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淡水魟魚

鎖定
淡水魟魚是一種十分兇猛的淡水魚。又名鍋蓋魚、雲石魟魚、江魟科奇特魚類。他們的尾端有一根包含劇毒的芒刺,刺長約38釐米。它們可以長到5-8米長、600公斤重的龐大體型。眼甚大而略凸起,眼間距很寬。眼後是很大的鰓孔。口位於腹面。絕大多數的魟魚都生活在温暖的海洋中,只有少數幾種營淡水生活,為淡水魟魚。
中文名
淡水魟魚
別    名
鍋蓋魚
雲石魟魚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江魟科
分佈區域
東南亞和澳大利亞

淡水魟魚簡介

南美洲亞馬遜河為現存淡水魟魚的發源地,由於早期亞馬遜流域乃是一片海洋,並且生活着許許多多的海水魚,後來因為海水水位慢慢的變低,亞馬遜河也隨之慢慢淡化變成淡水河流,而封閉在亞馬遜河流裏的海水魟魚們也隨着亞馬遜流域的淡化慢慢演變成現在的淡水魟魚。魟魚的體盤乃是因為胸鰭發達而形成,尾部並因為保護作用演化出骨質扁平針狀的毒刺,刺呈中空狀,尖端並生有兩排小倒刺,毒液屬神經性毒,毒刺本身會隨着成長定期替換重長,替換期常可見新舊兩刺上下重疊並存,甚至於有三根並存的情形。

淡水魟魚外形

淡水魟魚身體前半部分十分平扁而圓,胸鰭特化成圍繞平扁身體的軟邊,前半身形似鍋蓋,故又名鍋蓋魚。眼甚大而略凸起,眼間距很寬。眼後是很大的鰓孔。口位於腹面。身體後半部分細長而尖,沒有尾鰭和臀鰭,背鰭特化成一枚起防禦作用的有毒棘刺;腹鰭甚小,緊貼在“鍋蓋”後緣。身體橄欖黃綠色,佈滿沙黃色的斑點和花紋。體長40釐米左右,兩性區別不詳 [1] 

淡水魟魚分佈

水魟魚主要分佈在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的北部河流之中。但是隨着它們棲息地的破壞和環境污染,淡水魟魚的分佈範圍也越來越小。

淡水魟魚習性

它們經常潛伏在河流沉積物之中,人們通常很難發現它們。它們可以通過探測電脈衝來發現並捕食河蚌或蝦蟹。

淡水魟魚種類

淡水魟魚概分兩大類,一種為大眼魟,屬於中小型魟魚,另一種為小眼魟,屬於中大型魟魚,飼養上大同小異,但以小眼魟屬於難度較高的品種,其中珍珠魟魚為最適宜飼養的魟魚,價格適當,易養。

淡水魟魚飼養條件

淡水魟魚是魟中唯一的一個淡水品種,也是淡水魚中極少見的幾個軟骨魚品種之一,極稀有。淡水魟魚外形像個鍋蓋,嘴和鰓都長在腹面,2個小眼睛立在背上,鞭子一樣的尾巴上長着一根令人恐怖的長刺,具有極強的毒性,所以養淡水倒一定要小心。好在淡水魟魚還是很温和的,你不招它,它也不會對你動武。淡水魟體盤直徑可達60釐米,適合與中大型淡水魚混養。淡水魟魚在東南亞和亞馬孫河都有出產,以亞馬遜河出產的為佳,其背部有各種斑點,較為美觀,常見的有淡水珍珠魟和黑珍珠魟。淡水珍珠魟背部的顏色為褐色至淺褐色,有藍色或棕色的奶油狀斑點散佈,幼魚的顏色更鮮明漂亮。黑珍珠魟較稀少,背部純黑,有白色的大斑點分佈,色彩對比強烈,是很受歡迎的品種,價格也較貴。東南亞出產的魟顏色單體色土黃,體盤有些類似桃形,尾也較細長,觀賞性不強。
亞馬遜魟喜弱酸性水,肉食性,會用蓋子一樣的身體把小魚扣住,然後吃掉。經過訓練的魟魚可以到人手上取食,飼養起來更是別有情趣。飼養魟魚的缸底部需要鋪一些細沙,因為魟魚喜歡潛入沙中,只露出兩隻眼睛觀察動靜。飼養淡水魟需要極清潔的老水,否則腹部容易充血而死亡。淡水魟極怕藥物,一點點藥物就會讓其死亡,所以飼養時一定要萬分小心 [2] 

淡水魟魚判斷健康與否

1.體盤(Body):
體形略圓無傷口,體盤飽滿平滑,無黏膜覆蓋,尾部完整無斷裂,胸、腰骨無浮出,體盤邊緣無缺角破損,靜止時平貼於缸底或缸壁,盤面無浮隆狀緊緊吸附。
2.呼吸(Breathe):
鰓孔完整,呼吸勻稱緩慢,頻率規律,上呼吸膜薄舒張正常。
3.活動力(Activity):
尾巴甩動有力,反應迅速,潛砂動作確實,平貼遊動於缸底或缸壁佳,浮游於中上層水域劣。
4.眼睛(Eye):
明亮有神,水晶體透明清澈,無白霧狀,眼窩伸縮自如不凹陷。
5.覓食力(Foraging):
能吃且行動迅捷,捕食力道強勁,貪得無厭,吞咬兇猛,撲殺動作迅速確實。
參考資料
  • 1.    謝決明,魏妙新編著,熱帶魚飼養不求人,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1月,第173頁
  • 2.    洪聲編著,家庭觀賞魚飼養500問,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04月第1版,第1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