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淮西

鎖定
淮西,即淮右。為一地域名稱,宋朝在皖中和蘇中設淮南西路淮南東路,淮南西路稱淮右,淮南東路稱淮左,二者常被並稱為兩淮。淮南西路的屬地包括:壽州(今安徽壽春)、廬州(今安徽合肥)、濠州(今安徽鳳陽)、舒州(今安徽潛山)、和州(今安徽和縣)、蘄州(今湖北蘄春)、光州(今河南潢川)、無為軍(今安徽無為)、六安軍(今安徽六安)。淮西在今天主要指安徽省的江淮地區。
因唐朝曾在合肥設德勝軍,委任楊行密為德勝節度使,統領“廬、壽、濠、舒、和”五州兵馬,所以淮西又有德勝之稱,這也是朱元璋麾下大量將領起名“德勝”,以及明軍早期在全國廣修德勝門的原因。
淮西在歷史上先後誕生三位武皇帝,分別為:“楚宣武帝”桓温、“吳武帝”楊行密、“明洪武帝”朱元璋,這三位全部參與了和北方政權的鬥爭,並遣將北伐。淮西人尤其在宋明兩朝的武功最為顯著,被譽為“南宋御三家,大明加冕者。”意指替趙家拱衞江山,為朱家戴上皇冠。
中文名
淮西
別    名
淮右
德勝
行政區類別
淮南西路
所屬地區
江淮地區
地理位置
東南
面    積
46700 km²
下轄地區
合肥、壽春、鍾離、懷寧、歷陽、蘄春、定城
政府駐地
北宋:壽春府 南宋:廬州府
人口數量
約 315 萬(1102年)
方    言
江淮官話
口    號
德勝歸來之時,淮西崛起之日。
著名人物
朱元璋、徐達、常遇春、呂文德
精神領袖
楊行密、朱元璋
著名事件
青州之戰端平入洛徐達北伐

淮西中唐時期

唐初,唐王朝根據山川河流將天下分為十道,其中有淮南道淮西節度使原稱淮南西道節度使(758年設置),又稱淮寧節度使、彰義節度使,是安史之亂後割據的藩鎮之一。817年,唐王朝平定吳元濟後廢除。淮西藩鎮割據區域包括淮南道的西部和河南道一部分,並不僅僅是淮南道西部。
地圖 地圖

淮西兩宋時期

淮西簡介

宋至道三年(997)定天下為15路,淮南路為其一,治揚州。熙寧五年(1072)分為淮南東路和淮南西路,西路治壽州,以壽春府(治今壽縣)、廬州和州舒州濠州黃州蘄州光州、無為軍、六安軍來屬。
淮南西路 淮南西路
南宋建炎二年(1128),淮南西路移治廬州。
兩宋的淮南西路轄區基本就是後世人所指的淮西。宋亡後,淮西常常作為一個區域為後人所提及,尤其在明代。

淮西南宋御三家

1127年靖康之難後,徽欽二帝被俘,北宋四大將門“折家、種家、姚家、楊家”灰飛煙滅。康王趙構南下重建宋朝,於1127年6月12日在南京應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是為宋高宗,後建都(行在所)於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為了對抗金朝,南宋在前線選擇了三個地區作為戰區,便是東部的淮西戰區,中部的京湖戰區,西部的四川戰區。這次後的歲月中,三大戰區屢屢與北方的遊牧王朝鬥爭,續命趙宋百年之久,而淮西、京湖、四川也被稱為南宋御三家。淮西戰區在南宋時期誕生了許多名將,例如“帥淮西無逾杜杲者”的杜杲
而整個淮西戰區在南宋最著名的名將當屬呂文德。隨着孟珙杜杲餘玠等南宋第一代抗蒙重臣相繼去世,淮西大帥呂文德擔當起南宋抗蒙的中流砥柱,成為了獨當一面的主將。率領淮西軍轉戰鄂蜀,參加了合州保衞戰,宋廷亦下詔嘉獎淮西軍“援蜀之賞未足酬功,今援鄂之勳尤為顯著。”而作為淮西制置使的呂文德亦同時身兼京湖制置使、四川制置使,他的老上司,上一任淮西制置使李曾伯就評價道:“文德久董戎行,素負忠赤,聲名在於敵國,勳績著於三邊”。這裏面的三邊指的就是呂文德同時征戰於淮西、京湖、四川三地。
雖然在後來呂文德去世後,其弟呂文煥在襄陽投降蒙古,整個呂氏家族軍事集團如多米諾骨牌一般倒向元朝一方,成為導致南宋滅亡的重要因素,但這無礙呂文德在淮西的影響力,後來明朝建國,明太祖朱元璋在為太子朱標選妃時,亦選呂文德後人呂本之女為太子妃,便是懿文太子妃呂氏,在靖難之役死於火災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呂文德的後代在元末也是發光發熱,如張士誠麾下的淮東軍統帥呂珍便是南宋淮西軍在揚泰駐軍的呂保相將軍後裔,被譽為“後來江左英賢傳,又是淮西保相家。見説錦袍酣戰罷,不驚越女採荷花。”另外朱元璋麾下的左副元帥呂文貴也是呂氏族裔,在淮西軍和湖廣軍決戰的鄱陽湖水戰中,作為敢死隊之一,駕駛裝滿火藥、火具的小舟偷襲湖光水師,湖廣軍看到火光中的“呂”字旗驚呼“此乃呂大帥族裔!”遂將其團團包圍,勸其投降,呂文貴見撤退無望,又不願意投降,在舟上拔劍自刎。鄱陽湖之戰結束後,朱元璋在康郎山下建三十六忠臣廟,呂文貴亦位列其中。
南宋淮西大帥呂文德 南宋淮西大帥呂文德

