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淫羊藿

(小檗科淫羊藿屬植物)

鎖定
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小檗科淫羊藿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高一般在20至60釐米;根狀莖粗短,暗棕褐色;完整葉為三出複葉,具長柄;小葉紙質或厚紙質,葉緣具刺齒;花白色或淡黃色;花期5~6月,果期6~8月。 [1]  其名陶弘景在《本草經集註》一書中提到:“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蓋食此藿所致,故名淫羊藿。” [8] 
淫羊藿原產地為中國,現在陝西、甘肅、山西、河南、青海、湖北、四川一帶有均有栽培。淫羊藿海拔在450至1200米的低、中山地的灌叢、疏林下或林緣半陰環境中適合生長,喜陰濕,對光較為敏感,忌烈日直射。淫羊藿對土壤要求比較嚴格,以中性酸或稍偏鹼、疏鬆、含腐殖質、有機質豐富的土壤油沙壤土為好, [9]  它的繁殖方法有種子繁殖、分株繁殖和根莖繁殖。 [10] 
根據《日華子本草》中記載,淫羊藿為補命門、益精氣、強筋骨、補腎壯陽之要藥,臨牀常用於治療男子陽痿不舉、滑精早泄、小便不禁以及女子不孕等症,還有降壓降血糖、利尿、鎮咳祛痰的作用。 [11]  明代方士邵元節和陶仲文曾將《雲笈七箋》中的老君益壽散,取長補短,加以增刪,並採取“爐鼎升煉”的技術,創制了號稱可以長生不老的“仙藥”,獻給皇上,取名“龜齡集”,其中有一味藥便是淫羊藿。 [12] 
中文名
淫羊藿
拉丁學名
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 [7] 
別    名
短角淫羊藿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毛茛目
小檗科
淫羊藿屬
淫羊藿
分佈區域
中國
命名者及年代
Maxim.,1889

淫羊藿植物學史

其名陶弘景在《本草經集註》一書中提到:“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蓋食此藿所致,故名淫羊藿。” [8] 

淫羊藿形態特徵

淫羊藿,小檗科淫羊藿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20-60釐米。根狀莖粗短,木質化,暗棕褐色。 [1]  [13] 
淫羊藿
淫羊藿(9張)
完整葉為三出複葉,二回三出複葉基生和莖生,具9枚小葉;基生葉1-3枚叢生,具長柄,莖生葉2枚,對生;小葉紙質或厚紙質,卵形或闊卵形,長3-7釐米,寬2.5-6釐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深心形,頂生小葉基部裂片圓形,近等大,側生小葉基部裂片稍偏斜,急尖或圓形,上面常有光澤,網脈顯著,背面蒼白色,光滑或疏生少數柔毛,基出7脈,葉緣具刺齒;花莖具2枚對生葉, [1] 
圓錐花序長10-35釐米,具20-50朵花,序軸及花梗被腺毛;花梗長5-20毫米;花白色或淡黃色;萼片2輪,外萼片卵狀三角形,暗綠色,長1-3毫米,內萼片披針形,白色或淡黃色,長約10毫米,寬約4毫米;花瓣遠較內萼片短,距呈圓錐狀,長僅2-3毫米,瓣片很小;雄蕊長3-4毫米,伸出,花葯長約2毫米,瓣裂。 [1] 
蒴果長約1釐米,宿存花柱喙狀,長2-3毫米。花期5-6月,果期6-8月。 [1] 

淫羊藿產地生境

淫羊藿原產地為中國,現在中國陝西、甘肅、山西、河南、青海、湖北、四川等地區均有栽培。淫羊藿生於林下、溝邊灌叢中或山坡陰濕處,海拔650-3500米。 [1]  [10] 

淫羊藿生長習性

淫羊藿是一種生態幅度大的温帶及亞熱帶藥用植物,喜陰濕。土壤濕度25%-30%,空氣相對濕度以70%-80%為宜。對光較為敏感,忌烈日直射,要求遮光度80%左右。淫羊藿對土壤要求比較嚴格,以中性酸或稍偏鹼、疏鬆、含腐殖質、有機質豐富的土壤油沙壤土為好,海拔在450-1200米的低、中山地的灌叢、疏林下或林緣半陰環境中適合生長。 [2]  [9] 

