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涿州十不閒

鎖定
十不閒從清代開始流傳於河北涿州一帶的傳統曲藝曲種之一,主要道具是一個架子,上面拴着鑼、鼓、鈸等打擊樂器,表演時由一人操作,演員手打腳踩一齊忙,所以叫“十不閒”。演出小戲時,這一道具又成了後台的樂隊。 涿州“十不閒”與蓮花落相結合,演出注重插科打諢,唱詞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演出活動一直持續到上世紀60年代,後來逐漸衰落。涿州“十不閒”已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文名
涿州十不閒
分    類
曲藝
地    區
河北省涿州市
主要榮譽
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涿州十不閒基本信息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證書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證書 [1]
所屬地區: 河北 · 保定 · 涿州市文化遺產名稱:涿州十不閒
遺產編號:1—6—8
遺產類別:曲藝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保定琢州市
遺產級別: 省 [2] 

涿州十不閒得名緣由

正在化妝的“十不閒”劇團演員 正在化妝的“十不閒”劇團演員 [3]
十不閒是一種河北省的傳統民間曲藝形式,它常以花會面目出現,主要道具是一個架子,上面拴着鑼底鼓、鈸等打擊樂器,表演時由一人操作,演員手打腳踩,可謂手腳不什閒(一齊忙),故名十不閒,又稱什不閒。又另一種説法是最早十不閒架子上拴着十種樂器所以得名十不閒。《中國戲曲曲藝詞典》對十不閒的解釋是:清代曲藝種,清康熙時在北京等地流行,原為鳳陽花鼓。清人李聲振《百戲竹枝詞》:“十不閒鳳陽婦人歌也”。後漸與蓮花落融合,稱為“彩扮蓮花落”。 [2] 

涿州十不閒來源演變

演出情景 演出情景 [4]
據陳雨門先生《中州今古》中説:“蓮花落早在明朝已流行於長江中下游以北一帶。”當時蓮花落的唱詞開頭就有“打十不閒的不害羞,挑着擔子滿街溜”這樣的唱詞。此外,十不閒“原為鳳陽花鼓”有這樣一段唱詞説明:十不閒出在鳳陽,挑到淨地走會揚香。原本是婦人學來婦人唱,也不是西皮不是二黃。流落北京城裝男扮女,一台大戲講的是假巧裝…(一般認為流行於江浙和北京一帶的“十不閒”由此演變而成,演唱者兩人,一女擊鼓,一女敲鑼齊唱)。 [2] 

涿州十不閒分佈地區

演出情景 演出情景
十不閒起源於明末,除了“圍着京門子轉”之外,在涿州、房山、大興、淶水等地廣為流傳,在清代曾風靡一時,且從民間唱到了朝廷的皇宮之內。民國以後,十不閒在城市日漸衰落,但河北民間涿州市東城坊鎮三城村、北京房山石窩村等地還在傳唱。 [2] 

涿州十不閒表演形式

演出情景 演出情景 [5]
清人李聲振對十不閒的表演是這樣描述的:“鳳陽婦人歌也,設一桁,若木移、枷然、上饒、鼓、箏、鑼各一,歌畢,互擊之以為節,名打十不閒”。 涿州三城老藝人郭德先(已故)説:十不閒只有一個架子和竹板進行伴奏,沒有絲竹等文場樂器,沒有“琴絃”與“弦”字不貼邊兒。十不閒的伴奏樂器組成的架子,約一丈高,組裝有鑼、鼓、鐃、鈸等樂器,拉架子的人,兩手分執鑼、鼓槌各一個,架子兩邊拴着鐃鈸,用線牽至腳上,演出時手腳配合,用鑼、鼓、鈸擊打出不同音響套數。 [2] 

涿州十不閒分類情況

伴奏演員 伴奏演員 [6]
河北的十不閒藝人又有清門、渾門之分,渾門指民間的職業演出藝人,他們的架子是單梁式,唱腔講究韻味,聲情並茂,表演時常有插科打諢之處;清門指旗人子弟的自娛演出,他們的架子是雙梁,據説是依照清朝户部的天平形式做的,通常在高門宅第演出,曲詞趨於文雅。此外還有一種小架子十不閒樂器,高三尺,藝人常揹着走街串巷,撂地演出則放在桌上。十不閒的表演形式比較靈活,有坐唱也有站唱。 [2] 

涿州十不閒曲目唱腔

更多演出場面
更多演出場面(5張)
十不閒演出主要看一個“打”字,唱十不閒的不説唱,而説是打十不閒,有稱此為“雜技”藝術,它的音樂居於次要地位,它時時刻刻突出打十不閒的節奏,旋律性難以增強。十不閒演出時,一般是先“打通”,演員一上場,唱福祿壽喜,祝賀吉祥,然後一人演一個故事,一人單口演到底;或“合簌”即羣口唱民歌;還有“上天平”即一個説唱,間奏鑼鼓,中間有夾白的形式。唱腔由蓮花落與當地民歌融合而成。曲目也與蓮花落相通,主要曲調有太平年、鋸大缸、呀兒喲等。曲目大都是反映農村生活的段子,如《摘棉花》、《秋天段》等。十不閒通俗易懂、明白如話、生動質樸,具有濃郁的泥土芳香。 [2] 
參考資料