淮西淮西軍變

紹興七年(1137年)八月八日,南宋軍隊原隸屬劉光世所部的統制官酈瓊、王世忠、靳賽等發動叛亂,殺死監軍官呂祉等人,帶領全軍四萬餘人,並裹脅百姓十餘萬投降金人傀儡偽齊劉豫,史稱“淮西兵變”。
兵變的後果十分嚴重,不僅在當時使南宋對金人和偽齊的軍事前沿的江淮重地,突然處於防衞空虛的狀態,而且成為後來南宋對金人戰略變化的一個轉折點。儘管此後不久金人廢掉了劉豫偽齊政權,喪失了一支重要的輔助力量,但因為兵變給高宗政權造成的消極影響遠未消除,致使南宋方面失去了一次極為寶貴的,也是極為可能的收復故土的歷史機會,更令後世史家為之扼腕長嘆。

淮西采石之戰

采石之戰 采石之戰
采石之戰,是南宋淮西戰區阻擊金人南下的關鍵戰役,南宋文臣虞允文臨時接掌淮西軍軍權,率領軍民於採石(今安徽馬鞍山市西南)阻遏金軍渡江南進的江河防禦戰。 使金軍未能如願從採石磯渡江南侵。

淮西端平入洛

端平入洛,是指發生在端平元年(1234年),南宋在聯合蒙古滅金國後,由淮西戰區單獨出兵收復位於河南的原北宋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和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三京的一次軍事行動。由於糧草不濟以及缺少騎兵等原因,最終被蒙古軍大敗而退回原來的防線。此次行動成為了蒙宋戰爭全面爆發的導火索。也是此後淮西多次和蒙古對峙的一起源頭。
端平入洛 端平入洛

淮西淮西之戰

淮西之戰是指元至元十年(南宋鹹淳九年,1273年)至十二年(宋德祐元年,1275年),在忽必烈滅宋之戰中,元軍多次進攻淮西,牽制宋軍的作戰。淮西軍先勝後敗,無法阻止蒙元南下,南宋很快就在臨安遺恨以及崖山之殤中覆滅。
淮西之戰 淮西之戰

