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淮陽縣產業集聚區

鎖定
淮陽縣產業集聚區是位於淮陽縣境內的產業園區,始建於2006年7月。 [1] 
中文名
淮陽縣產業集聚區
開工時間
2006年7月
已建成面積
5平方公里
在建面積
2平方公里

淮陽縣產業集聚區簡述

淮陽縣產業集聚區位於淮陽區城西南部。2008年11月被河南省政府確定為“河南省首批產業集聚區”,規劃面積為15平方公里。
淮陽縣產業集聚區規劃圖 淮陽縣產業集聚區規劃圖

淮陽縣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

淮陽縣產業集聚區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於2006年7月開工建設一期工程。淮陽縣產業集聚區已建成面積5平方公里,在建面積2平方公里,形成了工業北大道、騰飛路、工業中大道、工業二路、工業三路、工業四路、工業六路三橫四縱道路框架。所有道路綠化、亮化、人行道硬化、上水下水管網配套齊全,電力及通訊線路貫通。變電站、天然氣門站、污水處理廠、加油站以及小學、初中、高中、職業技術學校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齊全。規劃建設了集辦公、行政服務大廳、職工公寓、商業及金融服務於一體的集聚區綜合服務中心,預計2010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1] 

淮陽縣產業集聚區園區優勢

淮陽縣產業集聚區資源優勢

淮陽地處淮海平原,是聞名全國的農業大縣,糧、棉、油產量均在河南省名列前茅,畜牧業居河南省領先地位,是全國油料生產五強縣和淮山羊、黃花菜、花生、大蒜生產出口基地。 [2] 

淮陽縣產業集聚區產業優勢

淮陽縣工業發展勢頭強勁,工業經濟活力增強。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的工業生產主體框架基本形成,已建立以塑料、紡織、食品為主的工業體系。降解地膜、彩條布、PVC塑膠管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PE管材生產線等重點工業項目相繼建成投產並形成生產規模。

淮陽縣產業集聚區勞力優勢

淮陽縣轄6鎮13鄉,497個行政村,總人口130多萬。擁有勞動力近80萬人,其中剩餘勞動力約有40萬人。據統計,淮陽縣現有26萬多農民在外務工。

淮陽縣產業集聚區區位優勢

淮陽臨近京廣、京九、隴海、漯阜、寧西等鐵路幹線,京港澳、連霍等幹線高速公路,大廣和周商高速穿境而過,交通便捷。淮陽是周口的區位中心城市,集聚區距離周口市僅十分鐘的車程,帶動輻射能力較其他城市有優勢。

淮陽縣產業集聚區旅遊優勢

淮陽文化底藴深厚,自然環境優美。淮陽古稱陳州,有6000多年的悠久歷史,被譽為“華夏先驅、九州聖蹟”之地,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中華始祖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創造了龍的圖騰和先天八卦,龍的傳人由此而生。伏羲文化、跟文化和姓氏文化資源厚重,名勝古蹟眾多,有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遺址10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是省級文化歷史名城。淮陽縣還被譽為北方水城,中國最美小城,國家級濕地公園龍湖水域面積達16000多畝。

淮陽縣產業集聚區入駐企業

截止2010年7月,淮陽縣產業集聚區內已入駐企業77家。初步形成了以河南聯塑實業有限公司、河南銀豐塑料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塑料製品產業;以淮陽恆安實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紡織服裝產業;以河南陳州華英禽業有限公司周口環山飼料集團為代表的農副食品加工產業三大產業集羣,集聚區已成為助推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

淮陽縣產業集聚區交通區位

現代化的交通線路為淮陽縣產業集聚區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淮陽東靠京九, 西依京廣, 南臨漯阜,北枕隴海, 距新鄭國際機場僅 180公里。南洛、大廣、商周,三條高速公路和106國道穿境而過,省際、縣際及城鄉公路四通八達。沙河樞紐工程的竣工使水上運輸由沙河入淮河、長江,直達南京、上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