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淨業

鎖定
淨業,人名、唐代僧人 淨業(1187~1259)日本律宗僧。山城人。 早年出家,於園城寺、奈良修學顯密二教。後來宋,專研律學,歷十餘年歸日,建戒光寺,復再度來宋。後於太宰府建西林寺,於京都建東林寺,晚年專修唸佛。日本正元元年示寂,世壽七十三。
中文名
淨業
別    名
淨業居士
國    籍
日本
出生日期
1187年
逝世日期
1259年
職    業
僧人
出生地
日本山城
信    仰
佛教

淨業淨業用語

淨業淨業三福

又作清淨業。即世福、戒福、行福之三種福業。
據《觀無量壽經》載,此三福業為:
  1. 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2. 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3. 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此三福為眾生往生之正因,亦為菩薩之淨佛國土之無漏修因,故稱淨業。
觀無量壽經》謂世、戒、行三福名為淨業,乃往生淨土之正因,其文雲 (參《大正藏》卷12-341頁)︰
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説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關於此‘淨業’之語義,《傳通記糅鈔》卷三十一謂,三福為眾生往生之正因,亦為菩薩淨佛國土之無漏修因,故稱淨業。關於“淨業三福”具體解釋有
(一)、人天福(世善)
  1. .孝養父母:佛教倡導知恩報恩的人文理念,對孝道尤加重視。《梵網經》雲:“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要知道世出世間,莫不是以孝為本。然而與儒家孝道孝行相比,佛教的孝更具深遠博大的內涵。佛教的孝不僅應報答今生的父母之恩,並當報答無量劫來四生六道中的一切父母之恩。孝行不僅停留在贍養承歡的世間善法層面,並且將孝提升到令父母出離生死輪迴的出世法的高度。“親得離塵埃,子道方成就”(蓮池大師語),能勸勉父母唸佛生到西方淨土,即是大孝。
  2. .奉事師長:尊師重道是我國優良的人文教育理念。諺雲:下人不深,不得其真。儒家有程門立雪之恭謹,禪宗有斷臂求法之至誠,師長開顯我們法身慧命,所以我們應竭誠盡敬。在佛門,師長又稱善知識,即善知法要、導引眾生於菩提正道的人。要想獲得法益,應該對師長具有至誠恭敬心,如教奉行,以自己的修行成就來報答師恩,才是奉事師長的本質內涵。
  3. .慈心不殺:慈悲心是成就佛道的根本。慈心的培植,要從戒殺放生入手。一切眾生,都具有愛惜生命、趨樂避苦的本能。人與禽畜,都是血肉之軀,都具有相同的佛性。並且在無始劫以來,同在六道流轉,互為父母眷屬,因為善業惡業的不同,升沉各異。有幸投生為人者,應該憐愍飛禽走獸,不加殺食。若論殺業,無論胎卵濕化諸類眾生,都是罪業,障礙往生淨土。如果能於一切生命生起慈悲惻隱之心,即是施一切眾生壽命安樂,也是最好的持戒。《楞嚴經》雲:“以人食羊,羊死為人,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啖,惡業俱生,窮未來際。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我們知道了眾生冤冤相報的生命情狀,就應戒殺放生,培植慈悲佛種。這樣便能截斷互殺互食的惡性因果循環,世間的天災人禍也將隨之減少。
  4. .修十善業: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慳貪,九不瞋恚,十不邪見。十善業相,若持而不犯,則為十善;若犯而不持,則為十惡。十善分上中下三品,分別招感天、人、阿修羅三善道身;十惡亦分上中下三品,分別招感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身。善惡因果報應,如影隨形,決定不虛。
(二)、二乘福(戒善)
  1. .受持三皈:我們眾生在無明長夜生死苦海中,惟依佛法僧三寶才可能解脱困苦厄難,圓成本來具有的佛性。所以眾生歸信佛門,首先得受持三皈依,後受眾戒,如法修持,菩提可即。既皈依佛,當以佛為師,始自今日,直至命終,虔誠敬禮,再不得皈依天魔外道。既皈依法,當以法為師,自今至終,不得皈依外道典籍。既皈依僧,當以僧為師,自今至終,不得皈依外道徒眾。
  2. .具足眾戒:戒是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也是念佛往生的重要條件。世尊為道制戒,制控身口七支。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成辦道業。所以戒律是修行的先決前提,也是佛法住世的幢相。《觀經》説: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隨願往生。佛戒的種類甚多,有五戒、八關戒齋、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十無盡戒等。佛戒種類層次雖多,然而都是以五戒為基礎,即殺盜淫妄酒戒。祖師常説:五戒法是三世諸佛之父,依五戒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世間法中,個人品德、家庭幸福、社會安寧、國家治亂等,都與五戒法的持犯相關。
  3. .不犯威儀:威儀制心調心,防非止惡,身口意三業,行住坐卧,都和戒律息息相關,如果輕重粗細,都能護持,犯即懺悔,常時行持,熏習成性。儒家禮儀以誠敬為核心,佛家尤其以尊重恭敬讚歎作為威儀的基本精神。相傳宋代理學家程子,一日偶然來到寺院,見院內寂靜無人,漫步到寺院飯堂,見裏面數百位僧人用齋,竟沒有一點聲音。用齋完畢,眾僧人唱贊迴向,音聲和雅嘹亮。程子看到這些情景,大為慨嘆:“不意三代禮樂,於此復見。”
(三)、大乘福(行善)
  1. .發菩提心:就淨宗而言,深信切願即是無上菩提心。善導大師説:“唯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故名發菩提心也。”由厭娑婆苦、欣淨土樂契入慈悲心,由同體慈悲心引發普度眾生的悲願,如是層遞發心,即是淨宗圓滿殊勝的菩提心。如是願心,具無量功德,消多劫業垢,破無數魔網,永為成佛真種。我們修行唸佛法門的人應該拓大心量,以上求下化為己任,弘毅精進。以持戒唸佛功德,迴向法界眾生,普願一切怨親同生淨土,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 .深信因果:深信善惡苦樂因果報應是取得佛教徒資格的必要條件,也是修因證果的不竭原動力。如果深信三界六道生死輪轉痛苦,就不敢觸犯罪業。如果深信極樂淨土無為法性極樂,信心一發,就永遠不會退失道心。明信因果也是改善世道人心、重建道德倫理的必要基石。而因果報應之吉凶禍福,乃道德仁義依違真偽之實驗。令人敬畏因果律而建立自我調控機制。可見提倡因果報應,乃仰承天地聖人之心,以成全世人道德仁義之性德。我們宜應仰遵佛言祖語,明因慎果,戰兢惕厲,現生力做道德君子,命終直入安樂淨土。
  3. .讀誦大乘:諸大乘經典,乃諸佛之母,菩薩之師,三世如來的法身舍利,十方眾生脱離暗夜險途之慧炬。釋尊一代時教,都是從妙明真心所流出,具有超時空的永恆價值。而對唸佛圓頓法門的信解,深探教海,尋繹精要,非常必要。讀誦大乘經典,開發智慧,即能油生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之勝心,獲得往生淨土圓證菩提的實益。
  4. .勸進行者:淨宗唸佛法門惠予九法界眾生離苦得樂之究竟大利,所以弘揚唸佛法門,勸令眾生信願持名,求生西方淨土,稱佛本懷,功德無量。善導大師雲:“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等,聞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為説之。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淨業行人應以知恩報恩之心,隨分隨力弘揚宣説唸佛法門,自信教人信,自行令他行;作阿彌陀佛使者,為娑婆眾生之勝友。弘揚唸佛法門的方式不拘一格,或升座講法,或隨緣勸化,或印送淨宗經論,或臨終助念,或往生現瑞啓人信心等。勸進行者,諸佛歡喜,伏冀淨業行人力行之。
綜上所述;淨業三福含攝着十方三世諸佛教化法界眾生的主要內容,其義理境界超逸地球文明之外,同時亦與地球文明具有互滲相即的密切關聯,為淨宗在閻浮提的弘揚提供了強勁的生命力與圓融無礙的發展空間。

