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淮南西路

鎖定
淮南西路是宋朝(960年-1279年) 的十五路(一級行政區)之一,簡稱淮西,早期首府設於壽州,靖康年間金兵南下後,府治南遷廬州
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為東、西二路。崇寧年間(1102年-1106年), 淮南東西兩路人口共計達到130萬户。
中文名
淮南西路
首    府
壽州(前期)、廬州(後期)
簡    稱
淮西
下轄州郡
壽州、廬州、光州、黃州、舒州等
區    域
江淮地區西部
人口數量
約3168252(1102年)
前後相關政區
宋—淮南路,元—河南江北行省

淮南西路發展歷史

北宋-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公元1111) 北宋-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公元1111)
淮南西路(簡稱淮西)是中國宋朝(960年-1279年) 的一個地方行政區。淮南西路始建制,首府治壽州(後升為壽春府),以壽州、光州、廬州、蘄州、和州舒州(後升為安慶府)、濠州、黃州、無為軍來屬。 後於南宋滅亡後劃入元朝的河南江北行省

淮南西路建制沿革

北宋淮南西路
太平興國三年(978)置無為軍;
至道三年(997)定天下為十五路,循唐淮南道,置淮南路,府治揚州。以揚州、亳州、宿州、楚州、海州、泰州、泗州、滁州、真州、通州、壽州、廬州、蘄州、和州、舒州、濠州、光州、黃州、無為軍來屬;
熙寧五年(1072)分置淮南東、西二路,西路治壽州。以壽州、廬州、蘄州、和州、舒州、濠州、光州、黃州、無為軍來屬。
政和六年(1116)升壽州為壽春府;八年(1118)置六安軍;
建炎二年(1128)朝廷定淮南西路府治廬州。
壽春府:緊,壽春郡,忠正軍節度。初為壽州,政和六年(1116)升為壽春府。
下蔡縣:緊,倚。
安豐縣:望。
霍丘縣:望。
壽春縣:緊。
六安軍:同下州。政和八年(1118)於壽春府六安縣置六安軍。
六安縣:中,倚。初為盛唐縣,屬壽州,開寶四年(971)更名為六安縣,政和八年(1118)來屬六安軍。
霍山縣①:屬壽州,開寶元年(968)省入盛唐縣為霍山鎮。
廬 州:望,廬江郡,保信軍節度。初為"上州",大觀二年(1108)升為"望州"。
合肥縣:上,倚。
舒城縣:下。
慎 縣:中。
蘄 州:望,蘄春郡,防禦。
蘄春縣:望,倚。
蘄水縣:望。
廣濟縣:望。
黃梅縣:上。
羅田縣:不明。初為蘄水縣石橋鎮,元佑八年(1093)置羅田縣,來屬蘄州。
和 州:上,歷陽郡,防禦。
歷陽縣:緊,倚。有梁山、柵江二寨。
含山縣:中。有東關寨。
烏江縣:中。紹興五年(1135)省為烏江鎮,七年(1137)仍置烏江縣。
舒 州:上,同安郡,德慶軍節度。初為"團練州",建隆元年(960)升州格為"防禦州",政和五年(1115)升為德慶軍節度。
懷寧縣:上,倚。
桐城縣:上。
宿松縣:上。
望江縣:上。
太湖縣:上。
同安監:熙寧八年(1075)置同安監,負責鑄銅錢。
濠 州:上,鍾離郡,團練。
鍾離縣:望,倚。
定遠縣:望。
光 州:上,弋陽郡,光山軍節度。初為"軍事州",宣和元年(1119)升州格為光山軍節度。
定城縣:上,倚。
固始縣:望。
光山縣:中下。
仙居縣:中下。
商城縣:初為殷城縣,建隆元年(960)更名為商城縣,後省入固始縣為商城鎮。
黃 州:下,齊安郡,軍事。
黃岡縣:望,倚。
黃陂縣:上。
麻城縣:中。
無為軍:同下州。初為廬州無為監,太平興國三年(978)改置為無為軍;建炎二年(1128)入金,尋仍歸宋。
無為縣:望,倚。初為巢縣無為鎮,熙寧三年(1070)析巢、廬江二縣置無為縣,來屬無為軍。
巢 縣:望。初屬廬州,太平興國三年(978)來屬無為軍。
廬江縣:望。初屬廬州,太平興國三年(978)來屬無為軍。
——————————
南宋淮南西路
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議和,以淮河為界,亳州、宿州及壽春府下蔡縣淪於金國;