淫羊藿繁殖方法

它的繁殖方法有種子繁殖、分株繁殖和根莖繁殖。 [10]  種子繁育以無性繁殖(分株繁殖或根莖繁殖)為主,有性繁殖為輔。

淫羊藿栽培技術

淫羊藿選地做牀

選擇陰坡或半陰半陽坡的自然條件,坡度35℃以下,土壤為微酸性的樹葉腐殖土、黑壤土、黑沙壤土,可以利用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及果樹經濟林下栽培。將林下地面草皮起走,順坡打成寬120-140釐米、高12-15釐米的條牀,橫條溝栽苗,開溝深度6-10釐米。 [2] 

淫羊藿挖莖移栽

休眠期移栽:春季4-5月萌芽前或秋季9-10月地上莖葉枯萎時,挖取地下根莖,取有芽莖段,切成8~10釐米小段,每段保留1-2個芽胞,用赤黴素和生根粉藥劑處理後,栽於條牀內,株行距15釐米×20釐米,覆細土5釐米,踩實後,再用濕樹葉覆蓋3-5釐米。
生長期移栽:夏季6-8月高温多雨時林下栽培。將野生生長旺盛的植株整株帶土移栽,24小時內隨挖隨栽,最好6選擇陰天或下雨前後。株行距20×25釐米,覆土3-5釐米,踩實後,覆蓋樹葉3-5釐米。這種栽培方法不緩苗,成活率高達85%以上,且根莖分櫱芽生長快,第二年春分枝多、產量高。 [2] 

淫羊藿田間管理

補苗:淫羊藿翌春2-3月出苗後,及時拔除死苗,弱苗,病苗,陰天補苗種植,以保證基本苗數。
除草:結合中耕進行除草,以畦面少有雜草為度。在生長旺季,可每10天除草1次;秋冬季可30天左右除草1次。
灌溉:淫羊藿喜濕潤土壤環境,乾旱會造成其生長停滯或死苗。如果在夏季連續晴5-6天,就必須早晚進行進行人工澆水。
施肥:在第一年的10-11月結合整地開畦時施入底肥,一般施1000-3000千克/畝。翌年3月底-6月追施一次或兩次,一般情況下無機氮肥施入量不超過5千克/畝,有機複合肥10-30千克/畝;促芽肥於翌年10-11月施一次,施農家肥1000千克/畝,或有機複合肥10-20千克/畝;每次採收後應及時補充土壤肥料,一般可施農家肥1000-2000千克/畝,或有機複合肥20-30千克/畝。底肥於開畦後定植前,將肥料均勻撒於畦面,然後翻入土中,耙細混勻,也在開畦後定植前,挖定植“穴”或“條”時,將肥料均勻放入“穴”或“條”內,並將肥料與周圍土壤混勻。追肥主要採用“穴”施,追肥時切勿將肥施到新出土的枝葉上,應靠近株叢的基部施入,並根據肥料種類覆土或不覆土。 [2] 

淫羊藿採收管理

種植2年後的淫羊藿便可採收,8月份是淫羊藿生長髮育好,營養物質積累最高的季節,而且藥效強,可在此時採收。採收時將地上莖葉採收捆成小把,置於陰涼通風乾燥處陰乾或晾乾。選出雜質、粗梗及有可能混入的異物,以保證藥材質量。連續採收幾年後,常會影響淫羊藿的後期發育,影響其越冬芽及來年的新葉產量和質量。為此,連續採割3-4年後,應輪息2-3年以恢復種羣活力。 [2] 

