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淡黃豆腐柴

鎖定
淡黃豆腐柴(Premna flavescens Buch.-Ham. ex C. B. Clarke),屬唇形科豆腐柴屬灌木;花果期夏季。產雲南南部、廣西西部與廣東南部。馬來西亞、越南中部至北部、印度尼西亞等地也有分佈。
中文名
淡黃豆腐柴
拉丁學名
Premna flavescens Buch.-Ham. ex C. B. Clarke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唇形科
豆腐柴屬
淡黃豆腐柴
保護級別
近危(NT)IUCN標準、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近危 )

淡黃豆腐柴形態特徵

淡黃豆腐柴線稿圖 淡黃豆腐柴線稿圖
灌木;嫩枝有柔毛,有白色線形皮孔。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堅紙質,頂端尖或漸尖,基部鈍或近心形,表面有直立小硬毛,背面有柔毛,長約15釐米,寬約6.5釐米;葉柄長2-3釐米。聚傘花序直徑6-17釐米,通常有鐵鏽色柔毛;苞片長約6毫米,線形;花萼長約2.5毫米,有5齒,被柔毛;花冠綠白色,長4-5毫米,兩面有細柔毛,4裂,花管喉部有密集成堆的長柔毛;雄蕊4,2枚稍長,與花柱均伸出花冠外。核果干時黑色,直徑約3-5毫米。花果期夏季。 [1]  [4] 
本種近似黃毛豆腐柴 P.fulva Craib,但後者幼枝、葉柄、花序柄密被有黃色平展長柔毛,花冠內面無毛,喉部的毛較本種短而稀疏等性狀可以區別。 [1] 

淡黃豆腐柴生長環境

常生長於海拔 120-680-(11300)米的石灰岩灌叢或疏林中。 [1] 

淡黃豆腐柴分佈範圍

淡黃豆腐柴形態
淡黃豆腐柴形態(2張)
產雲南南部、廣西西部與廣東南部。馬來西亞、越南中部至北部、印度尼西亞等地也有分佈。 [1] 

淡黃豆腐柴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