大專學歷進修。

深圳市水庫小學學校文化

辦學理念
最充分發展學生最優質服務社會 [2] 
校訓
自強不息精益求精 [2] 
校風
關愛誠信勤勉創新 [2] 
教風
敬業求真開拓增優 [2] 
學風
勤學善思全面發展 [2] 
校徽
深圳市水庫小學 深圳市水庫小學

深圳市水庫小學辦學特色

學校堅持不斷創新的發展策略,努力打造“綠色水庫”、“藝術水庫”、“科研水庫”、“載德水庫”、“信息水庫”的品牌。學校積極探索發展特色的新路子,全面實施以環保教育為突破口、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科學”和“人文”相融合的“綠色教育”,探索並形成了“以綠導管,以綠育德,以綠興研,以綠促學”的獨特模式,全面促進學校、教師、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形成了鮮明的“綠色教育”特色。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其中“現代小學數學”、“雙語教學”、藝術教育和“體驗式德育”四大亮點享譽全市、全省。

深圳市水庫小學學校領導

校 長:邱兆平
副校長:吳曉旭
副校長:周紅梅
副書記:羅 敏 [3] 

深圳市水庫小學學校成果

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雛鷹大隊、全國小公民道德建設先進單位、深圳市文明學校、深圳市教育先進單位、深圳市國民體質測定先進單位、區信息化建設先進單位和區校本培訓先進單位,2003年評為深圳市“辦學效益好”學校,2004年評為廣東省綠色學校,師生共獲得各級獎勵1500多項次,其中國家級500多項次。教師有100多篇科研論文在各級各類雜誌上發表。
2021年1月,入選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名單。 [4] 

深圳市水庫小學未來展望

新世紀迎來新的機遇,水庫師生以“自強不息,精益求精”的校訓自勉,努力實踐“為了每個孩子的可持續發展而教育”現代教育理念,為把學校辦成一所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益的省級示範學校續寫新的篇章。

深圳市水庫小學交通情況

公交:水庫總站,東湖汽車站總站,百仕達花園站,地鐵環中線太安站。
公交車有:
深圳1路 [ 東湖客運站 - 火車站 ]
深圳N7路 [ 東湖客運站 - 火車站 ]
深圳320路 [ 東湖客運站 - 恆生醫院 ]
深圳376路 [ 樟樹布村 - 東湖客運站 ]
深圳梧桐山假日專線1 [ 水庫 - 梧桐山村 ]
深圳N3路 [ 田面 - 草埔嚇屋村(公交大修廠) ]
深圳3路 [ 購物公園總站 - 水庫 ]
深圳17路 [ 水庫 - 火車站 ]
深圳23路 [ 寧水花園 - 皇崗口岸 ]
深圳29路 [ 草埔嚇屋村(公交大修廠) - 濱河總站 ]
深圳52路 [ 福田口岸總站 - 東昌總站 ]
深圳64路 [ 布心山湖居 - 福田交通樞紐 ]
深圳M207路 [ 大梅沙海濱總站 - 梅林聯檢站 ]
深圳211路 [ 建設路(三島中心總站) - 梧桐山村 ]
深圳306路 [ 火車站 - 翠楓豪園總站 ]
深圳308路 [ 布吉三聯總站 - 大梅沙海濱總站 ]
深圳351路 [ 建設路(三島中心總站) - 福寧總站 ]
深圳372路 [ 福田交通樞紐 - 平湖山廈村 ]
深圳M373路 [ 火車站西廣場 - 丹竹頭村 ]
深圳376路 [ 樟樹布村 - 東湖客運站 ]
深圳M407路 [ 建設路 - 新田總站 ]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