淫羊藿病蟲防治

種植實踐中,偶見小甲蟲咬食葉片使成孔洞,或有蛾類幼蟲咬食幼苗莖稈或葉片,將莖稈咬斷及危害葉片形成網紋的蟲害現象。亦偶見煤污病發生,可影響淫羊藿的光合作用。可採取農業綜合防治措施,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 
淫羊藿 淫羊藿 [14]
淫羊藿葉褐斑枯病
症狀:此病為害葉片。患病葉病斑,初期為褐色斑點,周圍有黃色暈圈。擴展後病斑呈不規則狀,邊緣紅褐色至褐色,中部呈灰褐色;後期病斑灰褐色,收縮,出現黑色粒狀物,此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菌在淫羊藿苗期和成株期均有發生,以幼苗期發生較多危害重。
病原:病原學檢測為大莖點黴屬真菌。
發病特點:該病病原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殘體中越冬,能存活8-9個月。翌年春天遇雨或潮濕天氣,從孢子器的孔口湧出大量的分生孢子,通過風雨、昆蟲媒介傳播進行初侵染。以後在適宜的條件下不斷進行再侵染。多雨高温季節發病嚴重,暴風雨過後常導致流行。組織幼嫩,有利於病害感染。病菌發育温度15-38℃,最適25℃,雷山縣同濟堂淫羊藿藥材基地一般4月下旬開始發病,危害嚴重期6-9月。赤水市2011年4月下旬在野生淫羊藿上發現此病發生。
防治方法:
及時清除病殘體並銷燬,減少浸染源。
發病初期可施藥防治,常用藥劑有5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1:1:160波爾多液,30%氧氯化銅600-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上述藥劑應交替使用,以免產生抗藥性。
淫羊藿皺縮病毒病
症狀:苗牀幼苗期。染病葉常表現為葉組織皺縮,不平,增厚,畸形呈反捲狀,成苗期,田間常有2種症狀:花葉斑駁狀:病葉扭曲畸變皺縮不平增厚呈濃淡綠色不均勻的斑駁花葉狀。黃色斑駁花葉狀:染病葉組織退綠呈黃色花葉斑狀。
病原:淫羊藿皺縮病毒病由病毒感染引起。該病害可通過蟲媒、摩擦等方式傳播。
發病特點:2010-2011年在雷山、修文等地發現。在淫羊藿生長期此病均有發生。苗牀育苗期此病多發生較重。成苗期此病田間發生分散,危害較輕。病毒病通常是通過蚜蟲、葉蟬、薊馬、飛蝨等蟲媒或摩擦等方式傳播。染病株葉部葉綠素受阻,正常光合作用受到影響,影響產量、質量。
防治方法:
選用無病毒病的種苗留種。
在續斷生長期,及時滅殺傳毒蟲媒。
發病症狀出現時,若需施藥防治,可選用磷酸二氫鉀或20%毒剋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0.5%抗毒劑1號水劑250-300倍液,或20%病毒寧水溶性粉劑500倍液等噴灑,隔7天1次,連用3次。促葉片轉綠、舒展,減輕為害。採收前20天停止用藥。
淫羊藿鏽病
症狀:病菌為害淫羊藿葉片,果實等。患病葉,初期葉片上出現不明顯的小點,後期葉背面變成橙黃色微突起的小瘡斑,即為夏孢子堆。病斑破裂後散發鏽黃色的夏孢子,嚴重時葉片枯死;患病果實出現橙黃色微突起的小瘡斑,嚴重時患病果實成僵果。
病原:淫羊藿鏽病病源為雙胞鏽菌屬,淫羊藿鏽病夏孢子橢圓形、單胞。
發病條件:2008-2012年在貴州雷山縣調查,淫羊藿野生撫育基地每年4-5月有鏽病發生,但危害不嚴重。病菌轉主寄生及生活史不詳。以冬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以夏孢子輾轉傳播蔓延。高温、高濕條件易誘發該病。
防治方法:
清潔田園,加強管理。
清除轉主寄主。
發病期,可選用15%粉鏽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
淫羊藿白粉病
淫羊藿
淫羊藿(7張)
症狀:危害淫羊藿的葉片。發病初期,葉片正面或背面產生白色近圓形的小粉斑,逐漸擴大成邊緣不明顯的大片白粉區,佈滿葉面,好像撒了層白粉。抹去白粉,可見葉面褪綠,枯黃變脆。發病嚴重時,葉面佈滿白粉,變成灰白色,直至整個葉片枯死。發病後無臭味,白粉是其明顯病徵。
病原:淫羊藿白粉病為粉孢屬真菌。分生孢子被風傳播到幼嫩組織上,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萌發,並通過角質層和表皮細胞壁進入表皮細胞進行危害。
發病特點:白粉病一般在温暖、乾燥或潮濕的環境易發病,降雨則不利於病害發生。施氮肥過多,土壤缺少鈣或鉀肥時易發該病,植株過密,通風透光不良,發病嚴重。温度變化劇烈,土壤過乾等,都將減弱植物的抗病能力,而有利於病害的發生。2011年7月在貴州雷山縣調查,淫羊藿野生撫育基地有此病發生,但危害不重。
防治方法:
清潔田園,加強管理。
發病期,可選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75%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噴霧。病害盛發時,可噴15%粉鏽寧1000倍液等藥劑噴施防治。
淫羊藿生理性紅葉病
症狀:此病通常在無遮蔭的暴露地出現。葉部退綠變色呈紅色狀,植株生長受阻,矮小。苗牀期受害嚴重者植株可出現早死亡。成苗期受害植株變色後雖然一般不死亡但新生芽較少,影響生物產量,減產顯著。
病原:生理性病害,在無遮蔭的暴露地出現。
發病特點:在雷山淫羊藿基地2010年調查,只要在無遮蔭的暴露地種植淫羊藿,此病全年均出現,但育苗期受害較重,一些長勢差苗受害會被致枯死亡。
防治方法:
遮陰育苗。
基地種植,選擇在楊梅樹,松樹等喬木下遮蔭栽種。 [3] 

