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淮揚潔秋圖

鎖定
《淮揚潔秋圖》是清代畫家石濤創作的紙本設色畫,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淮揚潔秋圖》描繪的是淮揚秋景。畫面上秋水茫茫,蘆葦叢生,近處有掩映在樹叢中的數間屋舍。幾點紅楓增加了秋天的氣息,江面上一葉孤舟,一漁翁泛舟水上,使畫面平添了許多超然之感。 [1] 
中文名
淮揚潔秋圖
創作年代
清代
規    格
橫57.1釐米,縱89.3釐米
現收藏地
南京博物院
材    質
紙本
畫作類型
設色畫
作    者
石濤
幅    式
立軸

淮揚潔秋圖畫作內容

淮揚潔秋圖內容佈局

《淮揚潔秋圖》描繪了秋水茫茫、天闊蕭冷的淮揚秋景,河岸蜿蜒曲折,與天相接,近處有房舍橫七豎八地坐落在坡坳之中,坡坳外樹木尚且葱蘢,沿着河道逶迤而去、柳樹低垂間,枯葉綴於樹上,蒲草悽悽隨風搖盪,點明瞭“秋”的時節。 [2] 
近處畫城垣一角,在臨河坡岸處,座落着屋宇、房舍、樓閣,錯落有致,在高遠處的一座房舍內,坐着一位長者正在眺望這裏的景色,屋宇樓閣四周為叢樹所圍,有的屋宇掩映在叢樹蔭下,或隱或現。中部為河灘彼岸,河灘上長滿了蘆荻和叢草,在風吹動下向右傾斜,有的蘆葦來回搖曳。遠處為茫茫的河水,迷霧濛濛,似天水相接,獨有一小扁舟在河水中游弋。山巒延綿,有的岡丘僅露出山頭,長滿叢樹和雜草,草木已淺黃。 [3] 

淮揚潔秋圖題跋印鑑

淮揚清秋之圖。天愛生民民不戴,人倚世欲天不載。天人至此豈無干,寫入空山看百代。百代悠悠甚渺茫,空山對客較短長。山川陸海結中央,南奔北走闢淮揚。黃海之水廣汪洋,黃海之山西蜀崗。九河不斷分六合,水闊山橫無處説。遙思文帝早知兒,喪家之子亡隋脈。隋家煬帝畫圖空,人道荒唐我述中。當年不廢迷樓意,歌管樓台處處風。隋才自捷大難比,隋心自敏通經史。隋仁隋義孰傾心,膠結楊素傳遺旨。遺旨元符一望開,隋豕處處起瀛台。西池詔起十六院,南州又鑿五湖米。五湖八曲風味多,隨心稱意昧天秋。紅粉不到隋家死,綵女如何陸地過。隋荒自絕不思量,米珠薪桂天遑遑。徵遼日日甲兵起,可憐社稷無人理。宮中李實共楊梅,不重楊梅重玉李。傷情目斷平原顛,興亡不在徵遼邊。一年三百六十日,只對煙花夜夜眠。揚州刺史新承寵,香車自走復懵懂。曲檻層樓迷不迷,能使神仙入情冢。河南楊柳謝,河北李花榮,楊花飛去落何處,李花結果自然成。遂樓宮人抗聲咽,隋心猶戀雲中闕。隋家歌管誰家閲,咫尺風流看飲血。蕩心一喪天地輕,怎知天下無月兵。縱教千年萬載死,不如一顧一傾城。傾城不見迷樓無,西院十六隋毒屠。河開千里幸江都,至今目電焉可誣。我行隋地試難明,我圖黃海筆難停。精靡亦有荒涼日,桑亦變滄海形。今年居九夏,黃海千甲崩騰下,隋河亦已竭,雨水平陵誰得悦。誰思禹注淮南北,民間爭頌亦無勒。功深只令四海息,息時又樹稼與穡。山川陸海沒風波,一日絢起魚鹽色。久知隋地空彷徨,又詢禹甸高翱翔。北顧南瞻盡天長,分淮沿水畫歧揚。老大白笑非屑屑,老夫自愛非忙忙。長歌短行非吾則,縱有丹青神不結。今移結神出滌樓,門前水退屋裏舟。破硯拂開當目,突筆寫入潔時秋。禹功隋荒縣之兩不論,而吾之衝口劃月有不盡。為山老道先生正。大滌子極。
鈴朱文長方印“痴絕”、朱文方印“零丁老人”、白文方印“若極”等。 [4] 

