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淨居寺

(安徽省青陽縣淨居寺)

鎖定
淨居寺,原名淨居院,位於九華後山青峭灣(今安徽省青陽縣朱備鎮橋村境內)。
中文名
淨居寺
始建於
位    置
九華後山青峭灣(今安徽省青陽縣朱備鎮橋村境內)

淨居寺寺廟由來

淨居寺,始建於唐,其址在玉甑下雙石崖。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僧雲林居峯頂。治平元年(1064)賜額。
靖康元年(1126)僧道生遷於淨居院北普賢台下重建。元初詩人陳巖《淨居院》詩原注:“舊在雙石(崖)側,今遷於上。”詩云:“繚白縈青照眼波,芙蓉出沒在天河。不因雲影閒來去,安得春山態度多。”淨居寺重建後,僧眾增多,遂為叢林。明景泰年間朝廷賜號寺僧圓慧為“大度禪師”。

淨居寺重建時期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寺遭火災,二十八年附貢柏輔、庠生王貢倡捐重建。
1940年日軍侵山時燒燬。

淨居寺佈局結構

1945年有僧人重建茅蓬,後易為民宅。淨居寺前、普賢台西、雙石舊寺基上有座疊石塔,方形,5級,高約7米。塔身由長方形花崗岩石塊砌成,每級4塊條石豎立,中嵌兩塊巨大石條。四方有飛角,雕飾四門。
淨居寺,今存《九華淨居寺塔偈銘》碑1方,碑長90釐米,寬55釐米,厚8釐米,刻有“道生説偈語,刻石流千世。皇宋靖康初,改元丙午歲”等字,説明石塔建於宋靖康元年(1126)。

淨居寺寺內勝景

元初詩人陳巖在《疊石塔》詩注中誤為“唐時置,高丈許,欹而不僕。”詩云:“無復晨鐘暮鼓聲,慧雲猶護法燈明。佛乘大有支持力,舊塔雖欹不解傾。”淨居寺雙石崖南有五老峯,峭壁摩天,飛泉吼石。周圍有菖蒲澗、漱玉灘、東陽澗等勝景。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