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

鎖定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位於廣東省和平縣陽明鎮英烈路,始建於1933年5月,是全國首座抗日紀念碑 [1]  。廣東省政府將其列為重點歷史文物和首批省級國防教育基地 [2-3]  。2015年12月,被公佈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4]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是為紀念1932年參加淞滬抗戰而英勇犧牲的和平籍48名官兵,由全縣各界人士募捐建立的 [3]  。紀念碑四面浮塑一尺見方的文字:北面為“淞滬抗日和平籍烈士紀念碑”,東面為“為民前鋒”,南面為“浩氣長存”,西面為“喚醒國魂”。
中文名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
地理位置
廣東省和平縣陽明鎮英烈路
保護級別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建立時間
1933年5月
類    別
烈士紀念碑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歷史沿革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是1933年春、夏之際籌建的。
淞滬戰事告終,為緬懷先烈,記錄當時“血肉橫薄,慷慨殉難情形”,黃漢廷和周剛如倡導全縣紳民捐資,在同年仲夏,建起淞滬抗日和平籍烈士紀念碑陵園,佔地百畝。據考證,它是全國首座抗日紀念碑。
文革期間,陵園遭受嚴重破壞,碑名和題詞被鑿,碑石被挖走。
1983年,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被公佈為和平縣文物保護單位。
1995年8月重修,塑回原碑名和題詞,改用4塊大理工重刻碑文和烈士英名 [5] 
2009年8月,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成為全省首批廣東省國防教育基地 [2] 
2015年12月,被公佈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4]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建築結構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位於和平縣陽明鎮東山嶺南面的山崗,是一座高10米、基座寬2米、呈方塔形的尖頂石碑,外形像一柄剛從劍套拔出的劍;碑的表面由石米批蕩而成,碑體則以青磚建成。碑身的四面均塑有30釐米見方的行楷書體文字,北面書有“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字樣,東、南、西面的文字則分別是“為民前鋒”、“浩氣長存”和“喚醒國魂”;基座四面鑲嵌了石碑,這些石碑上刻有碑文和烈士姓名。紀念碑四周有一道磚砌十字花圍欄,位處一面寬200平方米的平台之中央位置,南北山腳各設有單門雙柱牌坊。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碑文名錄

  • 英烈名錄
連長:黃瑾。連附:黃振民。代連附:王標。
上士班長:陳添元。中士班長:曹雄、吳盛堯、黃玉階。下士班長:劉德、徐定遠。
列兵:徐木林、徐明元、徐漢洲、徐聲標、徐明華、劉雲清、鄭振湘、徐國基、徐南揚、巫標、張立勝、李廷芳、石得勝、徐維翰、林鳳鳴、羅成標、劉章甫、凌樂平、林丙廷、林雲廷、葉廷忠、陳金章、陳才、吳煊、陳漢、劉紹光、黃德材、黃鴻基、葉青盛、黃桂標、黃德標、袁英雄、袁憲、張允、吳少平、黃永、吳福才、吳益雲、曾娘金。(共48人)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英烈名錄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英烈名錄 [5]
  • 紀念碑文
我國苦倭禍久矣,侵凌脅迫有進無已。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以武力強佔我東北,侵及榆熱等處。凡屬國人莫不義憤填膺,本軍團奉令戌京滬,正擬請纓北上以兵戎相見,乃日敵變本加厲向我滬濱挑釁,雖經政府一再容忍,終難填其欲壑。我軍守土有責,義無反顧,一聲刁斗,叱吒風雲。二十一年(1932年)一月二十八日晚,敵派其海軍陸戰隊便衣約七八千突向閘北防地猛襲,戰端由此開始。時漢廷充六十師一九旅第三團團長,駐防蘇錫、常州,積極佈防。二十九日奉令調赴前線增援,在大場鎮構築強固工事,並擔任瀏河之警戒。二月八日至十二日由大場推進侯家宅燕毛灣一帶,無日不與敵軍周旋。十九、二十五等日,敵憑其飛機大炮之優越火力,挑選精鋭之決死隊二三千人藉坦克車炮掩護,向吳淞閘北江灣總攻擊。時江灣附近民房多被焚燬,炮彈、炸彈步槍機槍之聲大作,如暴風急雨,海嘯山崩,實驚天地而泣鬼神。我官兵奮發精神,沉着應戰,並引發地雷炸燬敵車多輛,其氣稍餒。但在煙幕迷漫之下,肉搏相沖,血花四濺,相持五天,敵死傷枕藉潰退。是役,本部傷亡官兵七名,七連連剮黃振民、士兵曾娘金殉焉。二十七、八兩日全線沉寂。二十九日拂曉,敵以重炮數十門,飛機數十架率士兵全部,分數路來攻,情勢緊急,不得己撤守錢家蕩,惟敵仍繼續前進,我軍士氣振奮,一以當百,誓死堅守,敵亦傷之過半,卒不得逞。本部為國捐軀者第九連連長黃謹,七連連副黃標、列兵劉紹先一百零五名,其中屬和平籍者四十八名。而黃連長謹當激戰時,初則臂部中彈,血滿戰袍,猶復裹傷忍痛指揮殺敵不稍退。其堅強忠勇之風尤足令人欽仰!回溯我軍自作戰以來,悉本愛國熱忱,與睥睨全球之倭寇,驅馳於黃埔江畔轉戰匝月,屢挫敵鋒。雖因優勢之敵迫我側後退守第二防線,然敵經此次霹靂震盪,己足寒其膽而奪其魄。誰謂大中華民國軍人不足抵抗暴日耶?!嗚呼,諸烈士已矣,其捨身衞國,浩氣長留,豈惟勳名卓著,光照史冊,而發揚蹈厲,未始不可為民族爭生存也。漢廷籍隸和平,原與此次淞滬抗日陣亡烈士黃謹等情關桑梓,誼屬同胞,值此戰事告終,緬懷先烈當時血肉橫薄,慷慨殉難情形,僾然有見。因商諸邦人君子,臚其姓名,錄其事蹟,擇地建立紀念碑,以表忠貞而垂奕祀,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3]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文物價值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是河源少有的寶貴歷史文化資源,是廣東建設文化大省的一大亮點 [6] (南方網 評)
此碑系淞滬抗戰系列紀念物之一,和廣州的“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同為廣東特有的兩起珍貴的歷史文物。1958年後,它與“和平縣革命烈士紀念碑”相互輝映,象徵和平縣愛國、革命的光榮歷史,誠為和平縣革命文物之“雙壁” [7] (上海凇滬抗戰紀念館 評)

淞滬抗日和籍烈士紀念碑保護措施

廣東省政府將其列為重點歷史文物和首批省級國防教育基地 [2-3]  。2015年12月,被公佈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