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淡水客家涼帽製作技藝

鎖定
淡水客家涼帽製作技藝惠州市惠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淡水客家涼帽是客家婦女主要服飾之一,其製作技藝在惠州及周邊的客家地區具有悠久的歷史,清人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記載,“惠州嘉應婦女多戴笠,笠周圍綴以綢帛,以遮風日,名曰蘇公笠。眉山遺制也”。清朝黃釗《石窟一徵》卷四記載:“婦女冬日戴帕,帕皆青布為之;暑天田功樵採,則戴涼笠,以竹為之,笠檐綴以青絹或青布,可以障目。” 淡水客家涼帽製作技藝現主要以惠陽區淡水街道為中心,在惠城、惠陽等地廣泛傳承,其影響範圍輻射周邊的東莞、深圳及香港新界等客家地區。 [1] 
惠州市惠陽區淡水地處廣東沿海,歷史悠久,是著名的僑鄉。淡水是客家人生活居住的地方,明末清初時,受清兵南下的影響,居住在梅州一帶的部分客家人向東、南、西遷移,有的到了惠陽定居,並世世代代傳承客家風俗。涼帽外形簡潔,製作技藝卻很繁複。從原材料到成品,需要經過破竹、織笪、掃油,接着切頭,剪邊、立頭、夾帽,然後扎邊、上邊布、收角、裝耳帶等20多道工序,一頂涼帽才大功告成。淡水客家涼帽工序之繁複,是折射客家人獨特韻味的傳統工藝。 [2] 
2013年11月22日,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廣東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 
中文名
淡水客家涼帽製作技藝
批准時間
2013年11月22日
非遺級別
省級
類    別
傳統技藝
項目編號
VIII—59
申報地區
惠州市惠陽區

淡水客家涼帽製作技藝歷史淵源

戴涼帽是客家人的一種穿戴習俗,北宋年間就有蘇東坡的“蘇公笠”的記載,約有1000多年的歷史。相傳北宋年間,蘇東坡被貶惠州,有一天見愛妾王朝雲頂着烈日在花園裏打理花草,為了愛妾不受日曬雨淋,就在當時竹笠的基礎上,在中間開一孔以適應髮髻的涼帽給她用。人們紛紛效仿,於是成了後世的客家涼帽。淡水客家涼帽在歷史涼帽的傳承中經過改進和優化,形成了本地的特色。淡水客家涼帽是用薄薄的竹蔑片編織而成,外形頗似平坦的竹編米篩,涼帽的中間鏤空,邊上縫布,帽沿四周垂掛着12cm來長的彩布,未婚的姑娘還要在垂布的兩端掛五顏六色的綵帶,綵帶是客家女性婚否的標誌。涼帽除了有遮陽、防雨、防塵的功能外,亦是客家婦女獨特的頭飾,歷來為當地客家婦女所喜愛,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淡水涼帽
惠州市惠陽區淡水地處廣東沿海,歷史悠久,是著名的僑鄉。淡水是客家人生活居住的地方,明末清初時,受清兵南下的影響,居住在梅州一帶的部分客家人向東、南、西遷移,有的到了惠陽定居,並世世代代傳承客家風俗。
淡水客家涼帽古稱“涼笠”,清朝黃釗《石窟一徵》卷四記載:婦女冬日戴帕,帕皆青布為之;暑天田功樵採,則戴涼笠,以竹為之,笠檐綴以青絹或青布,可以障目。”(中國史學叢書編本[台灣]第175頁)。《潮州志.叢談志.物部》載:“客俗婦女,晴夏皆戴涼帽,制用竹織,其式為圓箔,中開一空以容頂髻,周圍綴以綢帛,或以五紗,羅布分五幅,折而下垂,既可週遮頭面,又可以迎風障目,名為涼帽,又曰蘇公笠。”
淡水客家涼帽製作從清朝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20世紀五六十年代,客家涼帽極為盛行,當地居委會欲建涼帽廠,因當地民風大多不願將手藝外傳以致影響生計,因此,居委會組織朱冠玉等人,去外地學習製作涼帽的手藝,多次前往東莞訪民間老藝人,參觀別人製作,回來後自己揣摩編制,學成後在淡水開設了一家涼帽廠。涼帽廠最高峯時有100多人,生產出來的涼帽經常參加春秋廣交會,遠銷海外。到了改革開放初期,隨着各種價廉物美的旅遊帽出現,老藝人相繼辭世和缺少年輕人的繼承,淡水會織涼帽的人越來越少。90年代後期,全村只剩朱冠玉一户人織涼帽,現惠陽只有她生產製作涼帽。 [2] 

