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淮紅戲

鎖定
淮紅戲是宿遷市特色傳統戲曲,是江蘇省民間文化的一個瑰寶。淮紅戲原名清音、俗語稱旱船調。因其主調為[滿江紅]而得名淮紅。它彙集了明清以來,蘇北、蘇南、皖北一帶的民歌小調近百種,由説唱藝術逐漸演變而成戲曲,故又有“百曲”之稱。淮紅戲最初演唱形式有二:其一,坐唱,運用曲牌聯唱,來表現民間故事內容;其二,在節日、廟會上,以旱船的歌舞形式,演唱簡短故事或頌揚功德、祝賀吉慶的唱詞。
項目名稱
淮紅戲 [1] 
認證級別
省級
項目分類
傳統戲劇
起源時間
清嘉慶年間
認證時間
2016年
認證批次
第四批
申報地區或單位
中國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
所屬國家
中國

淮紅戲歷史淵源

清朝民初年間,淮紅戲在演唱上有了新的發展。在唱的方面,形成了東西兩大流派。東派以宿城梁幫傑為代表,唱法上以柔為主,委婉纏綿,餘味無窮;西派以雙莊羅運東為代表,唱法上以剛見長,響而不噪,渾厚朴實。在表演方面,已逐漸發展成為戲曲的初期形式,在旱船表演間歇時,一生一旦上場,對歌對舞,演出節目如《觀燈》、《算命》、《叩百子》等,饒有風趣。節目內容以演唱簡短故事或頌揚功德祝賀吉慶等唱詞為主。1928年,宿遷民眾教育館業餘娛樂社,以梁邦傑、臧玉堂、楊瑞芝、程步瀛、陸玉堂、錢永祥、柴長慶、蘇宜嶺、鞏鳳嶺等人組成清音演唱組,這是淮紅戲第一次將《水漫金山》、《算命》、《潘金蓮拾麥》、《陳妙常追舟》等劇目正式搬上舞台演出。(1938年清音演唱組解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淮紅戲獲得了新生,為搶救民族文化藝術遺產,江蘇省文化局於1954年和1959年,兩度派員來宿遷會同文化館挖掘整理出淮紅戲曲牌[八角鼓]、[鳳陽歌]等近三十支,唱本十多個,並編印成冊。1954年年底宿城北關鎮成立了羣英業餘劇團二團,演出淮紅戲,夏呈祥為團長,節目以清唱為主,每晚聽眾近千人。1958年霸王公社以羣眾業餘劇團為主,成立了霸王公社淮紅劇團,以小型多樣、自編自演為主。創作演出了現代戲《月下操練》、《送塘泥》、《採蓮船》、《爭肥記》、《齊走陽光道》,傳統劇目《追舟》、《雙下山》等,演出吸取了京劇藝術、唱法均用地方方言,通俗易懂、生動形象、富有特色。
1960年,宿遷霸王公社業餘淮紅戲劇團,參加江蘇省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的淮紅戲《送塘泥》得到了與會的文藝界專業戲劇工作者的重視,同丹陽的丹劇、海門山歌劇一起被譽為江蘇“三枝花”。會議期間中共江蘇省委、省政府領導人江謂清、惠裕宇、歐陽惠林接見了全體演職員。同年六、七月份成立“宿遷縣淮紅劇團”。
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淮紅戲已有二十多個唱本參加省、市級匯演和展演獲獎。通過數代人的努力,淮紅戲具備了地方戲曲劇種的各項條件。同時,淮紅戲中的曲牌(旱船調)在宿遷、沭陽、泗洪、淮安、漣水、灌南等縣廣泛流行,深受人民羣眾喜愛。特別是旅居海外的宿遷老一輩華僑對淮紅戲唱段十分喜愛,省市報紙、電台多次予以報道,江蘇省戲曲志將淮紅戲列為原淮陰地區流行的七大劇種之一。九十年代以來,區委、區政府對淮紅戲的挖掘、培育工作十分重視,先後已挖掘傳統小戲(摺子戲)、坐唱、説唱等多種淮紅戲表演形式。2005年元月,在市委擴大會“山魂水韻”大型文藝演出中,用淮紅戲曲調演唱《説宿豫,唱宿遷》獲得觀眾好評。

淮紅戲基本內容

淮紅戲最初演唱形式有二:其一,坐唱,運用曲牌聯唱,來表現民間故事內容;其二,在節日、廟會上,以旱船的歌舞形式,演唱簡短故事或頌揚功德、祝賀吉慶的唱詞。
傳統的表演形式中,演唱多由女藝人自擊板鼓而歌,伴奏多為盲人,樂器有二胡、琵琶、揚琴、月琴等。後來發展為:淮紅戲樂隊主弦採用高胡,其它伴奏樂器有二胡、中胡、揚琴、琵琶、三絃,低音多用大提琴,吹管樂常用竹笛、嗩吶、笙。主弦高胡的演奏,採取套子(加法)手法。其它樂器用託腔伴奏(隨腔伴奏),有時採用反正弓拉法進行伴奏。樂隊伴奏時一般多用唱繁伴簡,唱簡伴繁的方法,使伴奏與唱腔音樂自然形成民間“支聲復調”的效果。淮紅戲的打擊樂一般採用京劇的鑼鼓經。但應提出的是在打擊樂中,使用小碟子進行伴奏,風格獨特。小碟子音高,選用與劇中主要曲牌調的高低一致或相近似。敲碟子的節奏比較豐富,變化也是多樣的。

淮紅戲基本特徵

淮紅戲的唱腔屬於曲牌體的結構形式。它基本上是以[滿江紅]為主體曲牌,採用串腔手法,少部分為板腔體。有機地聯綴若干個不同的民間曲牌,形成“聲樂套曲”,演唱較為完整的故事。在清曲中的一個重要的曲牌組合形式《五瓣梅套曲》,必須用[滿江紅]開始,[疊板]、[落板]結束。這種組腔方式已成為淮紅戲的基本規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