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淚宮

鎖定
兩德分裂的時候,對被允許從原東德前往西柏林的人來説,位於弗里德里希火車站的這個小建築就是過境處:民間稱之為淚宮,因為這往往是灑下分別淚的地方。在這裏,不論是西德人到東德探親後離開,還是原東德公民獲准出境,淚宮都凸顯了分裂給這個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多麼深的傷痕。 這座用玻璃和鋼構成的廳房建於1962年,一直使用到1990年7月1日,即作為重新統一第一步的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條約正式生效。隨後,淚宮有一段時間被臨時用作文化場所,直至2011年9月,聯邦德國曆史協會基金會在其中開設長期展覽《邊境體驗——德國分裂期的日常景象》。 [1] 
中文名
淚宮
外文名
Tränenpalast
“要講德國分裂的歷史,那麼當時的日常生活也是一部分。像淚宮這麼一個歷史性地點,正好適合用來展現過境檢查具體如何進行,同時説明儘管有高牆阻隔,東部和西部之間依然存在什麼樣的聯繫。
聯邦德國曆史協會基金會的展覽面向所有人,面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也面向柏林人。對他們來説重要的是,展覽的門檻要低,因為許多人今天已經不能想象,一個國家存在一條分界線到底是什麼樣子。他們用歷史性的展品,説明過境是怎麼組織的,並通過具體的個人命運遭遇,展現分裂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展覽上最突出的展品之一是在1990年被拆除後,又被聯邦德國曆史協會基金會搶救保存下來的過境檢查隔間原件。今天,參觀者又可以從檢查隔間中穿過,感受到一點當年那種壓抑的氣氛:站在小小的隔間中,前面是一個高高在上地坐在玻璃單間裏的邊防警察,背後是一面用於監視的鏡子。我們要儘量讓歷史變得可以感受,但是同時必須考慮到,淚宮是一個與許多人保持着很深感情聯繫的文物保護場所。所以重要的是在展覽的佈置中保持克制,畢竟這個空間本身就很有感染力。
這處建築屬於開發周圍建築的一個投資商,他翻修了淚宮,並租借給聯邦德國曆史協會基金會20年。所以這個展覽應該至少會可以持續這麼長時間。”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