淡水客家涼帽製作技藝工藝特徵

製作一頂涼帽需要20多道工藝
淡水客家涼帽的製作主要是竹編、染織和縫紉,完成一頂涼帽的製作共有20多道工藝,為敍述簡便,作一歸納。
(一)開料:包括開篾片和外圓粗夾篾條。選用本地盛產的挺拔結節少的黃竹作原料,將竹切成1米長,用刀將它縱向破開,變成上百條竹片,將竹片削平滑後,用牙齒咬着竹片的一端往外撕,幾個來回之後,一條薄如蟬翼的竹篾就此產生。因竹片邊沿鋒利,每條竹片都需用刀削平滑。另外再將一米多長的黃竹再縱向破開成一指寬的外用粗夾篾條,將外圓粗夾篾條用彎刀削平,前期準備工作完成。
(二)織笪:包括編織涼帽的雛形和編內圓小竹辨。將一條條小竹片縱向排開,再將一條竹片交叉橫向排開,按“井”字形式不斷添加進去,編成涼帽的雛形,將竹片編內圓小竹辨。
(三)掃油:完成涼帽笪雛形後開始掃光油(以前多使用桐油,現改用光油),並將笪曬乾,壓平,一個月後掃第二次光油,並晾乾。
(四)剪圓:用鐵尺劃內圓圈和外圓圈,按內直徑15mm,外直徑44mm的規格剪成圓形帽笪。
(五)扎藤院將做好的小竹辨做成圓圈固定於內圓,用帽頭布縫好圓頂,用粗夾條各一條,將外圓圈用木碼固定,最後用細細的藤條紮緊,完成後再掃一次光油,涼帽笪完成。
(六)染布:將白色的紗帳布染成黑色,為保長時間不退色,再用“青蓮水”重新染布,曬乾後成暗褐色,可保持帽布長時間不褪色。
(七)褶布:將染好的布料用膠水褶成一層層的帽布後曬乾,將曬乾後的帽布用針線縫在外圓圈,打紅結,串線,完成涼帽的所有制作流程。 [2] 
淡水客家涼帽製作技藝以其選材講究、製作精巧、手工細緻、造型美觀等特點在客家婦女中享有盛譽,製作一頂簡單別緻的涼帽,需要經過選料、開料、削外圓尖、削篾、撕篾、織笪、掃油、劃圓、摺布、剪圓、染布、曬布、圈內圓、車頭布、夾外圓、扎藤、車穗布、縫布、串線等20多道工序,大致可分為開料、織笪、掃油、剪圓、扎藤、染布、褶布等七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有不同的標準與要求,藝人制作多力求精益求精,編織、製作涼帽的每一個動作、每一道竹篾都浸染着製作藝人的情感和對社會傳統審美的理解。
淡水客家涼帽外形似竹編平坦的米篩,直徑45釐米,中間開直徑15釐米的圓孔,帽沿上裝有6寸寬的綢布,用以遮擋陽光,成為“帽簾”,另有兩條彩色穗帶以方便佩戴。淡水客家涼帽有籮蓋花、滿天星、禾圍花、福字、梅花仔、萬壽無疆、福祿滿堂、風調雨順、喜氣洋洋等多個花色品種,兼具美觀與實用性。在惠陽地區,客家女性佩戴涼帽有着不同的傳統,如未婚的女孩子佩戴白色花穗的涼帽,而已婚少婦帶黑色花穗涼帽,中老年婦女則多用青色、黑色或者混色等。 [1] 

淡水客家涼帽製作技藝傳承保護

淡水客家涼帽製作技藝傳承價值

淡水客家涼帽製作技藝具有歷史研究、經濟、藝術和實用、民俗研究等價值。 [1] 
淡水客家涼帽具有重要價值
歷史價值:淡水客家涼帽的使用有千年的歷史,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對研究客家婦女摒棄“女人不拋頭露面”的古中原遺風,涼帽的圖案花紋編織以及涼帽“穗帶”佩戴的身份識別等風俗具有一定的參考和研究價值。
文化價值:淡水客家涼帽的圖案花紋編織以及涼帽“穗帶”的編制都具有藝術價值;佩戴涼帽識別身份的風俗,具有文化價值;客家女佩戴涼帽的風韻,特別是在舞台上(雕塑、舞蹈、戲劇等)常用涼帽做道具,折射出客家女人的獨特神韻,展示出客家女人賢良淑德、温婉賢淑的一面。
實用價值:戴涼帽可以遮陽防曬,且清涼透氣,拿在手裏輕盈可以當扇子用,實用性強。同時,涼帽的造型美觀,花紋別緻,種類多樣,女性佩戴體現女性美感和韻味,極富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
經濟價值:涼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日常生活用品,工藝美術品,受到客家人、海外華人的鐘愛。 [2] 

淡水客家涼帽製作技藝傳承現狀

由於手工製作涼帽間長,有些工藝容易弄傷手,年輕人大多敬而遠之,這個行業在惠陽逐漸式微。淡水客家涼帽興盛時製作工藝花色繁多,有籮蓋花、滿天星、福字、梅花仔、萬壽無疆等品種,由於價格不高,工藝複雜,一些絕技已逐漸失傳。 [2] 
過去涼帽製作技藝的傳承,多在母女之間的言傳身教,或是族羣或社區的內部傳承,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生活方式的急速轉變,傳統上客家婦女在烈日下勞作的場景已逐漸遠去,加之技藝傳承依靠口傳身授,需要在時間中不斷積累經驗,老一輩藝人大多年事已高,年輕人又對技藝不感興趣,淡水客家涼帽製作技藝已經面臨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局面,亟待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搶救和保護。 [1] 

淡水客家涼帽製作技藝傳承人物

朱冠玉,1947年出生,淡水望天圍居民。她從年輕時起學習淡水客家涼帽製作技藝,多年來從事客家涼帽製作,在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是淡水客家涼帽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