淨業清淨之善業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對“淨業”解釋如下:又往生西方淨土之業因也。觀無量壽經曰:“此三種業: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淨業往善妙趣行

《瑜伽經》九十卷六頁雲:一切能往善趣妙行,皆名淨業。
《雜集論》八卷六頁雲:淨業者:與如是等諸雜染業相違類解。三淨業者:謂善淨屍羅,正直見所攝身語意業。遠離毀犯戒見垢故。

淨業淨業人名、僧名

淨業唐代僧人

淨業 (655~712),唐代唸佛僧,東兆(河南洛陽)人,俗姓趙,名象,字淨業。
幼慕法,出家後登法座,能分析《觀經》及疑論(或繫懷感之淨土羣疑論)之微旨,闡揚念定生因之要旨,升法座講誦經典,並闡揚如來之密藏、菩薩之空門,稟其歸戒者日多。又周飾淨場,招高僧講誦經典,大興法會,施法財達二十餘年。
後為長安香積寺主。延和元年示微疾,六月,誡悔門人,端坐唸佛而入寂,世壽五十八。
建塔於善導之墓域內,門人思頊等集錄遺編,畢彥雄撰《大唐龍興大德香積寺主淨業法師靈塔銘並序》。依香積寺建於善導墓側,及師葬於善導墓域推測,師或為善導之弟子或私淑者。(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一、東域傳燈目錄捲上、淨土依憑經論章疏目錄、長安圖志卷十二、大清一統志卷一八)

