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源时间
- 1880年代
- 毛色成因
- 四代基因淡化
- 培育方法
- 波斯猫杂交培育
- 典型体型
- 躯干圆润修长
- 毛长特征
- 双层长绒毛
- 品种分类
- 异国长毛猫
起源发展
播报编辑
1880年代英国繁育者通过将波斯猫与巧克力色长毛猫进行定向杂交,首次获得携带淡化基因的幼崽 [1]。初期培育目标为强化毛发色素淡化特性,历经三代基因筛选后,于20世纪初形成稳定遗传的淡紫色品系。
培育技术体系
播报编辑
该品种采用三阶段繁育程序:
- 初代杂交选取纯合巧克力色基因亲本
- 二代引入稀释基因携带者增强毛色稳定性
- 终代通过表型筛选固定V型脸、杏仁眼等异国种特征基因测序数据显示,控制毛色淡化的TYRP1基因在该品种呈现显性表达 [1]
外貌特征解析
播报编辑
淡紫色异国种猫具有复合型体征:
- 头部呈现改良版波斯猫短鼻结构
- 躯干部保留原始长毛猫修长比例
- 四肢长度较传统波斯品种增加20%
- 双层被毛中绒毛层占比达65%以上毛色呈现丁香色渐变效果,鼻镜与爪垫呈薰衣草色调,虹膜多为古铜色系。成年个体平均体重4.5-6.5公斤,体长50-6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