紹興十二年(1142)置安豐軍,省六安軍;二十八年(1258)光州更名蔣州,尋複名光州;三十二年(1162年)置壽春府,以安豐軍屬壽春府;
隆興二年(1164)省安豐軍;
乾道二年(1166)淮南西路徙治和州;三年(1167)降壽春府為安豐軍;五年(1169)淮南西路仍徙治廬州;
慶元元年(1195)升舒州為安慶府;
寶佑五年(1257)置懷遠軍;
景定三年(1262)置鎮巢軍;五年(1264)置六安軍。
廬 州:望,廬江郡,保信軍節度。初為"上州",大觀二年(1108)升為"望州"。
合肥縣:上,倚。
舒城縣:下。
梁 縣:中。初為慎縣,紹興三十二年(1162)更名為梁縣。
安豐軍:紹興十二年(1142)於安豐縣置安豐軍,三十二年(1162)於壽春縣置壽春府,以安豐軍來屬;隆興二年(1164)廢安豐軍,乾道三年(1167)降壽春府為安豐軍。
壽春縣:緊,倚。初屬壽春府,紹興十二年(1142)來屬安豐軍,三十二年(1162)復屬壽春府。
安豐縣:望。初屬壽春府,紹興十二年(1142)來屬安豐軍,為"倚郭";三十二年(1162)安豐軍改屬壽春府,隆興二年(1164)廢安豐軍,改屬壽春府,以知縣兼安豐軍使;乾道三年(1167)廢安豐軍使。
霍丘縣:望。初屬壽春府,紹興十二年(1142)來屬安豐軍,三十二年(1162)復屬壽春府。
六安軍:同下州。紹興十三年(1243)省入安豐軍;端平元年(1234)復置六安軍,景定五年(1264)復省入安豐縣,後仍為六安軍。
六安縣:中,倚。紹興十二年(1242)改屬安豐軍,三十二年(1162)復屬壽春府(安豐軍);端平元年(1234)省,景定五年(1264)仍置六安縣,仍屬六安軍。
蘄 州:望,蘄春郡,防禦。景定元年(1260)徙治龍磯,二年(1261)徙治泰和門外。
蘄春縣:望,倚。嘉熙元年(1237)徙治宿,景定二年(1261)徙治泰和門外。
蘄水縣:望。
廣濟縣:望。
黃梅縣:上。
羅田縣:不明。初為蘄水縣石橋鎮,元佑八年(1093)置羅田縣,來屬蘄州。
和 州:上,歷陽郡,防禦。
歷陽縣:緊,倚。有梁山、柵江二寨。
含山縣:中。有東關寨。
烏江縣:中。
安慶府:上,同安郡,安慶軍節度。初為舒州、德慶軍節度,紹興十七年(1147)更州格名為安慶軍節度,慶元元年(1195)升為安慶府;嘉定十年(1217)徙治皖口,後復徙舊治;端平三年(1234)徙治羅剎洲,後徙治楊槎洲,景定元年(1260)徙治宜城渡。德佑元年(1275)入元。
懷寧縣:上,倚。嘉定十年(1217)徙治皖口,後復徙舊治;端平三年(1234)徙治羅剎洲,後徙治楊槎洲,景定元年(1260)徙治宜城渡。
桐城縣:上。南宋末年徙治樅陽鎮;又寄治池州貴池縣李陽河。
宿松縣:上。紹興年間省入望江縣,後仍置宿松縣。
望江縣:上。南宋末年寄治東流縣香口鎮。
太湖縣:上。紹興年間省入懷寧縣,後仍置太湖縣。
濠 州:上,鍾離郡,團練。乾道初年徙治藕塘,嘉定四年(1211)徙治故城。
鍾離縣:望,倚。
定遠縣:望。乾道初年徙治藕塘,嘉定四年(1211)仍徙故治。
光 州:上,弋陽郡,光山軍節度。紹興二十八年(1258)更名為蔣州,尋仍復名為光州;嘉熙元年(1237)徙治金剛台,尋仍徙治故城。
定城縣:上,倚。
固始縣:望。
光山縣:中下。紹興二十八年(1258)更名為期思縣,尋仍復名為光山縣。
仙居縣:中下。宋高宗建炎三年(1229)之後省入光山縣。
黃 州:下,齊安郡,軍事。
黃岡縣:望,倚。
黃陂縣:上。端平三年(1236)因戰爭寄治鄂州青山磯。有陽邏堡。
麻城縣:中。端平三年(1236)因戰爭徙治什子山。
無為軍:同下州。
無為縣:望,倚。
廬江縣:望。
鎮巢軍:景定三年(1262)於無為軍巢縣置鎮巢軍。
巢 縣:望,倚。初屬無為軍,紹興五年(1235)省,六年(1236)仍置巢縣,十一年(1241)改屬廬州,十二年(1242)復屬無為軍;景定三年(1262)來屬鎮巢軍。
懷遠軍:後歸宋,寶佑五年(1257)於宿州蘄縣荊山鎮置懷遠軍。
荊山縣:??,倚。初為宿州蘄縣荊山鎮,屬金;後歸宋,寶佑五年(1257)置荊山縣,來屬懷遠軍。
注①:霍山縣,一説開寶四年(971)省入六安縣。