淨業日本僧人

淨業(1187~1259)日本律宗僧。山城人。
東林寺
東林寺(6張)
早年出家,於園城寺、奈良修學顯密二教。後來宋,專研律學,歷十餘年歸日,建戒光寺,復再度來宋。後於太宰府建西林寺,於京都建東林寺,晚年專修唸佛。日本正元元年示寂,世壽七十三。p4706

淨業淨業居士

淨業顧顯微居士

1926年5月創刊,為上海佛教淨業社社刊,顧顯微居士任編輯。
內容分論説、著述、警策、文苑、專錄、雜錄等。1928年10月停刊,共出30期。

淨業林克智居士

1994年創刊,臨海市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創辦,由林克智居士任主編。
本雜誌以引導淨業學人在“嚴淨毗尼,護持正法,廣行六度,淨土為歸”的宗旨下,修學淨業。期唸佛同修都能“生為建設人間極樂而奮發上進,終後同為蓮邦淨友”。該刊雖已休刊6年,尚有海內外佛教圖書館和眾多讀者索閲,可見影響之廣。

淨業淨業賦

《淨業賦》是梁武帝蕭衍具有代表性的禮佛名賦,鄭振鐸評論説:以佛人思想滲透到辭賦裏去,恐怕要以此為唯之作。原文如下:
少愛山水,有懷丘壑。身羈俗羅,不獲遂志。舛獨往之行,乖任縱之心。因爾登庸,以從王事。屬時多故,世路屯蹇。有事戎旅,略無寧歲。上政昏虐,下豎奸亂。君子道消,小人道長。(御刀、應敕、梅蟲兒、茹法珍、俞靈韻、豐勇之,如是等多輩,志公所謂亂戴頭者也。志公者,是沙門寶誌,形服不定,示見無方。於時羣小疑其神異,乃羈之華林外閣。公亦怒而言曰:“亂戴頭,亂戴頭。”)各執權軸,人出號令。威福自由,生殺在口。忠良被屠馘之害,功臣受無辜之誅。服色齊同,分頭各驅。皆稱帝主,人云尊極。用其詭詐,疑亂眾心。出入盤遊,無忘昏曉。屏除京邑,不脱日夜。屬纊者絕氣道傍,子不遑哭。臨月者行產路側,母不及抱。百姓懍懍,如崩厥角。
長沙宣武王有大功於國,禮報無報,酷害奄及。至於弟侄,亦罹其禍。遂復遣桓神與杜伯符等六、七輕使,以至雍州,就諸軍師,欲見謀害,眾心不與,故事無成。後遣劉山陽,灼然見取,壯士貙虎,器甲精鋭。君親無校,便欲束身待戮。此之橫暴,出自羣小。畏、壓、溺三不弔,況復奸豎乎?若默然就死,為天下笑。俄而山陽至荊州,為蕭穎胄所執,即遣馬驛傳,道至雍州。乃赫然大號,建牙豎旗,四方同心,如響應聲。以齊永元二年正月,發自襄陽。義勇如雲,舳艫翳漢。竟陵太守曹景宗、馬軍主殷昌等,各領騎步,夾岸迎候。波浪逆流,亦四十里,至朕所乘舫乃止。有雙白魚,跳入舫前,義等孟津,事符冥應。
雲動天行,雷震風馳。郢城克定,江州降款。姑孰申胄望風退散,新亭李居士稽首歸降。獨夫既除,蒼生蘇息。便欲歸志園林,任情草澤。下逼民心,上畏天命,事不獲已,遂膺大寶。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猶欲避位以俟能者。若其遜讓,必復魚潰,非直身死名辱,亦負累幽顯。乃作賦曰:“日夜常思惟,循環亦已窮。終之或得離,離之必不終。負扆臨朝,冕旒四海。昧旦乾乾,夕惕若厲。朽索御六馬,方此非譬。”世論者以朕方之湯、武。然朕不得以比湯、武,湯、武亦不得以比朕。湯、武是聖人,朕是凡人,此不得以比湯、武。但湯、武君臣義未絕,而有南巢、白旗之事。朕君臣義已絕,然後掃定獨夫,為天下除患。以是二途,故不得相比。
