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淋家

鎖定
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指素患淋證者。淋,指小便淋漓不盡,尿頻量少,尿道作痛之證。淋家,指久患淋病之人。
中文名
淋家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出    處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目錄

淋家概念

淋家,指久患淋病之人。

淋家解讀

分為“石淋”,“氣淋”,“膏淋”,“勞淋”,“血淋”等五種類型。包括泌尿系感染、結石、結核、乳糜尿、前列腺炎等多種疾病。多屬濕熱積於下焦,滲入膀胱,或由於腎虛而濕濁下注,氣化不利所致。

淋家中醫應用

1.熱淋
症狀:小便頻數短澀,灼熱刺痛,溺色黃赤,少腹拘急脹痛,或有寒熱、口苦、嘔惡,或有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結,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通淋。
方藥:八正散加減。
常用藥:瞿麥、扁蓄、車前子、滑石、萆薢、大黃、黃柏、蒲公英、紫花地丁。
2.石淋
症狀:尿中夾砂石,排尿澀痛,或排尿時突然中斷,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往往突發一側腰腹絞痛難忍,甚則牽及外陰,尿中帶血,舌紅,苔薄黃,脈弦或帶數。若病久砂石不去,可伴見面色少華,精神萎頓,少氣乏力,舌淡邊有齒印,脈細而弱;或腰腹隱痛,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帶數。
治法:清熱利濕,排石通淋。
方藥:石葦散加減。
常用藥:瞿麥、扁蓄、通草、滑石、金錢草、海金砂、雞內金、石葦、穿山甲、虎杖、王不留行、牛膝、青皮、烏藥、沉香。
3.血淋
症狀:小便熱澀刺痛,尿色深紅,或夾有血塊,疼痛滿急加劇,或見心煩,舌尖紅,苔黃,脈滑數。
治法:清熱通淋,涼血止血。
方藥:小薊飲子加減。
常用藥:小薊、生地黃、白茅根、旱蓮草、生草梢、山梔、滑石、當歸、蒲黃、土大黃、三七、馬鞭草。
4.氣淋
症狀:鬱怒之後,小便澀滯,淋瀝不宣,少腹脹滿疼痛,苔薄白,脈弦。
治法:理氣疏導,通淋利尿。
方藥:沉香散加減。
常用藥:沉香、青皮、烏藥、香附、石韋、滑石、冬葵子、車前子。
5.膏淋
症狀:小便混濁乳白或如米泔水,上有浮油,置之沉澱,或伴有絮狀凝塊物,或混有血液、血塊。尿道熱澀疼痛,尿時阻塞不暢。口乾,苔黃膩,舌質紅,脈濡數。
治法:清熱利濕,分清泄濁。
方藥:程氏萆薢分清飲加減。
常用藥:萆薢、石菖蒲、黃柏、車前子、飛廉、水蜈蚣、向日葵心、蓮子心、連翹心、丹皮、燈芯。
6.勞淋
症狀:小便不甚赤澀,溺痛不甚,但淋瀝不已,時作時止,遇勞即發,腰膝痠軟,神疲乏力,病程纏綿,舌質淡,脈細弱。
治法:補脾益腎。
方藥:無比山藥丸加減。
常用藥:黨蔘、黃芪、淮山藥、蓮子肉、茯苓、薏苡仁、澤瀉、扁豆衣、山茱萸、菟絲子、芡實、金櫻子、煅牡蠣。
針灸治療
主穴:中極、膀胱俞、陰陵泉
配穴:熱淋加委中、行間;石淋加秩邊、委陽;氣淋實證加肝俞、太沖、期門;氣淋虛證取陰陵泉加氣海、足三里、脾俞;血淋實證加委中、三陰交、血海、膈俞;血淋虛證去陰陵泉加太溪、復溜、三陰交、膈俞、腎俞;膏淋實證加委中、三陰交;膏淋虛證去陰陵泉加氣海、腎俞、三陰交;勞淋去陰陵泉加關元、腎俞、脾俞、足三里、三陰交
操作:實證針用瀉法;虛證針用補法;氣海、腎俞、關元加灸。
[1-5] 
參考資料
  • 1.    李經緯等 主編.《中醫大辭典》 :人民衞生出版社,2004年4月
  • 2.    《中醫大辭典》編輯委員會 編.《中醫大辭典:針灸、推拿、氣功、養生分冊(試用本)》:人民衞生出版社,1986年3月
  • 3.    程士德 主編.《內經講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2月
  • 4.    王雪苔 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針灸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12月
  • 5.    鄺賀齡 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症狀學)》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