淫羊藿主要價值

根據《日華子本草》中記載,淫羊藿為補命門、益精氣、強筋骨、補腎壯陽之要藥,臨牀常用於治療男子陽痿不舉、滑精早泄、小便不禁以及女子不孕等症,還有降壓降血糖、利尿、鎮咳祛痰的作用。 [11] 
淫羊藿 淫羊藿
淫羊藿味辛甘性温,走肝腎二經。為補命門、益精氣、強筋骨、補腎壯陽之要藥,臨牀常用於治療男子陽痿不舉、滑精早泄、小便不禁以及女子不孕等症。
現代研究表明,淫羊藿含淫羊藿甙、揮發油、蠟醇植物甾醇鞣質維生素E等成分。能興奮性機能,對動物有促進精液分泌作用。還有降壓(引起周圍血管舒張)、降血糖、利尿、鎮咳祛痰以及維生素E樣作用。藥理實驗研究表明,淫羊藿能增加心腦血管血流量,促進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及骨代謝,具有抗衰老、抗腫瘤等功效。新加坡醫學專家研究發現,淫羊藿能有效殺死乳腺癌細胞,但用於臨牀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4] 

淫羊藿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6] 

淫羊藿植物文化

南北朝時期,有些牧羊人發現,羊啃吃一種小草後,發情次數明顯增多。公羊陽具勃起不軟,與母羊交配次數增多,交配時間延長,而吃其他野草則無此功效。
有一次,陶弘景採藥途中,無意中聽牧羊人談及此事,後經實地考察,認定這種小草具有壯陽的作用。由於此草能使羊淫性增加,陶弘景便給這種草取名為“淫羊藿”。 [5] 

淫羊藿植物趣聞

明代方士邵元節和陶仲文曾將《雲笈七箋》中的老君益壽散,取長補短,加以增刪,並採取“爐鼎升煉”的技術,創制了號稱可以長生不老的“仙藥”,獻給皇上,取名“龜齡集”,其中有一味藥便是淫羊藿。 [12] 
參考資料
  • 1.    淫羊藿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張洪梅.藥用植物淫羊藿栽培技術[J].吉林省通化市職教中心:現代農業,2009年 第8期:第6頁
  • 3.    曾令祥 楊琳 陳婭婭 楊相波 王樹春.淫羊藿主要病害的識別與防治[J]. 貴州省現代農業發展研究所:農技服務,2012年 第8期:938-939頁
  • 4.    孫清廉.補腎壯陽良藥淫羊藿[J].四川:家庭中醫藥,2013年 第1期 :48-49頁
  • 5.    淫羊藿的傳説  .黑龍江新聞網[引用日期2016-02-16]
  • 6.    淫羊藿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系統[引用日期2021-06-09]
  • 7.    淫羊藿 Epimedium brevicornu|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14]
  • 8.    黃海主編.趣味中醫一本通:人民軍醫出版社,2012.06
  • 9.    張洪梅. 藥用植物淫羊藿栽培技術[J]. 現代農業, 2009(8):6.
  • 10.    晏正明,張躍進,王海燕主編.陝西常用中藥材規範化栽培技術:西北農林科技出版社,2016.03
  • 11.    孫清廉. 補腎壯陽良藥淫羊藿[J]. 家庭醫學, 2013(1):48-49.
  • 12.    周益新、張芙蓉.話説國醫 山西卷:河南科學技術出版,2016.07
  • 13.    淫羊藿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03]
  • 14.    (明)李時珍著;蓋國忠,高海波編著.圖解本草綱目: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15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