朕布衣之時,唯知禮義,不知信向。烹宰眾生,以接賓客。隨物肉食,不識菜味。及至南面,富有天下,遠方珍羞貢獻相繼,海內異食莫不必至,方丈滿前,百味盈俎。乃方食輟箸,對案流泣,恨不得以及温清,朝夕供養,何心獨甘此膳?因爾蔬食,不啖魚肉。雖自內行,不使外知,至於禮宴羣臣,餚膳按常。菜食未習,體過黃羸,朝中班班始有知者。謝朏、孔彥穎等,屢勸解素,乃是忠至,未達朕心。朕又自念:有天下本非宿志。杜恕有云:“刳心擲地,數片肉耳,所賴明達君子,亮其本心。”誰知我不貪天下?唯當行人所不能行者,令天下有以知我心。復斷房室,不與嬪侍同屋而處,四十餘年矣。於時四體小惡,問上省師劉澄之、姚菩提疾候所以。劉澄之雲:“澄之知是飲食過所致。”答劉澄之雲:“我是布衣,甘肥恣口。”劉澄之雲:“官昔日食,哪得及今日食?”姚菩提含笑搖頭雲:“唯菩提知。官房室過多,所以致爾。”於時久不食魚肉,亦斷房室。以其智非和緩,術無扁華,默然不言,不復詰問,猶令為治。劉澄之處酒,姚菩提處丸,服之病逾增甚。以其無所知,故不復服。因爾有疾,常自為方,不服醫藥,亦四十餘年矣。本非精進,既不食眾生,無復殺害障;既不御內,無復欲惡障。除此二障,意識稍明。內外經書,讀便解悟。從是以來,始知歸向。《禮》雲:“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慾也。”有動則心垢,有靜則心淨。外動既止,內心亦明,始自覺悟,患累無所由生也。乃作《淨業賦》云爾:
觀人生之天性,抱妙氣而清靜。感外物以動欲,心攀緣而成眚。過恆發於外塵,累必由於前境。若空谷之應聲,似遊形之有影。懷貪心而不厭,縱內意而自騁。目隨色而變易,眼逐貌而轉移。觀五色之玄黃,玩七寶之陸離。着華麗之窈窕,耽冶容之逶迤。在寢興而不捨,亦日夜而忘疲。如英媒之在摘,若駿馬之帶羈。類白日之麗天,乃歷年之不虧。觀耳識之愛聲,亦如飛鳥之歸林。既流連於絲竹,亦繁會於五音。經昏明而不絕,歷四時而相尋。或亂情而或慮,亦慆耳而堙心。至如香氣馞起,觸鼻發識。晼晚追隨,氤氲無極。蘭麝夾飛,如鳥二翼。若渴飲毒,如寒披棘。舌之嗜味,眾塵無有。大苦鹹酸,莫不甘口。啖食眾生,虐及飛走。唯日不足,長夜飲酒。悖亂明行,罔慮幽咎。身之受觸,以自安怡。美目清陽,巧笑峨眉。細腰纖手,弱骨豐肌。附身芳潔,觸體如脂。狂心迷惑,倒想自欺。至如意識攀緣,亂念無邊,靡懷善想,皆起惡筌。如是六塵,同障善道。方紫奪朱,如風靡草。抱惑而生,與之偕老。隨逐無明,莫非煩惱。輪迴火宅,沉溺苦海。長夜執固,終不能改。迍否相隨,災異互起。內懷邪信,外縱淫祀。排虛枉命,蹠實橫死。妄生神祐,以招福祉。前輪折軸,後車覆軌。殃國禍家,亡身絕祀。初不內訟,責躬反己。皇天無親,唯與善人。外清眼境,內淨心塵。不染不取,不愛不嗔。如玉有潤,如竹有筠。如芙蓉之在池,若芳蘭之生春。淤泥不能污其體,重昏不能覆其真。霧露集而珠流,光風動而生芬。為善多而歲積,明行動而日新。常與德而相隨,恆與道而為鄰。見淨業之愛果,以不殺而為因。離欲惡而自修,故無障於精神。患累已除,障礙亦淨。如久澄水,如新磨鏡。外照多像,內見眾病。既除客塵,反還自性。三途長乖,八難永滅。止善既修,行善無缺。清淨一道,無有異轍。唯有哲人,乃能披襟。如石投水,莫逆於心。心清冷其若冰,志皎潔其如雪。在欲絕其既除,懷憂畏其亦滅。與恩愛而長違,顧生死而永別。覽當今之逸少,想後來之英童。懷荊玉而未剖,藏神器而存躬。修聖行其不已,信善積而無窮。永劫揚其美名,萬代流於清風。豈伏強而稱勇,乃道勝而為雄。