淮揚潔秋圖創作背景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夏末,江蘇北部區域慘遭嚴重的洪災,即使是繁華的揚州也為洪水淹沒。由於天災往往被視為上天的吉凶預兆,有些人便將洪水與康熙南巡事件相聯繫。當洪水於同年秋天消退時,石濤便作《淮揚潔秋圖》以記其事,並在畫上題詩中對王朝命運作了一番思考。 [5] 

淮揚潔秋圖藝術鑑賞

淮揚潔秋圖技法

《淮揚潔秋圖》局部
《淮揚潔秋圖》局部(2張)
由於作者善於體察自然景物;在這幅畫中,作者用洗練的筆墨,生動地勾畫了揚州城郊一隅的秋色景緻,使人恍若身臨其境。在遠景的處理上,作者運用淡墨虛化的手法,給人以一種朦朧的美感;在筆墨運用方面,以濕筆水墨為主,運以花青淡赭色,畫家巧妙地運用濃淡不同的墨色點染遠近不同的景物外,還運用較深的赭色間點樹葉,以加強秋天的景色。從通篇佈局看,畫家把作為全幅的重心近景處理在畫幅的下方,而大膽地虛其竹景來擴大卒間,從而形成虛實、疏密的對比,相反恰又相成,耐人尋味。 [3] 
這幅畫運用了石濤特有的“拖泥帶水皴”,連皴帶擦,濃淡、乾濕並用,描繪出濕潤沃疏的質感。此圖滿幅灑落的濃墨苔點,吸收採用了董源一派的皴法點土石,配合着尖筆剔出草叢,使整個畫面蕭森鬱茂,蒼莽幽邃。 [1] 

淮揚潔秋圖構圖

此圖以平遠法構圖,佈局新穎,河岸呈月牙形狀,幾佔畫面的一半,對岸沒有連綿的遠山,而只以大片的留白化作天空,給人空間無限之感。房屋的位置安排也較為奇特。 [2] 

淮揚潔秋圖名家點評

北京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楊臣彬:此幅採用平遠章法,開合自然,結構簡潔而虛實相生。整幅畫面灑脱豪放,內含樸拙,淋漓酣暢,中藴蒼茫天真之意,為石濤晚年山水畫中佳作。 [6] 

淮揚潔秋圖重要展覽

2017年4月1日,天津博物館舉辦“清代前期繪畫特展”,天津博物館向南京博物院借展的《淮揚潔秋圖》在其中展出。 [7] 

淮揚潔秋圖作者簡介

石濤(1636或1640—1710年或1718年),清朝畫家。本姓朱,名若極,釋號原濟,一作元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大滌子、苦瓜和尚,廣西桂林人。出家為僧,性喜漫遊,曾屢次遊黃山、南京等。與弘仁、髡殘、八大山人並稱“清初四畫僧”。曾拜松江名僧旅庵、本月為師習佛學,擅畫花果蘭竹,亦工人物,筆意縱橫,淋漓灑脱。尤善山水,並擅詩文,每畫必題。卒於揚州。著有《畫語錄》。傳世畫作有《搜盡奇峯打草稿圖》《淮揚潔秋圖》《山水清音圖》《梅竹圖》《墨荷圖》《竹菊石圖》等。 [8] 
參考資料
  • 1.    徐玲玲編著.人一生要知道的60幅中國名畫:華文出版社,2009.03:155
  • 2.    王樹海主編;柳旭著,通賞中國名畫,長春出版社,2014.01,第200頁
  • 3.    蔣文光主編.中國曆代名畫鑑賞 (下冊):金盾出版社,2004年09月第1版:2082
  • 4.    山西博物館,南京博物館編著.煙雨揚州夢 “揚州八怪”書畫精品展: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05:3
  • 5.    (美)喬迅著.石濤 清初中國的繪畫與現代性: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04:92
  • 6.    南京博物館博物院藏寶錄編輯委員會編.南京博物院藏寶錄: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08月第1版:204
  • 7.    《清代前期繪畫特展》亮相天津博物館  .人民網.2017/0402[引用日期2019-12-30]
  • 8.    朱立春.中國歷史常識全知道 家庭必備典藏版,:中國華僑出版社,2015年:第5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