淮西元末明初

簡介
歷經了宋元幾百年,淮西已經漸漸發展成為一個區域的名稱,大體指的就是宋代淮南西路範圍,包括今天安徽省中部(廬州、舒州、壽州、濠州和州),湖北省大別山地區(黃州蘄州),河南省淮河以南地區(光州)。
進入了明朝,淮西雖然不再作為一個行政區而存在,融入了南直隸。但淮西這一稱謂依然常常為人們所提及。如出身濠州鍾離的朱元璋,就是世人皆知的“淮西人”。明代很多文獻也常常用到“淮西”這個詞。為何已經消失的行政區劃在明朝反而更加聲名大噪,這是因為在元末明初,淮西人迎來了自己“將星如雨,天下會武”的巔峯期。
插圖 插圖
大明加冕者
朱元璋發家於淮西濠州鍾離 [1]  ,崛起於元末割據之際,形成於明朝肇建之中,是朱元璋賴以建立明朝、統一南北的核心力量。淮西軍的作戰方式以不合常理著稱,徐達在太原和蘭州不講理的夜襲把王保保打的懷疑人生,常遇春在湖州的舊館大回頭讓追擊的呂珍變成被追擊的一方,廖永忠在四川上演了陸上行舟直搗重慶,傅友德在雲南利用大霧聲東擊西強渡白石江。在長達數十餘年的創業過程中,淮西將臣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功績卓著,成為大明王朝的開國元勳。
大明帝國雙壁徐達、常遇春 大明帝國雙壁徐達、常遇春
未嘗一敗的巢湖水師 未嘗一敗的巢湖水師
稱霸長江中下游
在淮西軍征服長江中下游的一系列戰役中,數鄱陽湖水戰的意義最為重大,這是淮西人和湖廣人爭奪江西的決定戰役,此役巢湖水師徹底摧毀武昌水師,淮西軍也成功擊垮了頭號勁敵湖廣軍。這導致原本南方各軍閥實力最強的湖廣軍從此顯得無足輕重,而淮西軍則鋭氣更甚,很快就稱霸整個長江中游,並北伐將蒙元驅逐出中原,在此後的二十多年中,通過一系列戰役征服整個中國,淮西人的鐵騎北至漠北,南抵雲南,東到遼東,西達河西,最終建立了最後一個漢族大一統王朝-大明帝國
常遇春箭射張定邊 常遇春箭射張定邊
北伐收復中原
朱元璋大致掃平南方羣雄後,為了徹底推翻元朝,乘紅巾軍基本摧毀元主力軍的有利時機,於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命徐達常遇春率軍25萬人北伐。朱元璋軍由淮河黃河,連克壽光、臨淄、高苑等地。山東諸州縣盡為朱元璋軍所有。洪武元年(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稱帝建明。淮西軍易幟大明軍。四月,明軍完全奪取中原,七月又克通州,元順帝只得攜帶家眷及宮廷官僚北走上都,繼續元室的統治,史稱北元。八月二日,徐達師入大都,北伐取得了徹底勝利,元朝滅亡。並在此後西征,並在太原和蘭州兩戰共計殲敵18萬。淮西軍亦成功收復了淪陷432年的燕雲,淪陷339年的河西,淪陷478年的遼東。做到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拯生民於塗炭,復漢官之威儀”。值得一提的是:徐達北伐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由南向北的統一。
徐達收復燕雲十六州 徐達收復燕雲十六州
明朝成功統一
因為北伐也算是比較順利,也使得淮西軍在南方的作戰可以順利展開,開啓了兩線戰爭。湯和負責消滅浙東的割據勢力,胡廷瑞負責攻取福建。另外廣東和廣西方面是交給了廖永忠、楊璟等人。而意義最為重大的則是傅友德攻取四川、雲南,標誌了明朝統一戰爭的全面勝利。
明朝征服西南地區的頭號功臣‘傅友德’ 明朝征服西南地區的頭號功臣‘傅友德’
淮西勳貴
在元末農民戰爭中,朱元璋利用淮西集團的力量,登上了明代皇帝寶座。當政權取得之後淮西勳貴的一些不法之事也逐步暴露出來,這些“茅土之頒”的功臣,迅速由農民轉化為全國性的大地主,他們擁有私人武裝,收有義子,養有大量的奴僕,並與各地駐軍(衞所)的軍官有密切聯繫。[8]而朱元璋又鑑於胡惟庸案藍玉案擔心不法勳貴危害國家,千方百計打擊、迫害淮西集團。這種政治思想和態度,實質上是朱元璋出於無奈的表現,也是狹隘的農民思想和封建專制思想相結合的產物。
最後建文政局在"靖難之役"一連串的軍事失敗下走向崩潰,淮西勳貴自身也在隨後的清洗中瓦解與重組。
淮西功臣集團在明初政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一羣體政治地位的動搖是明初政局動盪的重要誘因。 同時,對明初政局的多重影響是由其政治角色的矛盾性所決定的。淮西功臣集團的興起,發展到滅亡的過程,折射出歷代開國元勳相同的發展軌跡。而朱元璋有意定都鳳陽,除了朱元璋的家鄉觀念有意定都濠州之外,為了進一步取得淮西官僚集團的支持也是原因之一。
徐達和常遇春 徐達和常遇春
沐英、鄧愈、馮勝、湯和 沐英、鄧愈、馮勝、湯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