淨業淨業寺

淨業 淨業
淨業寺位於陝西省長安縣終南山北麓之鳳凰山(亦稱“後庵山“)上,距西安市約35公里,是國務院確定的142座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鳳凰山山形如鳳,地脈龍綿,山勢奇古高峻,林壑幽深。淨業寺踞處山腰,坐北朝南,東對青華山,西臨灃峪河,南面闊朗,可眺觀音,九鼎諸峯,是淨心清修的道場。
淨業寺始建於隋末,唐初為高僧道宣修行弘律的道場,因而成為佛教律宗的發祥地。道宣(596-667年),俗姓錢,丹徒(今江蘇丹徒)人。自幼聰慧,9歲能作賦,15歲出家,20歲受具足戒,先後依止智顗、智首律師鑽研律學,曾在大禪定寺聽智首律師講《四分律》四十遍,歷時十年。而後,道宣律師四方參學,“居無常師,追千里如咫尺;唯法是務,跨關河入一葦;周遊晉魏,批閲累於初聞;顧步江淮,緣枸彰於遒聽。隨以立年,產尋鉛墨,律儀博要,行事謀猷,圖傳顯於時心,鈔疏開於有識;或注或解,引用寄於前經,時抑時揚,專門在於成務。”武德七年(624年),道宣結廬終南,始居白泉寺、豐德寺,後得護法菩薩“彼清官村,故淨業寺,地當寶勢,道可習成。”之示,遂移居淨業寺。此後四十餘年,道宣律師除兩次出山,被禮請參加玄奘法師在長安弘福寺、西明寺組織的譯場外,其餘時間均在淨業寺潛心禪定,研究律學。他曾因嚴持戒律、精修般舟三昧而感人天送供,天神護法。道宣律師以大乘教釋《四分律》,廣弘律學一脈,他的著述中有關《四分律》疏、鈔極多,其中《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四分律刪繁隨機羯磨疏》、《四分律含注式戒本疏》被稱為“南山三大部”,再加上《四分律拾毗尼義鈔》、《四分比丘尼鈔》等著作,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唐乾封二年(667年),他在終南山清宮精舍創立戒壇,依其所製得傳戒、受戒儀規為諸州沙門二十餘人傳授具足戒。所着《關中創立戒壇圖經》成為後世戒壇之模範。道宣律師生平“三衣皆佇,一食為菽,行則仗策,座不倚牀”,其道行盛名遠播西域,唐開元三大士之一金剛智法師亦幕名來長安親近道宣律師。玄奘、窺基、圓測法師、牛頭祖師及孫思邈等與道宣律師交往的故事頗多。唐高宗乾封二年(667年)十月三日圓寂,葬於壇谷石室。唐高宗詔令天下寺院奉供道宣律師畫像,並令名匠韓伯通為其塑像。唐穆宗曾下贊曰:“代有完人,為如來使。龍鬼歸降,天神奉侍。聲飛五天,辭驚萬里。金烏西沉,佛日東舉。稽首皈依,肇律宗主。”後人因其長期居住終南山,尊稱他所弘的《四分律》為“南山宗”,亦尊稱他為“南山律祖”。
道宣律師門下有受法傳教弟子千人,著名的有大慈、文綱和文剛的弟子道岸、道宗等,後由道宗的再傳弟子鑑真將律學傳到日本,成為日本律宗祖師。
唐時淨業寺因道宣弘揚律宗而達極盛,後漸衰落。居寺內所存明朝《道宣律師略傳》及清朝鐘鼓樓碑記載:明正統二年(1437年),淨業寺住持雲秀募集資金,重修殿堂。明天順四年(1460年)住持本泉籌集修葺寺院,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因地震塔傾,到隆慶年間(1567年)才加以修復,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寺僧又重修道宣律師塔。嘉慶十八年(1813年),重修殿宇。道光年間(約1832年),寺況稍盛,寺產田地頗豐,在東山谷修建茅蓬68間,供僧人禪修。1921年到1949年,閩僧智海任住持。“文革”後,寺院頹廢,一蹶不振。十一屆三中全會落實宗教政策後,政府撥款加以維修,由少林寺僧人永空發心住山,住持道場,四方籌資,重修山路、天王殿、大雄寶典、祖師殿、禪堂、客堂、僧寮,增建五觀堂、廚房等,使這座千年古寺煥然一新。
淨業寺現任主持本如法師,32歲,福建廈門人,畢業於廈門大學,1988年出家,師從妙湛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