淮南西路部分地名考

黃梅縣:今黃梅縣西北;
麻城縣:今麻城市東;
羅田縣:今羅田縣匡河鄉石橋鋪村;
蘄州/蘄春縣(舊治):今蘄春縣漕河鎮;
懷遠軍/荊山縣:今懷遠縣城南之荊山半坡上;
舒州/安慶府/懷寧縣(舊治):今潛江縣;
安慶府/懷寧縣(嘉定徙治):今懷寧縣山口鎮;
桐城縣(宋末徙治):今樅陽縣;
安慶府/懷寧縣(楊槎洲):今池州市西北20裏楊葉洲;
定遠縣(舊治):今定遠縣朱馬鄉下馬村;
安慶府/懷寧縣(羅剎洲):今池州市貴池區晏塘鄉之江中洲;
蘄州/蘄春縣(景定徙治):今蘄春縣蘄州鎮;
濠州/定遠縣(乾道徙治):今定遠縣藕塘鎮;
黃陂縣(端平寄治):今武漢市青山區青山鎮;
麻城縣(端平徙治):今麻城市東80裏;
壽春縣:今壽縣;
霍丘縣:今霍邱縣;
壽州/壽春府/下蔡縣:今鳳台縣;
慎 縣:今肥東縣梁園鎮;
蘄水縣:今浠水縣;
安豐縣:今壽縣戈店鄉故安豐城;
廣濟縣:今武穴市梅川鎮;
烏江縣:今和縣烏江鎮;
濠 州:今鳳陽縣臨淮鎮西古城;
鍾離縣:治今鳳陽縣臨淮鎮;
巢 縣:今巢湖市;
光州(舊治)/定城縣:今潢川縣;
光州(嘉熙徙治):今金寨縣梅山鎮西北60裏金剛台 仙居縣:今光山縣仙居鄉。

淮南西路地理位置

淮西路位於淮河與長江之間。北宋時範圍基本繼承了唐代的淮南道的西部,大致包括今天安徽省的中部,湖北省的東北部以及河南省的東南部。
南宋建炎衣冠南渡,淮南東、西兩路建制仍在,但成為宋金交戰的主戰場之一, 淮河成為北方的金和南方的南宋的邊界線。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南宋定淮南西路治廬州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議和,以淮河為界,淮南東路亳州宿州及淮南西路壽春府下蔡縣淪於金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淮南西路徙治和州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降壽春府為安豐軍壽春由於地處邊境,從此地位下降;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淮南西路仍徙治廬州

淮南西路行政區劃

府、州、軍
附郭縣
壽春府
下蔡縣(南宋歸金國) 、安豐縣、霍丘縣
桐城縣、宿松縣望江縣太湖縣、同安監
黃陂縣、麻城縣
無為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